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在"三自"原则下办好主的教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教会管理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历史上,基督教曾于唐代、元代、明末清初及鸦片战争后的近现代先后四入中国,从"大秦景教""也里可温"到天主教各修会再到新教各差会的到来,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一个基本特征——处境化。时至今日,基督教处境化已成为全体信徒的共识,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基督教在华发展路向发生了重要变化:"社会福音"神学思潮在欧美广泛传播并开始对中国教会产生影响;中国国内民族主义兴起,"本色教会"建设步伐加快,超越宗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开始建立;加之教会改变以往福音传播区域局限之认知日渐明确,这一切,促成了中国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至今60年整,不仅使中国基督教从"教会在中国"转变成"中国的教会",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社会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庆祝大会,大会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做了总结:研究了历史--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三自原则,走爱国爱教的道路,是办好中国教会的必由之路;分析了现状--如今人们对待宗教所持有的开放态度前所未有,社会的深刻变化显然给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角色定位与展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更指明了未来--继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建设一个和谐的、健康发展的教会,这是新时期三自爱国运动的重要使命.大会号召全国教会同工同道,应当为建设和谐的、健康发展的教会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基督教中国化是教会的老命题、新担当,实践基督教中国化最直接的主体乃是中国教会,这要求关心中国基督教的各界人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阐释福音,向中国人见证生命之道。复旦大学徐以骅教授曾说,在我国,基督教实际上需要经历"两个中国化":一个是教会管理或主权的中国化,这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基本完成;另一个是教义、神学和礼仪等的中国化,而这是更为漫长和艰巨的过程。因此,教会需要  相似文献   

5.
科学创新管理天主教会是当前提出的我们教会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广大信徒也强调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教会管理。事实上,加强教会建设、创新教会管理已成为当前各界层教会内部十分迫切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文革 《天风》2022,(6):31-33
1.引言 一般来说,大多数中国基督教会继承了宗教改革传统,即高举圣经权威,并以上帝之道为信仰的基础.因此,这些教会也自然会把讲道看做是崇拜的中心环节.然而今天有一些信徒受到市场化思维的影响,把教会的讲员当做灵性产品的供给者.他们认为自己到教会花了时间和路费,就应该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灵性"供应".不然,自己或是慢慢不来这间教会了,或是按自己的灵性需要开始"追星"——只挑选那些符合自己灵性"品位"的牧师所讲的道来听.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3)
<正>编者按:"堂务管理委员会"是教会的管理组织机构。随着教会的发展,对教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管理组织的堂委会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堂委会"的职能是什么?应当怎样换届?本期请几位牧者谈谈堂会换届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田素良 《天风》2022,(2):37-38
有着"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美誉的金乡是一个充满风土人情之美、历史人文之美、生活环境之美、社会和谐之美的县城.这是一个景美、人美、心更美的地方!北豆腐营基督教永生堂就坐落于美丽的金乡县城,永生堂高举爱国爱教旗帜,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积极引导信徒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做出了有益探索.永生...  相似文献   

9.
"义工"在教会中常指参与教会事工却不领薪金的基督徒,这在全国教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温州教会中,"义工"则专指那些参与教会传道、负责讲台牧养而不取酬报的"义工传道"。"义工"在温州教会中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各个历史时期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肯定地说,今日温州教会复兴的基础,就是拥有数以千计的义工传道。他们对教会的自身管理、教会牧养、事工拓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温州教会各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简要介绍义工在温州教会的发展,藉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义工发展以及他们在教会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创建"和谐教堂"是《圣经》的要求,是教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基督教会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应有的时代见证。本文主要通过当代著名神学家史丹利·葛伦斯(Stanley J.Grenz)所提倡的团契神学的角度来分析,创建"和谐教堂"具有充分的圣经基础和神学依据,创建和谐教堂是教会发展的自身需要和时代的召唤,是坚持三自爱国原则办好教会的体现,也是深化神学思想建设的具体体现。实践《圣经》中的团契教导,对于促进教会和谐,保证教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无疑对提高教会的社会形象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推动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林玉良 《天风》2014,(2):26-28
引言: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优秀文化遗产流传的载体,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财富,有着"历史科学的粮仓"之称。随着时代的变迁,教会有些珍贵的资料在非常年代已不复存留,其损失真是无法估量.做好教会档案管理工作,对教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化管理档案,是衡量教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神在教会中赐下丰富恩典的历史凭证.近年来,各地教会和各级基督教两会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着手收集资料和鳊撰教会历史,为今后的教会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本文就教会档案管理这一话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孙斌 《天风》2009,(5):18-18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圣经的重要主题之一.从(<创世记>到<启示录>,贯穿的主线之一就是"和谐".创造本身就是和谐的,救赎的目的就是要使神人和好,在新天新地中,更是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教会在地上的使命之一就是建立主的教会,使之成为金灯台,照亮这个世界.然而,教会目前的状况是堂点多,信徒多,且成分复杂,而教会力量薄弱,这对堂点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常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堂点管理不好,就容易使主的羊群分散,就容易出现矛盾,容易让异端邪说钻空子,造成教会内部的不和睦,也会造成教会的不和谐.  相似文献   

13.
林玉良 《天风》2014,(2):26-28
引言: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优秀文化遗产流传的载体,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财富,有着"历史科学的粮仓"之称。随着时代的变迁,教会有些珍贵的资料在非常年代已不复存留,其损失真是无法估量.做好教会档案管理工作,对教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化管理档案,是衡量教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神在教会中赐下丰富恩典的历史凭证.近年来,各地教会和各级基督教两会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着手收集资料和鳊撰教会历史,为今后的教会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本文就教会档案管理这一话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刘立权 《天风》2020,(1):12-13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一个活的、有生命、有温度的身体,不是死的、冰冷的。教会发展需要各种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也需要每一个人有爱主爱人之心,爱可以使冰冷的制度变得温暖。爱是教会行政管理的基础,是教会行政管理者属灵生命的特质,教会行政管理是一种属灵的恩赐。“神在教会所设立的……治理事的。”  相似文献   

15.
王俊 《天风》2018,(8):9-10
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在中国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教会管理是教会各项事工规范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探索研究教会管理的中国化,以符合中国处境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教会,才能使中国教会更好地发展,结出丰硕的果实。本期我们邀请了几位同工谈谈对此话题的看法(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  相似文献   

16.
翁溯利 《天风》2016,(8):14-15
正教牧人员传给世人的应为真理之"道",授予信徒的当是侍主之"业"。现今有很多教会尤其是基层教会,存在"信徒多,工人少"的牧养窘境;笔者认为现今教会可以借鉴使徒教会的牧养理念,抓好四件事:第一件事:教风的控管使徒时代的教会在犹大地全面发展时,信徒越发增添(参徒5:12-16),教会免不了会有某些不良风气,此时教会的掌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1,(4):38
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是最可靠的固化记录,最具有权威性和凭证性。尤其是独一而珍贵的历史性档案资料,一旦损毁,其原貌无法复原,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一个教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科学规范地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教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神在各教会中赐下的丰富恩典之重要历史凭证。80年代教会刚恢复时,要查一些资料十分困难,因为多数已在"文革"中付之一炬。可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我们不禁要问:这30年中究竟留下了多少档案资料可供后人查阅?本期话题是"关注教会档案管理",盼望教会同工同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俞伟忠 《天风》2011,(8):4-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宗教报告(2010)》指出:我国基督教徒数量在大部分地区增长较快。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基督徒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总体估计为2305万人。信徒结构也发生变化,其中有不少是知识分子及工商企业家。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教会不少讲台缺乏供应,教会管理滞后,尤其是教会人才之匮乏,已经严重影响了教会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3)
正好的管理不但要有序,更要有策略、有制度地运用和组织教会的各类资源,并有效率、有效能地达成目标当今教会,绝大多数的教会负责人或教牧同工都相信,教会作为一个属灵团体,管理依然是必不可缺且是重要的。从圣经角度看,无论是在旧约中,神安置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修理看守"(参创2:15),并要"治理这地"(参创1:28),还是在新约中,使徒保罗把"治理事的"作为圣灵的恩赐之一的事实(参林前12:28),都清楚地说明管理或治理是教会发展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以下是个人关于教会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田素良 《天风》2021,(2):40-41
素有"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之称的山东省济宁市,历史悠久,千年的文明历史,沉淀孕育着济宁.济宁教会顺应时代的发展,诸多圣工充满了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