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市哲学会中国哲学史组1988年学术年会,于12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次会议题为“中国哲学与现代化”。与会学者就中国哲学与文化的诸多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这些问题是:怎样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关系;如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我国学者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有那些经验教训等等。  相似文献   

2.
由武汉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中国哲学的传统、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1日至14日在武汉举行。国内部分中西文化与哲学研究专家等60余人与会,就中国传统价值系统的现代转型、传统哲学与现代化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传统与新诠 任何民族成功的现代化都必然而且主要是在本民族的思想资源的滋养下成功的,这样才不是无本无根的现代化。而要透析传统对现代化的本根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哲学的积极因素陈正夫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哲学)对现代化的价值如何,一方面要看它本身有否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它的选择、改造和利用而定。中国传统哲学内容丰富,思想精湛,对构建和发展未来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哲...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哲学史有两个基本主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这两个基本主题合起来,就是中国哲学现代化。冯友兰对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体现于抗日战争时期所著六书:《新理学》(1938年),《新事论》(1939年),《新世训》(1940年),《新原人》(1942年),《新原道》(1944年),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初看上去,“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是一个伪问题。现代中国人所研究、所产生的哲学(著作),当然就是现代中国哲学,怎么还会有“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既然被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不会是无的放矢,总是有所指的。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们认为中国哲学尚未现代化,或不够现代化,而要郑重其事地提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在现代中国哲学已经有一个世纪以上历史的今天?冯友兰、金岳霖、张东荪、贺麟,甚至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他们的哲学难道不是现代中国哲学?如果是,那就意味着中国哲学在他们那里就已经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冯友兰曾有一个论断:"新的现代化的中国哲学,只能使用近代逻辑学的成就,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使那些似乎是含混不清的概念明确起来。"冯氏的这句话说得很绝对,"只能"意味着唯一性。因此这句话意味着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之路只有一条。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只能通过对其含混的语言的澄清来达到,并且这种澄清须得借助于现代的逻辑工具,实际上也就是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来达到。冯氏的上述说法,显然是受了西方分析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聂锦芳 《哲学动态》2001,1(11):15-18
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形态还在建构过程之中。就目前我国哲学研究的现状看 ,在队伍构成、研究视域和理论倾向等方面 ,基本上可以说是由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组合而成的总体格局。虽不能说三者之间没有融通、会合 ,但融通、会合的程度还极为有限。审慎、客观地分析这种研究格局 ,甄别各自不同的特征与趋势 ,无疑是建构未来哲学形态的重要前提。中国传统哲学 :“复兴”梦幻与“原生”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热潮兴起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当时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 :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特异现象的亚洲“四小龙”在经济…  相似文献   

8.
哲学进步与现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素 《现代哲学》2001,(2):41-47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有现代化的哲学。造就现代化的哲学,就需要哲学本身具备现代意识,突出现代意识特征。这对促进哲学进步甚为重要。哲学现代意识,从现代性的角度上讲,其完整意义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传统哲学意识的时代性突破、批判、扬弃和超越,在哲学的质态中包容、传承和改造传统理性的形式和内容,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理性意蕴下创造新意境、开辟新天地,展现新形态;二是从相对单一的、迷信的、宿命的、教条的盲从或凝固化、模式化甚至是曲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逻辑传播对冯友兰哲学的影响 ,主要涉及哲学观和哲学方法两个方面。就哲学观而言 ,他既指出哲学与逻辑的差异性 ,又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其中 ,后者更为冯友兰所关注。就哲学方法而言 ,他把逻辑方法即“正底方法”作为其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 :基本概念含义清楚、明确 ,观念的提出讲求逻辑推导 ,利用类知识阐述哲学思想等。逻辑理性在冯友兰哲学中的自觉融入 ,对其“新理学”体系之建构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民族哲学的世界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理解中国化?当今中国哲学不可能离开两大实践背景,这就是:方兴未艾的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在日趋全球化的今天,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途经,为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而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灵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脱离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文化传统,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古典儒学中那些强化神权、君权、父权、夫权的“天命”理…  相似文献   

11.
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tradition)与“过去”(Past)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受到高度尊重,以至有学者称中国哲学为“过去取向的”或“崇古”的。可以说,中国哲学这种对于作为传统的过去的崇敬的取向,既是它源远流长、连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它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受到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目的是简略地来检视中国哲学对于传统和过去的态度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存在所谓"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现象,其包括唯物主义认知范式、科学主义认知范式、人文主义认知范式、逻辑主义认知范式、自我主义认知范式五种。此五种认知范式的实践,不仅是凸显中国传统哲学内容、性质及其优缺点的过程,也是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情感磨合"的过程,从而成为分析西方哲学如何参与中国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国哲学怎样选择与吸收西方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应确立怎样的基本形态等问题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3.
早在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就已经明确地提出来了,在今天,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深化,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紧迫地摆在人们面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新认识也愈益重要。尤其近几年来兴起的中西文化大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就目前公开发表的论著来看,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包括它和中国哲学优良传统的自觉结合和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消极影响两个方面。现将各种主要观点摘要介绍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背景 1、政治背景。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我国新潮的主流,并为广大人们所  相似文献   

14.
方东美,安徽桐城人。一生执教五十余年。著述十余种。毕生致力于比较文化学、比较哲学的研究,形成了独特的东西文化观。本文仅就方东美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论述,作客观的评介,以就教大方。  相似文献   

15.
会议是由北京市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组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于1986年12月24日联合召开的。与会者30余人,就下述诸问题进行了讨论:(1)传统的涵义;(2)现代化的涵义;(3)对待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哲学诠释的传统有密切关系,王弼和郭象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时期,自此以后,以较完整的经典注释的方式阐发思想家的哲学体系就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朱熹、王夫之是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高峰,牟宗三则是这一传统的现代代表.本文认为,西方诠释学从原则上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重构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和论证,但西方诠释学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哲学的诠释传统,中国的哲学诠释传统的典型形式是以经典诠释的方式进行哲学体系的建构或重构,打破了西方诠释学理论所说的"诠释的循环",从而构成了对西方诠释学的一种挑战,回答这种挑战就可以丰富和发展诠释学理论,并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于理解和说明中国哲学传统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历史上就有重视哲学的传统,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告诫全党“要学点哲学”。建国以后,他又一再倡导要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又适时地发出了党员干部学哲学的号  相似文献   

18.
在2003年7月28日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举办的“历史变迁中的权力与经典诠释”工作室第一次研讨会中出现一个争议性的问题:“权力”概念是否适于用来分析中国传统政治?我想接着这场争论,进一步就哲学研究的范围来反省比较哲学所牵涉到的方法论问题。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大量使用西方语汇。这种现象有其无可避免的背景。众所周知,现代化发源于西方,而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后发的历程。因此,尽管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但现代化与西化之间有相当程度的重合。以现代汉语来说,其语汇、文法与标点符号均广泛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这又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史》2013,(4):13-13
<正>《20世纪中国哲学论要》,郭庆堂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该书从西方哲学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三个视角,对在20世纪的中国产生、流行并为中国人所诠释、理解的各种哲学思想,包括中国自身产生的和来自国外的各种派别、思潮、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念进行检视,择选其中重要的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人的观念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思想予以分析论述,并进而对未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论坛上出现了一股在传统哲学基础上“接着讲”(冯友兰先生用语)哲学的潮流。所谓“接着讲”就是有所继承(特别是基本观点、基本标念)亦有所改造、发展,实际上是在消化吸收了现代西方哲学成果的基础上谋求形式的民族化。由此而产生了诸如“新理学”“新心学”一类的哲学体系。中国近代缺乏具有重大理论成就的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民族化与传统哲学的现代化逐成为一件事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接着讲”就成了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