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内蒙古太仆寺旗千斤沟乡头号村,61岁的女教友张凤英,是一个敬主爱人的虔诚教友,又是一个劳动能手。该村的天主堂就是由她和夏耀贞献计献策带头修复的。从开堂至今5年多时间内,她始终兢兢业业为教会服务,不管冬天刮风下雪,夏天阴雨连绵,总是一天两次为教友开堂门进堂念经,从未误过一次。清扫或装饰圣堂等事她都主动去干,还经常暗自花钱为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极为反常的现象。一些地方超出宗教政策允许的范围,出现了滥建庙宇之风。“气功热”、“传统文化热”、“特异功能热”遍及全国城乡,而其中的许多内容是在宣扬封建迷信。一些宣传鬼神迷信的出版物大量出版,充斥街头书摊,看相、算卦、看风水一类的迷信现象沉渣泛起。“一些迷信、愚昧活动日渐泛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令人触目惊心”(199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法轮功”一类邪教孳生、蔓延、坐大成势。一些共产党员、党员干部也迷失方向,放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相信迷信邪说、相信有神论,有的人陷入了“法轮功”  相似文献   

3.
翻开历书,细心的人们一定会发现,阳历2004年是农历甲申(猴)年,闰二月,且正月初四(阳历2004年2月4日)和腊月廿六(阳历2005年2月4日)都是“立春”,即民间俗称的“一年两头春”或“两春”。在我国农历中,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闰八月”、“同春”、“盲春”等现象。关于农历闰月及各种特殊历法现象,我国民间有诸多说法,如“闰八月是灾年”、“马年无春是寡妇年”。“双春、同春年成好”等。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要科学地解答上述问题,必须先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历  相似文献   

4.
潜在锚定效应指的是阈限下的启动锚定数字导致的锚定效应现象.本研究探讨了潜在锚定效应的产生机制.采用2(潜在锚类型:高锚vs低锚)×2(词汇类型:夏天vs冬天)混合设计.结果发现,在潜在高锚情况下,夏天词汇的反应时(M=745.50)显著快于冬天词汇的反应时;在潜在低锚情况下,冬天词汇的反应时(M=697.47)显著快于夏天词汇的反应时.即被试对与启动锚定数字信息一致的词汇判断的反应时比不一致的更快.研究结果表明,潜在锚定效应的产生是由于锚定数字内部命题属性被激活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一个确切的历史事实是: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辩证法,后经马克思的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恩格斯曾经使用过“辩证逻辑”这个概念,用它来称谓黑格尔的逻辑学。因此,辩证法与“辩证逻辑”一定关系密切。我国学术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许多研究哲学的人都注重辩证法,而不怎么重视辩证逻辑;倒是逻辑界有一些人一直在研究辩证逻辑,但是他们却不注重辩证法。近年来,在我国辩证逻辑的研究中,除了依然像过去那样研究以外,出现两种比较显著的现象,一种是把辩证逻辑的研究纳入科学方法论的范围,甚至不再称其为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6.
经济改革中“短周期”的成因何在? 治理经济“短周期”有何对策? 根据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约三至六年出现一次经济危机的现象,国内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性规律”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自1952年以来,大约五年左右,我国经济即出现一个“短周期”。其间经济波动,呈现萧条景象。  相似文献   

7.
上海一家报纸1986年11月5日刊登杂文《“信教”与“吃教”》,文章以三分之二的篇幅评论了当前的宗教现象,笔者未敢苟同。先说信教。作者根据某杂志一篇描绘西湖之畔“敬神狂热”的文字,慨然于其盛况为解放初期所未有,然后提出“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立了几十年、无神论宣传了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正在向着现代化前进、正在大力建设精神文明的今天,会出现这种现象?”作者没有回  相似文献   

8.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間,我国穆斯林习慣称这个月为斋月,钦月、貴月等。斋戒的人在这一个月內从每天破晓至日落,戒除一切飲食和房事,但在夜間一切不戒。斋月是在希吉勒历的勒麦丹月(阿拉伯历的第九月),希吉勒历属純阴历,或叫太阴历,无閏月,同阳历換算超来,每年較阳历相差十一日左右,每三年相差一个月,所以斋月并不固定是在冬天或夏天,秋天或春天,而是活动的,逐年提前,在三十二个年头内,勒麦丹月可以輪完阳历十二个月的每一个月份。  相似文献   

9.
去年12月22日至24日,天津市伦理学会召开理事扩大会,以“商品经济与道德标准”和“伦理学研究的新思路”为主题,就目前我国道德生活中出现的某些混乱现象及由此引发的重大伦理学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自由的讨论。来自伦理学教学,科研及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天津市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市政协副主  相似文献   

10.
卢风 《哲学动态》2001,(7):20-21
20 0 1年 5月 2 4- 2 6日 ,武汉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大学协作召开了“2 1世纪全国科技伦理学学术研讨会”。根据部分大会发言 ,可大致辨别出科技伦理研究中的两种思想倾向。以邱仁宗为代表的一方认为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科学研究的风险性越来越大 ,高科技的应用会导致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 ,不妨称此种观点为“科技工具论” ;以金吾伦和金可奚为代表的另一方认为 ,科学本身永远是好的 ,人类应永不止息地谋求科学发展 ,不应人为地设置任何科学研究的禁区 ,不妨称此种观点为“科技至善论”(金吾伦的观点应被称…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1年2月6日,我在《光明日报》学术版上发表了《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维度》一文。这篇论文的基本观点是: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维度,但在马克思哲学的传播过程中,这个维度被遮蔽起来了,甚至当人们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实践哲学(亦可简称为“实践论”)时,仍然会发生这样的遮蔽现象。拙文的这一见解引起了一些学界  相似文献   

12.
蚂蚁精神     
苏志明 《天风》2009,(11):9-10
旧约的智者教导我们要向蚂蚁学智慧,教导我们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因为“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所以圣经称蚂蚁是“甚聪明”的(参箴30:24—25)。我们通过观察蚂蚁在夏天里的所作所为,就能够晓得蚂蚁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一、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与现状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的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当前课改的热点话题。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与新课程“貌似神离”的现象,出现了一些为凸显课改理念而“矫枉过正”的现象,致使英语课堂教学事倍功半,教学效率堪忧。冷静反思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一词来自西方,原意为“无痛苦的、快乐的死亡”或“尊严的死亡”。现代医学对“安乐死”的实施分为“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主动安乐死”,也称“积极安乐死”,是指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在无法挽救病人生命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主动结束病人的生命或加速病人的死亡的过程。“被动安乐死”,也称“消极安乐死”,是指终止维持病人生命的一切治疗措施,任其自然死亡。在一些西方国家,如:荷兰、瑞士已通过立法成为一种合法选择。在我国,虽然从1988年到现在关于“安乐死”议案一再有人提出,但一直未曾得到回应。当陕西第三印染厂职工、中国安乐死第一案当事人,同时也是安乐死第一人夏素文的儿子王明成于2003年8月3日去世,一场十几年来一直未曾停止过的话题——“安乐死”再掀波澜!我国穆斯林同样对此话题比较敏感,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现将“伊斯兰在线”阿语网站上(http://www.islamonline.net)刊登的、由著名学者穆罕默德·本·迈赫穆德·海瓦里撰写的一篇《穆斯林教法学家对于“安乐死”的看法》作简要地编译,便于我国穆斯林能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理解伊斯兰教的伟大所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家庭中的离婚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黄海刚同志在《怎样看待离婚》(见《道德与文明》1985年第3期,下称黄文)一文中提出了一些看法,本文认为其中一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现提出来求教于各位同志。一离婚的标准是什么?黄文认为,“不能过多地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而应更多地从导致离婚现象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来考虑。这  相似文献   

16.
哈薩克族     
哈薩克一詞最初在历史上出現,是在十五世紀中叶,在很早的时候哈薩克族的祖先曾是烏茲别克部落的一部分,后来脫离烏茲别克而独立,在今苏联哈薩克斯坦一带建立了哈薩克汗国。“哈薩克”的意思,就是已脱离其部族的“自由人”。哈薩克族很早就以牧放牲畜为生,在较长的时间內,他們游牧在今新疆西北部和中亚細亚一带。在清朝时朗,哈薩克族人民为了适应牲畜生存,冬天住在新疆地区,夏天則迁到帝俄境內。1864年中俄定界后,我国境內的哈薩克族便定居在新疆北部。現在。哈族人民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尔自治  相似文献   

17.
或许您不了解流感,或许您认为流感不严重,但流感每年会导致全球25~59万人死亡!近段时间以来,流感及其有关话题“使用频率”超过往年。一些人甚至产生了恐慌, “流感大流行”的谣言也在一些地方出现。这一切均源于世界范围内波及面扩大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人们对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变异为可在人际间传播的流感病毒的担忧。 2005年“流感”成为世界话题的原因,首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波及面在扩大。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自1997年在香港出现,2003年波及北美、东南亚,2005年又出现在欧洲一些国家,我国的部  相似文献   

18.
称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确也表现出东西方的区别。对于中国的称谓说来,有三个特色最为显著。一是自谦自抑。我曾听到一位老学者幽默地说:“五四以前,‘我’字不能随便说,如果谁开口总是‘我’怎样怎样,那就显得有些狂傲。”子女对双亲自称为“不肖”或“不孝”,学生对老师称“不才”、“不学”,下级对上级称“仆”、称“牛马走”。总之,尽量降低自身的地位和价值。这种习惯还有许多表现,如称自己家为敝舍、寒舍、茅舍,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称自己的妻子为“糟糠”,如此等等,都表现出自我贬抑的文化心态,与西方称谓中的自我意识形成很大反差。  相似文献   

19.
全国第二届哲学编辑座谈会纪略力新全国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哲学编辑座谈会于5月19日至23日在西安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人文杂志》等十家刊物发起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27家报刊、出版社近40名哲学编辑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刊物这一主题,讨论了哲学的现状和走向;交流了办刊经验。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中国哲学的现状、任务和走向(一)一些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哲学正“面临困境”,处于“受冷落”、“不景气”的状况,甚至存在着“生存危机”;但同时,新形势又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他们从不同角度具体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当前我国哲学“受冷落”、“不景气”的主要表现是:它不象自然科学技术、管理、经济学、法学等学科那样得到各级决策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和重视,出现了哲学系毕业生不好分配,报考哲学为第一志愿的考生少,哲学著作出版难等等令哲学工作者凄苦的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哲学自身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哲学无论在拨乱反正的归真性研究方面,还是在面向现实的开拓创新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  相似文献   

20.
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是著名救国老人。1939年4月6日,他百龄大庆时,中共中央特率全体党员致电祝贺,称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端”,给予很高的荣誉。马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改名良,字相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十八日(1840年4月19日)诞生于江苏丹徒(今镇江市)。父名松岩,是位儒医,以教书、行医为业,还开过药铺和米布店。马相伯出生时,适逢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从此我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