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安平 《天风》2006,(1):4-5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相似文献   

2.
江畅教授的新著《理论伦理学》 ,共 41万字 ,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是湖北大学哲学所编撰的“价值论与伦理学”丛书的第一部 ,也是整个丛书中提纲挈领的一部。该书在表述伦理学理论时 ,通过时空两个维度把人生及社会、世界、宇宙问题的一般价值原则、基本行为准则变为开放系统 ,从而成功地使这些共同原则和行为准则的一般性与其特殊性结合起来 ,既坚持了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的标准性和可评价性 ,又打破了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的僵化一元论 ;既避免了相对主义 ,又坚持了多元化 ,使伦理学的古老研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接轨。但是 ,在笔者看来 ,…  相似文献   

3.
4.
管健  柴民权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842-1850
刻板印象威胁是指当个体或群体感知到情境中有关所属群体消极刻板印象存在时, 由于担心和焦虑反而会验证自己或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这一过程。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 消极刻板印象的存在会损害个体或群体在相关领域的表现。但新近研究在影响因素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议题, 如外溢效应、交互作用力和系统性等。在刻板印象威胁的应对和干预策略中也突破了以往的研究路线, 围绕认同融合与认同分离、否定策略的适用性、促进效应与窒息效应、角色榜样策略的矛盾性、认同转换策略和弱化群体边界的有效性以及群体互动改善效果等展开了新的讨论与纷争。通过对这些新议题和新讨论的梳理与阐释, 提出了未来研究可尝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6.
7.
8.
New books     
《Synthese》1946,5(3-4):173-173
  相似文献   

9.
10.
11.
New Bergsons     
John Mullarkey. Bergson and Philosoph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9), 206 pp. ISBN 0 7486 0957 1 (paperback), US$20; Keith Ansell Pearson, Philosophy and the Adventure of the Virtual : Bergson and the Time of Life (London: Routledge, 2002), 246 pp. ISBN 0 415 23727 0 (cloth), US$90, 0 415 23728 9 (paperback), US$27.95; Leonard Lawlor, The Challenge of Bergson: Phenomenology, Ontology, Ethics (New York: Continuum, 2003), 153 pp. ISBN 0 8264 6802 0 (cloth), US$73.50, 0 8264 6803 9 (paperback), US$24.95; John Mullarkey, ed., The New Bergson [Angelaki Humanities]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9), 235 pp. ISBN 0 7190 5380 3 (cloth), US$69.95; 0 7190 5553 9 (paperback), US$29.95; John Mullarkey and Keith Ansell Pearson, eds., Bergson: Key Writings [Athlone Contemporary European Thinkers], trans. Melissa McMahon (New York: Continuum, 2002), 402 pp. ISBN 0 8264 5728 2 (cloth), US$99.95, 0 8264 5729 0 (paperback), US$33.95.  相似文献   

12.
New societies     
《Synthese》1959,11(3):307-307
  相似文献   

13.
14.
New faces     
  相似文献   

15.
16.
New Models     
《Women & Therapy》2013,36(1-2):283-286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7.
新无神论     
一股新的无神论潮流正在西方社会兴起。与传统无神论相比,它不但更具进攻性,而且它的倡导者说,是到了打破“宗教不可批评”的禁忌的时候了。新无神论还建议无神论者向社会公开表明自己的无神论者身份,并团结起来改变大众对无神论者的偏见。  相似文献   

18.
19.
New books     
《Synthese》1947,6(1-2):72-7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