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记忆策略研究的近期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90年代初儿童记忆策略研究的方法,研究内容的变化情况,着重介绍了策略利用缺陷现象的发现、证实、解释理论、产生原因的推测和策略有效性发展的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2.
儿童应对权威的矛盾解决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秋玲  陈国鹏 《心理科学》2004,27(5):1069-1072
本文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7~17岁)在与三种权威(父母、教师与社会上的成人)发生两难冲突时所采取的矛盾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与权威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解决策略存在(1)显著的对象差异,即儿童对教师更倾向接受策略,儿童对父母更倾向协商策略,儿童对社会更倾向拒绝策略;(2)显著的年龄差异,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从接受权威的观点发展为坚持自己观点;(3)男女儿童,不同地区儿童应对权威的矛盾解决策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学习不良儿童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策略作为目标指向的旨在解决问题的心理操作,负责对基本信息加工的执行和控制,影响着个体的学习效果,因而被引入到学习不良领域。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分析和综合了已有研究,阐述了学习不良与策略的关系、学习不良儿童的策略表现以及学习不良儿童策略低下的原因,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4.5-7.5岁儿童时间持续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以“龟兔赛跑”故事为背景,设置了含有时间、距离、速度等因素的四个情景(即课题),考察了4.5─7.5岁儿童时间持续认知的发生和发展状况。结果表明:5.5─7.5岁是儿童时间持续认知发展的飞跃期;6.5岁儿童初步掌握时间持续概念,其中有75%儿童处于中以上水平;4.5岁和5.5岁分别是儿童时间持续认知的发生和开始发展的年龄。从儿童的策略看,较大儿童更多使用时间因素策略,年幼儿童更多使用有关的因素策略,反映出儿童时间认知的发展遵循从感性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芳  陈国鹏 《心理科学》2007,30(5):1202-1204,1195
运用自编问卷对学龄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龄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总体的情绪调节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挫折情境中,发泄策略的运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儿童合作策略水平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将合作策略分为四个水平,随机选取幼儿园中班、大班及小学一、二、三年级的被试300名,在鼓励合作的条件下,通过游戏的方式,研究儿童合作行为发展的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合作行为越来越多,且合作水平越来越高,而竞争行为逐渐减少;性别因素对合作行为影响不大,但对竞争行为却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与我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Flanker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预期背离情境下的脑电反应及与敏感性个体的关系。选取17名被试,采取2×2组内设计刺激类型(奖励vs.惩罚)和预期受挫(是vs.否);结果表明(1)预期受挫情境引发更高的FRN;(2)惩罚刺激引发更高的FRN,奖励刺激引发更高的P3;(3)惩罚敏感与惩罚、无奖励情境引发FRN相关。本实验结果表明(1)FRN既反应对反馈效价的加工,也可能是预期背离的一种表现;(2)无奖励刺激受惩罚系统调节;无惩罚刺激受奖励系统调节。  相似文献   

8.
儿童数学认知策略是当前认知发展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在认知策略的发展形态上,凯斯提出的阶梯模型受到了希格勒重波模型的挑战,陈英和等的研究证实了后者关于策略发展多样性与渐进性的观点;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选择在不同题目类型与任务情境之间,表现出了鲜明的适应性特点;而数学焦虑、工作记忆及概念性理解等是影响儿童数学认知策略选择和执行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明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的发展规律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均表现出奖赏加工异常现象。奖赏加工包括多个产生时间非常接近的子过程。事件相关电位作为一种时间分辨率高且广泛使用的测量大脑皮层活动的工具,非常适合于研究奖赏加工中复杂、多面的认知子结构。然而,很多研究往往只关注测量单一脑电成分,忽视对整体过程的探讨。奖赏加工可分为两个重要的子阶段并关联着多个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奖励期待(线索N2和P3波,关联性负变波和刺激前负波)和结果评估(反馈负波、反馈P3波和反馈晚期正电位),这些脑电成分的异常活动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密切关联。采用多成分的脑电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精神疾病群体在奖赏加工不同阶段的异常情况,对促进疾病测评方式的发展也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沃建中  李峰  张宏 《心理科学》2004,27(1):26-30
本研究选取5~10岁的儿童被试144名,使用不同的加法问题测查策略的优越性以及儿童策略选择的个体差异。结果发现:1、在解决加法问题中,各种策略使用率存在显著差异。五岁到七岁儿童计算简单加法问题时使用提取策略,从大数开始数策略和凑十策略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优于其它策略。2、五岁到六岁儿童使用策略的反应时个体差异不显著,但优生和中等生使用的策略种类明显比差生多;七岁到十岁儿童的策略选择个体差异也不显著,但优生使用提取策略和凑十策略的反应时明显要低于差生。  相似文献   

11.
李菲菲  刘电芝  刘宝根 《心理科学》2005,28(6):1353-1357
“利用缺陷”是策略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该文从它的定义、存在证据、产生原因、发展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策略“利用缺陷”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从记忆容量、知识基础、元记忆等发展性因素,智力、归因等个体性因素和训练条件等外部因素探讨了策略“利用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小学四年级儿童简算策略获得的认知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电芝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7,30(2):264-267
研究策略获得的过程是了解认知机制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口语报告和教学实验的结合研究,采用策略意识和策略状况两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考察,结果表明:策略运用从低到高体现出8级认知序列,策略获得者在策略的掌握过程中有四种认知状态:策略运用初期的倒退状态、策略从不熟练向熟练发展过渡的不稳定状态、策略运用的不彻底状态、有较强的策略意识但缺乏条件化知识的刻板状态。这四种状态反映出,学习者在策略获得过程中策略运用缺陷的常见状况。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从儿童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及疗效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医患对儿童缺血性脑病的了解,同时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从儿童缺血性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及疗效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医患对儿童缺血性脑病的了解,同时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秦安兰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11,34(2):381-385
考察不同问题呈现方式和不同问题情境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简算策略发现的影响,及策略发现有无意识性。结果表明,问题呈现方式与问题情景对相反数策略发现影响显著,完整呈现比不完整呈现,封闭问题情景比混合问题情景更容易促使儿童发现新策略。研究证实了无意识策略的存在。通常情况下是先出现无意识策略,再出现有意识策略。但并非所有有意识策略出现之前都出现无意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方法,选取小学3~6年级的120名儿童为被试,探讨了数运算过程中策略应用无效性是否存在以及儿童策略获得与发展的基本过程。结果发现:(1)在数运算的解题过程中存在策略应用无效性这一阶段;(2)儿童的认知成绩在策略学习前后基本上呈现为一种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曲折模式,而不是简单的线性增长;(3)策略获得的过程包括策略探索、策略领会的初步运用和策略使用的退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儿童图形识别取样的时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讨儿童图形识别取样的时间和空间策略。被试为24名六年级学生和24名三年级学生,刺激材料为20个不规则无意义几何图形。结果发现:六年级学生采取取样空间扩展为主,取样时间调整为辅的策略,三年级学生采用增加取样时间为主,扩展取样空间为辅的取样策略。任务难度加大时,被试采用恒定取样点时间和增加取样点数目的时-空策略。在空间取样策略发展上,学生年龄和任务难度的交互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105名2岁儿童及其母亲为被试,采用实验室录像观察法,探讨在自由游戏情景下母亲教养目标、使用策略及两者的关系.母亲的教养目标分为四个方面:鼓励儿童的独立、鼓励儿童的接近、不鼓励独立和不鼓励接近;根据压力程度的不同将教养策略分为三大类共11种.结果表明:(1)鼓励儿童独立自主活动是母亲在自由游戏情景下的主要教养目标;(2)母亲使用得最多的为中等程度压力策略、其次是低压力的建议策略;(3)与四种教养目标相关密切的为中、低程度压力的教养策略,即建议、解释、积极评价和指导,在否定的教养目标下使用高压力的干扰和坚持要求执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小学儿童记忆中组织策略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虹 《心理学报》1992,25(4):21-28
本研究探讨了小学儿童组织策略的发展,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组织策略的发展可分为产生性缺损和成熟运用组织策略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根据是否伴随中介性缺损又可分为两个亚阶段。2.导致产生性缺损的原因有:(1)缺乏对记忆手段和记忆目标之间的功能关系的清晰认识;(2)不能清楚地认识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常运用自己熟悉的、简单的、但也相对无效的策略;(3)较差的有关记忆材料的知识基础以及较低的认识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小学儿童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创的“固定样例”程序,利用自行设计的两种不同任务的图形推理材料,研究了小学儿童假设检验策略的发展。550名不同年级的被试参加了本研究:结果发现,在该研究条件下:(1)答案存在多种可能性的任务Ⅰ明显难于答案确定的任务Ⅱ;(2)小学儿童假设检验能力随年级提高而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因任务不同而不同;(3)随着年级的提高,小学儿童使用的不成功策略逐步下降,成功策略显著上升,但这也受任务不同的影响;(4)固定样例程序较好地克服了变化样例程序所带来的假设检验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