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承恩 《天风》2002,(11):10-11
这段经文是主耶稣在谈论一个自由的问题。基督教的神学也认为自由是个重大问题。首先,自由是上帝给我们人的一个莫大的恩赐。上帝造人,给人自由意志。创世记第2章记载上帝造了一个美丽的花园,叫伊甸园,把他造的第一个人亚  相似文献   

2.
张群峰 《天风》2003,(7):24-25
圣经中上帝自己的话启示我们,他所造的万物都是好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感知也印证了这一点,下面我就用三方面的内容来见证“上帝不造废物,也不废弃所造的”这一真理。 上帝的创造是伟大、奇妙和完美的 创世记第一章中记载,上帝每造一物后,都说一句话“神看着是好的”。事实上诚然如此,下面我们就以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一些独一无二的优越条件,来证明神创造完美。  相似文献   

3.
脾气无用论     
上帝造好人类之后,开始保持沉默。世间似乎没有任何渠道传过来上帝对人的评价。上帝可能不愿意说,也许说不过来,人太多。如果上帝观人之成败并做一小结的话,或许说,人之败不在文  相似文献   

4.
上帝的看法     
邓灵勇 《天风》2012,(5):18-20
上帝是全能者,人是上帝所造的,人的视野往往是片面的。因此,有时我们对上帝的作为感到迷惑不解,这只能说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因为上帝看法的标准与人的标准完全不一样。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赛55:8)以下三个方面,显明上帝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婚姻是上帝为人类创立的 圣经《创世记》开始就记载了上帝创造宇宙世界,最后创造人类,第一个人就是亚当。但是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上帝就  相似文献   

6.
吴伟庆 《天风》2009,(5):10-11
神造人的时候已经清楚表明人的天命,就是生养,治理与管理全地,每一个生存于世上的人正是神所派立的管家.如何胜任这个职分是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透过<创世记>的经文,我们知道耶和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也造了人.耶和华上帝将他所造的空中飞的、地上跑的这一切都带到了所造之人亚当的面前,委托亚当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万物起名字,各从其类,按照它们的样式.按照它们的类别,逐一起名.这是人做的第一件事情.上帝将所造一切带到了亚当的面前,不仅是要他给一切所造之物起名字,更是要他来管理这个世界.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这些有生气的、有气息的,各从其类地管理好.这是人类的第一个职业.  相似文献   

7.
"主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吗?"经文:徒7:44-50自从始祖犯罪以来,神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隔阂,历世历代,原罪加上本罪致使人们不能直接见上帝的面。但上帝的最高心意——以马内利(神人同在)永不改变,人类中有一支"虔诚的后裔"(参玛2:15)在回应着上帝的心声。  相似文献   

8.
张姚 《天风》2016,(7):33-34
正巴特曾感叹传道人关于上帝知识的两难,他的意思大概是说,全能至大的上帝怎么可能被人研究,那是对上帝的不敬,而作为传道人,我们不研究上帝,怎么能传讲这位上帝?对此,约伯的朋友琐法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考察,就能测透神吗?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琐法的观点是典型的不可知论。他认为你研究上帝也没有用,受造的人不可能认识造物的主,上帝的认知只能来自上帝的启示。更直白地说,既然启示来  相似文献   

9.
谢立人 《天风》1997,(11):43-43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第一、圣经说,世界万物都是上帝所造的,当上帝造了这些物质后,在他看来,这一切发都是好的。上帝造了这些物质,除了要彰显他的荣耀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乃是要为人类服务,让人类能够享受他所创造的物质。 第二、人类的犯罪,其原囚有三:一是肉体的情欲;二是眼目的情欲;三是今生的骄傲(约壹2:15)。上帝造人的本意是要人荣耀他,听从他的话,而人的罪性恰恰相反,却听从了魔鬼撒但的引诱。  相似文献   

10.
汪维藩 《天风》2010,(8):58-59
<正>(五十七)人之尊贵人之卑微,是因他乃以尘土被造(参创3:19);人之尊贵,则因上帝赐他以荣耀与尊贵(参诗8:5)。尊贵,英译为honour,最主要的意思即为尊敬与尊重。人有自尊心,正由于在被造时上帝给了他尊荣。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这种自尊心特别强烈。所谓"特立独行"(《礼记·儒行》),  相似文献   

11.
一、上帝的悔恨 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吗?上帝的悔恨使我发生了疑问. 首先,上帝未曾料到自己所造的蛇会诱惑夏娃偷吃智慧果,使人类生起恶念,因而后悔造人于地.其次,以色列人从埃及返回巴勒斯坦迦南地,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死后,经过一段士师时期,以色列民众要求建立国王以共同对敌.先知撒母耳和上帝勉强立扫罗为国王,但是内心极不愿意.因为他们深知,立起国王,必然减弱民众对上帝的信奉.因此,他们刁难他.由于扫罗"违背命令",上帝对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上帝又一次追悔了.第三,经过王国时期,分国时期,北国以色列灭亡后,南国犹大进入晚期.由于犹大人不听警教,上帝便召北方兴起的巴比伦王将犹大国王约雅敬推翻.不久,上帝又"后悔"了.他劝犹大民众不要怕巴比伦王,并声明"要拯救你们脱离他的手".但是,上帝的诺言没有实现,犹大国到底被巴比伦灭亡了.耶路撒冷彻底被毁.  相似文献   

12.
人是一种群居的生灵,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盼望有人与我们产生共鸣。上帝造男人时,说:“那人独居不好。”就为他造了女人可以陪伴他。所以,人从起初就害怕孤独。  相似文献   

13.
犹太教是一种伦理一神教,这决定了它必然放弃对上帝的知识论态度,转而使用实践理性去确证上帝的存在。不是神性的生活,而是人的生活,人对上帝的虔诚回答成为犹太教的真正内容。所以,人在最内在的意义上发现自己与上帝的永恒联系并从中找到生活意义的神圣源泉。借助这种对人们的精神本质与上帝之间关系的道德确证,犹太人响应了上帝对他们的召唤:认识唯一种,相信它,印证它,在它那里寻找到一切的意义,在它那里得到庇护,这就是犹太伦理一神教所公示于世的真理。拜克的观点凸现了犹太教的实践理性品格,有利于实现犹太教的现代化转化生成,使之真正成为一种普世主义的宗教。  相似文献   

14.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第一、圣经说,世界万物都是上帝所造的,当上帝造了这些物质后,在他看来,这一切发都是好的。上帝造了这些物质,除了要彰显他的荣耀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乃是要为人类服务,让人类能够享受他所创造的物质。 第二、人类的犯罪,其原囚有三:一是肉体的情欲;二是眼目的情欲;三是今生的骄傲(约壹2:15)。上帝造人的本意是要人荣耀他,听从他的话,而人的罪性恰恰相反,却听从了魔鬼撒但的引诱,但归根结底  相似文献   

15.
春风 《天风》2011,(2):44-44
尽管自杀的原因各不相同,自杀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然则其本质乃是一样的:在自然死亡之期限尚未来到之先,提前自行结束自己在人世间的旅程。一、自杀行为不符合圣经教训和神的旨意人的身体和灵魂皆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生命也是上帝赋予的,故上帝是生命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16.
孙晶 《天风》2001,(3):32-33
人是一种群居的生灵,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盼望有人与我们产生共鸣.上帝造男人时,说:"那人独居不好."就为他造了女人可以陪伴他.所以,人从起初就害怕孤独.  相似文献   

17.
恶从哪里来?     
佚名 《天风》2014,(1):I0001-I0001
在一所著名学府的课堂上,教授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一位学生勇敢地回答说:是,都是他创造的。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那位学生回答:是的,当然。教授问:如果上帝创造万物,那么恶也是上帝造的吗?既然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探讨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关于人性的阐释,尼布尔是以伦理思考为出发点来阐释人性这个问题的。他认为人同时具有自我超越性和有限的被造者两方面的属性。尼布尔对人性的看法主要表现在:1.上帝的形像和人的自我超越;2.人是被造的和有限的;3.罪的不可避免性。此外,尼布尔也提出人性"焦虑"的根源和道德意义范畴中的罪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林文恩 《天风》2006,(5):28-32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稣不仅意识到他是上帝的儿子,上帝藉着耶稣道成肉身,上帝国的权能要在历史中彰显,上帝要藉着他把上帝的国带给人,把上帝的救赎带给那些愿意接受他救恩的人;同时也藉着耶稣所开展的事工,使人现在就可以经历将来上帝国的权能,耶稣也呼召众人预备迎接即将来临的上帝国。耶稣也自觉到他是弥赛亚,他的使命就是为了拯救罪人而受苦和受死,他要藉着死亡来成就上帝的救赎计划。耶稣的受死是他自愿的,是做上帝与人之间的和好工作;同时也具有献祭的、赎罪的、和末世意义的性质。早期教会认为,耶稣受死是完成他弥赛亚使命最基本的事件。  相似文献   

20.
基督教特别重视教导人要谦卑,是因为她相信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上帝与人之间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这种“被造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理智和道德上的有限,因此我们必须谦卑在上帝面前。“凡以谦卑态度敬拜上帝的人也能谦卑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友善地评价别人的行为,以平等地位与人对话。主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12节教导我们:“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