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力图基于我们自身的解释学情境来展开与文化伟人孔子的思想对话,因此而视《论语》为一个哲学解释学的文本而予以解读。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贡献主要是开显了一种以文明教养为核心的人文道德理念,正是在这一人文道德理念的自觉意识的根基之上,孔子积极地思考和应对他所面对的时代性的人类生存困境与社会政治难题,而其思想既具有保守性,更富有开新性。  相似文献   

2.
<正> 文学从来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任何民族文学的基本品格都无一例外地为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所规定。如果说孔子的思想熔铸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话,那么,它同时也就以巨大的力量塑造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性格。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认为,不理解孔子,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层涵蕴。孔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论列,只拟择其要者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辰2565周年会议上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  相似文献   

4.
张其昀在文化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争论中开始"文化自觉"。他肯定孔子、孔学维系"中华一统"的社会价值,总结孔子确立中华民族理想人格典范、构建中华文明价值传承体系、开中国数千年文明教化先河之功,同时重述孔学的知识与思想谱系。他既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息,是因为有一以贯之的道统,孔子是中国文化道统的中心;同时也主张突破狭隘的儒学道统观,以中国文化大传统为中国社会的新道统。当代中国人应该在继承孔子思想基本精神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价值理念,为中华文化开出新道统。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及在中国教育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任何古代教育家都无法比拟的,而且孔子影响所及远非中国,他对东、西方许多国家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东方一些国家影响更为深刻。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卓越贡献以及他所给予世界文化教育的影响使他在世界教育史乃至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 反思过去,思考未来,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必要的;对于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渊远流长,近代文化思想又与现代文化思想息息相关,联系紧密,所以,反思过去,对于探索中国当代文化思想发展的道路,就显得更为重要。解放以后,曾有不少学术著作对过去进行过反思,但其深度抑或广度,也都不能令人满足。最近出版的张锡勤教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下简称《思想史》)和陈庆坤教授的《中国近代启蒙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下简称《启蒙哲学》)对过去  相似文献   

7.
浅析孔子的民族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在丰富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思想始终是其主流。儒学文化对于各族人民,特别是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人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在民族问题上,情况更是如此。因此,研究孔子的民族思想,对于我们整理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人、教育家 ,他的思想涉及到许多领域 ,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孔子的致富观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丰富 ,文化意蕴独特 ,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孔子致富观的基本内容致富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愿望 ,孔子在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期 ,提出了具有丰富内容和独特文化意蕴的致富观念。1 肯定了致富的合理性。孔子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的基本欲望 ,是合理的。他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孔子到卫国去 ,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  相似文献   

9.
<正>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大作用。它向人类提供了为学、为政、为人、为道的许多基本理念,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东亚、在全世界都引起了共鸣。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儒学社团和专家学者齐聚儒家圣地曲阜,举行第二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隆重纪念儒学创立者孔子,认真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3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人类的发展观依据民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并且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地演进。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也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着独具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茂的社会发展观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形态之一。本文拟从社会存在整体论、社会运行协调论和社会思想变易论三个方面考察朱更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并以此就教于方家。一、社会存在整体论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  相似文献   

11.
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子时代是一个存在着严重“道德危机”的时代 ,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 ,文化道德问题更多、更复杂。孔子思想对于建立“全球伦理”可以提供极其有意义的资源 ,如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可以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和国家所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 ;“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原则 ,等等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的社会史、哲学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研究孔子既不是为了尊崇他,也不是为了贬斥他,而是把他的学说和影响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评价。孔子研究中的分歧意见很多,探讨孔子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是把孔子研究推向前进的可靠途径。对于决定孔子思想面貌的社会因素应当进行多层次的研究。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般原因,鲁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与现实矛盾对孔子的影响是孔子思想形成的特殊原因,孔子的家世对他思想的影响,是形成孔子思想独特风貌的个别原因。具体说,就是以新旧社会的交替为主要线索,通过孔子的生活环境和道路,形成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孔子学说经历三次大的改造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封建文化的统治支柱,通过官方的提倡、推行,深深地融入了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孔子和儒家学说中维护剥削压迫、宣扬专制主义、保守倾向、封建礼教和唯心主义思想应当摒弃,而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的建树应适当肯定。  相似文献   

13.
老子是中国和人类的智慧大师,《道德经》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具原创精神的宝典之一。《道德经》对于中国文化的滋润涵养,其功至伟;它又在走向世界,成为现代人类进行文明转型所依重的思想源泉。《道德经》以至简的文字积藏着至富的精思,成为智慧的孵化器,不断孕育出丰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名人。孔子的思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作用,而且在国际上也发生过广泛深刻的影响。总结和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去粗取精,古为今用,不仅将对中国的四化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会对世界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孔子的故乡曲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一座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个拥有大量珍贵文物的宝库。孔林、孔庙、孔府、鲁国故城遗址和少吴陵、周公庙、颜庙、梁公林、孔子出生地尼山建筑群以及夫子洞(坤灵洞)等,均系稀世文化古迹;数十万计的孔府档案以及历代碑碣和汉画像石刻、出土文物,也是世间瑰宝。因此,曲阜是研究孔子,考察东方文明的天然博物馆。有鉴于此,本会本着扎根  相似文献   

15.
邓承奇先生是一位勤奋的学者,数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文艺美学方面的探索,已有数种著作问世。出于对孔子的敬慕之情,更出于对儒家美学的深刻理解,几经寒暑,又完成了专著《孔子与中国美学》(齐鲁书社1995年出版),这是孔子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孔子是一位文化巨人,他的思想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每一重要方面。他对中国文化既深、且远、又广的影响,有目共睹。在世界范围内,孔子思想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民族认识,接受;可以预测,在未来,他的思想将随时代的推移而日渐发扬光大,继承这一笔丰厚的财富,将不仅仅是某一民族、某一…  相似文献   

16.
<正>一、《孔子研究》是国际性中文学术期刊,园地公开。以刊登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等有关的学术论文为主,特别关注对中国思想文化源头的研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明交流对话等有关问题的研究。二、本刊不负责来稿所涉版权问题(如图、表、引文等),请作者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同意。三、本刊不收取任何版面费,也未委托第三方或其他平台编辑运营。本刊拒绝一稿多投。本刊实行  相似文献   

17.
从普遍联系的角度看,世界上任何民族文化,都有特定的精神价值,都有一定的时代意义,都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特殊贡献.从文化的有机性来看,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民族文化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因此,文化既有民族性的一面,又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一面.所谓文化的民族性,是指反映民族精神、民族特性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理想人格、国民品性、伦理情趣等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理论表征.它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孔子基金会是国家支持的全国性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孔子基金会一成立,即在《公告》和《章程》中明确宣布:本会宗旨是团结与组织全国学术界对孔子、儒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历史的、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科学研究,根据实事求是、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的原则,发扬孔子、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实现四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宣布,联络、组织海内外学术界的朋友,在孔子研究领域作出成绩,以期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有所贡献。后来又确定研究对象为五个,即孔子、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具原创精神的宝典之一。《道德经》对于中国文化的滋润涵养,其功至伟;它又在走向世界,成为现代人类进行文明转型所倚重的思想源泉。《道德经》以至简的文字积藏着至富的精思,成为智慧的孵化器,不断孕育出丰富的社会人生  相似文献   

20.
<正>讨论"伊斯兰教中国化",其前提是需要我们中国社会能对伊斯兰教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和公道、正确的评价。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文化体系和文明形态对人类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但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对伊斯兰教的偏见在加剧,这种不利、负面的舆论也在中国社会蔓延,社会对宗教、民族问题上的猜忌、误解、敌视和分化在加剧、恶化,尤其在对伊斯兰教的理解及评价上也受到西方偏见的影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