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当山道教协会应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外澳接天宫邀请,首次组成经乐武术团赴台,进行以道教法事、道教音乐、武当武术、道家医学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参访活动,为期28天。 参访团一行17人,由高功、经师、乐师、武术、道医组成,其中乾道10人,坤道7人,团长为王光德,秘书长为:李光富。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术与道教的哲学-心理学原理有着密切而深刻的联系,与道家心理操练和心理自我调节的整个实践密切相关。武术目的在于使信奉者"与道合一",是一种道德的、心理的和生理的自我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3.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被称为道教第九福地。神秘深邃的玄帝信仰、如法如律的道教科仪、缈纱空灵的道教音乐、结构精巧的道教建筑、颇具特色的道教医药、饮誉中外的道教武术(即武当武术),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武当文化。武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仅在祖国大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名山,被称为道教第九福地。神秘深邃的玄帝信仰、如法如仪的道教科仪、缥缈空灵的道教音乐、结构精巧的道教建筑、颇具特色的道教医药、饮誉中外的道教武术(即武当武术),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姿的武当文化。武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仅在祖国大  相似文献   

5.
为弘扬道教文化,展示道教音乐的动人魅力,并通过道教音乐这个平台,在两岸之间搭起情感沟通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中国道教协会和台湾中华道教会经过协商和认真的筹备,于2005年7月底8月初在台湾举行以“蓬莱仙韵颂太平”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道教音乐会。在中国道教协会的组织下,大陆道教音乐赴台演出团由江苏苏州姑苏仙乐团、江西龙虎山天师府道乐团、湖北武当山道教武术音乐团、四川青城山道乐团和成都青羊宫道乐团等5个道乐团组成。演出团由国家宗教事务局郭伟司长担任顾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担任团长,副团长有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关注生命的宗教。道教经典《度人经》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通过对“道”的认识和体悟,遵循“道”的原则来完善人的生命,“生道合一”,达到生命无限自由的境界,这就是道教的“成仙得道”。  相似文献   

7.
道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在道教的教义教理中居于核心位置,亦为道教的最高信仰.然而道教同时是一种神教,是信仰种种神灵的宗教.那么在道教中,道与神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道家的"道"给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这是道教崇奉老子为教主的内在根据;指出道教中视道本身为神或者神灵变化的本体,还以分气说阐明道一分多的神道观,并贯穿于修炼思想之中.文分三部份:一、先秦文献中"道"的用例和含义,以及道家的"道"在宗教信仰层面对道教的作用;二、道教信仰层面的"道"及其与神灵观念的关系;三、"道"的普世意义及其现代作用.  相似文献   

8.
友好往来     
《中国道教》2015,(2):10-11
<正>丁常云副会长出席新加坡道教论坛并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新加坡各大学及道教团体捐赠道教典籍时值新加坡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新加坡道教总会成立二十五周年,4月13日,多元通和、以道相生——2015年新加坡道教论坛举行。此次活动由新加坡道教总会主办,新加坡道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名前外交官,我目睹了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人类经常处于矛盾和不安之中。然而,道教博大精深的智慧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我们在比利时成立了道教协会,定期为比利时的道教爱好者举办道教体道班,邀请中国的高道大德赴比讲学,比利时的道教爱好者也作出了许多努力,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加强道教在比  相似文献   

10.
正道教界将以合理放生为契机,引导信众正信正行,发挥道教优秀文化的正能量,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道教是重生贵生的宗教。《道藏》首经《度人经》就言:"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生万物,万物有灵。道教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本体化生而来,都含有道性,也具有一种生命特征;各种生命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对生命本  相似文献   

11.
道教以气论为中心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信仰谱系以及修炼系统。道教关于道的体用德性以气来解说,道教的神为气之人格化,经书为气化而成,符箓为气之凝结,至于炼养手段更是直接对气的导引运用。可以说,从理论到实践道教的气论学说都在其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认识气论在道教学说中居于的重要位置,对正确定位道教性质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王沐 《中国道教》1988,(1):59-61
山东崂山,山峰层叠,树木丛郁,濒临东海,自古传说是道教炼养胜地。而且古代山路崎岖,未加修治,传说有三个庙宇为下清宫、中清宫、上清宫,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能登上上清宫的人,已达仙境。但上临危崖,不易攀登。所以都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传说明朝有一个姓冯的人,武术最好,以保镖为业,奔走南北,享有盛誉,所到之处,没有敢和他交手的。平日不携武器,只手持两铁丸,百发百中,所以人们称他叫冯铁丸。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一种以人为贵、追求实现生命自身价值的宗教,其终极理想就是要扩张人的本真之性而得道成仙。道教秉承道家自然无为、不逐外物的深邃智慧,强调人的自然特质。道家道教认为,现实中的人们在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误入了难以自拔的歧途,他们忘却了自身的真正价值,不再谋求生活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因此,它们劝导人们返朴归真,过顺应自然、纯朴真实、恬然淡泊的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真人”。所谓“真人”就是不断炼养生命、存养本性而得以觉悟大道的仙人,他们“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①。所以,道家道教都非常重视对人的生命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由香港道教联合主办,香港各道观参加的香港壬午年道教节,于2002年3月23日至28日在香港隆重举行。国家宗教局杨同祥副局长,国家宗教局一司郭承贞副司长一行4人,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袁炳栋秘书长一行4人,应邀参加了道教节。此届道教节旨在“道德化劫,转戾为祥”,以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圣诞日为道教节的正日,更是道教对外宣传,使香港市民更多地了解道教,扩大影响的一次有意义的活动。3月23日,道教节开幕式暨道教文化展览在黄大仙庙举行。香港道教联合会代主席吴耀东致欢迎词,他首先对国家宗教局、中国道协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  相似文献   

15.
"道——生——美"是道教美学思想最根本、最重要的民族文化特征,以此为基础,道教美学又形成了"道——心——美"的"心——道"论或心性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大无畏精神;"真善美"的仙格美以及"忠"、"孝"的伦理化色彩;天人同构、身国一理的生命政治学;"琴以载道"的艺术哲学。以上六点共同组成了道教美学思想的民族文化特征,也是道教明显区别于其他宗教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文化的丰富体系中,存在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之处。近年来,北京市道教协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文化的当代诠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教义教规阐释《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可道、可变之“道”,有不可言说、恒常之“道”。  相似文献   

17.
道教对世界的理解有其独特的神学视角。在世界的来源问题上,强调的是道生气化。对于世界中的存在者,一般认为有天、地、人、神(仙)、鬼等。从世界演化进程上看,道教主张复古之论,认为社会的进程是不断背离"道治之世"的,因而,道教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就是回到原初的"上古之世",以此应对现实的"无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张伯端的“道禅合一”思想,不仅为金丹派南宗的性命之学奠定了哲学理论 基础,而且其所阐发的“达本明性之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道教传统的修道理论,特别是他对禅 宗“明心见性”的借鉴,提升了道教的精神超越之境,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 张伯端“道禅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特点之述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张伯端是如何通过引禅入道 而促进道教更新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李友广 《现代哲学》2016,(3):134-138
道家倡自然,道教重益生。在生死立场与生命态度上,道家和道教之间发生重大转向与变化。它既与"道"在先秦诸子文化当中地位的下降有关,也与道教产生的思想资源之驳杂性密切相关;既是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人们应对和解决人与宇宙及社会关系的理论需要与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20.
论杜光庭的三教融合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道教既是道教思想发展的高峰期,也是道教思想的转型期。本文以唐末道教思想家杜光庭为例来说明,道教正是以“道”为基点,努力融合儒佛道三教的思想,提升道教的哲学理论思维水平,才建构起富有特色的道教理论,从而推动了唐宋时期道教思想的发展与转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