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倓虚(1875~1963),法号隆衔,俗姓王,名福庭,是佛教天台宗近世传人,当代中国佛教界著名法师之一。倓虚出生在河北省宁河县北河口北塘庄一个半农半商的家庭。姐兄九人,均先后夭折,他是唯一存活下来的晚生子。  相似文献   

2.
张梓波 《法音》2021,(8):16-21
倓虚法师(1875-1963),俗姓王,名福庭,河北宁河县人(今天津市宁河区),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代传人。他一生解行并重、建寺弘法,为天台宗在我国北方地区和海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他的《影尘回忆录》记载,倓虚法师年轻时学过医卜星象,接触过道士,甚至两度想随其出家修道,均被婉拒;还曾参与"佛教宣讲堂"的活动,与友人讲习儒释道经典及劝善书,并于1910年开始研读《楞严经》。  相似文献   

3.
罗喻臻 《法音》2013,(1):57
本刊讯2012年12月11日至13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云南西双版纳出席总佛寺大雄宝殿、僧寮、福顺楼、鼓楼落成开光庆典活动。12月12日下午,传印会长在下榻宾馆会见出席开光仪式的海外来宾,主要有孟加拉国僧伽大导师苏塔难陀长老、"世佛联"攀洛·泰阿利秘书长、缅甸国家僧伽委员会主席帕丹他库长老、尼泊尔僧  相似文献   

4.
僧伽信仰曾是中国佛教史和中国民间信仰史上非常重要和流行的一种信仰。僧伽大师(627-710)自言何国人(隋朝的附属国之一),661年带着弟子来到中原传授佛法(参见《高僧传》)。唐高宗时,曾到长安、洛阳游历,为人治病,名声大噪。南游江淮时,医病治水,为百姓称道。唐中宗尊其为国师,唐末五代被视为观音化身,宋太宗加封其“大圣”谥号,后世尊他为“大圣菩萨”,又称“泗州大圣”。  相似文献   

5.
佛教的在平时的初中活动中,有非常复杂的仪式仪轨。“传供”就是一种重要的供养仪。依据传统的说法:所谓传供,指佛教僧伽大众,按照古是由古师们的遗制,举行一定仪式,捧持茶、钵、汤、素菜等各式供物,由多人依次传递,奉至佛像或祖师像跟前。如《敕修百丈清规》  相似文献   

6.
明憨 《法音》2023,(4):59-62
<正>一、传印长老的平易谦和我和传印长老的佛缘,起源于柏林禅寺。当时我出家不久,1998年我们师父净慧长老升座,传印长老来参加升座法会。传老写了一幅贺联:“胼手胝足奋向蒿芒安宝刹;披荆斩棘敢教嵓薮涌楼台。”这幅贺联的下款,是“晚学传印和南敬撰并书”。事实上,传印长老比我们师父还大几岁,1955年,传印长老在云居山虚云老和尚座下秉受具足戒时,师父是第三引礼师;从这个角度,传老自称“晚学”,由此可见传老的谦逊平和。  相似文献   

7.
陈德群 《天风》2007,(6):23-24
著者:路加医生,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使徒行传的经文中作者多处自称“我们”。表明自己是保罗旅行布道的一个同伴(16:10-17;20:5-15;21:1-18;27:1-28;28:16)。书名:使徒行传,并不是作者路加自己起名的。他称那第三卷福音书(路加福音)为“前书”(1:1),显然称本书是“后书”或“续书”。书中所载是使徒的言行和使徒建设教会的事工,并且议论与救恩有关的要事。因本书是圣灵与使徒同在同工而有的行传,故亦称本书为“圣灵行传”。另外,也有人称之为“第五福音书”,因为四福音是记载耶稣在世所行之事,后一福音是记载耶稣在天上的继续作为。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7,(2)
全国重点寺庙、近代名刹——山东青岛湛山寺,经过两年修整,于1986年12月30日对外开放。位于青岛太平山麓的湛山寺,始建于1934年4月,是由当时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和佛学家周叔迦发起,倓虚法师主持创建的。该寺总面积二万平方米,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藏经楼及其他殿堂共百余间。1935年,倓虚法师在此开办佛教学院。弘一大师曾来此讲经,使该寺成为著名的佛教学府,门人和信徒遍及国内外。  相似文献   

9.
邢子  桑吉 《佛教文化》2009,(5):123-124
本刊讯 2009年9月12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宗教系主办,山东阳谷海会寺佛教文化研究所承办,山东淄川普照寺、山东淄博博苑宾馆协办的“倓虚大师在近现代佛教史上地位”座谈会在山东淄博博苑宾馆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0.
七月十七日,香港大光法师和石彬居士到天津大悲禅院礼佛,并参拜了倓虚法师遗像,受到天津市佛教界人士隆重的欢迎。大光法师向大悲禅院赠送了一批珍贵的经书,并将倓虚法师的舍利供奉在大悲禅院。石彬居士带来了香港部分教友的捐款。当晚,中  相似文献   

11.
田智忠 《哲学研究》2022,(4):46-53+128-129
学界围绕朱子“道统论”的争论集中在两点上:第一点争论是“道统”内容上的“传什么”之争。朱子提出“道统论”的目的在于凝定儒学主题,他区分了前贤对于“传什么”的“创立者”与“传述者”之不同,认为“创立者”决定“传什么”的内涵,而“传述者”则在“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而传播之。“传什么”的创立遵循“继天立极”原则,“传什么”则紧扣理学的主题。第二点争论是“道统”的传承谱系之争,焦点在于周敦颐是否可入道统谱系。“道统论”这两点争论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概言之,朱子有意将周敦颐纳入道统谱系,但缺少强有力的证据来坐实其主张。  相似文献   

12.
杨辉 《中国道教》2012,(2):53-56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岁次乙卯。这一年的春夏之交,自命道号为一虚子的茅山道士朱象先自浙右来到楼观,①原意不过是为了却多年以来礼谒祖庭、拜会老君遗迹的夙愿,不曾想当他驻足于说经台之上,摩挲老子当年系牛之古柏,遍览太和真人尹轨所撰之《楼观先师传》及精思法师韦节、银青光禄大夫尹文操续书,始知楼观  相似文献   

13.
明杰 《法音》2023,(4):47-54
<正>在这个早春三月,一位可敬可重可爱的上寿老人离开了我们,他就是与家师净慧老和尚有着六十年法谊的传印长老(1927-2023),大家口中的“传老”。传印长老师承近现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数十载作育僧才,桃李遍天下,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是当代中国佛教界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法门领袖,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崇高威望。说到我与传老的因缘,  相似文献   

14.
青岛诗抄     
访湛山寺湛山寺,三谛畅宗风。面海开山心量大,续灯除障国恩隆。利乐愿无穷。湛山寺于一九三四年为倓虚法师所创建。占地一百四十九公亩,规模宏大。尝办佛学院,弘天台宗。“文革”中被破坏。一九八五年起,政府大力进行恢复,迁出学校、工厂及住户,彻底落实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15.
倓虚法师说:“不愁无庙,只愁无道。”这句话开拓了我的思路。末劫时期,“只愁无道”的,寥若晨星,疏疏落落。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不能离开众缘而生存,因之要尽其责分,互相成就,象负十斗,蚁负一粒,任力所能,除了自利之外,对社会反馈,才不失今生今世为人的意义和阶值。  相似文献   

16.
真可大师传     
真可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真可(1543—1603),字达观,晚号紫柏。祖籍句曲(今江苏句容县),父亲沈连,世居苏州吴江。真可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据说他长至五岁,尚不能言,父母十分着急。一天,一行脚僧过其家门,抚真可头顶而对其父曰:“此儿出家,当为人天师。”真可自此遂能讲话(《清凉山志》卷三《紫柏大师传》)。少年真可“性雄猛,慷慨激烈,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89,(12)
10月13日,美国纽约佛教四众弟子数十人,云集华埠正觉寺大雄宝殿举行传供法会,隆重纪念虚云和尚圆寂三十周年。法会由世界佛教中心住持、美国佛教会会长敏智老法师主法;世界佛教僧伽大会副会长、纽约东禅寺住持浩霖法师,纽约妙觉寺住持洗尘法师,美东佛教研究总会负责人、纽约大乘寺创办人应金玉堂居士等纽约佛教  相似文献   

18.
《居士传》,五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年(1775),彭绍升(又作“彭际清”)述。收入《续藏经》第一四九册。彭绍升,字允初,号尺木。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家世习儒,父兄皆以文学官于朝。年十六为县诸生,翌年中乡举。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及第,授七品官(县官),辞而不就。他早年喜学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后转习道家的修炼术,三年无效而弃之。在友人的影响下,读明末高僧真可的《紫柏全集》,归心佛法。继而又广览袾宏、德清、智旭等人的著作,深信净土法  相似文献   

19.
僧伽社会古风犹存──斯里兰卡佛教考察报告(续一)邓殿臣俗称出家人为“僧”。“僧”是“僧伽”(Samgha)之略,其意为“众”。僧众和合共住,组成的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我们姑且把这个群体名之为“僧伽社会”。这种社会形态是由佛祖释迦牟尼创建的,至今已有...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9,(11)
太虚大师(1890~1947),浙江崇德县人,俗姓吕,名淦森,出家后,法名唯心,字太虚。大师生当中国近代风云变幻时期。他早年因受到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影响,曾一度向往革命,不久即专注于佛教改革运动,提倡“三种革命”(即教理革命、教制革命和教产革命),建议整顿僧伽制度,并倡导人间佛教,以适应社会的嬗变。大师为了推行佛教改革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