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讨亚临床型血友病A患者合并颅脑外伤行手术治疗时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例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确诊,在围手术期通过动态的监测血Ⅷ因子活性(FⅧ:C)水平,调整FⅧ输入并维持FⅧ:C在止血水平(30%~50%),至伤口愈合。结果显示,2例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都得到了及时的恢复。提示亚临床型血友病A合并颅脑外伤患者关键是准确诊断,围手术期要求保持血中凝血因子FⅧ的促凝活性维持在止血水平,直到伤口愈合为止。  相似文献   

2.
探究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指标的影响。选取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根治术且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TCI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注射)和B组(多次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气指标、血糖指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TCI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行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效果较佳,能够稳定血流动力学和血糖指标,减少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能减轻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然而对其临床疗效不同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本文应用循证医学思想,检索和评价国内外文献,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制定了围术期亚低温实施方案.随访结果表明,亚低温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早期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能减轻脑损伤后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然而对其临床疗效不同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本文应用循证医学思想,检索和评价国内外文献,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制定了围术期亚低温实施方案。随访结果表明,亚低温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患者的血糖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糖尿病患患者数的迅速增加,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与外科手术相互影响,一方面,手术应激可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使患者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完整的术前评估,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血糖管理是糖尿病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平稳渡过围手术期、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探讨毒品注射导致假性股动脉瘤(femoral false aneurysm,FFA)的术后合并症或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10年来46例毒品导致FFA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愈合不良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中,髂股动脉缝扎后4例患肢缺血,1例人工血管感染,4例切口淋巴瘘,1例惠肢肿胀,2例深静脉血栓,2例患肢麻痹,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因此,综合评估毒品导致的FFA患肢的血供和假瘤,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7.
探讨毒品注射导致假性股动脉瘤(femoralfalseaneurysm,FFA)的术后合并症或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10年来46例毒品导致FFA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愈合不良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中,髂股动脉缝扎后4例患肢缺血,1例人工血管感染,4例切口淋巴瘘,1例患肢肿胀,2例深静脉血栓,2例患肢麻痹,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因此,综合评估毒品导致的FFA患肢的血供和假瘤,个体化选择手术方案,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临床糖尿病处理的一大难题,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状况对术后病死率及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但严格控制血糖也会增加低血糖和多项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目前对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尚无统一标准,缺乏充分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和循证证据。本文作者对近几年关于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临床应用A型肉毒素结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治疗肛裂的新方法,将Ⅱ期、Ⅲ期肛裂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征求患者和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研究,对比观察试验组的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配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与对照组的传统肛裂切除扩创术加部分内括约肌侧方切断术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VAS疼痛评分(24h)、排便时间、手术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切口愈合分级及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大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两组都有所减低(P<0.05).因此,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配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的疗效治疗方法简单,伤口愈合快,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临床糖尿病处理的一大难题,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状况对术后病死率及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但严格控制血糖也会增加低血糖和多项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目前时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尚无统一标准,缺乏充分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和循证证据.本文作者对近几年关于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相关文献综合整理,结合相关临床经验,就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COS)的临床疗效,对16例心脏手术围术期LCOS患者,经过股动脉放置IABP导管于降主动脉内进行左心辅助治疗,IABP治疗前、后监测患者连续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率(HR)、尿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结果显示,IABP辅助治疗时间25h~116h,平均(78.5±40.5)h。行IABP治疗后,SABP、MABP、PaO2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HR、CVP明显下降(P〈0.05),尿量增加,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12例患者心功能好转而脱离IABP,11例(69.3%)存活,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提示正确及时地使用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LCO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建议对有适应证者应尽早应用,适时撤离。  相似文献   

13.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在门诊隆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ASAⅠ级行门诊隆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和术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A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B组,且术后2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在门诊隆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ASA I级行门诊隆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和术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A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B组,且术后2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  相似文献   

16.
探讨置入双单猪尾导管引流对多房性肝脓肿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共收治多房性肝脓肿21例,首次经置入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15例中,选择单纯置入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10例,并选择置入双单猪尾导管引流治疗6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指标。围手术期疗效的观察中,发现双单猪尾导管组患者高热、寒战持续时间短,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围手术期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选取因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160例,其中80例于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40mg,80例术前未给予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进行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超敏C反应蛋白值,PCI术后与术后1个月心功能情况。结果显示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优于非阿托伐他汀组(P〈0.05)。因此,围手术期给予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观察使用不同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选择160例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手术,随机分四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mg(A组);托烷司琼2mg(B组);格拉司琼3mg(C组);D组为对照组。记录术后2h、6h、12h、24h患者恶心、呕吐出现的例数。结果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A、B、C三组与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h、6h、12hB组与A组、C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24hA、B、C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三组抑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67.5%、87.5%和7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24h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三种药物都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但12h内托烷司琼的有效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使得广大糖尿病患者术后获得了良好视力,但作为一个特殊高危群体,手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本文结合以往我科临床经验,按照发生率的高低,就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一剖析,并参照相关文献,讨论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预防或减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期警示临床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制度,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依据临床专业理论和经验,作出最优化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选取笔者所在科室8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开腹组(P0.05)。分析对比术前、术后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腹腔镜组无明显差异,而开放组术后胃动素和胃泌素都有了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P0.05)。因此,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胃肠动力恢复快,有利于维持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