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西方科学哲学中,科学实在论正代表着其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在科学实在论发展的过程中,被认为是其对立面的科学工具论受到多方面的责难。本文将分析科学工具论的一些基本论据以及对这些论据的批评,以说明纯粹的科学工具论是不能成立的,并进而指出科学工具论也有其合理之处,纯粹的工具论和纯粹的实在论都不能全面地理解科学理论的本质,事实上这两者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交锋集中在这样一些基本问题上:如何划清可观察物与不可观察物之间的界限,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如何论证从可观察物经由仪器、工具、理论和推理方法而推导出不可观察实体这一整个过程的合理性?范弗拉森等狭隘经验论者认为这个过程是不合理的,因而对这后者实体的存在持怀疑态度。普特南、萨尔门和刘普林等各种形式的实在论者(趋同实在论、理论实在论和方法实在论)则坚持这整个过程的合理性和这些实体性、理论术语的有所指称和自然界的普遍因果联系。争论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替代,这集中反映在理论的成功与实在论解释的关系问题上。劳丹等反实在论者把理论的成功与实在  相似文献   

3.
郑祥福 《哲学研究》2012,(10):104-110
<正>当代西方科学实在论的发展,在经过上世纪80—90年代的辩护和修正后,中途经历了非实在论的全盘否定,至本世纪初出现了"结构的实在论",形成了一个在争论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说明科学实在论的理论观点确实不像反实在论所说的那样没有任何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实在论所说的对科学理论成功的唯一解释是夸大其词的。但是,科学实在论的真正出路,不是改变自己看问题的方法,而是在知识辩护中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二、科学实在论的变种现代科学实在论者不断地汲取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同时在与反实在论的论战中锤炼和锻造自己的武器,从而摆脱了传统实在论的僵化内容和呆板形式,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变种.下面,我们择其有代表性的变种分述如下.(一)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实在论变种1.哈金的实体实在论哈金把实在论分为两种类型:实体实在论和理论实在论.理论实在论是指我们试图形成关于世界、物质的内部构造和不能达到的遥远空间的正确理论.哈金认为理论实在论过于乐观了,他赞成实体实在论,即断言诸如电子、夸克、黑洞、过程、状态、波、流、相互作用场等实体是真实存在的.哈金认为实验物理学给科学实在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只有工  相似文献   

5.
解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界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是当代哲学所关注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界面也是国外学者目前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作为哲学的不同分支,两者在解释模型、理论传统和研究导向之间的差异与分歧造成界面的存在是正常的,但消解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长期存在的某些隔阂,实现两门学科的相互沟通与融合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当代科学在本质上是技术体现的,仪器是技术体现的居间调节者和沟通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工具。本文拟以工具实在论为基础,从解释模型、理论传统和研究导向三个视角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界面,并试图在某种程度上消解这一界面,以期实现科学技术哲学体系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后实在论的科学哲学庠夫自进入“分析的时代”以来,逻辑经验主义作为当代科学哲学的先锋,着手研究科学实践和理论中所碰到的一些难题。这些研究导致了科学哲学领域的争论迭起。60年代,出现了“后实证主义”哲学,要求用“历史”的拐杖引导科学哲学。之后,又出现科学实在论的“新的争论”。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事物自身本质之间关系的学说。一方面,这个学说主张事物自身本质的存在;另一方面,它主张成熟的科学理论近似为真,新近的理论比以往的理论更接近真理。这就是说,理论描绘了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真理就是理论与事物自身本质的符合。这种确立指称的方法和对应规则,引起了近1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家激烈的争论,以劳丹、范·弗拉森为代表的反实在论坚持以人为中心批判实在论的观点。劳丹认为,实在论的真理论是以科学的成功为基础的,然而,在历史上,成功的理论不一定真、真的理论也不一定成功。范·弗拉森则认为,观察、语言、实验、真理都是与理论休戚相关的,都是建构性的,所以,科学的目的不是求真,而是求得“经验的适当性”;两个等价的理论并不意味着具有共同的本体论承诺,真理、实体等往往只存在于理论内部。近年来,由于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不断交锋,  相似文献   

7.
范·弗拉森的科学哲学,在当今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他不仅影响着科学实在论从“正统”走向“修正”,而且促成了科学哲学的第三条道路──后现代科学哲学。本文将就此问题作出论述,并指明和解决范·弗拉森思想中的停论。一、范·弗拉森与当代科学哲学转向科学实在论的发展,是当今西方科学哲学的主流。但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科学实践的实际状况不断与科学实在论的科学观相分离,因而其阵营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一方面,科学实在论纷纷转向修正的实在论;另方面,在反实在论的强劲冲击下,形成了后现代的科…  相似文献   

8.
实验实在论中的仪器本体论定位在于它的创造和使用涉及了从"理论-世界"到"实践-世界"的知识类型转变。在实验实在论的感知——实践模式中科学仪器不仅仅起到了"放大"或"缩小"的居间调解作用,甚至以某种意向性在实在论意义上参与、干涉了科学实在性的建构。以身体觉知为扭结链接仪器、主体与科学实在之间的多维互动,用现象学的方式重构实验实在论的重要判据,可能为实验实在论提供一个无法辩驳的实在性承诺。  相似文献   

9.
刘鹏 《学海》2012,(1):143-148
对实在概念的传统本体论界定和本质主义的认识论进路,导致了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之间的争论陷入了一个怪圈而无法获得解决.拉图尔在改造“实在”概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建构主义和实在论结合到一起,提出了建构主义实在论.本体论上,物或事实都是被建构的,同时,被建构的物或事实是实在的,而且物或事实的建构性正是其实在性的保证.认识论上,认识论的问题被本体论化,科学所指称的并不是外在的自然,而是从自然到知识的一条转译链.建构主义实在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之间的争论,成为当前科学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中的一种代表性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一、指称实在论及其基本原则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realism)与反实在论(antirealism)的争论是当前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课题。此课题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与实在的关系。简要地说,科学实在论主张,科学理论依据其所陈述的事实必定有真假可言,而正确的理论词项必定指称真实存在的实体。反实在论则主张,科学理论是解释和预测经验现象的有用工具,但未必有真假可言,而理论词项未必指称真实存在的实体。按牛顿一史密斯(W.H.Newton-Smith)的分析,科学实在论实际上涉及科学理性中的三种成分:()本体成分(ontologicalingred…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崩溃”和历史主义的“衰落’,科学实在论崛起了。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实在论自身的许多内在矛盾需要解决和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面对着一系列外在的批评和攻击,科学实在论内部也出现了相互竞争的不同理论和不同派别。胡克(C.A.Hooker)的“进化的自然主义实在论”就是当代科学实在论发展中的一个趋向。它以其进化性、自然性、全面性和泛文化性的特征,成为新自然主义实在论的一个代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对胡克的进化的自然主义实在论的研究,是把握当代科学实在论发展趋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尽管当代实在论流派繁多,观点混杂、精芜不一、相互交错,但归而言之,无非具有三个层次:常识实在论、哲学实在论和科学实在论。科学实在论是一般实在论观点在科  相似文献   

13.
科学表征是用一个人工设计的事物(如模型)描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如自然现象),其结果是形成科学知识或理论,它蕴含了构成、划界和规范问题,已经成为各种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早期的图像论认为表征就是心理图像,后来的相似论主张表征是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同构论认为表征是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的数学的或者物理的结构,指代论认为表征是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推理观认为表征是一种推理力和认知能力。这些观点表现为科学理论的句法观与语义观之争、建模与理想化之争,形成了表征的紧缩观和实质观,以及分析方法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高岑 《哲学动态》2005,(11):30-35
心理意向性论题最早由奥地利哲学家、心理学家布伦塔诺(F.Blentano)引入现代哲学.20世纪前半期的意向性研究主要在现象学传统中展开.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语言哲学的逻辑演进,以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心理意向性则成为当代心智哲学的重要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意向性更进一步成为当代哲学探索人类心智的性质、构成、特征和归属问题的焦点.当代西方心智哲学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众多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意向实在论,二是意向工具论.本文首先阐明意向性论题的内涵及其在人类心智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然后考察当前关于心理意向性的两种代表性理论,并扼要评述它们在人类心智研究中的意义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力探究的是先验观念论与常识实在论之间的关系问题。通过对两位先验观念论者胡塞尔和麦克道尔思想的关联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一方面,先验哲学的立场使我们在理论中思考和展现处在常识实在论中的自然生活的结构,在此意义上,它与后者是相容的,或是对于后者的辩护;另一方面,先验哲学力图在哲学反思中审视和批判自然态度的某种致命倾向,即令自己迷失在自然主义之中的倾向。就此,先验哲学与受自然主义浸染的常识实在论之间存有张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出了波澜壮阔、犬牙交错的繁杂景象,但是我们透过浩繁的著作、众多的流派、芸芸的观点和激烈的论争发现,科学实在论作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中的一种哲学流派,在科学理性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自然而然地要面对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的代表人物有夏佩尔、劳丹、普特南、塞拉斯、邦格等.在国内,也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学者,特别是郭贵春教授的专著<科学实在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为<教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科学实在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了科学实在论的逻辑框架,梳理了20世纪以来科学实在论的发展脉络,审视了以"语境论"为核心的科学实在论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一种实用主义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罗蒂  李红 《世界哲学》2003,53(3):15-24
这篇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我所喜爱的科学哲学家法因(Arthur Fine)的观点。法因因其在当代哲学的中心问题——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中所坚持的立场而闻名。他认为,我们既不应该是实在论者也不应该是反实在论者,一切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都应被取消。在这个问题上,法因与我所青睐的语言哲学家戴维森、布兰顿(Robert Brandom)的观点一致。我认为在此取得的越来越多的一致标志着向一个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产生的后现代科学哲学作出适当的评价。认为:(1)后现代科学哲学是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新的争论”的结果;(2)后现代科学哲学是科学哲学领域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哲学消解论;(3)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出路在于把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与科学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欧陆哲学对20世纪流行的种种反实在论思潮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由此引发了实在论的思辨转向与思辨实在论的兴起。思辨实在论深刻批判了作为反实在论的哲学根源的关联主义,进而从思辨哲学的理论视角,系统发展出了思辨唯物主义、以客体为导向的本体论、新生机论与思辨的自然主义等反思客观实在的诸多理论进路。作为一个至今仍在发展壮大的哲学流派,思辨实在论将在21世纪的欧陆哲学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Devitt与Dummett之问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分歧,主要表现为:何谓实在论;语言问题与实在论问题的关系如何;命题是否仪有实证论的真值条件;如何看待实证论等等。一言以蔽之,二人的分歧归属于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理论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