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申荷永 《心理学报》1991,24(3):84-90
在本文中,作者分析与探讨了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问题,讨论了他的动力概念,动力模式和动力观,阐发了其中历史与理论的意义,以及其方法论的意义。作者认为动力是勒温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和进行理论建构的基础,从而理解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也就成了理解勒温心理学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成功的理论,其本身就是一种可启迪后人的方法,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新的观点,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就此而论,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等均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然而,这种意义在勒温的心理学中却更为突出,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自觉地致力于心理学中方法论的改造。勒温曾把他的场论明确地定义为“一种方法,一种分析因果关系和进行科学建构的方法”。许多研究勒温的学者也因此把勒温看作是“元理论家”(metatheorist),把勒温的场论看作是“元理论”,借以强调勒温心理学的方法论的意义。我们也认为,勒温对当代心理学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王申连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21,44(6):1383-1389
威廉·斯特恩是被历史遮蔽的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创建者,对儿童人格发展理论作出了原创性卓越贡献。他以批判人格主义为哲学基础提出了人文科学取向的儿童人格发展观,主要表现在整体论、过程论和情境论三个维面。他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多元统一的整合性发展,是主动、动力、辩证、独特和开放的过程性发展,是内在于生活世界的情境性发展。他的观点为奥尔波特和勒温、维果茨基、皮亚杰、彪勒及里格尔等人的儿童发展理论提供了直接或间接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了解维尔伯超个人心理学及其理论渊源,本文将维尔伯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中的"宇宙意识"、"沉思"和"道德指南针"与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此在"、"去蔽"和"思"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同时又有所区别。相似性充分表明维尔伯超个人心理学理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观三个方面具有明显的海德格尔哲学特征;不同之处说明,维尔伯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进行了心理学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理论基石是团体动力学,由心理学家勒温建立。勒温认为,人就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的属性,即人的行为是由场所决定的。用公式B=f(PE)来表示,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个人,E表示环境。勒温非常重视对生活环境中人行为的研究。他将场论的基本特征概括为:(1)场是融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困难,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指出了当前研究所忽略的整体情境的动力和阻力问题,并尝试根据勒温的场论思想,对中国公民责任意识教育进行了整体和动力分析。通过整体结构的分析,提出了构成公民责任意识情境的三个维度:文化特征(差序格局-团体格局)、关系内容(传统社会的"义"、"利"、"情"和现代社会的"公")和现实程度(现实-虚构)维度。据此以拓扑心理学形式,举例说明了情境与人格交互作用中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在上述个体层面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简述了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实践的团体动力学原理,并以展望未来论坛为例,介绍了正在兴起的公民责任意识教育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7.
屈尔佩二重心理学思想旨在调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整合心理学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的尝试。文章基于对屈尔佩二重心理学思想演进轨迹的具体分析,尝试厘清其与内容心理学体系之间的继承关系与改良缘由,探究其走近意动心理学的理论动因。最后,从主要贡献和局限两方面来重新发现屈尔佩二重心理学思想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一、容格美学思想的心理学基础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容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美学思想完全衍生于他的心理学理论,是他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神话乃至文学艺术的成果;容格的美学思想又是容格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支柱,因为他的重要的心理学贡献往往从美学分析与艺术分析入手。因此,要了解容格的美学思想,需先了解他的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而了解容格的美学思想又是了解容格心理学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容格的心理学理论建立于他对人类心灵问题的深切关注。他曾反复指出:“我深信,心灵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重要的科学……这是一门我们最…  相似文献   

9.
理论应当是任何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科的基础。相应的,理论心理学也应当是心理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下,心理学对于理论心理学缺乏重视,在这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理论心理学本身的问题。但总而言之,无论具体是何种原因,实际上都对理论心理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即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理论心理学对于当下的介入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时接收当代各思想话语的影响,用以武装整个心理学科并回应各思想话语提出的问题; 二是对当下心理学中的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讨论,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理论心理学要想在未来心理学的发展中大放异彩首先应当保持对当下的介入,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为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心理学泰斗,理论心理学奠基人潘菽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潘菽先生,意味着继承和发扬潘菽先生的心理学思想。从后经验主义理论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潘菽先生的心理学思想仍然具有当代性和启发性,特别是在强调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优先地位、强调理论对经验现实的建构作用、强调理论的实践品性、强调理论的历史性向度,以及强调理论研究的中国心理学归宿等方面,显示出卓越的远见。  相似文献   

11.
车文博教授为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是自潘菽、高觉敷之后我国理论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史学科的学术领头人。他坚持从类哲学的高度出发,以弗洛伊德主义为突破口,通过对心理学的理论、历史与应用三者的跨领域和多学科研究,系统阐发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活动的人学思想、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两个精神世界思想、人由自我走向超我的天人合一的类心理学思想、建构中国和平统一的民心工程思想以及心理学应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等重要思想。他的学术成果在心理学乃至教育学、哲学、和精神医学等诸多学科均有相当大的反响。在车先生八十华诞来临之际,本刊特邀五位学者以笔谈的形式,重温他的学术作品,品味其思想的蕴涵与价值。在此,我们衷心祝愿他生命长春,学术长春,思想长春!  相似文献   

12.
人的心理发生问题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也是有史以来人类就企图认识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将我对个体心理发生问题的初步探索和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呈给心理学界各位同志们,望得指教并对此问题引起讨论。个体心理何时发生、心理发生的时间和标志等问题一直在心理学理论中没有定论。从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创了科学心理学纪元时起直到今天,心理学的发展和基本理论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纵向考察心理学发展史和横向观察近  相似文献   

13.
行为心理学应用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 1、行为心理学的应用,是以加强、服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目的,它的理论,技术及结果都要与我国企业职工主人翁地位,企业培养“四有”人才的方向及企业职工的具体认识相适应。它是洋为中用的体现,因此,二者是统一的。2.行为心理学理论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用机理基本上是一致的。3、行为心理学实验结果、尤其是在现代管理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所以,有选择地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车文博教授的新著《意识与无意识》,最近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探讨意识与无意识的专著,也是他关于心理学哲学研究成果的选辑。作者在本书中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当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以意识与无意识为主线,对有关的心理学理论和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里,我想主要谈谈本书开拓性的理论思想及其深层意义,可能对我国理论心理学的进一步构建是有益的。心灵的整体:意识与无意识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的确立,乃是一门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曾是世界心理学思想最早策源地和丰饶产区之一。在古代思想家讨论心性、道德和教育的理论或和宗教思想作斗争的著作中、在医学理论著作和文艺理论著作中,都包含着许多有关心理学问题的理论与资料,值得予以探讨和发掘。但心理学作为  相似文献   

16.
1987年7月10日至13日,中国心理学会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了庆祝潘菽教授从事心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六十周年暨九十寿辰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心理学工作者在认真讨论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同时,还讨论了我国心理学的改革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倡议:一、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更加努力奋斗。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的思想指导。三、大力加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康德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其在继承沃尔夫理性心理学与经验心理学二分的基础上,通过批评理性心理学,消解了我思的主体地位,为解决二元论问题做出了重要努力;通过批评经验心理学,指明了心理学在成长为一门科学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新康德主义在继承并改造康德思想的过程中,发展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皮亚杰基于对康德思想独具特色的把握,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而当代认知科学的图式理论,则完全是建基于对康德经验图式理论框架的全面继承上。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现代社会的经验:勒弗的特殊民主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德敏 《学海》2014,(4):97-102
克劳德·勒弗(Claude Lefort)是当代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其民主理论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在国内却鲜有介绍。本文通过分析勒弗思想中民主与现代社会的经验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勒弗那里,与民主相对的是极权主义,而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专制"。在他看来,只有在现代性展开之后才出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民主问题,但现代社会可能会导向极权主义社会,也可能会导向民主社会。勒弗的民主理论既带有明显的左派色彩,但又在根本上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它既在表面上属于多元民主论的范畴,又与传统的自由主义民主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勒弗对政治参与和政治共同体内部良性冲突的强调使他的民主理论带有许多"激进"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文化心理学的元理论突破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炳全 《心理学探新》2005,25(3):11-14,39
文化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心理学取向,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主流心理学的元理论局限,提出了新的构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但是,文化心理学有点矫枉过正,其元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之应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车文博先生心理学思想研讨会4月11~14日在吉林长春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主办,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承办。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林崇德教授、国务院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莫雷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乐国安教授、国际理论心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