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前秦苻坚建元十年(374)赛增阿道至当时三韩(高丽、新罗、百济)弘法,拉开了两国佛教界交往的帷幕。唐开元末(约719)新罗王子金乔觉渡海来上,至九华山晏座苦修75载,于贞元十年(794)圆寂后,肉身不腐,因其本誓,言行与地藏菩萨一一印证,遂被尊为地藏化身。自此,新罗(今韩国)便与我国九华山结下了不解的香火因缘。明清至今,中韩佛教交流趋于沉寂。1992年10月,赵利、初会长应邀访韩后,两国佛教关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交往日益加强。1994年5月在地藏菩萨成道1200年的殊胜因缘下,九华山佛…  相似文献   

2.
"新罗金乔觉,中国地藏王"。1200年前的韩国新罗、中国唐朝时期,新罗王子金乔觉,来到中国九华山,勤修佛法,99岁示寂于九华山。其卓绝的苦行、宏深的悲愿,体现了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奉献精神,被中国佛教徒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身之一,为中韩两国佛教徒所敬仰尊奉,并成为中韩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载体和人民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25日,在已有1200年历史的韩国奉恩寺内,4000多名韩国佛教信徒和民众出席了金乔觉地藏菩萨立像奉安法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2月7日下午,由中国茶禅学会举办的中韩两国佛教界茶道交流表演在中国佛教协会直属寺院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由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茶禅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琳主持,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刘威、副秘书长兼中国茶禅学会理事长常藏法师、副秘书长宏度法师、刘宇,韩国天台宗总务院长春光长老一行出席活动。茶道表演由中韩两国茶道表演者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5.
真愚 《法音》2023,(1):8-9
<正>今年恰逢中韩两国建交30周年。我代表韩国佛教界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两国在过去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扩大交流和往来。因为新冠疫情流行的原因,中韩佛教界在这里举办了线上会议,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新的形式来延续两国的佛教交流,继往开来。同为佛子,我坚信中韩两国佛教的“黄金纽带”关系会更加的稳固。  相似文献   

6.
地藏信仰在三国时期传入朝鲜半岛,新罗时期达到极盛,高丽、朝鲜时期延续不断,直到当代。韩国佛教中地藏菩萨图像十分丰富,现存较好的地藏图像既有少量的雕塑作品,又有大量的绘画作品,地藏独尊、地藏三尊、地藏与观音、地藏十王、地藏与阿弥陀佛、三藏图、般若龙船图、甘露王图等丰富题材表明了韩国地藏图像是在对中国地藏图像承续的基础上,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最终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地藏图像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2017年12月24日,中韩佛教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在北京灵光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胡雪峰喇嘛、秘书长刘威先生,副秘书长卢浔、常藏法师、普正法师,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怡学法师,韩国天台宗总务院长春光法师、天台宗总务部长月中法师、天台宗教务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7,(12)
安徽省佛协向韩国庆尚北道赠送金地藏铜像本刊讯应韩国佛教界和韩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的邀请,以安徽省佛协会长仁德法师为团长的安徽省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于11月3日至10日前往韩国访问,并于11月4日参加了由韩国佛教界和庆尚北道在佛国寺举行的金地藏铜像安放仪式...  相似文献   

9.
李贺敏 《法音》2000,(7):36-38
2000年5月21日,赵朴老逝世的消息传 到东瀛,日本国家电视台和各大新闻媒体立 即作了报道,在日本佛教界和社会各界引起极大震动,日本佛教各大宗派和友好组织纷纷以各种方式深切悼念赵朴老。 半个世纪以来,赵朴老一直积极致力于 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早在 1952年, 他即委托来北京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 会议的日本代表向日本佛教界赠送一尊药师 佛像,从而打开了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佛 教界友好交流的大门。1955年赵朴初会长出 席第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而首次访 问日本,此后从 1957年至 1993…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1,(11)
古新罗国(今朝鲜)王族金乔觉来中国九华山弘化,人们称他是地藏菩萨的应化身,尊为金地藏。从此,中国的地藏菩萨与金乔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中朝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得到加强,九华山也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的信仰更加深入人心。一、中朝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友谊中朝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友谊,渊源流长。朝鲜的佛教,是由中国传去的。早在朝鲜的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1923年9月,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大地震,灾区民众死伤惨重,亟待救济。中国佛教界闻讯而起,积极组织了包括法事、捐赠、慰问等一系列赈济活动。中国佛教界赈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无论是对于中日两国佛教及民间友好往来,还是中日两国民众在灾害救济的国际合作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全面占领了韩国,两国佛教界的来往渐次减少,但是两国人民和佛教徒面对日本侵略者,共同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土解放的目的,于20世纪上半叶仍然不断地保持联系。本文根据现在所见民国出版的报刊,集中介绍了这方面的史料,并对这些史料做了初步的分析,指出可以分为学术性、消息报导性、政治论说性、观感、募捐五种情况。本文特别考察了沟通中韩两国佛教的重要人物如太虚、圆瑛、玉慧观等人的活动,并重点阐述了韩国佛教徒玉慧观在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及其在中韩佛教界的影响。玉慧观遇害以后,中国的佛教刊物从此再也没有韩国佛教的重要消息,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他在沟通韩中两国佛教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贺敏 《法音》2000,(11):37-38
本刊讯 赵朴老生前与日本佛教界整整交往了近半个世纪,为促进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和缔结“黄金纽带”关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贡献,赢得了日本佛教界人士的普遍尊敬。自今年5月21日赵朴老不幸逝世以来,日本佛教界各宗派和友好团体的负责人和生前友好,不仅拨冗来京出席赵朴老追悼法会和遗体送别仪式,而且日本天台宗、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简称“各山会”)、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简称“日宗恳”)、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等宗派和团体,纷纷举行追悼法会,深切缅怀赵朴老。 5月27日,即赵朴老逝世后不久,在被誉为日…  相似文献   

14.
文良 《佛教文化》1991,(3):104-104
各地现存的地藏菩萨造像,其多数样式是:中间为主尊地藏,两侧二侍者相向而立,右立者着俗服,左立者着僧装,此即闵让和与其子道明和尚。闵公父子与地藏的因缘,源于唐代来华、于九华山行化的新罗僧人金乔觉。据说金乔觉的苦行感动了当地乡绅闵让和,闵不仅周济金日常食用,而且让其独生子从金出家修道。后来随着金乔觉被尊奉为地藏菩萨的化身,闵公父子作为地藏侍者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5,(6)
江泽民会见中韩日佛教界人士祝愿三国佛教界人士和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人民日报北京5月24日讯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佛教界人士时表示,希望三国佛教界人士和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作出新贡献。这些佛教界人士是分...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会见中韩日佛教界人士据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张益俊)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中国、韩国和日本的佛教界人士时表示,希望三国佛教界人士和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作出新贡献。(1995年5月24日光明日报)江泽民会见中...  相似文献   

17.
中韩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渊源流长,两国的佛教 有着同源一体的血肉联系,并在两国的文化交往中一直起着黄金纽带的作用。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就曾派顺道法师等三十余名僧人携佛像、经卷赠送给高句丽国王。此后,两国佛教交流不断增多,很多朝鲜半岛的僧人纷纷渡海到中国求法巡礼。韩国的禅宗与中国禅宗一脉相承,尤与江西禅法关系密切。马祖、百丈怀海、西堂智藏等门下部有不少的“韩国”籍留学僧。学成回国的僧人们根据本国的实际条件和现实生活的需要,使禅宗逐步在朝鲜半岛兴盛起来,形成了海东“禅门九山”之说,其中七山的法…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交,中国基督教两会和韩国基督教也开始了正式交往,当时主要和韩国基督教协议会(NCCK)进行交流和互访,并先后于1993年、1995年和1997年分别在中国南京和韩国汉城举行过三次“中韩教会情况分享会”,促进了中韩两国教会关系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会议旨在通过交流,促进中韩基督教间的分享和友谊,加强两国教会基层牧者间的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已整整三十年了。回顾这三十年走过的路,怀念为中日友好事业作过贡献的日本佛教界朋友,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去年写的一首汉文俳句多少表达了这种心情:“入梦海潮音,卅年踪迹念前人,检点往来心”。记得一九五二年十月,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代表中国佛教界托出席会议的日本代表带回一尊观音像赠送给日本佛教界。次年,中国佛教协会就接到日本佛教  相似文献   

20.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之一。隋唐以后,地藏菩萨信仰深入民间,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为九华山,所以到九华山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农历七月三十日,是纪念地藏菩萨的节日,各地寺庙届时均举办盛大法事,宣扬地藏的盛德,许多地方还有点“地藏灯”、烧“地藏香”的风俗,地藏菩萨成为僧俗共敬的大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