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什么都要选择,更需要在选择中学会舍弃,什么都不愿意舍弃的人其结果必然是对生命的最大舍弃。舍弃是一种勇气,也是一门学问。善于舍弃也是人生走向成熟的标志。号称“飞禽之王”的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但有时仍然食物不足,于是“手足相残”,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摔死崖下,金雕妈妈别无选择,只有容忍这种残酷“舍弃”的现实。东北狼一旦被猎人的铁夹夹住,便会自己把被夹的那条腿咬断逃生,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存了生命……“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鱼和…  相似文献   

2.
人生风铃     
徐琼 《思维与智慧》2004,(11):43-43
从容从容源自人内心的一种自信和坚定。从容是对匆促和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的反叛和抵抗。从容的人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和自己独立的思考。从容的人有着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走向。从容的人十分清楚自己面对纷繁的世界应该选择什么、必须选择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和必须舍弃什么。从容的人不东张西望,不朝秦暮楚;从容的人不被喧闹所乱心,也不为诱惑所动摇。当整个世界都显出一种慌张和迷乱的时候,从容的人依然保持着一种清醒、冷静和镇定。从容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从容显示出一种人生的大气度。从容的人从从容本身中获得了许多人所难以…  相似文献   

3.
经济选择哲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选择哲学论纲钟国兴(《光明日报》评论部100050)一、经济哲学是选择哲学经济哲学是什么,取决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什么性质的一种活动。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选择性活动。选择是这样一种行为:在事情存在两种以上的情况或可能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挑选并...  相似文献   

4.
舍弃依赖心     
相传,佛祖在传道途中因病去世。贴身弟子在他临终前请教道:“吾师圆寂后,吾辈依靠什么生活?”佛祖笑道:“舍弃依赖心。”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取舍复句用来“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一件,舍弃另一件。”(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6.
中华圣母     
圣母玛利亚既然是天主之母,教会之母,世人之母,也就成了中华之母。天主耶稣来到世界上是为救人的灵魂,我们的救主基督不愿意丧失一个人的性命,愿意所有的人都能得救。正如福音所载,耶稣说:“不是无病人的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需要医生;我来不是为了拯救义人,而是使罪人悔改。”救主耶稣不会弃舍任何人,因此耶稣不会舍弃中国教会,更不会舍弃中华儿女。圣母玛利亚是耶稣救赎工程的偕同教赎者,圣母也一定像耶稣一样眷顾中国教会,爱中华儿女,保护中华儿女都能战胜三仇,稳度人生。保持忠贞纯洁的信仰,在追随耶稣指示给我们道路…  相似文献   

7.
舍枝     
正冬日将尽,我在花园里整理花木。一整年来,开花的草木都已努力地开过了,不会开花的树木也尽力地翠绿过了,在岁末,一切都已含藏,落叶飘零,蓄势待发。面对着花园,知道自己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一切的原貌,等春天自然地发芽;一是舍枝剪干,大力地整顿。我选择了后者。舍枝剪干虽然会使花园暂时荒芜,春芽却会很快生发,使今年的枝叶更繁茂,花朵更壮美,小小的舍弃却隐藏了更大的力量。如果我只保持原貌,枝叶会因苍老而消瘦,甚至花朵零落,失去精神。  相似文献   

8.
你们要什么     
姚红岭 《天风》2006,(21):5-7
耶稣问门徒:“你们要什么?”要清楚我们要什么,不妨先问问自己:我可以不要什么?我可以不要什么呢?细观你现在所拥有的,你会发现,从前你拼命想要得到的很多东西,今天是你所不需要的。当我们决定告诉上帝,我要什么时,不妨先清楚我可以不要什么;当我们决定向上帝要什么时,不妨先下定决心我要为此舍弃什么!  相似文献   

9.
宽以待人     
佛家有句禅语叫“舍得”,舍得,是文化的精髓;舍得,是亘古的哲理;舍得,亦是随心而生的生活禅学。鸣蝉舍弃了外壳,因而能自由高歌;壁虎舍弃了尾巴,因而能在危难之中保全生命;雄蜘蛛舍命求爱,因而得以繁衍后代。自然界弱小的动物以其超凡的智慧昭示我们:只有舍,才能得。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我们总是抱怨自己居住的房子太小,东西太多。细细想来没用的东西可真不少。为什么不能潇洒点,把它们“舍弃”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有时我们也嗤笑那些“大手大脚”的人,那也许是一种“生活观”吧!我们不妨也学一学“舍弃”——勇敢地“舍弃”那些旧物,你会发现:家里立刻变得开阔起来,每个角落变得明亮起来。躺在床上,享受居家有条不紊的陈设时,不知不觉,你一定体会到:学会“舍弃”,将是另一番天地的快感。学会舍弃,带给我们宽松的活动空间。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我们的另一个空间——心灵。我们总觉得很累很累:让世俗堆满了攀比…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人情     
郎平在带领美国女排取得奥运会亚军后,任职届满,她却没有选择继续留任,这让很多人大惑不解。更让人不解的是,郎平在谈到她为什么要舍弃主教练的职位时说:“在我人生的此时此刻,家庭最为重要,我希望有更加灵活的工作时间,这样我可以跟家人更多地团聚。我宁愿选择到一个俱乐部去执教,在5个月的赛季结束之后,我可以在剩下的7个月里跟家人一起度过。”原来是这样,郎平在事业与家人的天平上,如此看重家庭,选择更多地和家人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讨饭奶奶     
讨饭奶奶是我的一个远房奶奶,一个人住在一间草屋里。听说她年轻时,很能干,插秧、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她还会剪鞋样,天上飞过什么,就能剪出什么,地上长出什么,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4)
正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付出就是减少,收获才是增加。于是我们不愿意舍弃,认为舍弃意味着减少、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失去。甚至在信仰上,我们也与神斤斤计较一我为主奉献了多少时间?奉献了多少精力?奉献了多少财力和物力?但是其实有些事情不是数学,不只是加减乘除而已。特别是在信仰上,我们若想要从神那里有所得着,首先我们要学会有所舍弃。"舍"永远在"得"的前面,这不但是非常重要的顺序,更是蒙福的秘  相似文献   

14.
儒学从孔孟始创发展到宋明理学,都特別强调人的主观修养、人的主体精神。但是,这种主观修养、主体精神的客观普遍依据是什么?它与存有界是什么关系?它与世界本体是如何发生连结的?儒学只有回答这些问题,它才不仅仅被看作可以任从个人选择的一  相似文献   

15.
气场与职场     
正我们单位分公司开业的时候,人事部朱经理力排众议大胆招聘了一个当了母亲的女子任职前台接待员。其实那次面试我也在场,没见她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个子高点,气场稳点。我们都很好奇朱经理的选择,人家自信地大手一挥:"什么人什么位置,我心里有数的。"果然是阅人有道啊。开业当天,各路人仰马翻,前台熙熙攘  相似文献   

16.
心窗     
每一个心灵都是一扇窗户。由于时间不同,心情的变化,这扇窗户呈现任人们面前便各有不同。 你的心窗也许是一扇玻璃窗、水晶帘。它纤尘不染,玲珑剔透,不遮掩什么,不阻挡什么。“水晶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那是一种金波闪闪的展现,那是一种浩渺宽广的接纳。  相似文献   

17.
很是敬佩集藏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舍弃种种世俗的享乐,牺牲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殚精竭虑,心无旁骛,在他人不务正业的讥议和冷嘲热讽中默默坚守,以宗  相似文献   

18.
通联片羽     
《佛教文化》1997,(5):4-4
看到贵刊“从北大到五明佛学院”一文,深为震动。当今世界,红尘滚滚,追逐名利者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灵魂,让烦燥充斥每一个毛孔,转而又抱怨没有一刻的安宁。以“北大”校名的含金量,在当今社会谋一份可心的差事,以“北大才子”的智慧在茫茫商海赚几万金钱,都不是望不可及的事。然而明海法师和释戒圆法师,却能舍弃常人视为珍宝的名和利,追求真正的灿烂光明,以自己的行为弘扬佛法,实为人之楷模!当我读到明海法师“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纸包,双手捧着,手有些颤抖地打开一层又一层。层层的纸大概是经过长期摩拳,显得有些破旧,最后…  相似文献   

19.
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哲学假设,人性观是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任何一种咨询理念都是有其人性观假设的。当咨询师与来访初次接触时,他们的理论思想决定着他们寻找什么和看到什么。这基本上决定了咨询的中心和过程,并影响着咨询和治疗的策略和步骤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心宽即福     
现代人的心里太拥挤,功名利禄衣食住行,林林总总万事萦怀,于是疲惫不堪,却仍于疲惫中举步维艰。或说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所有的艰难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幸福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可静下心想一想,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才会明白,我们所付出的,也许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