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安鼓乐是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保存有唐代音乐的因子,有着“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之称,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乐器、乐谱、乐人、美学、传承发展等方面对2009-2013年间西安鼓乐的研究现状加以梳理、总结可以发现,西安鼓乐的技术研究、知识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其研究视野和所涉猎的领域也较宽广,历史学、乐器学和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有所推进,视角逐渐多样;研究方式中,既有个案的研究,也有综合研究,基本形成了以《交响》为学术阵地的局面.但西安鼓乐研究目前仍有许多有待挖掘之处,需要进一步开辟新的研究途径,拓宽新的研究领域,以多元开放的心态,创造新的学术再生点,这对于该乐种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中国学者将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的伦理概念arete译为"德性"、"德"、"德行"、"美德"、"品德"、"优秀"等等.亚氏的arete指人时意思是人的理性的特长、功能.它分为两类:"理智的德性"和"伦理的德性";后者与理性密切相关,显示了亚氏伦理学的理性主义特征.孔子的"德"与亚氏的arete较为相似.孔子的"德"包括才在内,指人的道德.这或许可以叫做道德理性.孔子的"德"包涵内在的与外在的两个方面.在内为个人修养,外化为德行,二者密不可分.具体言之,即修己与安人.比较这两个概念,有助于理解这两位东西方大师的伦理学说.  相似文献   

3.
"三纲"漫议     
"三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三纲"虽形成于汉,但在汉代,其权威地位尚不牢固.而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三纲"的地位、影响又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削弱.自宋代始,"三纲"不断神圣化,牢固树立了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君权、父权、夫权日益绝对化.在明清之际,"三纲"受到初步挑战.到近代,经由"道德革命"的冲击,"三纲"一步步走向消亡.概言之,"三纲"的产生、确立、强化、崩坏是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同步的.  相似文献   

4.
张载是宋儒中讲"和"最多、有着关于"和"的丰富思想的理学家之一.其"和"论具体体现在"太和"、"心和"、"中和"以及"仇必和而解"、"民胞物与"等概念或命题中.从宇宙论层面的"太和",到道德心性论层面的"心和"、"中和",再到社会伦理层面的"民胞物与",形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天人合一"和"论体系.此论上承<易>、<孟>、<庸>等"和"的思想,下启宋明理学以"和"为取向的心性修养论.张载"和"论对其体系的"天人合一"特征、道德心性论特质的彰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当代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3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在"好的面貌"、"组织能力"、"认真负责"、"民主"、"知错就改"等五个方面,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较高年级的学生期望更高;2.男女生心目中理想教师形象无显著差异;3.优等生比后进生更喜欢"认真负责"和"知错就改"的老师;4.教师的"公正"、"有方法"、"认真负责"、"细心"、"和蔼友善"等特征更为初中生看重。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传统德性之一的"谦"德,一般指谦逊、谦卑和谦虚.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阐述了"谦"的含义和根据,而且还论证了"谦"的价值.一般认为,"谦"的价值在于其有益于修德、为学、待人和持业.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重视"谦"德,以至于出现了某种过谦的倾向.西方亦有"谦"的传统,不过与中国古代的"谦"德相比,西方的"谦"德不易走向极端化.当代中国社会虽然正在向现代性社会转型,但"谦"德仍然有其价值.我们应当在接续传统精华的同时,吸取西方"谦"德的有益成分,以重塑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谦"德.  相似文献   

7.
高艾华 《宗教学研究》2008,32(1):203-205
因明是世界上三大逻辑起源之一,源于印度,传于中国和东亚.就其逻辑论式而言,主要有古因明的五支式和新因明的三支式,"宗"、"因"、"喻"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论式中的"喻"做以下分析一、"喻"在古因明到新因明论式演变中的变化及作用.二、"喻依"的去留与三支论式的性质.三、"喻"的称谓问题.对"喻"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因明论式的逻辑价值.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瑰宝,使因明这一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什么是科学、技术?"却是众说纷纭.将其归纳起来,主要有"知识体系"说、"活动"或"过程"论、"总合"说、"技术即劳动资料"等等观点.本文拟运用波普尔"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布伦塔诺哲学博大精深.其主题可由"存在"、"心灵"、"价值"贯通.布氏把"内知觉明证性"原则引入"实在"的分层,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存在"的多义性推进到"实在"的多层性.布氏的"心灵学"是对亚氏"灵魂论"的扬弃,其创发之处是对"心灵现象"的厘清和类型划分.布氏以"内在价值"为核心的价值伦理思想是对前人相关思想的重大突破,他以"明智的经验主义"与"真实的个体主义"为尊严、平等和仁爱等重要的普世价值奠基.布氏哲学是对以"认识你自己"为鹄的的哲学的实质性推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医学上尚难认定"癌症村"中的"癌症一污染"关系.但在现实中,"癌症村"作为社会事实已经存在并持续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对所选浙江、江西、广东四个"癌症村"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讨论村民对"癌症"、污染及"癌症一污染"关系的认识及健康风险应对.虽然村民对外源性污染敏锐感知、对癌症高发极度担忧和敏感,但村民对"癌症一污染"关系的认识受外部认识的影响比较大,处于认知"连续谱"的两极之间.政府及相关部门难于在短期内消除因污染而致的健康风险,所以应对健康风险已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紧迫实践.他们尝试通过消除污染源、迁离污染源、改变水源、改变食物来源等办法规避健康风险.在风险应对过程中,经济因素影响其环境行动的强度及策略,也衍生出其它社会行动.更进一步,村民的风险应对往往嵌于乡村宗族势力、地方"绅权"及"单位制"遗存等社会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作为心理品质意义上的"勇",孔子反对行为上恃勇妻为和现念上以武论勇,他主张把这样的"勇"纳于"仁"、"义"的目标之下.为使"勇"由形式之德变为内容之德,孔子进而将"勇"限定为维护.仁"、"史"而生发出的那些顽强性意志品质,由此提升"勇"为一道德范畴.孔子的"勇"论开创了儒家一系的"勇"的学说,也促成中华民族敢担道义、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品质.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孔子的"勇"论仍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孔孟有自己的生死观.他们将人的生死与"命"、(生死)祸福与"德"联系起来确立了"乐天知命"、"修身以俟之"的生死态度.以"德"取福的延伸就是生死以"义"的生死价值观.这种生死价值观最终决定于生死的目的.孔孟认为,人的目的在于"仁",修德行义都来源于对"仁"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所追求的"人性美"指的是"人性本来",即是指没有受封建文化的侵蚀与现代物质文明污染的人的"自然状态",是与"自然"相顺应的人性.几乎作品中的所有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所要歌颂的好人,像主要人物翠翠、傩送、老船夫、天保、顺顺、杨马兵等人,都是美的化身.他们为人和善,真诚,重义轻利,古道热肠.作者在这些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无一不体现了对"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的热烈追求.  相似文献   

14.
"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寿平被誉为诗、书、画三绝,因开创了以"没骨花卉"为特色的"常州画派"而名扬天下.相对于恽寿平"没骨花卉"研究而言,学术界对其山水画的研究却失之偏颇.目前关于恽寿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没骨花卉"、"画学思想"和"山水画"三个方面.前人对恽氏花乌画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恽氏山水画相对于"没骨花卉"和"画学思想"研究来说似乎还有值得挖掘之处.如何给恽寿平山水画一个公允的评价?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素银 《天风》2008,(8):9-9
有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  相似文献   

16.
"道"、"心"、"性"是中国道教探讨的主要问题.天师道自建立伊始,就对此进行了关注,但真正十分系统地阐发,却是在儒释的影响下进行的.隋唐以降,在儒释道融合的趋势下,天师道领袖一改只重符斋醮之传统,对道教哲学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思想,也无不带有三教融合的特征.本文对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道"、"心"、"性"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周易哲学为基础,采西方咨询理论之精华,建构一套开放的本土心理疗法--涧水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调节系统,该系统有六个维度,即时间、意志、身体、爱心、参照和战略,并且每个维度均有阴阳两极.心理咨询可围绕这六个维度展开.咨询的指导思想是"真诚谦卑,镇定安详;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因势利导,阴消阳长;惧以终始,笑对无常".咨询过程分为"望"、"闻"、"问"、"辨"和"导",五个部分分别与五行的"火"、"水"、"金"、"土"和"木"对应.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理想追求,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的规范和要求.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了"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提倡"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养性"、"和为贵"的和谐理念;积极推崇"天和"、"人和"、"心和"的"太和"境界;强调"五伦"的人伦规范.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伦理资源.  相似文献   

19.
"让"是儒家礼治的核心价值,是礼治所以可能的价值根基,其源于"六君子"之躬行"让"德.在儒家学说之价值体系中,"让"德涵摄辞让、禅让、谦让、卑让等多重维度,分别凸显出与"争、夺、骄、私"相对立的价值内涵.但"让"并非一无限度的绝对性道德准则,正确践履"让"德必从于"仁"、授于贤、合于"礼"、利于人(国、事).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让"德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丰乾 《现代哲学》2008,(1):109-116
历代儒者引经据典,从"民之父母"的角度出发,对统治者提出了亲民、爱民、保民、富民等要求.但是,近现代以来的思想史研究者,对于古代社会君民关系的这一基本理论似乎未着笔墨.本文集中讨论了孔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早期儒家学派关于"民之父母"的思想,归纳出其中至少包含了"民之父母"需要符合"必达于礼乐之原"、"使民富且寿"、"同于民之好恶"、"顺而教之"、"有父之尊,有母之亲"等原则.孟子则借用"民之父母"的理论痛斥当政者"以政杀人"、"率兽食人"、"使老稚转乎沟壑".荀子指出当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堕落为"民之怨贼"的地步,统治阶级内部其他符合"民之父母"标准的领袖可以以"革命"方式取而代之.在今人看来是"乌托邦"的这种构想,在儒家看来是应该而且能够实现的蓝图.儒家之外,<管子>提出,"法"才是"民之父母",在"法"的层面,即使是有所过错,也可以有办法弥补,不至于酿成大患,可以看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