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响的艺术.对于声乐演唱者而言,是用自己的声音表达音乐、传递情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不仅需要一定的声乐技巧,演唱者自身的素质在声乐表演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外在的素质包括形象素质与表演素质;内在的素质包括音乐素质、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它们密切协作,共同打造声乐演唱的美妙境界.  相似文献   

2.
在白俄罗斯专业声乐艺术发展的道路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团体,如明斯克音乐——文学协会(1880),格罗德诺音乐——文学协会(1883),波洛茨基音乐——戏剧小组(1884)等等。这些团体促进和孕育了白俄罗斯专业声乐艺术的成长。它们在白俄罗斯的声乐发展历史长河中,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研究这些团体,对于探究白俄罗斯声乐艺术起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包含着声乐的源流。音乐起源于劳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又是声乐。严格地讲,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就是从原解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的形成,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等等,直到歌唱活动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声乐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声乐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欧洲的合唱艺术,经历了数百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从单声部进入复调音乐时期,再进入主调音乐时期;从纯声乐合唱形式发展到用钢琴或乐队伴奏.主调音乐因素与复调音乐因素,相互渗透、交替;声乐与器乐有机结合,形成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音乐历史长廊.  相似文献   

6.
声乐钢琴伴奏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声乐演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演唱者的亲密合作伙伴,更是其客观的艺术指导。笔者通过对声乐钢琴伴奏定义和特点的深入解析,深刻揭示声乐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关系,根据声乐钢琴伴奏在音乐表演和对声乐演唱的艺术指导作用,指出了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何新 《美与时代》2006,(10):38-39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高师音乐系的主干及必修课的声乐课,多年沿袭的音乐院校“一对一”的教课模式已相对滞后,成为高师声乐课发展的瓶颈。面对新课程标准,突破瓶颈,构建新理念,以个别授课为基础,以小组课、集体课为补充,以艺术实践课为契机的相互相结合的多种教育形式,是当前声乐课改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声乐"这一艺术形式,对于熟知音乐的国人来说,早已不陌生了.尽管如此,为了让人们更进一步了解声乐艺术,首先还要对它的主体--歌唱的发展历程有个清楚的认识,在抓住其美学特征的基础上给欣赏者提供有利的接近空间.  相似文献   

9.
声乐艺术是最易触动人的情感的一门艺术,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产生非凡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声乐艺术的美学规律,把精妙绝伦的演唱技巧完全融于丰富的音乐表现中,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独创个性,牢牢把握作品的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力求演唱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0.
声乐感觉既是笼统的又是具体的,既是生理的更是心理的,分析声乐教学中声乐感觉的理性构成就是遵循歌唱艺术的本质规律,研究、分析和深刻领会作品的深厚意蕴,它是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在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基础上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1.
音乐具有教育、审美、娱乐三大功能。我们在声乐教学中要从理论或美学角度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审美特征来了解整个艺术领域的美,从而在声乐表现中更具审美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以自身器官为艺术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既是一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又是一种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的高级神经活动.要想得心应手地运用自身的乐器来表现音乐,使其在神经的支配和控制下发出理想的声音,就需要一个较长的,严格的声乐训练过程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让中国在经济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使中国的音乐艺术迎来了崭新的春天.改革开放是一个转折、一次契机,使中国的声乐艺术开始复苏并逐渐走向繁荣.中国声乐艺术呈现出的蓬勃景象,实际上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情况的反映和缩影.歌声记录了那段历史,人们忘不了那些动人的旋律,亦忘不了那个中国真正的启蒙时代.  相似文献   

14.
姬海冰 《美与时代》2005,(11):52-53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以人声来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也是最能打动人心弦和最易被人接受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因此受到世界各个民族广泛的喜爱,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唯一具有语言的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来逐步完成的.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产生美妙动听的歌声是每个学习声乐者梦寐以求的.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在谈到演唱歌剧需要什么条件时说;"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声音,第三也是声音".由此可见,美的声音是声乐演唱的必备要素之一,也是歌唱者展示技艺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孙萍 《美与时代》2003,(9):90-91
声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如何把声乐发声技巧训练与音乐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高师声乐教学走出纯技巧训练的误区,体现声乐教学应有的美学品质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充分实施其美育功能,是高师声乐教学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歌曲总体来讲是一种声乐的艺术,可以借助于器乐演奏来表达.曲调和唱词应是构成歌曲的两大基本及核心因素,因此歌曲具有音乐内涵和文学内涵.笔者认为传统歌曲在音乐内涵上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比如西方的歌剧与中国的戏曲、民歌在演唱方式、音乐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8.
蒋涵 《美与时代》2007,(10):116-118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我国习惯性划分的三种唱法中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展及唱法特点上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东西方文化碰撞以及西洋声乐艺术的传入,造成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土""洋"关系的微妙融合,以致于建国初期出现了"土洋关系土洋唱法的激烈争论"和五六十年代关于"洋为中用,土洋结合"的探讨;今天,我们面对土洋结合起来的演唱方法--也是被人们称之为"千人一面"的唱法,应该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到:她是经过了几代声乐工作者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其中包含着几代音乐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甚至是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20.
张杰 《美与时代》2004,(4):92-94
声乐艺术自它诞生起,就以独特的魅力展示了它的美育功能.声乐艺术体现了人类生活的需求,也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哪自我创造.怎样发挥声乐艺术美育在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当前声乐教育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