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甸甸的爱     
万菊来 《天风》2008,(2):46-47
暑期,骄阳似火.炙热的太阳,像一团火球烤得人们汗流浃背.梅汗流满面,顶着烈日将生活用品整理打包,一件件地搬到圣经学校的操场上.她从圣经学校毕业,在这所生活了两年的"拉比学校"里,一旦离开,还真是难舍难分.同学们跟她依依惜别,相互说着勉励祝福的话.忽然,一声清脆的汽车喇叭声,使得围在梅身边的同学们纷纷闪向一旁让道.小汽车咝的一声停在梅的身边.车上钻出来一个秃顶、个子不高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很有气派.他是梅的丈夫杰,来接梅回家的.  相似文献   

2.
皆大欢喜     
暑期,骄阳似火.炙热的太阳,像一团火球烤得人们汗流浃背.梅汗流满面,顶着烈日将生活用品整理打包,一件件地搬到圣经学校的操场上.她从圣经学校毕业,在这所生活了两年的"拉比学校"里,一旦离开,还真是难舍难分.同学们跟她依依惜别,相互说着勉励祝福的话.忽然,一声清脆的汽车喇叭声,使得围在梅身边的同学们纷纷闪向一旁让道.小汽车咝的一声停在梅的身边.车上钻出来一个秃顶、个子不高的中年男子,看上去很有气派.他是梅的丈夫杰,来接梅回家的.  相似文献   

3.
包智敏 《天风》2009,(5):26-28
今天我们手中的圣经是1919年出版的,称为"和合本"(UNION VERSION).和合本圣经的翻译综合和吸收了当时已经翻译的各种中文圣经版本(多为文言文和地方方言译本).基本上按照1885年出版的圣经英文修订版(RV)为蓝本翻译的,而圣经英文修订版又是在圣经英语钦定本(又称雅各王版KJV)基础上修订的,同时,和合本圣经还是许多不同宗派背景的基督徒专家联合参与的一项工程,故称为"和合",即"联合"之意.这项翻译工程浩大,从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决定共同翻译联合圣经译本,到1906年完成新约部分,至全部完成定稿,并于1919年全书出版,历时达29年之久.和合本圣经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教会而言,而且对当时中国社会有识之士正在推广的白话文而言,也是一件大事,曾获得"白话文先驱"的美誉.译经委员会把"信、达、雅"作为经文的翻译原则贯彻始终,使和合本圣经既通俗流畅,又有庄重的语感之美,成为今天全球华人基督教广泛使用的译本.目前虽有多个中文圣经译本问世,但和合本圣经的地位无法代替.我们为之感谢神,这一切都是在圣灵的引导带领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新与旧     
沈承恩 《天风》2008,(1):2-4
新的事物是不是都是好的呢?不是的. "新"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从时间说的,一件事物过去从来没有,现在刚刚出现,这就是一件新事物.另一层是从内容或性质说的,一样东西它的性质变得更好了,就是一样新东西.中文里,这两个"新"是同一个掌.但在新约圣经用的希腊文里,两个"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相似文献   

5.
孙锡培 《天风》2009,(8):8-9
经文:启1:20;出25:31-40 圣经里的第一个"金灯台"记载在<出埃及记>25章31至40节,"金灯台"是以色列人会幕中的一件神圣物品.它的设计完全出自神的手笔,蕴含丰富的灵意,这灯台在圣所中常年点燃.  相似文献   

6.
冀慎杰 《天风》2008,(3):30-31
理所当然是一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按道理应当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是指人的常理之事,也是人必须要做的事.在全部圣经中,提到理所当然的事有三件--爱主、完全奉献和孝敬父母.  相似文献   

7.
黄锡木 《天风》1994,(收录汇总):54-56
圣经原稿早已散佚,遗留下来的是数以万计的抄本:希腊文新约圣经抄本有五千多份,希伯来文(旧约)和拉丁文圣经抄本各有上万份.由于抄本彼此间的出入可能很大,一般圣经翻译者都不会直接翻译某一份"抄本",而是采用学者们综合众多抄本编纂而来的某一种原文"版本".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4,(11):56-56
香港圣经公会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合办有关"中国教会事工展"的征文比赛为鼓励"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展览期间曾到会参观的人士,通过文字分享参观展览后的感受,以及思考圣经如何影响生命,藉此推动信徒多阅读圣经,并关注中国教会圣经事工,香港圣经公会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分别以"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观后感"及"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圣经对生命的影响"作为比赛的题目,联合举办了一项名为"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的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公开组"四个组别。  相似文献   

9.
鱼饼 《天风》2008,(6):23-23
提起挪亚,自然叫人想起方舟.在挪亚九百五十年的生涯中,总是让人将他与方舟、洪水、彩虹、成双成对的动物、鸽子、橄榄叶相关联. <圣经·创世记>6章1-7节中让我们了解到挪亚生活的时代是: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以致于耶和华心中忧伤,后悔造人.但圣经中又说:"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创6:8)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世界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活动     
《天风》2009,(11):32-33
江西圣经学校举行圣经经文竞赛 2009年9月28日,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圣经,引发和提升他们对学习圣经的兴趣和能力。江西圣经学校举行了本学期首次圣经经文竞赛,全体学生参加了竞赛。此次竞赛总体成绩良好,其中有两位学生得了满分。竞赛将在今后每个月举行一次,通过认真阅卷评比,对成绩优秀者进行鼓励嘉奖。  相似文献   

11.
余国良 《天风》2017,(11):25-27
4.2004年——在香港圣经展与丁光训谈美国办圣经展 21世纪前十年,中国教会在海外做的一件大手笔的事情,就是举办圣经展。第一次是2004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以"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为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万菊来 《天风》2005,(11):26-27
江西省基督教圣经学校从过去十几平方米的小阁楼起家,几易其址,发展到今天占地面积约21亩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新校园,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机校舍的落成,使“流动的圣经学校”成为了历史——2005年8月23-25日,英雄城南昌气候凉爽,秋色宜人,江西省基督教七届二次全委会、江西省基督教圣经学校毕业生返校会以及江西省基督教教牧人员培灵会在江西省两会新落成的“恩典堂”隆重举行,省两会的委员们与圣经学校校友们济济一堂,欢聚在恩典山上,共沐主恩,共商办好江西教会大业。  相似文献   

13.
慕恩 《天风》2007,(12):48
众所周知,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热爱文学的人,大多数都阅读过圣经,若要在文学上有所造诣.也需要阅读圣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正如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本圣经都是诗。”可见,一个人若从小就能了解圣经的内容,那的确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作为一名基督徒更应对圣经爱不释手,因为它不仅包罗万象,更是上帝默示和教导人类的话语。  相似文献   

14.
苗语圣经翻译传播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十世纪上半叶,基督教传入中国西南地区云贵川三省苗族地区,引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皈依运动.基督教素有"惟独圣经"的教义传统,所以,基督教的传播总是以圣经的翻译传播为核心内容.在基督教传入苗族地区之前,苗族尚无本民族语言的文字书写系统,所以传教士在着手翻译苗语圣经之前必须首先学会他们的民族语言,并为该民族语言建立文字书写系统.本文对苗语圣经翻译传播的历史作了一次清理,并从宗教学研究的视角对其社会文化影响给予了深度考察.  相似文献   

15.
黄继新 《天风》2001,(12):44-45
我们经常说:“圣经是神的话”。的确,圣经是神的仆人受圣灵感动所写出的文字,是神的话。今天,我们很容易获得一本圣经,能够很方便地阅读神的话,们这个待遇其实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回顾历史,就在几百年前,在宗教改革之前,当时的教会不允许平信徒读圣经。后来在很长的时期内,虽然教会允许平信徒读圣经,但由于印刷术不很发达,想得到一本圣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6.
凡事都可行     
单渭祥 《天风》2005,(5):40-41
常有信徒来到牧师面前问:这件事我可以去做吗?那件事呢?是的,对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事例是否可行,有的在圣经中根本查不到针对性的教导。但是,圣经却清楚告诉了我们一些行事为人的重要的原则,就在这些原则指导之下,基督徒"凡事都可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及如何在中国特殊文化语境下建立一种有意义的解读圣经之方法。笔者提出"文本/共处"这一新的释经概念,以及圣经经文形成过程中的"四个书写策略",分析圣经群体如何面对处境中的文本。圣经是一个移动的文本,游走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在翻译与诠释过程中吸收了不同的文化与文本,才被带到亚洲及中国。读者文化语境中的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依据"文本/共处"的诠释方法探讨两个层面的问题:1.圣经作者如何运用希伯来智慧文学的文本资源书写耶稣;2.作为读者,我们如何从中国宗教之传统文本的跨越中了解耶稣的形象与角色。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7,(5):157-164
旧约圣经是古代犹太人创造的经典,也是其信仰之源与生活之道。但在犹太人流亡欧洲时期,《塔木德》逐渐取代了圣经,成为犹太人信仰的基础,与圣经原典发生偏离。直到18世纪下半叶,以门德尔松为代表的德国犹太启蒙主义者为更好地融入西方社会,乃复兴民族文化遗产,试图唤起犹太人对圣经的兴趣,开始重译圣经。19世纪,一些欧洲犹太学者在欧洲现代圣经批评日新月异而犹太人对圣经知之甚少的语境下,倡导"回归圣经"。其意义既包括"回归圣典",即研读与阐释圣经文本;也包括"回归圣经时代",即复兴或重建圣经时代的某种历史与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9.
6月20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主教团秘书长郭金才主教接待应邀来访的联合圣经公会中国事工部柯伟生主任,香港圣经公会董事会副主席李正源先生,联合圣经公会中国事工部胡丽春、张玉珊一行4人。郭主教向客人介绍了"一会一团"与联合圣经  相似文献   

20.
布莱希特早期诗歌《阿普费尔博克或野地百合》取材于一件少年杀害父母的真实事件。诗中借用了诸多《圣经》意象,在用词、句式、语调、叙述策略上带有明显的《圣经》特点。《圣经》元素与本诗弑杀父母的题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陌生化的美学效果,表达了作者的批判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