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慈善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引导社会力量,自觉调整均衡利益分配,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利和人格尊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安全网;它倡导为富者“仁”的价值取向,视“奉献爱心”为最高价值,有利于缓解贫富阶层间的对立情绪,形成社会阶层的良性互动,是和谐社会的滑润剂;它以人文关怀和济贫助困为宗旨,倡导一种充满责任感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动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其中孔子和谐社会思想最具代表性.“仁”与“和”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政治的价值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仁”与“和”是孔子和谐社会思想的两大基石.孔子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内在精神风韵的和谐社会思想,倾注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无比关切,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憧憬.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说,孔子以“仁”、“和”为核心价值理念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欲而不贪”、“协和万邦”等和谐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又彰显出其璀璨的现代价值,它为我们揭示了一幅现代和谐社会的画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衷共济,人与社会多样统一,身与心平和恬淡,国与国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这一节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宗教界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宗教自身、各宗教之间及宗教与社会各方面的和睦,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公共行政现代性追寻与道德化趋势的耦合,赋予了行政伦理建设更深厚的价值合理性基础.行政伦理的价值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前者表现为效率价值与管理价值,它发挥着"隐形制度"的约束与管理功能,是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的价值准则;后者表现在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性质及其内含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上.公共行政的目的性价值彰显,是公共行政摆脱现代性危机、进行合法性重建的实现方式.行政伦理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相互表征、相互澄明,并仰赖于特定的价值情境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生的教育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很多研究生抱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心态,或者面临各种困惑与挑战,他们缺乏信心与责任,学术腐败,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等现象。当下,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科研院所既是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引导和增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提高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宗教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又说:“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必将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我们要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增强和谐。和谐必将推动发展,发展一定促进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笔者拟…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的诸方面内涵显现了和谐的特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伦理资源.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价值目标,营造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和谐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伦理原则具有一致性.正确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定和完善有关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法规和实践机制以及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说明,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正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肯定矛盾运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之重要意义的同时,已经把“化解矛盾”视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主要方式。由此,究竟什么是“化解矛盾”,为什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把“化解矛盾”作为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主…  相似文献   

10.
浅谈和谐社会中的伊斯兰教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社会因素复杂、社会资源丰富的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社会的各个群体能够实现良性互动,整个社会能够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社会能够实现有序的发展。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我国已有135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广泛的“爱国爱教”信仰体系,这本身就是大团结的象征,其本质属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我们应坚持“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的圣训教诲,充分发挥伊斯兰文明的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和可借鉴的思想资源。伊斯兰教平等、仁慈、公道的精神“伊斯兰”一词的本意是和平。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当前我们国家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公平公正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和…  相似文献   

12.
张成涛 《美与时代》2014,(7):126-126
在新农村建设与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信息化发展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春风拂面,万象更新。当前,全国人民谈论最新的话题,就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过去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与新进展,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物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和谐社会为视角建设和谐文化,重在突出"和谐"二字.实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功能与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工程,需要全社会各系统、各行业、各战线甚至于每个人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从而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教会作为构成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系统工程中,围绕“和谐”这个出发点,应该做到两个“更加”来发挥应有的作用,那就是更加努力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加积极地发挥天主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卞敏 《学海》2007,(3):10-12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既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是当代中国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人本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及其政治、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于不同学科的对和谐社会的热烈探讨,成为近年来中国学界的一大理论景观.随着认识的深入,对和谐社会构建途径的探讨无疑是最具现实性与价值性的方面.作为一种社会状态而非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本质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和谐.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定内涵和特征,我们认为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众多可能途径中,不仅需要公民社会的政治建构和制度保障,更需要相应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伦理和公民道德建构.公民社会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当代社会基本价值理念,并确保全体国民共享和受惠于这些理念,从而为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公民伦理、公民道德作为公民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蕴涵、文化表征与价值确证,揭示公民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为公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价值导引与方法论指导,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强的基石和后盾.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决定》还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媒体技术更新迅速,社会已全面进入媒介化时代,人类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然而在加速媒介化进程中,媒介异化和受众异化的现象开始凸显,传播媒介作为“工具性存在”,由单纯的为人类提供服务演化成逐渐支配与控制人类的“目的性存在”。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2月19日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研读这28个字字字珠玑,展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在天主教圣经、教义中并不难发现有其共同的理念,可谓异曲同工,天主教信仰具有的丰富精神资源必定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