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工知能(AI)和大脑理论领域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其实由来以久,本章的目的是简短地展现其部分历史渊源.第一部分题为1943年以前的道路,追述发生在1943年前的事;就在这一年发表了三篇非同凡响的论文:McCulloch 和 Pitts 提出神经网络的一种逻辑理论;Rosenbleuth、Wiener 和 Bigelow 断言,带反馈的机器富于目的性;而 Craik 把大脑模拟外界的能力视为智能产生之关键.第二部分题为控制论的确立和解体,表明控制论怎样从上述这些研究中脱颍而出,却仅孕育了许多分立的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生物控制论、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模拟——它们各行其是;同时还表明大脑理论怎样崛起于此.第三部分随后描述 AI 与大脑理论的新联盟,它为解决四、五十年代控制论诸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我们首先概述在认知科学的旗帜下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薪联盟.尔后探看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研究者们对并行论的日益关注如何导致所谓“联结主义”或 PDP(并行分布处理)模式的发展.这种模式藉助大脑理论滋益了该联盟.  相似文献   

2.
汪兴安   《心理科学进展》1983,1(3):78-79
下面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图书室近几年来订购和国内外学者赠阅的关于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书籍。认知心理学是用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心理活动的尝试,如研究记忆、思惟、语言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过程。人工智能的一部分研究是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试图用共同的原理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Alpha Go战胜李世石的热议话题出发,简要介绍了AlphaGo的算法,通过比较和分析当前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人类智能的特点,就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背景下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心理学研究应重视计算科学这一理论基础与工具,从计算理论取向探讨核心认知问题,重点关注人类所擅长的,而人工智能尚无法解决的计算难题。这一研究取向对进一步推动心理学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到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取向下所获的研究成果也能在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我们将这一类聚焦于"人类智能优越特质"的心理学研究,命名为"强认知"研究。  相似文献   

4.
邢强  莫雷 《心理科学》2001,24(3):346-347
对大脑工作机理的研究和解释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知识表征图式的研究源于对基于模型推理的认知和计算。在人工智能中,基于模型的推理主要包括在语义领域用计算提供真命题,基于规则的推理系统则是一个规则建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不断的表明.许多人类的空间推理是基于模型的,而不是基于规则的;心理模型是通过知觉输入或自然语言的描述而建构的,它们可以看作是从一表征形式向另一表征形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刘滨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4):88-89,48
外语知识属于什么样的知识?如何学习外语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怎样去教、怎样去学外语?本文便是在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阅读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十年间,语言理论,人工智能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揭示阅读的基本过程提供了基础。人们把注意的焦点从对阅读结果的探讨转移到阅读所包括的复杂的认知过程的研究上。Beck和Carpenter讨论了有一定教学意义的三个基本的理论课题:(a)阅读的一般模型的发展;(b)培养单词识别的精确性和速度的方法;(c)如何通过课文加工、增加词汇和背景知识类型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这一研究已经促进了教学计划的改变。新的教学计划能够影响阅读所包括的认知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联结主义:认知过程的新解释和认知科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联结主义:认知过程的新解释和认知科学的新发展葛鲁嘉(吉林大学)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知革命,在70年代取决了决定性的胜利。认知心理学替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了科学心理学的主流,并很快席卷了心理学的大多数分支。认知科学则汇集了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语言学、...  相似文献   

8.
1984年4月10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希文同志应邀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学术讲演。讲演内容是人工智能中的逻辑和哲学问题。马希文同志说,在人工智能中,知识的获取、表达、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人把这些问题叫做人工智能的认识论方面。而在人工智能中,以搜索策略为核心的问题求解,又被称作是人工智能的方法论方面。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经过学者的不断探索,近些年来认知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具体从阐述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沿革入手,揭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机制,与此同时就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具身认知进行了阐述,并对认知心理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本文所指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是把人的心灵看作是信息加工的系统,把人的注意、知觉、记忆、心象、思维等认知过程看作是接受、加工、储存、运用和传递信息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石绍华   《心理科学进展》1991,9(1):48-56
心理学对文字认知的研究几乎和心理学整个历史一样长。早在1885年,Cattell就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用速示器呈现字母或词,发现10ms可以阅读3—4个无关字母,2个无关系的词,4个有联系的词。从词中识别一个词比在字母数相同的无意义字母串中识别一个字母要快。Erdmann等还发现,命名一个词的时间比命名一个字母还要短。对这一现象,Cattell称之为“词优效应”。自从Cattell提出词优效应以来,心理学在文字认知方面的研究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五十年代初期,这类研究才又出现在西方文献里。从七十年代到现在,词优效应受到广泛的注意。为什么要把词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呢?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读的是句子,词是在句子里的,研究对词的知觉能帮助我们了解阅读吗?一个人在速示条件下读得越多,他的阅读技能就越高吗?Hoffman(1972)对1—8年级儿童做的实验表明,正是这样。除此之外,这类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模式识别、记忆结构、说—写关系及一般认知功能。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盛行以来,文字认知更成为热门课题,这是因为认知心理学尽管研究领域很广,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这就是:经验与知识是如何进入人脑中存储的?这些经验、知识是怎样与外界输入的信息交互作用,以达到各种不同的认知目的?对文字的认知,恰是一个典型的这样的问题,并且研究起来比较方便,它就自然成了研究的重点。一百年来,人类对自己的文字认知过程有哪些发现?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这我们对文字的识别?本文通过介绍词优效应的发现与研究、对词知觉单元的探讨、文字认知中听觉和视觉的关系以及不同的识别模式,回顾了文字认知研究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认知速度年老衰减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认知速度年老衰减研究进展李德明,孙福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人脑的认知功能是当前许多学科研究的焦点.随着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迅速发展,有关智能活动和认知过程的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域.现代认知心理学借助...  相似文献   

12.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怎样在心理上呈现和加工信息的科学。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等诸种心理能力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认知心理学既研究智力测验所测得的能力,也研究由较为特殊的能力倾向测验所测得的能力。因此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将会影响到心理测量学的心理能力测验。大部分心理能力测验的内容是从差异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的,虽然认知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刺激变异的重要性,差异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个体变异的重要性,但它们都研究类似的、在有些情况下是  相似文献   

13.
孙晔   《心理科学进展》1983,1(3):3-11
记忆心理学问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认知心理学家把记忆看作是信息在某时某处的保持。并把记忆划分为两种类型:情节记忆(episodic 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前者指自性的记忆,它保持着人们过去经验的时间空间特点。后者指人们关于符号、概念的一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符号、概念的规则。这个分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者的心理学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话语、知识建构理论的影响下,反对传统的以实证主义心理学为主流的学院派心理学的客观主义和价值中立的研究范式,提出了用知识-权力相互关系的认知范式来看待心理学知识的社会学本质和心理学知识的生产过程,对传统的心理学忽视和贬低、歪曲妇女的心理进行了批评和揭露。  相似文献   

15.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六十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思潮.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为信息加工系统,以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提取来分析和解释人心理活动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即在此列,在认知心理学的启发下,许多发展心理学家用信息加工的方法来研究认知发展问题.当然,提到认知发展的研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皮亚杰曾在这一领域内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范例推理(CBR)是人类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方式,也是人工智能的一种研究范式,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但CBR也可能受到心理定势和负迁移的影响,对于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研究对CBR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在外域搜索范例并作可拓变换的方法,称为基于外域范例的可拓推理,并将它运用到产品创新构思系统的设计中,为把认知心理学应用到国家经济建设中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乃至整个认知科学中,寓身认知已经成为一个逐渐凸显的话题。寓身认知的英文表述是embodied cognition,按照其所表达的心寓于身、身心合一的观点,我们把它译作寓身  相似文献   

18.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图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强 《心理学探新》2002,22(4):44-49
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图式的研究作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产生式系统取向和联结主义取向的优缺点。指出:图式模型研究的整合观是近来及以后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浅论学习策略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信息加工模式已逐渐被应用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在积极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策略.近20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并积极探索这个问题,他们越来越关心诸如学习策略这样一些可概括的认知技能.因此,有关学习策略研究也就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认知神经心理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神经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的是探讨当人们执行认知活动的时候,心理信息加工过程是怎样的,所采用的手段是研究这些认知功能受损的病人。它与认知神经科学的不同在于:认知神经心理学关注的是心理(mind),而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是大脑(特别是关注与认知有关的大脑机制)。研究认知神经心理学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研究发展性认知障碍,如阅读障碍,或者特殊的语言损伤,这就是发展性认知神经心理学。这些方法还可以用于高级认知发面的研究,如信念形成和心理理论。这些高级认知方面的障碍是精神病学的范畴,因此这类研究错觉、幻想或虚构等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叫做认知神经精神病学。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典型特征有:1)研究症状,而不是并发症;2)采用个案研究,而不是群体研究;3)主要数据来源是症状间的双分离;4)致力于模块化认知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