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韦 《宗教学研究》2012,(2):227-232
吴雷川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界的著名人士,他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对于非基运动的回应中,形成了以耶稣人格为中心的宗教教育观。吴雷川努力将他的宗教教育观应用于中国救亡图强的实践中,他的宗教教育观是其处境化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郑东 《管子学刊》2010,(4):17-20
《管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融合了以人为轴心元素的美学概括,是围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自身心境的调节为主题的美学阐释。比德是人与自然物所联结而产生的特殊的审美情趣,也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固有的寄托方式。德义即君子施德于平民百姓,是人与人交流互动的施德亲近行为。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先哲对既要生存发展又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美学问题的深层忧思,所以《管子》总是强调"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虚静美是关于人的心境调节的美学理路。《管子》的虚静美肯定人的精神自由与心境的宁静是体道悟道即艺术审美的基础条件。虚静美揭示了艺术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触及到审美联想等艺术创作问题的本质环节。  相似文献   

3.
尼采(1844-1900)是继叔本华之后的另一位德国唯意志主义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对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他提倡审美的人生态度,主张用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故而研究尼采美学,同时也有着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也正因为此,尼采的美学思想影响了大批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宗教美学研究越来越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虽然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学研究及宗教美学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广泛的受众基础,再通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国内宗教美学研究特别是道教美学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本文试图从学科建设、研究领域以及多元文化影响几个方面对当前国内宗教美学研究出现的新动向作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5.
6.
哈桑·班纳是当代伊斯兰复兴组织——穆斯林兄弟会的创建者和理论导师。他强调伊斯兰信仰的内化属性,指出伊斯兰的复兴必须回归《古兰经》与圣训,并根据时代精神与社会条件对伊斯兰信仰的内在影响加以诠释,具有传承与重构的双重特征。其宗教思想是基于社会与政治现实的客观需要而对伊斯兰教进行的现实主义解读,对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张俊 《哲学动态》2012,(5):82-86
现代美学崛起因其颠覆古典美学存有论的基础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现代美学的诸多困境,因此古典美学的复兴,首先必须奠立美学存有论的牢固根基。巴尔塔萨(Hans Urs von Balthasar,1905-1988)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以存有论为基础的美的神学形而上学,为其神学美学体系建构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要保持其蓬勃生机和持久活力,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宗教思想也不例外。在新的时空环境下,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仅是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是指宗教信仰和基本教义的改变,而是指对宗教基本教义的阐释要顺应时代的变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基督教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和伊斯兰教开展的“解经”工作,就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本期,我们约请了五大宗教的有关人士,就“宗教思想为什么要与时俱进”的问题进行笔谈,相信会让读者朋友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9.
吴超 《美与时代》2023,(10):63-65
八大山人在绘画领域成就极高,花鸟走兽都被其赋予了独特的艺术思考,但我们在关注其猎奇画面的同时,需要对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入思考,这样才可以真正领悟八大山人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八大山人一生以明代遗民自居,被时代抛弃的孤寂之感在他内心膨胀。八大山人通过入佛修道来躲避政治诡谲之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催生出独特的自由美学思想,这种美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有关。正是青灯古佛、悟道观花的日子,给了创作者与宇宙人生连接的机会,使其基于对道家思想的充分思考形成了浓重的自由意识,在道家自然观的浸润中滋生出“逸”的绘画品格。此外,禅宗的艺术特质也完整了八大山人的艺术构造,使其作品从神品向逸品转移,最终孕育出自由美学的一片笔墨天地。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国内宗教美学的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道教美学研究尤为活跃,佛教美学研究依然卓有成效,基督教美学与伊斯兰教美学研究也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乐记》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蔚 《管子学刊》2002,(1):70-75
《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它通过对音乐的产生,音乐与人的情感,音乐与社会相互关系等的分析论述,强调了乐与礼的结合和音乐的社会功能,阐明了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音乐与人的内心世界相关等观点,在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乐记》对探讨我国音乐美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伊朗近代历史上的巴布运动是一次有影响的宗教改革运动。运动虽以失败告终,但作为先驱者,巴布在力主改革、发展、创新过程中,为其后兴起的巴哈伊教信仰体系提供了一个框架。无论后人如何评价巴布,但从宗教传承角度看,没有巴布运动就没有今天的巴哈伊教。深入研究、客观公正地评价当年的巴布运动,是正确理解和解释巴哈伊教前史的基本前提和历史要求。本文着重从三个层面梳理巴布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相关资料分析了丁主教提出神学思想建设的多层面的导因,全力推进神学思想建设的各项重大举措和神学思想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ued,1856-1939),是20世纪西方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心理学家。他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并以此为工具,对诸多文化现象进行深层心理分析。弗洛伊德身处宗教研究十分繁荣的时代,宗教研究在他整个学术活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他从人类思想和行为最深层的动机出发,对宗教  相似文献   

15.
古代希腊是一个充满宗教色彩的社会,古希腊宗教不仅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宗教的特点,而且在古希腊社会中起到非常独特的作用。宗教活动是古希腊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他们的经济生活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宗教是我们了解古希腊社会及其思想意识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程霞 《美与时代》2016,(4):46-48
中国传统美学深深根植于先秦儒家美学,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各个思想流派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以"儒家美学"为主体的美学系统。在此系统中,儒家美学思想中的实用、中和、秩序、天人同构等思想影响了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池田大作的宗教对话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底蕴,这就是以大乘佛教传统为根基的东方佛学智慧。因此,本文在查阅相关日文原版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解析,旨在阐释池田大作宗教对话实践的出发点、思想特色及其"世界宗教精神",以期展现世界文明对话与东方佛学智慧交相辉映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个体与宗教神圣、宗教仪式、宗教环境及其宗教体验之视角分析,孟子的宗教生态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承认宗教神圣的存在及其权威,宗教神圣是人世间重要事情的最终根据;重视宗教仪式、宗教环境和宗教体验,仪式、场所必须保留与传承,个体内在的情感是遵守宗教仪式的根本依据;对自然万物应取之以时、用之有节,遵循自然规律;个体之间应相互尊重,不剥夺他人生命,承认个性选择。"命"虽然是既定的,但个体只要顺应天性,强化个体修养,仍然能够改变。  相似文献   

19.
白玉蟾道教美学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宋代道教美学思想大家,白玉蟾有丰富的道教美学思想.本文从宋代道教美学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出发,对白玉蟾三个方面的美学思想即"真快活"的审美高峰体验和道教审美人格论、"其心之乐而乐乎山者"的道教山林美学论和"即心是道"的道教审美心胸和审美人生论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宋徽宗的美学思想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在艺术上却有着极高的天分.他一生崇信道教,曾多次亲注道经,留下了大量思想丰富、文笔优美的作品.这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道教美学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他所提出的以"神"为核心的宗教审美判断、"无心"的审美态度以及"淡而无为"的道教文艺观等,对我们研究道教思想文化以及中国古典美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