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正统派伦理学是现代资产阶级神学伦理学的一个流派,就其方法论倾向来说,属于伦理非理性主义。这个流派还被称为新新教(新基督教)伦理学、“危机神学”、“辩证神学”。新正统派伦理学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流行于欧洲和美国。它的奠基人是瑞士神学家卡尔·巴尔特(1886—1968)。此外还有瑞士神学家埃米尔·布龙纳(1889  相似文献   

2.
<正>在公众的阅读需求、哲学系新生入学教科书需要等的推动下,伦理学教程、伦理学导论类图书与其他专业书籍相比,一直都是德语世界(德国、奥地利、瑞士德语区)哲学图书市场的宠儿。概括起来,最近三十年来德语世界出版的伦理学教程大致具有如下四个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姚燕 《哲学动态》2006,(5):53-59
彼得·乌尔利希(PeterUlrich,1948~)现为瑞士圣·加仑大学经济伦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当代德语国家地区经济伦理学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欧洲经济伦理网络组织执行委员、董事等职。曾多年从事企业咨询顾问工作,有丰富的经济活动实践经验。他的整合性经济伦理学自树一帜,在德语区的经济伦理学和企业伦理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在德国深有影响。他著述丰富,主要代表作有《整合性经济伦理学———服务于生活的经济学之基础》、《经济理性的转变———现代工业社会进步的远景》、《失去魔力的市场———经济伦理的定向》,2005年出版《文明化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启了民族伦理学的研究。经过20余年的发展,民族伦理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有多部民族伦理学专著出版、大量的研究论文问世,而且在一些民族高等院校设立了民族伦理学研究所,招收民族伦理学方向的研究生。但是,在民族伦理学研究一派繁荣的表象  相似文献   

5.
布伦克特认为在其之前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讨过于驳杂,缺乏严谨性,因而试图回溯马克思关于伦理学的思考,并提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存在一种基于自由的伦理学,这种自由伦理学不仅具有元伦理学基础,而且具有规范伦理学内涵。布伦克特的阐释激活了马克思与伦理学的论辩,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阐发提供了富有借鉴意义的理论资源,但也存在对马克思的思想——尤其是对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作泛伦理学处理的倾向,没能摆脱伦理学视角的局限性。布伦克特在阐释马克思自由伦理学上的理论得失,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学者在对待马克思与伦理学关系上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6.
一、在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论争的背后规范伦理学与德性伦理学的论争是当代伦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术现象。规范伦理学以罗尔斯和哈贝马斯为代表,德性伦理学以麦金太尔为代表,形成了观点相互对立的两大伦理学阵营。规范伦理学以哲学思辨的方法研究伦理问题,其研究领域主要是伦理的价值或道德的应然,期望  相似文献   

7.
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在现代西方进行了尖锐对峙与激烈争鸣,但在后现代西方进行了富有戏剧性的融合.分析西方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间的现代争鸣和后现代融合,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伦理学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发展轨迹,而且能够为我们认识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一书 ,共 31万字 (下简称《教程》) ,近期出版了。这不仅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新闻学科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创新的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伦理学工作者对诸如伦理学原理、职业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婚姻家庭伦理学 ,以及中外伦理思想史等都进行了研究 ,而且相继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在职业伦理学中 ,我们不少同志也先后研究出版了干部伦理学、教师伦理学、商业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等著作 ,但却…  相似文献   

9.
德性伦理学是古希腊伦理学的传统.但自近代以来,德性伦理学先后发生了两次规范化运动.一次是以功利主义和康德伦理学为代表的规范伦理学取代了德性伦理学的主导地位;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的德性伦理学复归运动中,德性伦理学内部阵营中出现的规范化的理论动向.德性伦理学的两次规范化运动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理论上的批评.德性伦理规范化引致的理论思考是:在现代社会中,德性伦理是否必要,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为我国伦理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我国改革开放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总体格局相融合,我国伦理学在过去40年经历了从摸索性发展到稳健性发展的转型升级,目前已经迎来即将强起来的光明前景。由于被深深地打上了苏联伦理学理论模式的烙印,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伦理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均有较大的变革空间。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伦理学界逐步改变了这种状况,致力于在伦理学研究领域全面发力、用功,从而形成了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伦理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伦理学四个主要研究方向。要实现中国特色伦理学的繁荣昌盛,我国需要有一支数量达到相当规模的伦理学研究队伍,更需要培养一批伦理学大师。我国伦理学目前还处于积聚发展潜能和呼唤大师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