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老龄化与养老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老龄化速度要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已超过总人口的7%.根据联合国有关标准,韩国将可望很快步入"超老龄社会"(the super-aged society).鉴于不可避免的老龄化趋势,养老保障已成为韩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韩国多重套餐式的养老金制度,公立的或私立的,对保障老年人的稳定生活起到决定性作用.公立的养老金制度主要是"国民养老计划"(National Pension Scheme, NPS),而私立的养老金制度则主要由"退休养老金计划"(the Retirement Pension Scheme, RPS)、"住宅养老金计划"(the House Pension Scheme, HPS)和"个人养老金计划"(the Private Pension Scheme, PPS)等制度构成.目前韩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由于迅速增长的老龄化所导致"国民养老金计划"(NPS)的可持续性问题.目前已有提高缴费和降低支付的若干政策设想,但鉴于现存的"低缴费-高支付"结构,不足于解决国民养老金计划(NPS)于2060年行将枯竭的基本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区分不同收入阶级的增长和增设收入等级范畴,提高目前在业工作者的养老金缴费;通过高收益证券投资和限制政府在投资决策的作用,增强基金的营运效率;在适当时机直接进行普遍征税,以减少国民养老基金(NPF)枯竭时政府的财政负担等三条政策建议.本文还对目前韩国公共养老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覆盖面较窄等突出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6,(5):86-91
维权行动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现有文献的研究过多地关注参与者的风险和集体行为的后果。本研究关注维权行动会给参与者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通过对一个商品房小区业主维权活动和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研究,发现这样的过程可以显著提高参与者的民主意识。商品房小区业主通过参与业主大会,进行投票,决定社区内的重大事项,这可以给业主带来深入的民主体验,让他们学习按照民主程序来解决纠纷。这对于社区治理和基层民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朝鲜后期,韩国学者开始把目光从关注理学中已发的"四端"与"七情"的问题,转向"人性"和"物性"上面,并扩展到未发的"心"与"情"的问题。18世纪发生的"湖洛论辩",其代表人物是李巍岩和韩南塘。他们以朱子的理气论和心性论,李栗谷的"理通气局"说为根据,围绕"人物性同异"、"未发心体本善有善恶"、"圣凡人心同异"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在"人物性同异"的问题上,巍岩的洛派主张"人物性同"说,而南塘的湖派则主张"人物性异"说。在"未发心体本善有善恶"的问题上,巍岩将本然之性的性与本然之心的心一致化,主张"心性一致",提出了"未发心体纯善"论;而南塘则认为,未发状态下也存在气质之性,提出"未发心体有善恶"的观点。在"圣凡人心同异"的问题上,巍岩认为圣凡人都同样禀赋明德本体,提出了"圣凡人心同论";而南塘认为,圣凡人本心不同,主张"圣凡人心异论"。"湖洛论辩"的对话,是对朱子学的新诠释,丰富和发展了东亚朱子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得州骑警"探索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形成了以"九宫格"练习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设计教学体系。"九宫格"练习的设计方法对后世影响深刻,现在很多建筑的建成都得益于"九宫格"练习。文章通过对CIEN住宅的分析,了解CIEN住宅的设计方法以及隐藏其中的透明性,探索"九宫格"练习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督教传播于东亚社会的文化冲突个案,并通过该个案分析了基督教进入韩国社会早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围绕着祭祖问题而展开的激烈冲突。进而讨论了现代韩国社会在近代历史曲折展开的视野下面临的伦理建设诸问题。  相似文献   

6.
尽管区域治理具有多种类型,但区域发展的关键是区域治理应该依靠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此外,如果认同21世纪的当代任务与多样性、和谐、和平相关联,那么很明显的是,为了促进区域认同,区域治理的类型应该采用分权方式。基于上述假定,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不同方面给出建议。从短期看,区域发展署/区域议会组合模式似乎在韩国更为可行。在这种模式下,区域发展署应采用分权方式组建,并负责制定区域发展计划和执行中央政策,而区域立法机构则负责质询、追踪和监管区域发展署的行为。正是因为区域议会或许无法有效地协调与统一各种地方意见和观点,从长远上看需要建立区域政府这种模式。通过废除上一层级地方政府的方式,很难组建区域政府。因此,作为一种长期选择,应该考虑区域发展署/区域政府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7.
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框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鼎新 《学海》2006,(2):20-25
本文在与美国主流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进行对话和点评的基础上,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西方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理论要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尤其是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和革命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作者本人基于多年学术研究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只有面对中国自己的真问题,才能发展出一套与西方既有理论既能对话,又有所超越的、中国学者自己的社会与政治运动理论。  相似文献   

8.
革命概念说明,尽管韩国赶上了发达国家,但是在最基本的身份体系及其相关观念上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种身份体系及其相关观念同现代社会普世价值之间的碰撞与冲突,是韩国政治混乱的深层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在韩国具有特殊性,这就是它暗含着仇恨,而这一点又与其他因素相结合,使得在不同政见者之间发生的政治行为很难以平等和坦诚的理性讨论来进行。而且,这里的意识形态与因革命缺失而得以维系的身份体系所造成的先入之见,以及只顾自己利益的立场结合在一起时,公正、宽容、民族和国家等更根本的利益很容易被丢弃在一旁,由此政治就堕落为三流。而三流政治,其实是在重建国家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联系朝鲜后期佛教教学及译经出版情况,探讨韩国近代禅僧翻译、诠释华严学的特点。朝鲜时代佛教教学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华严教学。18世纪《华严经疏钞》的刊行使华严学一度复兴,华严大家辈出。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后期华严教学一直处于"禅教两宗"体制下的禅宗影响中。华严大讲伯都是禅师出身,正是他们主导了朝鲜后期的华严教学。到了近代日本强占时期,华严教学沉滞,佛经的翻译出版无形中延续了华严教学,而此时译经的主体大部分仍是禅僧。实际上,禅师们的修行实践经验对他们理解教学理论是有着很大影响的。禅师们是以禅宗的修行观为基础理解华严学的,具有"以禅释教"倾向。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在以禅宗为主的"禅教两宗"体制下,"以禅释教"是朝鲜后期至近代诠释华严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CSR"品牌":以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国家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对别国的国家形象是通过食品、艺术、旅游等多种接触渠道形成的,其中一种体验会引发并上升为整个国家形象,即“光环效应”。申言之,消费者对其他国家的形象是通过消费者对该国产品的体验间接培育的,而消费者对其他国家某种产品的正、负面体验,将直接影响对该国其它产品的相应看法,即“连带效应”。据此,本文推论,民众可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光环效应”认知一个国家,进而依据“连带效应”形成对一国企业产品社会责任的总体印象。韩国在华中小型企业社会责任的不良纪录,很可能导致对韩国国家形象的负面看法。特有的集体行动逻辑阻碍了韩国在华中小型企业及时采取反应,其结果又反过来伤害其自身。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受到思维与环境上的局限,农村建筑设计仍然缺乏对空间与能源的有效利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空间规划的重要性。文章探析农村住宅的空间功能设计与规划,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传教士创立的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华西边疆①研究为宗旨的国际学术机构,是近代华西文化史上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里程碑。具有传教士身份的学者在学会的构建与研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重点考察川西北、川康、川藏及滇北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内容涉及人文、自然、科学领域,成果丰硕,有较高学术价值,至今在海内外论著中占有很高引用率。在文化交流中,学会是华西文化西渐之先驱,吸引国际汉学界对华西加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东亚佛教神圣知识集合体的汉文佛教大藏经,内蘊根本性紧张:它既自我主张权威性、中立性甚至神圣性,却又维持开放性和流动性,所收文本变化不定。那么,何种力量、以何种标准、通过何种机制决定了佛典的取舍?参与者动机为何?其参与又如何影响了大藏经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本文引入知识社会学视角尝试回答上述问题。它以《永乐北藏》的编纂为例,在明初的整体历史环境中,检视永乐皇帝的个人背景、政治角色以及时常变化的意识形态议程如何使得该藏文本取舍变得漂浮不定,并引发了相应后果。  相似文献   

15.
《儒教与道教》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是社会学中国研究的首部重要著作。本文从韦伯阅读史的资料入手,以发生学的视角梳理其思想框架:首先,在汉学史的视域下,理解韦伯接续的思想传统,梳理《儒教与道教》中所体现的学术风貌,揭示德、法、英、美、俄等国汉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何构成了韦伯研究的起点;其次,对于汉学资料的局限,韦伯有所反思,并创造性地关注、引用了当时新一代中国学人的工作;最后,韦伯的洞察力在相当程度上源于他的一般社会学的理论见解,从韦伯著述史的角度来看,韦伯中国研究是其社会行动理论的一个具体应用,并指向一条有可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社会学的中国研究的路线,即立足于中国本土经验的理论对话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韩国公共场合的国家支持的萨满祭祀活动为参照点,分析了以国家文化财的名义举行的萨满文化仪式与韩国民间的传统萨满存在状况,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提出萨满文化在传统习惯上、文化价值观上以及当下的文化动力上的一些矛盾现象,进而对萨满文化在当下的价值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玛利亚别墅与钱江时代住宅进行分析,从场所精神的视角,论述建筑与场地的关系,并对营造场所感的设计手法进行分析、思考与总结,以期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住宅空间的设计置于地域主义手法的理论下,通过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特征的阐释和对住宅空间和建筑地域性的结合来探索住宅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手法,以王澍设计的自宅和三合宅为例,分别分析住宅空间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手法,以讨论传统文化与场地回应思想下的住宅空间地域性表达。  相似文献   

19.
科索沃问题不仅面临北约、欧安组织、大国等政治军事干预,还受到外部国家、宗教组织、宗教领袖和宗教集团的宗教干预.冷战后发生在科索沃的外部宗教性干预是宗教作为国际关系中日益活跃的复兴型政治元素影响地区安全的重要例证.宗教信仰为特定干预力量提供了可以决定社会支持程度的公开理由.宗教不仅是外部干预的原生主义自变量,还表现为政治利益驱使下的博弈工具.外部宗教性干预本质上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其动力源演进为维护宗教势力的护教、发展宗教实力的传教以及打击竞争性力量的讨伐异端.一般情况下,外部宗教性干预是国际政治领域干预政策的补充和调适者.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6,(3):119-123
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发展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的海外传播,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艺术交流,促进文化创新;另外一方面,可以在国际上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本文以江苏艺术为例,解析中国艺术海外传播相关问题。近年来,江苏艺术走出省、走出国门的脚步也越加频繁,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由于多年来,社会建设的重点仍是放在经济上,加之建国后政治活动的影响,中国艺术海外传播还处在一个比较初始的阶段。本文以江苏艺术走出去为例,阐释了现阶段江苏艺术海外传播所要面对的四个主要问题,并分别从传播主体、受众和传播渠道的角度指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