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阿拉伯语"■"词义为"中间""中部",其有多种含义:优选、公正、最佳,指向"中",但归于"正",强调不偏不倚,强调中和、均衡但不失原则,强调虔诚敬畏,但反对极端,中道思想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穆斯林学者们根据《古兰经》和圣训认为,中道的定义需符合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择善,选择最佳、最好的方面;二是取中,无论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一个非常爱好和平、重视中道思想的宗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就是“顺从”的意思,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之为“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顺从者”。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宗教信仰方面,坚持信仰原则,“谨守中道”,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真主),不以物配主。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在真主之外还存在别神的说法。《古兰经》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真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神,除此以外,别无他神。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标准也就是这个认主独一的原则,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正确的,反…  相似文献   

3.
中道即中正之道,是伊斯兰教的正道。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2:145)从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文看出,伟大的真主将中道仁慈作为穆斯林的民族属性和伊斯兰教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使者和穆斯林履行伊斯兰教基本精神的使命,作为世人了解和认识伊斯兰教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见,伊斯兰教的中道仁慈思想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4.
乙:我们分、,完“中庸之道”之后,回头再去讨论阿人”做媒”的问题。丙:阿婆是“?道者”,认为“中庸是最适中的”,观.她又否定‘“中间人”,这样不是自相矛尼/自打嘴巴吗?乙:不会的3壬。果解作“中间”碰壁的话,她马上“转I二”而解作“适中”便可以了。甲:但是,胎地里把“中间”改为“适中”,是“偷换概念”‘“偷天换日”的手法。况且,说句空洞无物的话有什么用呢?乙:有“瞒天过海”的特别用途!甲:利用文字魔术做成的障眼法,的确可以骗过很多人。乙:很多“中道者”自己也不意识到“空无内容”而自/。;欺人。自…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两个实验,采用大小判断任务,选取读写习惯相反的维、汉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类被试对阿拉伯数字和母语数字空间表征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结果发现:(1)维、汉被试均表现出对阿拉伯小数反应左手快于右手,对大数反应右手快于左手,即出现正向SNARC效应;(2)维吾尔族被试表现出对母语小数反应右手快于左手,对大数反应左手快于右手,即对母语数字出现反向SNARC效应;汉族被试表现出对母语小数反应左手快于右手,对大数反应右手快于左手,即对母语数字出现正向SNARC效应。结论:(1)维、汉被试对于阿拉伯数字的SNARC效应存在一致性;(2)维、汉被试母语数字的SNARC效应存在差异性;(3)数字空间对应性与书写习惯是导致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Gevers等的实验范式,以判断数字大小并选择不同言语符号方向信息左右为任务。材料为阿拉伯数字(1、2、8、9)和汉字、英文单词符号(“左”、“右”、“left”、“m#t”)。考察在不同语言符号方向信息下数字-空间联结SANBC效应的编码方式,结果发现:(1)在汉字和英文符号信息下,被试在数字大小比较任务中都表现出SNARC效应;(2)在汉字符号方向信息下。SNARC效应的编码方式主要存在视觉空间和言语空间编码,且以言语空间编码为主;(3)在英文符号方向信息下。SNARC效应的鳊码方式主要是视觉空间编码。  相似文献   

7.
什切潘斯基(Jan Szczepański)博士,是波兰科学院副院长。在本文里,他试图总结一种所谓关于“他人”的通俗哲学,从而提出一些关于人、人性的新看法。他认为,他人是我存在的条件,离他则无我。反之亦然。在我与他之间有一种“中间”关系,即他称之为“奇怪的空间”。人之善恶并不是天然就在我或他之内,而是在于这个地处我与他当中的“奇怪的空间”之中。作者进而提出三个世界论:外在的物质世界、内在的精神世界以及在这二者之间的“中间”世界;后者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精神的,而是“社会性的”,因此又称为社会世界。人类社会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都来源于此。三个世界——人类存在的三个方面涉及人的生活的全部范围。一个完人是善于处理这三方面关系的人。作者又认为,人需要全面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否则,就不能全面理解自己的人性。可是,人的内在世界(对他人)是密封着的,看不透的;所以,作者得出结论:人从来就不能够采取完全人性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什切潘斯基的“中间”世界论,使人想起马赫和詹姆士的非心非物的“中间东西”。两者似不无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各位朵斯提:赛俩目 “主麻”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聚礼。时间是每周五下午1点至3点(与晌礼时间相同)在清真寺举行集体礼拜,穆斯林称星期五为主麻日或聚礼日。  相似文献   

9.
有人认为伊斯兰教的前定观是宿命论,本人不揣冒昧,参考有关经典资料撰写此文,旨在说明伊斯兰教的前定规不是宿命论。众所周知,信仰前定是伊斯兰教的“六大信条”之一。前定,系阿拉伯语“盖德尔”的意译,我国探汉语的穆斯林称“定然”、“定夺”。《古兰经》论述前走的经文很多,现引以下几节;“不得真主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真主已注定各人的寿限了。”(3:145);“如果真主使你遭受灾难,那末,除他外绝无能解除的。如果他使你享受福利,(那末,任何人不能干涉他),因为他对于万事是全能的。”(6:17);“你说:‘我们…  相似文献   

10.
兰荣桂(1913—2000),上海知名回族企业家。昔年(约1940年创立)上海伊斯兰医疗器械制造厂(以下简称“上伊厂”)的“老板”。如今,若采访老一辈回回,无不追忆他是年高德劭的大乡佬!他(她)们会立即描画出印在脑里的形象:一副和蔼的面孔,一身朴素的衣着,一双眼睛凹陷,山羊胡须飘拂,雪一般洁白,且在颧骨下生出两把,俨然是个阿拉伯人。并会伸出大拇指,啧啧夸赞兰荣桂:中等的个儿收存善良的心地,博大的胸中包涵高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罗马书》12章3节:“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这节经文的前半节希腊原文是:“(μη) (ùπ∈)ρφρον(∈ι)ν παρ’δ δ(∈ι) φρον(∈ι)ν (à)λλ(à) φρον(∈ι)ν (∈ιs) Tò σωφρον(∈ι)ν...(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但要……看得合乎中道).”原文中四次用同一字根的动词“φρον(E)ω”,即“看”,这个希腊字(在这节经文中)的意思包括“思想、估量、认为,持某种看法,有某种评价”;其中有两次是这一字根的复合动词形式“(ùπ∈)ρφρον(∈)ω”和“σωφρον(∈)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很早以来,阿拉伯人民就十分向往和敬仰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远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阿拉伯人的圣先知穆罕默德,即对中国的悠久文化惊叹不已,并以这样的格言训诫自己的弟子和伊斯兰教信徒:“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圣训》)伊斯兰教创立之后,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触更为广泛,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渐趋丰富。最早详细记载中国思想文化信息的阿拉伯古籍,是公元988年由著名历史学家伊本·奈迭木(IbnalNadim,死于995年)所著的不朽著作《书目》(AIFihrist)。伊…  相似文献   

13.
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构成的根本规律。本文只限于讲他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逻辑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依“绝对精神”发展的三大阶段而分为三个部分:即“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在逻辑学阶段中,“绝对精神”只是作为超时空以外的纯思维、纯概念而发展。自然界则“是不能在时间上发展的,它只能在空间上展开自己的多样性”。在精神哲学阶段中的东西则既在空间之中,也在时间之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绝对精神”在其  相似文献   

14.
论当前改革中的利益失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益,按最通俗的解释,即“好处”。毫无疑问,利益只能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单独的个人无所谓利益。因此,利益是一个表示关系的概念,或者说,利益总是一种社会关系。进而言之,所谓利益关系,即是指既定社会中人们各种利益(其核心是物质利益)的组合方式与结构。本文的对象是当前中国改革中的利益关系,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实证分析:利益分化;(2)价值判断:利益失衡;(3)失衡原因:游戏规则扭曲与利益主体错位;(4)小结:本文的政策含义。一、从利益均等到利益分化对利益关系的考察,首先是实证分析,即“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中道,即中正之道。中道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重要思想主张,是穆斯林宗教功修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古兰经》、圣训中蕴含着大量中道思想的内容,体现了中道思想的丰富内涵。本文就中道的内涵、穆圣立法原则中的中道精神,以及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实践中的中道路径,对伊斯兰教的“中道”内涵与实践做一浅识。  相似文献   

16.
《易传》义利观研究──兼论《易传》之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利关系是《易传》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易传》作者系统总结并发展了先秦诸子的义利观,认为“义”乃人类行为最基本之道德规范,其职能是“理财、正辞、禁民为非”,其基本含义是“崇德向善”、“广业济世”、“和谐中正”、“崇刚抑柔”、“顺天应时”;“利”的基本含义则是指“天地之大义”,凡合于义者,皆视为利。因此,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易传》作者的基本思想是:(1)“义以为上,以义制利”;(2)义以生利,利在义中;(3)义利合一,相互为用。  相似文献   

17.
牧声 《天风》2009,(12):16-17
“主日”一词始见于圣经《启示录))第1章10节,约翰在拔摩海岛见异象的时间是在“主日”。它原意自然是指“主的日子”。基督教从犹太教守安息日(礼拜六)转变到在“七日的第一日”(即礼拜天,也就是“主日”)礼拜,开始于主复活显现的那一天(参约20:1),以后门徒及其追随者们为了纪念主的复活,往往就在那一天聚集(参约20:26;徒20:7)。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对竞争认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津市和广州市53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半开放式问卷,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研究了他们对竞争的认识,并对这种认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由竞争一词最易联想到“激烈”、“残酷”、“公平或不公平”、“压力或动力”等内容;(2)大学生认为竞争存在的领域从高到低依次是商业与市场经济、就业与工作、比赛与体育运动、学习与考试、国家与社会等;(3)大学生认为竞争是“激烈”、“残酷”、“对抗”等;(4)大学生认为竞争的主要作用是动力、压力和机遇或挑战;(5)大学生对竞争性质的认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试析王充的鬼神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们一般都用“无(鬼)神论”来概括王充关于鬼的论述,称赞王充是“后汉时代最大的无神论者”,说王充哲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无神论”。①但当翻开《论衡》时,我们却发现王充对鬼神的批判,仅停留在讲“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之《论死篇》;而在后来的《死伪篇》《纪妖篇))(订鬼篇》等中,王充对鬼神乃至妖怪,并没有采取否定的态度,以至称王充是无神论的学者也说:“《论死》的鬼论观点本来十分明确,中间出了一篇《纪妖》,到了《订鬼》观点就动摇模糊了。”(任继愈:{中国哲学史新编》,第535页)我认为,要全面…  相似文献   

20.
何庸同志在自己的文章中认为,一个命题如果有了“或者”就可分析为“可兼析取”(即相容选言),决无例外。例如: 一、我认为一个命题是什么命题,决定于形式而不决定于有关事实。二、当语言形式上不好区分时,就取含意最少的,即取各种情况的“最大公约数”。不可兼的析取蕴含可兼的析取,后者是前者的“最大公约数”。故有了“或者”,就可分析为可兼析取,决无例外。三、为了表达不可兼之意,最好多说点话,不要省略,不要再让人家从事实方面去体会猜测说话者的原意。”(摘自《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