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一生水》存在一个以物之名字为中心的概念词语序列,"名""字"二字对文本解读至为关键。"名"与"字"依据有无的不同情形分为若干逻辑层次与意义层级,名字序列构建文本结构,名字的无有与物之生成以及生成之弱强、尊卑等相对应并依次展开。太一非名,实属强名;道亦非字,应为强字。名字从无到有,万物由生到成,名字的界限即生成的界限。只有从名字的有无出发,对名字定义以及名字关系进行分析,才能理解《太一生水》中万物生成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国家名称的宗教印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中国的人名地名一样,基督教国家的人名、地名一般也有特定的内涵。比较普遍的是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少人名、地名不同程度上包含着宗教寓意。有的以《圣经》中的人物直接命名,有的以基督教历史上的圣徒的名字命名,还有的名字中带有“圣某某”,或冠以“天使”“、圣徒”等。以《圣经》中的人物命名早在3世纪中叶,早期基督徒便开始为孩子用基督教有关的事物命名。他们不再给自己的孩子起罗马人的名字或异教神话中的名字。优西比乌这位早期教会史学家指出,亚历山大的狄奥尼修斯主教说过,基督徒父母喜欢给孩子起众使徒和其他杰出的基督…  相似文献   

3.
名字,是父母惠赐的第二重生命。都说身体发肤,源自父母,不可轻贱,更不可随意毁弃。除此之外,我要郑重地再加上一条,名字也乃父母所予,当珍当惜,伴随终老。我没有小名,没有顶替过别人的名,及至正式写作,也一直抵制给自己安一个笔名。一个名字一生情,一个符号一辈子。在名字上,喜欢从一而终。不同场合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称呼你,却不一定会打心里喊一声你的名字。职业称谓最常见。我被人叫的最多的是"陈老师",也有人抬爱喊声"陈教授"。受染社会影响,有熟人会开玩笑称"禽兽",或者陈兽,一笑了之。曾在某机关借调工作一年,下面市县来的不管局长县长,还  相似文献   

4.
曾子名字音义如何,学界素有争论。自许慎以来,其参字的主流读法便是"森音""所今切"(今读为shēn)。"骖音""七南反"(今读为cān)是略晚出现的或然读法。二者之中孰为正读,历代学人训释颇多而往往失其本旨。实际上,曰"参"曰"舆"皆是表示天上的星宿之名,与宋世以降逐渐崛起的"骖乘"说并无关系。尤应指出的是,曾子名字之中还隐括了其出生之年的天文星象信息,不惟所涉音义问题可据此定谳,即使有关孔子、曾子生年的歧说,亦可以因之得一新证。  相似文献   

5.
正名字是一个人的标志和符号。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人对名字格外重视,通过名字寄托希望、趋利避害、留存记忆。正因如此,不经意间,名字就会泄露你的很多秘密。泄露在兄弟中的排行。我们常用伯、仲、叔、季区分一二三四,此法常被用在区分兄弟排行的顺序上。在兄弟排行中代表老大,以"伯"字入名的如:陈玄伯、刘伯温、林伯渠、张伯义、刘伯承。在兄弟排行中代表老二,以"仲"字入名的如:张  相似文献   

6.
先秦有两个公孙龙:一是孔门弟子,一是六国时辩士。但明代以前,这两个公孙龙却没有得到有效区分,因而公孙龙字子秉之说,一直在然疑之间。据古人名字相应之理,孔门弟子公孙龙,名公孙砻,字子石;辩者公孙龙,名公孙龓,字子秉。《说文》云:"龓,兼有也。"又云:"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龙"与"龓"通假,有"兼包"、"占尽"、"专有"之义,其用字之例就在孟子所引季孙"龙断"一语。但孟子以"求龙断而登之"释其词,却曲解了季孙本意,以致后世注家皆从孟子而以"冈垄之断而高者"释其义。  相似文献   

7.
谢炳国 《天风》2022,(5):60-60
据"澎湃新闻"4月5日报道:每逢清明,各种祭品开始销售,除传统的祭品外,市场上还有"冰箱""电脑""汽车"等现代生活用品,甚至"名包""名酒""豪宅"也"应有尽有".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更有商家把"创意"放到了防疫物品上,今年清明,市场上竟然出现了用纸扎的"口罩"、自制的"疫苗"等祭品,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8.
"对越在天"出自《诗经·周颂·清庙》,此后在魏晋隋唐有"对越两仪""对越天休""对越三才"等词语出现。到了宋明时期,在理学家的影响下,"对越上帝""对越神明"等"对越"词组广泛流行。在理学家的诠释下,"对越"成为儒门自我修养的重要工夫,同时也赋予了"对越"以新的思想意义。与晋唐旧注中的意义不同,"对越"在理学中更多地具有"面对""对接""通达"等意思,体现了人心与天心、上帝之心的贯通。  相似文献   

9.
佚名 《天风》2009,(7):38-38
一、父母为孩子祈祷 “主耶稣啊,我奉你的名来到你面前,将我们孩子——(名字)交在你手里。我深信唯有你最知道他的需要,在你的照顾与保护中成长,以及让你的旨意成就在他的生命中,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正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有的写"夔"字,有的写"赢",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教室掌声雷鸣。我慢慢地说道:"世间最难写的是这个‘人’字,有些人终其一生,却并没有写好这个字。""人"字的一撇代表骨气,一捺代表底气。骨气是人的立身之本,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了骨气就有了自尊,有自尊的人就会有  相似文献   

11.
只生不养 人们常常有个错误的育儿理念,认为自己的孩子无灾无病,能吃能睡,身体健壮,就是好孩子。根本就没有考虑孩子的心里到底有什么需求。把孩子交给父母、保姆、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只想到有孩子的乐趣,没有尽到父母养育孩子的职责。总是以工作太忙和社交太多而没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致使孩子形成孤独的心理。时间越长,这种心理问题越严重。尤其要牺牲一点社交时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以家庭为单位探讨父母及亲子间的择偶偏好及分歧原因。结果发现,相比于男生家庭,女生父母对未来女婿在"好品质"、"好资源"方面的标准更高,也更为重视对方的国籍和政治背景同自己的一致性;在家庭内部,男生父亲比母亲更为重视未来儿媳的外貌,女生母亲比父亲对未来女婿更挑剔,尤其在"好品质"、"好性格"和"好资源"上的要求更高。在家庭内部的亲子择偶分歧上,子女比父母更在意未来伴侣是否有好基因优势和让人快乐的好性格,父母更为重视对方是否有"好品质"、"好资源"以及国籍、政治背景的一致性。此外,亲子关系越好,亲子间在某些特质上偏好的一致性程度反而更低。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父母对自己同孩子关系的评价越亲密,父亲对孩子未来配偶在"好品质"和"好父母"、母亲在"好品质"上的要求越苛刻。母亲同儿子的关系越亲密,儿子对未来配偶在厨艺和操持家务方面的要求相较于母亲越挑剔。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8)
正在旧约圣经中,上帝并不是只有一个名字,而是有许多个名字。这些不同的名字能让人更充分地了解上帝的属性。本文选择旧约圣经中三个最主要的上帝名称"神""耶和华""耶和华神",来分析它们所表达的上帝的属性。  相似文献   

14.
<正>回族穆斯林的名字极具特色,不仅多数人有一个与汉族人无异的汉语名字,同时还有一个能够体现伊斯兰教信仰的名字,俗称"经  相似文献   

15.
<正>"学历越高,找对象越难吗?"在大部分人看来,有时学历能给人造成压力,这在女性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网络上甚至有人这样调侃:"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还有一种是女博士。"高学历为何成了婚恋的负担?硕士生、博士生的婚恋窘境如何破解?1.四成以上研究生找对象难社会上高学历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这一点已引起公众关注。2013年,中国科技大学博士李龙科等人发布其对本校465名在校研究生分性别进行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6.
低眉寻清欢     
正王维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句话,唯有中年后方能读懂。人越年长,便会对身边的人与事越来越淡然。朋友有新有旧,手里能把握的感情归根到底是几个人的事,诸如父母、子女、姊妹和爱人。好奇盲目的社交年龄过完之后,越来越对华而不实的社交关系缺少耐性和妥协之心,也越来越坚信,每个人内心的痛苦、辛涩,始终只能自己临渊而立地面对。人越老,越需要一颗老而弥坚的内心。清人吴景旭在文中说:"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我虽  相似文献   

17.
笑话!当今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中的太阳,哪个父母不认识自己的孩子。当然,你清楚知道你的孩子今年几岁、爱穿什么、爱吃什么,但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心里想什么,乐意干什么吗?教育子女,首当其冲是要知子、识子。对孩子认识越全面越能使你的教育起到预期的作用;对孩子认识的越细致越  相似文献   

18.
提升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有家长问我,孩子成绩不好,且做事畏畏缩缩,我们做父母的真是恨铁不成钢,忍不住每天都要说说他(她)骂骂他(她),希望他(她)学业有所进步,做事更大胆主动。可不知怎么搞的,我们越说孩子成绩反而每况愈下,而且人显得越来越孤僻、自卑、不言不语,与家长隔阂加深,家庭笼罩着一片阴影。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谈到中国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要不忘著名画家卢沉一句名言,"吞吐古今,涉猎中外",对传统要"学深学透"。如同孩子和父母,要认得"亲父母"和"祖宗",不仅要血液相融,更要灵魂相融,建立深厚的感情,把根扎好。等待孩子长大思想成熟了,然后再谈"涉猎中外",否则就乱了。孩子从小被拐骗抱走了,长大了认养父母而不认亲父母,即使别人帮他找到亲父母,也没有了感情,融不在一块;如果孩子对父母有印象有感情,即使被拐骗走,长大也能像"塞翁失马"故事,带一群马跑回来。  相似文献   

20.
正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个文人举"墨"字求对,不少人以"笔""书""纸"等字相对,只有一位姓张的文人以"泉"字对之,十分巧妙,一时传为佳话。因为"墨"字上半部为"黑","泉"字上半部为"白",各属颜色中的一种,且词义相反;两字的下半部分别为"土"与"水",同属于五行,也很巧。在名胜中题写一字联的比较少见,因为无论如何一个字无法描绘出名胜的景色。不过,当代联家方克逸为安徽巢湖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