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游记》客观上残留着一些道教金丹派的修炼话头,因而导致了延续多年的"金丹大道说"。本文认为,金丹道并非《西游记》取经故事本身所有,而是在嘉靖年间朝廷佞道的大背景下,因为民间秘密宗教罗教教义的改变,而使其讲唱宝卷在引用取经故事时注入了金丹道的宗教内容。吴承恩深受儒学熏陶,写定《西游记》时并没有沿袭民间宗教以金丹道诠释取经故事的思路,而是以儒学的文化精神,尖刻地嘲笑了佞道的现实社会和道教法术的荒唐。  相似文献   

2.
《台湾斋教的历史观察与展望》北辰在有关台湾宗教的文献资料中,常会遇到"斋教"一词,它专指以持斋和在家信仰为特征的三个民间教派或教派宗教─-龙华教、金幢教和先天教,又因它们强调在家修行,一面持戒,一面营生,主要受到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影响,也受到佛教禅宗和...  相似文献   

3.
德教是由上个世纪的中叶,从中国东南沿海传至东南亚,在东南亚华人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新兴的民间宗教。它已接近成型,有自己的教主、神灵系统、教义、经典;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仪式、祈祷方式、通过扶鸾沟通神人;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德教会的组织和称之为德生的宗教信徒。应该说现代宗教学所界定宗教的基本要素,德教或多或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修道者修什么?白玉蟾祖师说:"内炼成丹,外用成法",到元代也有人说是"内炼成道,外用成法"。内炼"成丹"了,也就是内炼"成道"了。丹等同于道。所以从实践的意义上说,"修道就是修丹"。"丹道"水平的高低体现和决定了修道的水平高低和成就。在世界宗教中,道教是唯一以"长生久视"为宗,宣扬乐生、贵生的宗教。得道成仙,长生久视,是我们每一个修道者毕生追求的成就和境界。而修丹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和基础。道教的修持方式很多,宋元以来最  相似文献   

5.
以阿富汗尼为代表的伊斯兰现代主义学者推崇理性,以理性解释教义思想,将伊斯兰教诠释为一个"理性"的宗教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导论:今年是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500周年。尽管引发宗教改革的因素包括宗教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等,但宗教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神学上的。为了对抗罗马天主教会,改教家们明确地维护唯靠恩典的教义或维护耶稣基督的福音。"因信称义"是路德恩典教义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位重要的改教家,马丁·路德总是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一方面,他要反对天主教的官方立场及以伊拉斯谟为代表的天主教人文主义者,另一方面,他又要反对改教阵营中的激进改教派。可以说,路  相似文献   

7.
道教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为核心的我国传统宗教。一般理解,以修道成他为核心的道教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联系,但是纵观道救起源与道教发展衍变历史,中华道教文化传播与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紧密相关。大律师傅宗天方丈在时常说:“道教文化与中华民族远古时期文化同根同源,道家文化起源于‘无极太极’,道教起源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文化与道教教理教义,都是从无和有总根源开始衍绎发展”,形成为我国独具的宗教思想,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8.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姜生对于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认识,是生命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道教对人类生命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认识。考察其生命起源说,我们可以把握道教的生命本质和价值观。“生”是道教教义的一个基本概念。道教的宗教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因此十分...  相似文献   

9.
自六朝以来,忠孝君亲的儒家伦理早已在道教教义与修道生活中得到内化的融合与体现.初唐政府屡次命令道士僧尼致拜父母与君王的诏令,都将道士女冠与僧尼相提并论,强令二教必须礼拜父母与君王.佛教教团为此多次掀起反对致拜君亲的请愿运动,成功地迫使政府两次放弃强令僧尼拜君亲;道团态度相对沉默,却在修道生活中实践着朝廷的政策精神.道教在致拜君亲问题上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反映了道教在唐代不辩自明的国家宗教之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一些学者曾提出东巴教的"派别"概念,本文认为东巴教没有如其他人为宗教那样的教派和派别,没有东巴自我认同的教派。学者们所说的东巴教的"派系",仅仅是根据其不同特点、民族支系、语言习俗、仪式和各种宗教行为的差异而做的一种分类,不能和基于对教义的不同解释理解、教规的差异等而形成的"教派"等同。东巴教还没有形成教派与它尚未形成系统的教义相关,但东巴教有不同区域和支系的差异和特点,对经典的解读也存在各地的差异,正在产生形成教派的一些因素。通过对这些差异性的探究,可以探寻各民族民间信仰发展到人为宗教过程中逐渐产生教派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个讲话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宗教极端思想打着伊斯兰教旗号,歪曲和篡改伊斯兰教教义,企图借用宗教制造民族分裂和煽动暴力恐怖活动,我们必须正本清源,让人们准确了解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行为准则,识破宗教极端思想的宗教伪装,认清其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的实质,从而做到自觉防范和坚决抵御。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与无神论》2021,(5):68-74
学者们对邪教概念之界定并未立基于法教义学,这不利于邪教治理法治化。法教义学是以概念的事实语义为基础,对规范性法概念进行法价值"润色"。在法教义学视域下,邪教是指违法且具有法益侵犯性的宗教。利用法教义学对邪教概念进行界定不会导致邪教概念的非理性扩张或缩小,其可实现对"线上"及"线下"等不具有传统邪教特征的新型邪教进行合理界定,通过法教义学概念对邪教进行科学界定,从而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对邪教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3.
正伊斯兰教学术语境中,"先知"是得到真主启示的人,"使者"是受命传播使命的先知。历史上对这个问题存在过分歧,因而引起了伊斯兰教义学家的高度重视,也成为马图里迪学派教义学家们着重论证的教义问题之一。一、派遣使者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马图里迪认为,不论在宗教生活还是世俗事务上,人类都需要使者的教导。宗教方面离不开使者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如何处理造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个讲话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宗教极端思想打着伊斯兰教旗号,歪曲和篡改伊斯兰教教义,企图借用宗教制造民族分裂和煽动暴力恐怖活动,我们必须正本清源,让人们准确了解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行为准则,识破宗教极端思想的宗教伪装,认清其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的实质,从而做到自觉防范和坚决抵御。  相似文献   

15.
正三、担任教长阶段哈德成掌教浙江路寺(俗称外国寺)期间,主要事迹有"演讲教义""宗教对话""组建族教社团""爱国抗战""热心学术文化"等方面。(一)演讲教义哈德成演讲水准高,颇受听众欢迎。1925年哈德成"回国担任浙江路回教堂主教之职。由此每日苦口宣讲"。"沪上教务由是大兴,不独本教人被其所化,就是教外的人亦被其所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台湾在1980年代中期解严前后至今之新兴宗教发展概况.台湾1980年代末期,在工业化与都市化发展中,建筑在原有民间教派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教义上更强调逻辑性、更重视普遍性救赎概念、对现实日常生活世界加以肯定,以及对个人此世修行所能达成的境界有更高自我期许的各类新兴教团.我们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教团来回顾台湾新兴教团组织与修行方法上的特征,并由这些新兴宗教形式的变化中,来说明汉人宗教发展内在逻辑的一个变化与当代宗教供需状况的改变,并由此延伸到现代社会世俗化和新兴宗教发展间辩证性关系的有关讨论.  相似文献   

17.
宗教的基本形态应从内在和外在两个层次来看,其中内在形态由宗教的教义体系、宗教的修道体系和宗教的心理结构三种要素构成;外在形态由宗教信仰者、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三种要素构成。两个层次之间及各层次内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8.
《问答宝卷》解析——江南无为教觉性正宗派的传世经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同治年间,浙江金华人潘三多创立的"觉性正宗派",是江南无为教发展后期的重要教派。潘三多针对姚文宇"灵山正派"无为教的种种弊端,提出大胆改革,主张回复无为教原始教义,被教徒尊为四祖。《问答宝卷》的发现,对挖掘觉性正宗派历史,揭示潘氏宗教思想,推进江南无为教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巴哈伊教是一个独立的、新兴的世界宗教.中国过去译为巴哈教,或根据其教义主张,译名为大同教.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个宗教不为世人重视.但在近几十年里,巴哈伊教成了发展最快的世界宗教,就传播的  相似文献   

20.
正宗教是一种信仰,每一种宗教都有以自己的信仰为核心构筑起来的独特的教义体系。信仰只有掌握群众才有生命力,为此,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教义必须采用各种外化的形式去影响群众、争取群众。宗教外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因各宗教的不同而不同,因各宗教所活动地域的文化形态的不同而不同。但外化形式中的宗教仪轨,或称宗教仪式(1)则是各宗教必备的,可称为宗教外化形式中最重要的部分。正因如此,我主张"仪式是宗教的伴生物",亦即有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