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斋月里的八坊马占章斋月里的八坊,详和而又乐安。凌晨三时,睡梦正酣,我被唤醒楼里传来的召唤声惊醒:沉睡的人们啊!快快醒来,真主至大!真主至大!……仰望夜空,星光灿烂,深沉与明快交织,庄重与虔诚相联。召唤声回荡在八坊的苍穹,恰似天园的呼唤,叩开了穆民的心...  相似文献   

2.
道教与客家人的民俗活动息息相关.然而,关于道教与赣南客家人丧葬礼仪关系的论述,目前尚少见.于都是赣南中部一个典型的客家县份,由于受周边客家县市的影响,这里保存和流传着许多传统习俗,其中丧葬礼仪的习俗保留得较为完整,也颇有特色.本文即以于都县为例,就道教与客家人丧葬礼仪的关系问题展开研究.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相互结合参证的办法,从介绍于都道教的渊源、派系及教义入手,进而分析于都丧葬礼仪的仪式过程及散居正一道士在其中的作用;并就于都丧葬礼仪的特点、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功能和消极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人.  相似文献   

3.
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不断中国化、世俗化,尼僧养老和丧葬方式在印度佛教基础上走向多元化。尼僧的养老方式包括致仕养老、寺院养老、世俗家庭养老;尼僧的丧葬方式有火葬、土葬、天葬,还出现了传统中国式夫妻合葬的葬式;丧葬承办者和参与者有寺院弟子、上层统治者、世俗家人;丧葬规格高低不等,丧葬地点有固定地点,同时亦有回葬祖先坟茔现象。  相似文献   

4.
孙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55-155
古语有云,人死为大,丧葬习俗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的各个民族,主要有火葬、土葬、塔葬、水葬和天葬五种丧葬形式。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丧葬习俗也有所差异。位于青藏高原的藏族由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有的丧葬形式——天葬。  相似文献   

5.
丧葬仪式是一个人一生中的最后一次礼仪活动,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山西省晋城市的民间丧葬习俗较多地保留着传统丧葬习俗,实行以土葬为主的丧葬形式。本文试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山西晋城丧葬习俗的特点及功能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其具有孝道思想贯穿始终、互帮互助以及同一家族有共同祖坟等三个特点,具有伦理教化、凝聚血缘亲族关系、和谐邻里关系和人生教育等四项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原道》2015,(1)
宋代处于传统社会转型期,以儒家伦理为指导思想的国家法律与民间风俗常有冲突,并尤其体现在士庶丧葬领域。面对冲突,宋代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严格的"士庶丧葬法",另一方面以和缓的方式执法。宋代"士庶丧葬法"包括律典正文、士庶凶礼和应时诏敕,其核心原则有三:明棺椁土葬之制,复士庶丧葬之礼,严丧葬逾礼之刑。作为执法主体的宋代士大夫则在深入体察丧葬违法逾礼社会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化解丧葬法律与风俗冲突的办法,力行重建与儒家礼法相适应的宗法秩序和乡里关系。经此努力,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法律与风俗冲突发生的社会基础,并使赵宋以降的丧葬法律与风俗逐步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7.
民间棺绘艺术,作为一种原生态丧葬文化现象,由于其生存的社会空间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性,加上民间艺人创作观念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的魅力。棺绘艺术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完善而固定的范式,这些范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礼仪制度与文化观念。流布于甘肃永登地区的民间丧葬艺术——棺绘,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民间丧葬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开封市地处中原,回回民族定居此地较早,清真寺比较古老,保存至今的仍有十三坊男寺和七坊女寺。成为回族人生存和发展的集中表现。但近几十年来,清真寺的文物遭破坏甚为严重,使一部分寺史已无可靠文字记载。为抢救史料,给后代留下一个较为完善的开封市清真寺史料,在市民委和政协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长治市西大街南头巷的清真南寺,是一座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古寺。本坊穆斯林分布在南头、营口、铜锅、一心、煤球厂、凤凰嘴一带。寺里有在职阿訇八人,平日有穆斯林二三百人礼拜,聚礼日有八百多人。1987年初选出的寺管会成员紧紧依靠坊上群众,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办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各项事务。寺院修建大门宣礼楼,因故中途停工,寺管会了解原因后,汇集群众意见,采取措施,合理改建,仅五个月,面积为620平米的阿拉伯式的建筑即顺利竣工,为古寺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10.
各地简讯     
1999年11月6日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霍城县三宫回族乡下三宫清真寺举行了清真寺重建落成典礼 ,四乡八坊的各族阿訇、毛拉、乡老及穆斯林数千人参加了典礼 ,并热情送来了近20条地毯及其他礼品。该寺于1872年由甘肃迁徙来此垦荒的几户回族群众出资出力修建的。建寺以来 ,历经风雨 ,三度遭劫难 ,三次重修建。1997年又遭火灾 ,整个建筑一夜间化为灰烬。这里的穆斯林不仅痛失礼拜场所 ,而且还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坊民们痛心不已。一年后 ,寺管会接受了几位年长穆斯林的建议 ,经伊犁地区和霍城县民宗部门批准 ,将乌鲁木齐的单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其丧葬礼俗中的葬法一直以土葬为主。但两宋时期火葬盛行,并对后代多有影响。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宋代火葬的盛行,不仅仅是在葬法上的改变,还引发了儒、佛之间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2.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习俗的载体,也是党和政府宣传教育穆斯林群众的园地,展示穆斯林群众精神风貌的窗口。清真寺管委会主任是寺坊穆斯林群众的领头人、清真寺的当家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履职尽责呢?结合湖北省伊斯兰教界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学习,内强素质清真寺管委会主任要引领本坊穆斯林群众跟上时代发展,应对时代挑战,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带头坚持学习。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伊斯兰教第六次代表会议于2007年4月26日在延吉市白山大厦召开,来自全州八县市九坊清真寺的穆斯林代表27人出席了会议。州委统战部、州宗教事务局的领导及吉林省伊协的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在藏彝走廊带上至今流传的古象雄本波教丧葬习俗由本波教导师"东巴·幸饶米奥庆"所创,有悠久的习俗信仰历史。丧葬祭礼主要以雍仲龙基朵玛来完成。以内容划分,朵玛祭文由唐卡卷轴画和纯文本书卷组成。而藏彝走廊带上有寺庙的地区朵玛祭文普遍用纯文本书卷作保留。以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祁命村民间丧葬为例,死者去世后"喇嘛""和尚"诵开路经《中阴图卓》和超度经《雍仲龙基》,举行祈愿法事活动为死者超度。  相似文献   

15.
博爱县北石涧村李氏家族对丧葬仪式,自古至今备加重视。在北石涧村的丧葬仪式中,佛、道并没有截然分开,而是呈现出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趋势,表现出佛、道兼具、合二为一的特点。丧葬仪式中的音声与整个仪式过程紧密相联,实现着生者、亡魂、神灵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沟通着生者之间的交流和亲友、邻里之间的和睦之情。通过对北石涧村丧葬仪式的实地考察,对信仰、仪式和音声进行重新阐述,以揭示其丧葬仪式符号所体现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代西藏的传统丧葬形式有火葬、塔葬、天葬、地葬、水葬等,其习俗根深蒂固。乾隆时,驻藏大臣和琳虽然进行了强有力的政策干预,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最终还是未能改变西藏的这些丧葬习俗。民俗的稳定性,在此过程中体现得异常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寺坊是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一种传统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伊斯兰教来到中国后产生的特殊社会组织,最终发展演变为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典型的民族社区形式.西安穆斯林秉承伊斯兰文化传统,又具千年古都历史文化深厚底蕴,中国伊斯兰教传统文化特征非常明显.本文从社会组织视角,以西安穆斯林寺坊历史概况和寺坊组织的构成及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述,探讨中国伊斯兰教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中古晚期的西欧,丧葬仪式是一项持续时间长、参与者众多、内容丰富的活动。按照人类学的理论,中古晚期西欧丧葬仪式至少有三项基本内涵:首先,从准备死亡到纪念诸阶段是死者完成人生"过渡"的漫长过程,体现了基督教所信仰的生死观;其次,通过游行、施舍和制造象征符号,丧葬仪式既彰显出社会上层的经济和政治权力,也为权力交接提供了机会;最后,丧葬仪式还是共同体度过"危机"的保证,也是共同体成员进行身份认同的最佳时间。认清上述内涵,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古西欧社会的理解,也可以为中古西欧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丧葬仪式是少数民族宗教伦理和社会建构的重要行为,将血缘、亲缘和地域社会网络关系联结起来,成为解读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传承和变迁的重要文化模式。勐宋哈尼族丧葬仪式作为西南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社会文化行为的具体实践,通过族群关系的互动,促进社会关系的整合和调适,最终形成哈尼族内部治丧活动的社会系统。论文从勐宋哈尼族的历史与文化生态的"场域"出发,详细记叙了其丧葬仪式的过程,尝试分析勐宋哈尼族丧葬仪式的宗教隐喻与社会建构,反思丧葬仪式的功能性价值。吉登斯的"脱域"理论强调的是建构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而少数民族丧葬仪式的象征隐喻、社会整合和习俗惯制的调适,使"脱域"机制的形成仍具有调控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新疆乌鲁木齐市西郊头屯坊,有上万名穆斯林。赫秉真是坊上有名的阿訇,可他一直是把自己看得和大家一样,从不摆架子,总是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为人忠厚诚实,生活朴素勤俭。为了帮助穆斯林进步,在古尔邦节,用自己的钱购买《中国穆斯林》一百本,分送给头屯坊上的教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