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律宗是研习与传持佛教戒律的宗派。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律典(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也相继在中国翻译流传,这些律典都属于小乘律。南北朝时代开始出现以大乘教义来阐释小乘律的律学研究潮流,到了隋唐时代蔚为大观,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律宗。律宗形成以后,向全国传布,福建也不例外,现试阐述之。  相似文献   

2.
《法音》2020,(5)
正学派佛教与宗派佛教问题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意识[1]应该追溯到汤用彤先生关于宗派问题的论述。汤用彤先生晚年对佛教宗派问题十分重视,不仅在1962和1963年分别发表了《论中国佛教无"十宗"》和《中国佛教宗派问题补论》两篇文章,而且留下大量读佛教典籍的札记,其中亦特别注意佛教宗派问题。[2]据汤一介先生介绍,汤用彤先生之所以如此注意佛教宗派问题,是因为他一直想修改和补充其撰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隋唐佛教史稿》。其中虽然对隋唐佛教的问题做了一些梳  相似文献   

3.
日本净土宗是以我国善导大师为高祖,由法然上人( 1133-1212)所开创的一个重要宗派。该宗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第一个建立中 日佛教友好团体(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的日本佛教宗派。水谷幸正先生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佛教大学教授,本文是他为日本信众所作的一篇讲演稿。为了增进读者对日本净土宗的了解和中 日两国佛教思想的交流,本刊特请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的同志译出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教自公元六世纪中叶经由朝鲜半岛移植到日本以后,逐渐在日本社会流传开来。隋唐时期,中日两国通过海路开始直接往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成实宗和俱舍宗也相继传到了日  相似文献   

5.
缘起论、佛性论、修道论不仅是隋唐佛教各个宗派相互争辩、据以立宗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佛学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命题,更是佛教及其信仰形成的根本和保障。因此,它们一直是教内外佛学家十分关注的热点,成为几乎所有佛学理论研究中都要牵扯到的话题。特别是在隋唐佛学研究中,如果要弄清当时宗派之间以及各个宗派内部思想争论、演变、发展的脉络,对其宗派思想特点及其社会价值进行恰当的评析,不抓住这些核心问题,就不可能有一个整体的深入的认识。夏金华博士的《缘起 佛性 成佛——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议之研究》一书,立本建言,为我们开…  相似文献   

6.
佛法自东汉传到中国以后,经过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佛经翻译事业大大发展起来。高僧大德们各本独立创新精神,对教义的研究和弘扬,大有百家争鸣气象;各种宗派先后形成,可以说隋唐三百余年间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佛教宗派大致分为大乘八宗(净土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密宗、)、小乘二宗(成实宗、俱舍宗),合称为佛教十宗。净土经教,东汉时即传来我国,所以净土宗成立最早。现在,谈谈净土宗在中国弘传的历史。净土宗所正依的根本经典,有三经一论。三经就是:一、《无量寿经》,主要是说明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种愿及成佛后国土庄严,摄受念佛众生三辈往生等事。二、《观无量寿佛经》,主要是说明净业三福、十六种观、九品往生事及是心作佛、是心是  相似文献   

7.
五、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 (二) 佛教各宗派的兴起问:佛教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弘扬和传播,有哪些发展变化,又有哪些学术成就? 答:随着大量经论的传来,印度佛教各部派思想与我国民族文化相接触,经过长时期的吸收和消化,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极盛时期,在这时期,思想理论有着新的发展,各个宗派先后兴起,呈现百花争艳的景象。问:中国佛教有哪些宗派,可否请简单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2,(8)
佛教自六世纪传入日本以后,经过奈良时代(710~785)、平安时代(794~1192)以至镰仓时代(1192~1380),前后约七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宗派。奈良时代有三论、法相、华严、律宗、成实、俱舍六宗,称为“南都六宗”;汉文大藏经亦在此时期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初期有天台、真言二宗,称为“平安二宗”;以上八宗,主要为当时日本贵族上层社会所信仰。到了镰仓时代,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相继兴起,佛教始流行于日本民间。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文化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氏族化的宗派。在历史上,佛教对日本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佛教在日本社会上仍有相当大的势力。为了方便了解日本佛教,现将日本佛教的主要宗派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6,(12)
正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每个宗派都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后,经过中印乃至西域各国和日韩僧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实现了本土化之后逐渐形成的。这些译传印度佛教并努力促成本土化的高僧,在宗派形成之后被尊为祖师,他们当年创立宗派的寺院则被尊为祖庭。于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各有其祖师,各有其祖庭,也就各有其宗派的法脉和祖庭的文化传  相似文献   

10.
三论宗是隋唐时期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在吉藏创立之后,就没有再在中国传下去。然而三论宗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对后世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三论宗主要宣讲佛教的般若思想。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是认识佛教所讲真理的一种方法,它是佛教中的共法。三论宗的传承虽很短,但它探索了佛教般若思想,对后来的天台宗、禅宗、华严宗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三论宗在中国没有传播下去,它在日本却有着传承,它是日本佛教史上的第一个宗派,尽管后来它在日本奈良时代末期也已经衰落,而且以后它也未能振兴,但中观学的分析方法却成为日本佛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既是汉魏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必然,也与隋唐社会环境和帝王的三教政策密切相关,它是隋唐多元文化格局中与儒佛道三教关系下中国佛教发展的新成果。对于中国佛教宗派如何评价,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例如作为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成果,其主流思想如来藏佛性论是否背离了真正的佛教?本文认为,契理与契机是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原则。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中国佛教藉着怎样的文化载体,其随机教化的方便与印度是否一样,而在于其根本的宗旨与佛陀创教的本怀是否一致。中国佛教宗派的理论具有儒学化、道学化的特色,但并不能由此而否定或不承认其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及与之根本上的一致。中国佛教的儒道化色彩,并不影响中国佛教仍然是"佛教"。  相似文献   

12.
隋唐之际,乃是中国佛教发扬光大的时代。佛家开宗立派,一时风靡于世。当时被称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即以慧能南禅为主脉的禅宗,创于中唐而盛行于晚唐、五代、直至宋明。它的形成、发展、演化以及所体现的佛学思想,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极为深远,在中国佛教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而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在隋唐之际,佛教在中国进入鼎盛期,出现了天台、法相、律宗、禅宗等中国佛教宗派。《宁玛教派源流》提及吉祥狮子早年参究禅法,所以应为禅僧。因此他所传授的大圆满法中,有许多与禅法的相似之处也就不足为奇了。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与噶举、萨迦、格鲁并列为四大传承之一,而其历史最为悠久。  相似文献   

14.
张燕 《中国宗教》2021,(2):56-57
中唐以后,随着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的影响逐渐扩大,"悦禅之风"不但在佛教僧人中广为盛行,在文人士大夫阶层也流传甚广。到了宋代,禅宗和净土宗更是成为当时佛教的主流宗派。在此阶段,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教文化进一步融合,极大推进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游学行脚是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佛教的一个优良传统。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创宗立派,许多有名的大和尚与宗派的创立者,通过国内外问道求法,成为一代宗师。游学行脚不仅仅是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博学众长,深刻领悟佛法。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12)
正"祖庭"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尤其是隋唐时期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的相继创立而产生的,通常是与对佛教有过重大建树或开宗立派的人物——祖师们有密切关联的寺院,被该宗派或佛教四众弟子乃至社会各界所认同,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祖庭文化。祖庭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宗教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高度的宗教价值、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唐代是中国佛教宗派大发展的时期,形成了法相宗、华严宗、密教、禅宗、净土宗等各个宗派。西明寺和其中的一些宗派有着极深的渊源,众多日本留学僧在西明寺学习,受到这些宗派影响,回国后著书立说,开宗立派,推动日本佛教新一轮的发展。引言唐代长安城是中国佛教的中心,而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国化佛教体系形成,辐射至日本、韩国,最终形成了大乘佛教为主体的文化圈。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6,(11)
正10月12日,我会在宁波主办了以"法乳千秋,一脉相承——东北亚佛教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第19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会议回顾了中韩日佛教友好交往的历史,充分肯定了"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这一交流合作平台的积极作用,并对三国佛教的未来提出了希望。会议主题鲜明,高见频出,文化交流活动丰富,佛教氛围浓厚,接待服务热情周到,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佛教于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于隋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并先后传播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和地区。我国是唯一佛教三大语系传承俱全的国家。在近现代,我国的  相似文献   

19.
天台宗与中日佛教交流述略徐绍强天台宗是隋唐时期最早成立的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因实际创立者智者大师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该宗也因以源自印度的《法华经》为根本宗依而称法华宗,或称天台法华宗。中国天台宗的成立,不仅影响了此后产生的中国佛教各宗派...  相似文献   

20.
隋唐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作为其标志是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慈恩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和禅宗八个中国式的大乘佛教宗派同时并立,交相辉映。佛教史上称之为“八宗分立”。华严宗则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宗派。僻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华严宗的流传情况又如何的呢?以下就此作一番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