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奇伟 《天风》1995,(5):19-20
初春,傍晚时分,我正伏案研经,忽然电话铃把我从默想中唤醒,话筒里一位青年人问明我的身份以后,滔滔不绝地讲起参加青年交通聚会的好处。感谢主。  相似文献   

2.
桑伟 《天风》1996,(11):39-39
谈到聚会秩序,使我们想起主耶稣用五饼二鱼吃饱了五千人之前,首先是吩咐人“坐下”。经上是这样写的:“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约6∶10)“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帮一帮地坐在青草地上。众人就一排一排地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可6∶39—40)主耶稣的吩咐也完全适用于今天的聚会秩序。  相似文献   

3.
张君华 《天风》1994,(2):49-50
初信的常常不知道参加聚会的规矩,因此在聚会时不光不能很好敬拜神、得造就,也会影响整个聚会的效果。故此以“奉主的名聚会”为题劝勉大家。  相似文献   

4.
读经:约4:23—24,诗96:9,太2:11 聚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就主日的崇拜聚会谈谈个人的领受,以便彼此激励,共同前进。 一、崇拜聚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朱青春 《天风》2001,(5):12-13
教会有“年老、体弱、素质偏低”的特点,然而河南洛阳教会青年聚会,却是教会中涌现出的新生力量。那么这一青年聚会有哪些特点呢? 洛阳素有“九朝古都”之称。是古老中华民族在黄河文明摇篮中形成的一个典型代表。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严谨、自信和保守。  相似文献   

6.
何文波 《天风》2017,(5):8-9
<正>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经文:来10:25《希伯来书》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写给当时对基督信仰动摇的犹太基督徒。从这节经文可知,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停止了聚会,没有了教会的团契生活。其实,我们在教会生活中也会发现有弟兄姊妹经常不来聚会的情况。圣经教导我们不可停止聚会,那么,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教会的团契生活呢?  相似文献   

7.
正德国人是爱好聚会的。每周人们都会参加各种聚会,放松心情又联络感情。但德国对聚会有严格要求,聚会前后都要"约法三章"。聚会前必须通知。如果在公寓里举办人数较多的私人聚会,如婚礼、乔迁新居等,主人必须提前一周写通知,贴在公寓楼的通告栏里,告知邻居。德国租户协会负责人莱辛贝格对记者表示,这样做不仅出于礼貌,也可以让邻居有所心理准备。如果聚会有25人以上参加、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主教》2006,(3):50-50
【天亚社·科伦坡讯】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市22岁的艾伦·帕特尔诺特(Alan Paternott)参与堂区救济穷人的服务,并想多学习把信仰应用于生活中;但是,上教堂令他感到厌倦。他说“:弥撒单调,没有生命、光明和希望。神父谈论生命,也只不过选取《福音》章节,却没有努力解释个中意义,也没有理会我们的感受。”科伦坡有20多个青年教友团体,每季在各自的堂区聚会,讨论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及个人关注的议题。帕特尔诺特是其中一个团体的成员。最近,天亚社访问其中约50名成员,约八成人认为教会没有充分关怀青年的需要。尽管他们要求举行青年弥撒、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思言 《天风》2015,(2):20-21
<正>近些年来,各地教会的礼拜聚会,特别是有些地方的青年聚会都很重视一个环节——"欢迎新人"。当聚会快要结束或进入高潮时,主持人往往会邀请新人从他们的位子上起立,走到台前,堂内立刻就会响起欢迎的掌声,诗班会为他们献上动人的诗歌,可能还会将圣经或福音小册子作为礼物赠送给他们,然后邀请他们会后留下来认识基督信仰或带领他们做接受耶稣基督的祷告……这个环节成为了很多教会聚会的必选项。设计这个环节的出发  相似文献   

10.
佛学中的“相”是纯粹形式,是无实质的空架子,“缘生说”将物我剖割为这些空架子,因而,物我之“现相”空、生命空、世界空。《易》之“象”是有生命意味、有实质的形式,它之生命意味源于物我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元素之间的相反相成。“象”有自体,因而,它不可还原为其他存在。物我所现之“象”皆真实不虚。熊十力由援“象”人“相”,到将“相”“象化”,展示了他出入佛老,彻底皈依儒宗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1.
女:今晚,我们点燃手中的烛光, 男:它象征着新世纪最初的曙光。 女:回首我们的青年聚会,始终沐浴在主的阳光里 男:回首17年的路程,我们始终为主作盐发光。 女:背金句,唱短歌,是我们的特长。  相似文献   

12.
赵静 《天风》2010,(8):26-27
<正>见证聚会是教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几乎每个教会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见证聚会。这本是一件美好的事,弟兄姊妹聚集一堂,见证人心存感恩述说上帝在自己身上奇妙大能的作为,上帝的圣名得了荣耀,听的人也得到了信心的鼓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事工是今天教会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可喜的是,已有不少教会成立了自己的青年聚会,有的还不断总结经验,在圣灵的带领下结出不少佳美的果实。但青年事工并不是仅仅在教会每周许多的聚会中多出一次为青年人设立的礼拜那么简单。需要说明的是,青年事工是一个总的概念,不一定等于青年聚会,它可能包括聚会外的有关活动,如联欢、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笔者所发现的新材料,对福建基督教徒创立的国际性基督教派“基督徒聚会处”的创立时间、主要创始人和教派特点等重新作了考证和分析,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新看法。文章同时根据笔者所掌握材料对基督徒聚会处创立后在国内外传播发展的情况作了扼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证"与人体"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证的研究中 ,像“机体反应状态”、“机体宏观状态”、“整体功能态”、“异常机能状态”、“综合性的功能态”、“应变态势”等等一些类似的语词常被用来说明证的内涵。这些来自不同角度的称谓之间虽然有些细微差异 ,但大都认为证是人体的一种异常状态。甚至有人干脆说中医学就是状态医学[1] 。那么什么是状态 ?证为什么能够称作状态 ?把证看成状态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这些问题目前尚缺乏一个通盘的论证。1 状态是什么状态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具有相当老的资格 ,在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表”中它就占了一席 ,他指出 :“状态则是一种很…  相似文献   

16.
盖光 《管子学刊》2002,(4):21-26
重视生命的存在是儒家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儒家的生命智慧是在生与死的对应中,探讨生命活动中的伦理性内涵。孟子的“浩然之气”作为具有超越意义上的精神性存在方式,是通过“养心”而走向“养气”的生命体验,是在“乐生”智慧中感受生命活动的快意存在,更重要的它是将“浩然之气”升华为“充实而有光辉”的审美精神,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才彬 《天风》2002,(7):60-60
口说“感谢神”,对于每一个信靠耶稣基督为主,被十字架圣爱所征服的人而言,是应该的,也是一个新生命的必然反映之一。但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它应由心发出,心被恩感而有的见证(西3:16),它是生命里头流露出来的赞美,是心弦被圣爱的弹奏,是信仰生活内容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纵观今日教会的现实,却并非如此。下面笔者将一次因“感想神”而引发的的伤害谈一些感想: 去年寒假期间,也真的感谢神的带领,得着一次与长年不去礼拜堂过宗教生活的信徒交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信徒变成这种现状,从他们的提问中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除了他们本身对信仰认识上的不足之外,其中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并非如某些人所言“爱世界”,而是在今日教会中有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詹静波 《天风》2014,(2):22-24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教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成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特性。各年龄段、各文化水平、各种职业阶层的人们都开始走进教堂,寻求和接受真理。这样的情形对教会的教牧和发展带来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青年事工是教会牧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年轻人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会各项开拓性事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各地教会越来越重视青年基督徒的牧养关怀,相继成立了各类青年聚会、青年团契、青年小组,使教会凝聚起更多年轻基督徒,使他们的属灵生命更好地获得栽培和成长。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一群刚刚加入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9.
施比受 《天风》2011,(10):14-15
福建省晋江市基督教第30届青年夏令会于7月28日至29日假陈埭堂召开,特邀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总干事单渭祥牧师担任大会讲员,五堂证道环绕“和谐人生”之主题,信息时代感强,适合年轻人生命、生活之需要。两天的聚会中还举办两项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20.
吴志福 《天风》2020,(1):35-35
南方某城市,一个强台风即将登陆,各大媒体都发出公告,要广大市民做好防台工作,尽量减少外出。而这天正好是某教会查经班聚会的时间,为了安全起见,查经班负责人通知大家晚上的聚会暂停。她的决定得到了多数信徒的支持,但也有少部分信徒觉得她太软弱了,太缺乏信心了,难道不知道上主是平静风浪的神吗?而且"不可停止聚会"乃是圣经的教导,岂可因为外部环境恶劣而放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