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马年伊始,从北京传来了一条好消息,中央民族学院王璐先生来信说:“清代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著的藏文《圣地清凉山志》是一部关于五台山的《志》书。它可以补充和纠正以前《清凉山志》的疏漏和讹舛。花了很大力气,我已经翻译好了。希望贵会能够予以支持,出版此书。”看了这封热情洋溢的信件,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汉、满、蒙、藏等民族的佛教信徒倾心向往的佛教圣地。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蕴藏着相当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就拿《志》书来说。  相似文献   

2.
元版《茅山志》的作者究竟是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一书中 ,对《茅山志》的编纂及各代版本进行了较详的考证 ,最后得出结论谓 :“此书实即张天雨所修 ,刘大彬窃取其名而已。”《道教大辞典》中“张雨”条、《道藏提要》中“茅山志”条等也都纷纷引用了这一结论 ,认为《茅山志》的作者是张伯雨而不是刘大彬。而《正统道藏》收录的《茅山志》中却清清楚楚著有“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那么《茅山志》的作者究竟是谁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一书中是怎么说的 ,《道藏源流考》附录一云 :“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卷二另著录张天雨茅山志十五卷。成化杭…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钟肇鹏先生的80华诞,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主编的《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春秋繁露校释》在1994年曾由山东友谊出版社纳入《孔子文化大全》出版。此次新版,不仅采用宋本对全书进行补校,而且订正了前书的讹误脱漏千余处。钟先生在这部书的扉页自题“繁露润泽千世,校释疏通百家”,既说明《春秋繁露》具有不朽的历史价值,也有对校释成就的自许。首先,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春秋繁露》的校注中采获最广、吸收各家之说最多的著作。有关《春秋繁露》的校注,从宋代以来不断有人进行,尤其是清代与近现代的校注,成绩斐然。清代的惠栋、…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6月,陈晖校注的《经学系传谱》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即封面标出的“校勘本”,本文以下称校注本),该谱由明末清初穆斯林学者舍蕴善(1638—1703)初著,弟子赵灿增著,主要记录了明末至康熙四十二年间29名著名经师的个人事略,呈现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教育体系的传承与变迁。《经学系传谱》(以下称《系传谱》)成书后,未刊印流通,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自1984年成立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以来,指导全省编修地方志,现已出版二百多部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各类专业志一百多部,其中《宗教志》的编纂始于1988年2月,2014年12月付梓出版。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3,(2)
“海内名山,率皆有志。”(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叙》)而其中以记述佛教名山大寺的山志、寺志的编纂,更是历史悠久,成果斐然。在八十年代兴起的新方志编纂中,怎样以新的观点、新的体例、新的资料、新的方法来编纂符合于我们时代要求的新山(寺)志,则一直是佛教界与方志界所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最近有幸拜读到由云居山真如禅寺方丈一诚大和尚主修,江西省省志办公室朱祥清、何明栋、廖震赓同志为编纂,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题签并撰序,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公开出版的《云居山新志》(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白化文、李顶霞校注的《行历抄校注》已经问世了。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介绍、研究日本入唐求法八家之一的僧人圆珍行历及生平的力作。 鉴于现存的《行历抄》本已很不完整,而有关圆珍  相似文献   

8.
《重刊道藏辑要》缩印本序卿希泰《道藏辑要》是清代编纂的一部重要的道教经籍丛书,对保存和传播道教文化起过重要的作用。从《道藏辑要》到《重刊道藏辑要》,其编纂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首先是在康熙年间(1662-1722)由进士彭定求从明本《道藏》中精选...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收藏明张萱清真馆《云笈七签》共24部,其中中国大陆15部、中国台湾4部、日本3部、美国2部,另存疑1部。这些藏本分册不一,有14、16、20、24、32、36、48、50、64、80等多种形式,其中山东大学等数种藏本为张萱原刻本,哈佛大学等数种藏本为后世翻刻本。原刻与翻刻在内容上有较多差别,文献价值绝不能等同视之。当然,翻刻情况为了解《云笈七签》在清代的流传提供了重要证据。另外,张萱撰有一篇《云笈七签序》,交代其校刻《云笈七签》的来龙去脉及版本依据,收入其《西园存稿》卷十五。  相似文献   

10.
笔者简评骆振芳教授的佳著已是第三部了(第一部《圣经论丛》,第二部《行过幽谷》,均已发表于《天风》月刊。第三部《弘道集》即刚脱稿)。这三部神学文集可说是骆教授晚年的三部曲,作者在本集的自序开头就说“这个神学文集实际上是《圣经论丛》的续集。”  相似文献   

11.
书讯     
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熊铁基、刘固盛、刘韶军三位教授所著的《中国庄学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庄学史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著运用历史文献与哲学思辨互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利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庄学从先秦至清代二千余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不仅用简要的笔触勾勒出了庄学发展的主要线索,而且对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庄子》注本作了较  相似文献   

12.
各位领导、道长、学者: 大家好! 首先,我祝贺《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中华道藏》在明《道藏》的基础上,对道教经书进行标点、校注,重新排版、录入,并补入了一些原藏未收和最新考古发现的重要道书,在原藏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发展,是一套全新的道教经书总集。 《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是道教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杨晓华 《法音》2008,(3):21-21
本刊讯武汉地区第一部寺庙志《归元禅寺志》,日前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也是归元寺有史以来第一部志书,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归元寺的历史和现状。其上限为1658年,下限为2003年。编纂人员历时11载,呕心沥血编修。志书有丛林、文物、沿革、人物、诗文、传奇6卷共230余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出版。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1— 9月 ,宗教研究所已正式出版学术著作 6部 :即《道教仪礼》 ,张泽洪 (合著 ) ,香港道教学院 2 0 0 0年 2月出版 ;《道教哲学》吕鹏志著 ,(台湾 )文津出版社 2 0 0 0年 2月出版 ;《宋代蜀诗辑存》 ,许吟雪等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5月出版 ;《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 ,唐大潮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 0 0 0年 6月出版 ;《人间佛教》 ,陈兵等著 ,河北省佛教协会 2 0 0 0年 6月印行 ;《中国道教史》(第一卷英译本 ) ,卿希泰主编、[美 ]俞检身译 ,美国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9月出版宗教所2000年已出版学术著作6部@中…  相似文献   

15.
了解广西宗教的一部佳作──《广西通志·宗教志》读后段启明编者按:1987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编写宗教志是新方志编纂中的一...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先后读过张培锋教授的《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宋诗与禅》等著作,其材料的丰富、考证的详密以及其中反映出的严谨踏实的学风,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又高兴地读到他的新著《居士传校注》(中华书局"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之一,以下简称《校注》)一书。该书作为一部扎实的基础研究著作,为中国居士佛教研究勘定了重要的文献资料,为今后进一步推进对中国居士佛教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居士传》,五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年(1775),彭绍升(法名"彭际清")述。《居士传》是一部专门记述汉地佛教的世俗信仰,即居士的生平事迹,亦主要是他们的佛教活动的传记,也是清代以前同类题材的一部集  相似文献   

17.
《法苑珠林校注》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释道世撰写的《法苑珠林》,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类书,保留了极其丰富的佛教资料。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由周叔迦与其弟子苏晋仁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因该书卷帙浩繁,有些校点可再商榷。此选取30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孔子儒学研究形势喜人,一些富有开拓性的著作不断涌现在读者面前,2003 年 1 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骆承烈教授精心编制的《孔子历史地图集》便是其中的一部。该书既是我国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专人历史地图集(据悉, 以前只出过《徐霞客游记》地图,然止一人一事。以空间表现人物者,中国地图出版社原计划出三本,前二本:毛泽东出成“革命战争图”,孙中山出成“辛亥革命图”,最后兑现的只有本书一本。),又是孔子文献类型领域填补空白之作。它将孔子放置于当时特定的时空之中,通过形象生动的场景、画面再现孔子…  相似文献   

19.
《尸子》辨     
历史上关于《尸子》一书的记载存在着多重矛盾性,通过考证,可发现先秦时期曾经有两种书名为《尸子》的古籍。其一为鲁《尸子》,鲁人尸佼所著,作于战国中期,受法家思想的影响,具有“非儒”的思想倾向;其二是楚《尸子》,楚国尸姓学者所著,作于战国晚期,受黄老道家思想影响,具有“兼儒”的思想倾向。鲁《尸子》早佚,今存辑本《尸子》是楚《尸子》。将两种《尸子》误认为是同一种《尸子》是文献记载产生矛盾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管子·宙合》辨析李志超黄震《日抄》:“侈靡、宙合等篇皆刻斫隐语以为怪,管子责实之政,安有虚浮之语?”后之注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的,校注皆未越唐人之轨,只在小处着手,难补大漏巨缺。尹知章作注以《宙合》传本全文视为一体,以篇头211字为“举目”13条,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