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婚姻道德生活是通过婚姻选择、婚姻缔结和婚姻解除来呈现的。清代婚姻选择受着政治禁忌、尊卑禁忌、乱伦禁忌等的限制。这些限制反映了清代人在婚姻选择方面有着不同的价值动因。就大体趋势而言,道德在清代婚姻缔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式微,而财物的作用却越来越突出。这种婚姻重财之风,使正常的婚姻缔结方式发生了异化,导致了收继婚、买卖婚、劳役婚、兄弟合娶、童养媳婚、抢婚等不正常婚姻的出现。夫妻离婚的权力由夫妻双方、双方父母、家族乃至清朝政府共同掌握,它意味着离婚是一个符合清代正义观的社会事件,离婚过程中的财产处理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一个谁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探讨夫妻生活事件、归因方式及其与婚姻冲突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阳市已婚完整家庭1~10年的夫妻620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夫妻报告的前三项冲突领域是家务琐事、不良习惯和交流解决问题方面;妻子和丈夫报告的生活事件解释了婚姻冲突15.4%和11.9%的变异,归因解释了28.7%和24.7%的变异;归因在夫妻报告的生活事件和婚姻冲突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如果一个园丁擅长种花木,我们就说他精通园林艺术。同样,如果一对夫妇善于培养爱情之花,使婚姻这个园林繁荣兴盛,我们就说这对夫妇有婚姻的“园林艺术”。这种比喻并不牵强,因为,婚姻关系同所有事物一样,面临着大自然给予的挑战:或生长而繁荣,或凋谢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亲关系动机对家庭消费决策及婚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两项研究分别在单独决策和共同决策情境下,采用家庭消费决策任务、亲关系动机量表、婚姻调适测定问卷对118名个体被试(研究1)和94对夫妻被试(研究2)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当个体单独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亲关系动机越高,理性程度越低,而婚姻满意度越高;(2)当夫妻共同进行家庭消费决策时,不同亲关系动机组合下的夫妻理性程度无显著差异,而整体婚姻满意度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夫妻二人亲关系动机“同高”组合下的整体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同低”组合和“混合”组合,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结果还发现亲关系动机与年龄、婚龄、子女情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均有关。本研究表明,亲关系动机虽有利于提高婚姻满意度,但在个体单独决策时易引发非理性消费,强调了互动沟通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婚姻冲突、应对策略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婚姻冲突、应对策略、婚姻满意度的特点及其关系。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阳市已婚完整家庭1~10年的夫妻620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夫妻报告的前三项冲突是:家务琐事、不良习惯和交流解决问题方面。在家务琐事、交流解决问题和孩子方面,妻子报告的冲突显著多于丈夫;妻子报告的双方回避应对显著多于丈夫;2)人际关系冲突和工作方面的冲突分别对妻子和丈夫的婚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双方都报告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对对方婚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但妻子报告的人际关系冲突对丈夫婚姻满意的预测作用更大;3)自己和对方的应对策略在妻子报告的冲突与婚姻满意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丈夫报告的冲突与婚姻满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丰盛 《天风》2014,(8):36-36
有人因为钱而结婚,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有人因为钱而结不起婚,无奈只好奔向“裸婚时代”;还有人结了婚,却为钱闹离婚、假离婚.婚姻本是慎重之事,却被各种金钱利益毁了其神圣性.那么,夫妻之间该怎样看待金钱?如何管理金钱?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投资理论,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我国新婚夫妻的婚姻类型,并采用BCH法检验不同婚姻类型与夫妻双方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夫妻的婚姻可分为:“幸福”型、“平淡”型和“妻子痛苦”型;不同婚姻类型对夫妻双方自尊的影响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幸福的婚姻的确有利于个体自尊;不同婚姻类型对自尊的影响在夫妻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婚姻的美满幸福,不仅仅在于夫妻双方的感情浓厚与否,也在于双方对婚姻认识的观点是否正确。以下20道测验题将帮助你自我检测一下自己的婚姻观是否正确。如果你答错了,很难说你的婚姻是美满的。你可以对照后面的答案,它会告诉你症结所在。一、测题: 1.和爱人交谈,重要的在于内容充实,而不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11年对陕西省杨凌区农村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问卷调查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农民的宗教与婚姻质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同宗教归属的夫妻的婚姻质量要高于非相同宗教归属的夫妻;如果夫妻双方个人宗教信仰的虔诚度越高、个人宗教参与的频率越高,其婚姻质量越高;如果夫妻双方的共同宗教参与越频繁,其婚姻质量越高;如果夫妻双方相信上帝在其婚姻关系中的重要性的程度越深,其婚姻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10.
《诗经》的家庭伦理思想包括亲子、兄弟和婚姻夫妻伦理。作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源头 ,《诗经》在“孝”的道德范畴、兄弟之伦、夫妻男女道德等方面 ,具有比较原始的内容和意义 ,但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已经初见端倪。《诗经》的家庭伦理思想 ,经由儒家学者的改造和发挥 ,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婚姻是人生的大喜事。婚礼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礼节。基督教对婚姻看作是一件神圣的事。不仅要求男女二人之间慎重结合,而且要求二人在神面前庄严地许愿立约,得到神的祝福。现在根据圣经的教训,作简要的证道。婚姻之礼是神所设立的 圣经记载:起初,神造人,不是单造男,也不是单造女,乃是造男女两性,使之结为夫妻,组织家庭,并赐福给他们。耶稣说:“因  相似文献   

12.
朱哲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52-152
当代婚姻讲究自由恋爱,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爱人伴侣,然而在先秦儒家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说孔孟荀的夫妻之道代表了整个古代中华民族的夫妻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对我们今天处理夫妻关系,以及处理家庭道德关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夫妻相似性和婚姻质量的关系一直是婚姻适应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至今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而且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探讨。为此,从澳门选取132对夫妻,采用夫妻独立作答的方式,对他们的价值观,沟通模式和婚姻适应进行测查,以探讨夫妻价值观的相似性和差异,以及沟通在夫妻价值观相似性和婚姻质量两者关系间的作用。经t检验、阶层内相关和结构方差模型分析,结果发现:(1)夫妻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相似性,其实夫妻的相似性明显多于随机配对的夫妻;也存在差异,其中丈夫比妻子更看重权力和成就;(2)丈夫报告的双方回避沟通明显多于妻子,但其报告的婚姻满意度和情感表达明显好于妻子;(3)研究不仅验证了以往研究结果,即夫妻越相似,其婚姻质量就越高,而且进一步发现这种关系通过沟通起作用。最后,研究得出结论,伴侣选择应是相似和互补结合的产物,而沟通是夫妻关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高祖权 《天风》2002,(5):53-53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是带有责任性的“契约”,象征着把自己的身、心、灵部交给另一方,使两者的生命连结在一起,不分彼此,不可分割的最稳定、完美的契合。基督徒更要把婚姻交托给神耶和华,婚后要相爱、相助、谦卑、容忍,同负一轭,同定天路。在婚咽生活上多作美好的见证,处处荣耀神的名。圣经在希伯来书13章第4节中告诫我们:“婚姻,人人都当尊重。”然而,人心是自由的,是无法羁绊的。往住在人生的旅途中,已婚男女在社会上难保没有遭遇过形形色色“艳遇”的试探,  相似文献   

15.
“道’与“心’分别是道家与禅宗两文化的中心范畴,比较两者的同异性,揭示其内在联系,分析其理论得失,这对深入了解两者的思想旨趣或许不无神益。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揭示“道”与“心”在主要特性上的同异性而不全面论及其基本内涵。一、道家之“道”与禅宗之“。乙”的共通性(-)从“道”的自然无为性到禅宗“心”的自然自由性‘咱然”、“无为”之词均创立于道家,首见于《老子入它们是作为释解“道”的属性的范畴而出现的。老子之“道”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其一,道性自然。这是说“道”的根本特性即表现为自然本然性。《老子》二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我国城乡居民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依据“美满婚姻二维匹配模型理论”,使用婚姻主观感受量表(MPS)和自编婚姻资源问卷对全国29个城市(包括城郊和农村)5464已婚者(2732对夫妻)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夫妻MPS总分和因子1得分之间有显著差异;分别以丈夫的、妻子的及夫妻的MPS的总分和三个因子分为因变量、以夫妻各自婚姻资源条件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12个相应的回归方程。进入MPS总分三个方程的各变量分别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76.5%、76.5%和69.1%。说明了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根据Beta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出影响夫妻婚姻质量最大的因素是丈夫感受到的“夫妻意见的一致性”、丈夫感到“婚后有无孩子”的影响以及妻子的“性生活满足”等。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一个园丁擅长种花木,我们就说他通园林艺术。同样,如果一对夫妇善于培养爱情之花,使婚姻这个园林繁荣兴盛,我们就说这对夫妇有婚姻的“园林艺术”。这种比喻并不牵强,因为,婚姻关系同所有事物一样,面临着大自然给予的挑战:或生长而繁荣,或凋敝而死亡。 幸好,这种艺术并不神秘,也并非少数专家才懂。相反,任何一对夫妇,只要懂得一些园艺的基本技能,都能培养起婚姻的园林艺术,从而使他们的爱情园林鲜花盛开,四季如春。下面便是这门艺术的一些基本技巧。 勤于耕耘感情田野 美国加州格伦代尔咨询中心主任阿兰·洛伊·麦金尼…  相似文献   

18.
“中”、“中庸”、“中和”平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哲学基础。它是由“中”和“庸”二方面含义构成。“中”是事物的核心,又是事物矛盾双方处于相对平衡与和谐的表现,它贯穿事物的发生、存在、发展乃至死亡的全过程。万事万物始于中而又止于中。道从中出,中即道。“庸”为“常”,“中庸”之道就是“中常”之道,也就是说“中”道乃是事物的常道。“中庸”反映了儒家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属于哲学上本体和认识论范畴。“中和”则是儒家把“中”道用到处理各种实际事物中以求得和谐。“中庸”是就客观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而言,“中和”则主要指人们运用‘“中庸”而达到理想的和谐境界而言。  相似文献   

19.
选取北京389对夫妻,采用婚姻压力、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问卷,探讨了婚姻压力和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现状,以及承诺和支持在压力对婚姻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丈夫的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及提供信息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妻子。(2)婚姻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夫妻各自的婚姻质量,但只有妻子感知的婚姻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即自身和配偶的承诺和支持水平,只能在妻子的婚姻压力对自身婚姻质量的预测中起到调节作用,而丈夫身上并未发现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明知不能或者根本就不愿与对方结为夫妻,可是还要费尽心机地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认为“爱情何必非要导致婚姻”,“有感情的性行为可以不受婚姻的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