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7,(8)
<正>佛教历来有致力于公益慈善以利益大众、回报社会的传统。千百年来,佛陀教导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犹如一盏长明不熄之灯,始终温暖着世间,照亮着人心。在竹西佳处、淮左名都的古城扬州,就有这样一个基金会,弘扬仁爱精神,致力公益慈善,凝聚各界爱心,传递无尽心灯。2013年12月,扬州文峰慈善基金会经江苏省民政厅注册登记,成为扬州首家由众人捐资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也是苏北地区首家宗教慈善基  相似文献   

2.
"老板佛教徒"是上海佛教公益慈善的重要参与者,佛教公益慈善实践与公民意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老板佛教徒"组成的"信仰共同体"及其所参与的公益慈善活动,一方面是出于信仰的表达;另一方面体现出新时期佛教社团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即以信仰为纽带的社会团结,是公民共同体意识得以培育的载体,为志愿者精神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藉此可以建构出一种"功德互惠、精神分享"的社会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3.
桑吉扎西 《法音》2010,(9):25-26
<正>本刊讯9月8日上午,由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主办的"中国佛教慈善公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普陀山佛教协会本着“弘扬佛教慈悲济世精神,发扬优良传统,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宗旨,不断创新,积极推进普陀山佛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规范化运作,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全面提升普陀山佛教公益慈善品牌,增强了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正普陀山佛教协会的公益慈善活动,使佛教慈善形象深入人心,赢得了极大的道德感召力和社会公信度,普陀山佛教公益慈善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透明度、公信力和号召力日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6,(3)
正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宗教事务局召开的扶贫工作座谈会精神,佛教界贯彻"精准扶贫"的理念,借出席云南省佛教协会于2016年2月18日至19日在西双版纳举办的"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和"帕松列和帕祜巴升座庆典法会"之机,针对南传上座部佛教所面临的问题,中国佛教协会藏传南传佛教工作办公室和慈善公益委员会联合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四川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举办了杭州市首届"宗教慈善周"活动,市属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团体及杭州基督教青年会、杭州基督教女青年会等共七个团体参加活动,募得善款近200万元,捐助了12个公益慈善项目,受益群众近5000人。整个"慈善周"活动规模宏大、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8.
<正>慈善,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佛教历来有致力于慈善公益来利益社会、回报社会的传统。佛教慈善以其无私的济世思想引导和调节道德行为,对每个不幸者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觉醒 《法音》2011,(11)
(2011年10月1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慈善,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佛教历来有致力于慈善公益以利益大众、回报社会的传统。佛教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2,(10):17-18
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是以荐福观音寺70位尼众法师为主体、秉承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建立起来的基金会,期望以公益慈善为平台做"度人之舟",2005年始在政府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基金会成立8年来,通过13000多位志愿者的投身参与、3000多万元善款的募集襄助,慈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12,(10):40-41
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秉"承慈悲济世"的佛陀情怀,彰显"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宗旨,坚持爱国爱教的基本理念,践行庄严国土、利乐大众的社会理想。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以荐福观音寺70位尼众法师为主体,期望以公益慈善为平台做"度人之舟"。2005年,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成立8年来,基金会秉承"慈悲济世"的佛陀情怀,彰显"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宗旨,坚持爱国爱教的基本理念,践行庄严国土、利乐大众的社会理想。8年的精进耕耘、8年的不懈努力,众多檀越积极投入,无数信众自觉奉献,基金会在广阔的华北和东北地区,展开了大量的慈善济世活动。基金会在自身壮大的同时,也惠及了更多的民众。抚慰鳏寡老人、体恤孤独  相似文献   

12.
<正>佛教有着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本着"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宗旨,佛教寺院、基金会以及慈善组织,在扶贫济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一随着我国佛教公益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透明度、公信力、号召力日渐增强,制度化、专业化、组织化、  相似文献   

13.
邓莉雅 《法音》2015,(3):18-22
<正>佛教慈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非凡的作为。"慈善"一词便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使用的。新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佛教逐渐复兴,同时也接续了太虚"人生佛教"的旗帜,积极入世,发挥佛教弘法利生、慈悲救世的大乘精神,各地佛教协会和寺院纷纷成立慈善功德会,开展慈善活动,服务社会,展现了佛教强大的社会功能。近年来,各地的佛教慈善功德会纷纷改名或直接命名为"慈善基金会",这一变化并不仅仅只是名称上  相似文献   

14.
安博 《法音》2023,(6):74-75
<正>本刊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不断推进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引导佛教慈善事业健康发展。2023年6月20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理事会慈善公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慈善公益培训交流活动在江苏苏州召开。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5,(1)
<正>本刊讯2014年12月12日,由中国公益研究院主办、河仁慈善基金会赞助的首届"佛教与现代慈善"研讨会在福建省福清市崇恩禅寺召开。来自大陆、台湾的慈善家、佛教慈善组织、学界精英40多人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两岸人间佛教与南传佛教的慈善对话"、"净化心灵的佛教慈善"及"大都市中的佛教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以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同心慈善会和福建省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等三个佛教慈善组织为重点,对它们的慈善活动开展和组织运行机制进行剖析,比较其组织特点和发展优势,并将三者分别归纳为"救济型慈善"、"服务型慈善"和"弘法型慈善"三种类型。以这三个佛教组织进行考察,不仅可以反映出福建佛教慈善的基本状况,而且可以代表不同类型的佛教组织运行机制特点,从而揭示我国佛教慈善组织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17.
能超 《中国宗教》2017,(3):56-59
今天开原寺的发展,每年回报社会的近百万元公益慈善项目的运作,既得益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又得益于佛教利益众生的法脉传承,财务上管理和使用好这些公益善款,让它们和佛教事业有机结合,尽慈悲之功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12,(3):1
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门最近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肯定了我国宗教界在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强调了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对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积极支持、平等对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宗教》2012,(10):36-37
佛教慈善,首重对人类心灵境界的提升,注重增强人们对于自身境遇的心理缓释能力。上海市玉佛禅寺在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时始终秉持通过慈善举措,帮助困难者脱离心灵上的煎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的理念。为了推动慈善事业朝着更加专业、有序和规范的方向发展,2008年5月,玉佛禅寺成立了觉群慈爱功德会。作为玉佛禅寺专门的慈善机构,觉群慈爱功德会立足"精神慈善",以"日行一善,快乐365天"为慈善理念,号召广大信众及爱心人士,每天捐出一元钱,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推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向前发展。觉群慈爱功德会的宗旨是:让做慈善的人心理没有压力,在完全自觉、十分自愿、轻松自在的状态下帮助别人;让享受慈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宗教界公益慈善实践基地"的打造过程,也是宗教界培育公益慈善理念,塑造公益慈善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要求,在国家宗教局的组织动员下,全国宗教界积极行动起来,发挥宗教界公益慈善"聚沙成塔、撒豆成兵"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帮扶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努力把三都县打造成为"全国宗教界公益慈善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