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论文探讨了王家台秦简<归藏>和传世本<归藏>的一些问题,认为秦简<归藏>应当是<归藏>易的<郑母经>,"郑母"即"莫母",即"尊母"、"帝母",以母为尊,以母为主;豫,秦简<归藏>作介,说明<周易>豫卦的本义当为大;秦简<归藏>的规卦相当于<周易>的随卦;传本<归藏>以"(兴)"或"奭"为坤卦的卦名,是错把卦辞当作了卦名;秦简<归藏>的"天目"当为"天曰"之讹;秦简<归藏>的卦名与今本<周易>同者更多于帛书<易经>;秦简<归藏>以∧表示阴爻,表明∧是阴爻的一种别写,而不是性质不同的数字.  相似文献   

2.
<周易程氏传>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颐在对传统易学扬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义理对<周易>进解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如对于"节"卦,他认为体现出了"尚中"的哲学思想、"节以制度"的政治思想、"养正于蒙"的教育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至今仍闪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3.
在易学象数发展史的研究中,八字易象是相当重要却又被人们长期忽视的.八字易象主要用于术数,它是由文字组成的阴阳五行之象,既是自然界之象,也是人体和社会家庭之象.八字易象来源于<易>之卦象,但又在一些方面发展了易象的哲学思想.在把阴阳与五行结合上,在阴阳各自不同的性质上,八字易象又有不同于<易>之卦象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刘彬 《管子学刊》2004,(2):66-70
本文通过对帛书<要>、<管子·五行>、<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魏相传>及<汉书·艺文志>等文献资料的考索,初步梳理了早期阴阳家的源流和一些特点,发掘了其在象数易学史上的贡献.认为,早期阴阳家出于古代史官.在史官那里,已达到了象数易学阶段,他们已有了以卦与岁时相配的"卦气"说.早期阴阳家承其做法,以六卦与"五时"相配,纳入五行,而有富有特色的"古五子"的"卦气"说.文章指出,史官是<易>之"古义"的主要掌握者,后来早期阴阳家、道家、儒家等所传习的"卦气"说等象数"古义",当皆本之于他们.  相似文献   

5.
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作者以新出土的<归藏>为主要根据,又征引出土阜阳汉简<周易>、马王堆帛书<周易>和其它文照献资料,对易学界长期争讼不休的问题进行检讨考辨,再次印证了传本<归藏>不伪、<归藏>早于<周易>、文王演易不是重卦、<周易>原为卜筮之书等论断.  相似文献   

6.
胡治洪 《周易研究》2001,26(2):20-29
本文通过对帛书易传<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四篇的分析,认为帛传四篇为孔子<易>论,其中包涵着<论语>、<孔子集语>、传世本<易传>等反映孔子思想的传世文献所隐微罕见的天人道德观念;帛传四篇表现了孔子在涵括三代以至春秋新旧天人观念的基础上对于天人内涵的初步的哲学改造,反映了孔子将传统的主宰之天转化为道德之天、并将传统的主体对于形上存在的外在超越关系转化为内在超越关系的致思取向,从而凸显了孔子作为当时敏锐而深邃的思想家的形象;帛传四篇所涵具的孔子天人道德思想补足了三代天命德政观与思孟天道性命思想之间的逻辑缺环,是经由曾子(<天圆>)而达致<中庸>、郭店儒家简、<孟子>乃至传世本<易传>所体现的天道性命思想高峰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太玄>是模仿<周易>而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太玄>的模仿痕迹都很明显.从性质上看,<太玄>像孟、京易学一样,是一种天人之学.<太玄>的独创性在于体例上采用"三、九"系统;赞辞以生动形象的比喻直接说明事理;<太玄数>所说的筮法仅是扬雄的一个小把戏,没什么实际用途,而他又把五刑、律吕、月令等方面的内容引入<太玄>,以使其也具有"以卜筮者尚其占"的功用.  相似文献   

8.
<正> 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有下列文字:“《序卦传》认为,六十四卦的次序是‘二二相耦,非复则变。’(孔颖达《周易正义》)相反的卦,常在一起,两卦双双对立……《序卦》提出了对立物向它的反面转化的思想。”(第一册第200页) 案“二二相耦,非复则变”并非《序卦》之思想,因此《序卦传》认为,六十四卦的次序是“二二相耦,非复则变”句欠确。《易经》虽各卦分立,但卦与卦之间有  相似文献   

9.
对<系辞>等传中论及人性及其与天道之关系的文字,古今学者的理解各有心得.作者认为,行<系辞>论性语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了完成和显现.并且认为,<易传>、<中庸>、<孟子>实际都是认为"性自命出,命从天降"的,都是在人性与天道有一致性的意义上肯定人性善的,故否定<易传>有性善论,以为<易>、<庸>、<孟>的人性说致思路数不同的观点,都是不合实际的.作者又认为,将天道赋予人道正义的意义又返而以支撑人道原则,自<易传>已然,宋儒的天道性命学说与此是一脉相承的,故否定理学与先秦儒学的联系也是不合事实的.作者还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宣扬性善论的主题是弘扬理性,强化人们对人道的自觉与自信,其中凝聚的积极善良的正气,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元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对<太极图>的作者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首先,本文从比较<太极图>与<太极图说>对"五行"思想的不同表达入手,指出二者所论的"五行"思想分别属于不同的流传系统.其次,本文较深入的比较了这两种"五行"思想的异同之处,进而指出基于这一矛盾可以初步判断,<太极图>与<太极图说>决非一人所做.  相似文献   

11.
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缺乏的管理责任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缺乏与医学教育缺陷、人文管理意识不强、后续人文素质培养不利及执业环境恶化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院管理者首先应当确立人文管理理念,营造医院的人文氛围,承担起促进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岗位培训和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文科学型”医护人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试论楚简《鲁邦大旱》篇的内容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简《鲁邦大旱》篇一、二简 ,是写孔子借“鲁邦大旱”之机 ,在不坚持反对以“说之事鬼”的情况下 ,向鲁哀公提出了“正刑与德”的政治改革对策。三至六简 ,通过写孔子与子贡是否要祭祀求雨的辨难 ,表现了孔子对待祭祀鬼神现实而理性的态度。这与《论语》、帛书《要》篇的记载若合符节 ,可谓信而有征。以此来看孔子的天命观 ,知其“以鬼为不神” ;而不废鬼神之祭是“君子以为文” ,有“神道设教”的用心 ;其虽有“道德之天”的观念 ,但“上天”的主宰只是虚悬一格 ,实质还是强调人事  相似文献   

13.
黄老之学天道环周与《黄帝内经》营卫运行理论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老之学中“天道环周”思想的内涵及其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表述,以及《黄帝内经》中有关营卫运行的概括,分析两者在思维方式和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相似性,“天道环周”对《黄帝内经》中营卫运行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480名农村和城市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孤独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儿童版”为研究工具,考察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状况。结果表明:(1)小学高年级儿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农村儿童的孤独感普遍高于城市儿童。(2)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3)农村儿童倾向内向,其内外倾向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农村儿童的内倾性人格特征是影响他们孤独感体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论语》注释史上,援引《易》之经传以注解《论语》,是汉晋时期《论语》注释的突出特色。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这一时期援《易》注经的必要性、可能性、分类及其各自特征,并通过考察援《易》解《论语》中的孔子形象进一步加以补证。深人探讨汉晋《论语》注中的援《易》注经及其所彰显的时代风貌,并从中管窥孔子形象及其流变,既能显微出两汉经学与魏晋玄学的学术传承及其转向,更可对后者的中心问题——圣人观及其玄学家所发挥之玄学新义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文本内容和图文顺序对图片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儒德  徐娟 《心理科学》2006,29(5):1076-1080
给同一张图片配以两段不同内容的文本,并将文本与图片按照文先图后、图文同时、图先文后三种不同的顺序分别呈现给6组共90名大学生被试阅读,以考察被试对图片中不同涵义的理解效果。结果表明:1)文本内容效应显著。图片中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涵义得到了更深的加工,与本文内容不相关的涵义得到了更少的加工。2)在对图片中与被试先前经验的自然预期相符的涵义的加工上,图文顺序与文本情境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对图片中非自然预期涵义的加工上,图文顺序与文本情境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尧舜禅让,古代以为信史。20世纪20年代,有学者提出异议,以为它只是一个传说,这传说是禅让思想的一部分,出自墨家的创造。揆诸史籍,可知,墨家的确传诵过尧举舜而立为天子的故事,对禅让说的传播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那只是出于宣传尚贤尚同主义的需要,为选官治官而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禅让说。而在儒家,孔子早就盛赞尧舜;尧舜禅让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歷数观念在今本《论语》中又有明确反映,这个观念在从周公到孔子的儒家渊源中有着丰富的资源;儒家数观的实质是天命有德,儒家的天命有德思想可为禅让说提供直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儒家的尊贤、墨家的尚贤,后世与“禅让”直接相关的新五德终始说,都可纳入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禅让说的兴起,儒家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教学查房规范化的基本理解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查房是以培养医学生为主要目的的临床教学活动,它与医疗查房有着重要区别。三级医师教学查房是我国医学教育的基本模式,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使教学查房规范化是大家面临的共同困惑。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教学查房规范化是现代化医学教育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考试失败结果的复合原因与责任判断的归因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检验动机责任判断的归因模式,比较复合原因与单一原因在归因后果上的差别,以及探查中学生对考试失败结果的复合原因评定、情感反应和惩罚决定的特点。结果表明?韦纳的归因序列在我国的中学生受试者中得到证实;复合原因与单一原因的归固后果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心理学意义;四个年级组之间在原因知觉、责任判断、情感反应和行动决定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初中生对复合原因的评定倾向于能力的强或弱,高中生的评定倾向于付出努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The notion of the third in recent years is seen by noted psychoanalysts as the locus of healing. Jung explored the third beginning in 1916 in a way strikingly postmodern in its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work and for understanding reality. This article(1) proposes that we cannot see the third except in the shadow of the fourth, and attempts to describe what the fourth is. The fourth remains shadowy (suggesting two meanings of shadow); it is only known by living it, for we are part of the larger reality it discloses. In experiencing this fourth, we are led to develop whatever we each leave out. Hence the aliveness of the fourth engenders a new kind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bigger surround, the moreness of reality as a whole that includes and transcends the psyc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