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梦是什么?梦是光,照亮无尽的黑暗;梦是水,滋润万物的生长;梦是电,在空中划出时代的分界。有了梦,小树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有了梦,溪流可以成为奔腾的江河;有了梦,土砾可以堆集成巍峨群山。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自己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天主教也应以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精神状态,以切身的行动凝聚强大合力和传递打造"中国梦"的各种正能量。践行"中国梦",我们天主教责无旁贷。如何进一步发挥天主教的正能量,共筑"中  相似文献   

2.
李香莲 《现代哲学》2022,(3):108-114
梦和做梦不仅是传统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新近心灵哲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议题。那么,当我们说“s梦到p”时,到底是在说什么?无论是正统的梦境幻觉模型,还是新近的三种想象模型,都没有揭示出梦或做梦的本质。梦境幻觉模型主张,某人梦到p意味着某人相信p,但这是对“s梦到p”的错误刻画;已有的三种想象模型虽然坚持“s梦到p”蕴含“s想象p”,却无法合理地得出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在理论上,通过合取“想象”的梦经验观与“假装相信”的梦信念观,可以得到一种“综合梦境想象模型”,由此合理解释“s梦到p”蕴含“s想象p”。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梦与心理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呢?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梦是我们内心中的“原始人”的产物。《梦:内心的声音》一书的作者认为,梦是原始人的来信,这个“原始人”实际上是人们心理结构中较为原始的那部分,它时时刻刻在接收外界信息,分析各种  相似文献   

4.
梦思维初探     
梦思维是人在睡眠中普遍出现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开展对梦思维的研究,探索梦思维的奥秘,对于揭示和掌握人类思维的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梦思维的本质人类对梦思维的探索和思考由来已久。“梦”的释义,从原始人类那里就开始了。原始人类首先把梦看成是一种实在的知觉。认为梦是神启的源泉,主要是预见未来,是与精灵、  相似文献   

5.
追梦     
人的一生中会做各式各样的梦,有些梦记忆犹新,有些梦醒后就忘.人的梦玄妙无比、无法捉摸,它究竟是纯粹的心理活动,还是现实人生的折射?我们不得而知.但不论如何,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绝不能被这些夜间无意识的梦牵着鼻子走,我们当关注的是人生成长、发展的梦!  相似文献   

6.
林玉解 《天风》2016,(6):34-35
今天,互联网普遍覆盖了基督徒的生活圈。很多基督徒往往动一动手指,在手机或电脑上就可以听到世界上著名布道家或是著名牧师的讲道。那我们还有必要到教堂去参加聚会吗?  相似文献   

7.
学会欣赏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智利著名女作家米斯特拉尔的散文《玫瑰树根》,就形象地揭示了“美在于发现”的深刻哲理——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15,(2):40-41
"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的梦,我们动员每一位同工、义工,以及每一个被服务对象为实现这个梦而努力。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在上海建立之日起就确定了把信仰通过"爱"来诠释、通过服务来表达的方针,践行在"不分信仰、不分民族、不分男女、不分肤色、不分年龄"  相似文献   

9.
梦是一道疤     
想了解一个人的处境,在闲聊的时候,可以问问他最近做了什么梦,或者他历年来总做什么样的梦。通过这个梦,你就能大致勾勒出该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0.
对于卢卡奇写的《青年黑格尔》一书,可能众说纷云,但人们无一例外地把它看作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根据这个观点,人们进而可以考察卢卡奇所使用的方法的依据。例如,人们可以研究卢卡奇下述观点:他认为,黑格尔辩证法产生的决定性作用,应该归因于他逐步揭示了他耳闻目睹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矛盾,尤其是他揭示了确立这个社会的经济事实的重要性。卢卡奇强调黑格尔的经济观念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产生所起的作用。卢卡奇的这个新观点,从其出现时起,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B.克罗齐知道卢卡奇这本书(该书的副标题是《论辩证法和经济学的关系》)问世之后,他竟勃然大怒,毫不犹豫地宣称,卢卡奇这位著名的匈牙利—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在胡言乱语。但是,我们拿不出任何事实来证明,B.克罗齐决意去阅读《青年黑格尔》一书;我们可以设想,即使他了解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他仍然会拒绝阅读它。  相似文献   

11.
神秘的境界不只是梦,但,梦一定是某种神秘的境界。也许,正是因为梦的神秘,所以人们才会产生对梦的错误认识。从内心害怕梦、拒绝梦、排斥梦,甚至不惜借助药物的力量防止梦的到来。实际上,梦对我们是非常有益的,他不仅能消除刺激、保护睡眠,让我们更好地休息。他更能让我们懂得如何积极、健康、正确地生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掌握主动权。只有化被动为主动,才能让梦更好地为我所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许多人都喜欢靠短暂的灵感与天赋,成就一时的辉煌,但后半生就销声匿迹了。但如果我们用心血与勤奋打磨一项长久的技术,让它永远发光,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就如同韩国著名围棋棋手李昌镐一样。李昌镐屡屡在世界大赛上夺冠,创下"神  相似文献   

13.
《列子·周穆王》篇的"郑人有薪于野者"一段大发梦觉、真假、彼此、是非难辨之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鹿之得失所伴随的梦觉难辨问题。原文并未在对立两者中最终下一明确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混淆梦觉、无论对错,而是以此揭示出主体距离是非争执的尺度不同,梦觉所呈现的样态也随之而异。概言之,梦觉之辨依是非之争而起,是非之争则又导源于彼此之别。然而,彼此的对立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起作用,因为在更根本的意义上,人与人是相互感应唱和的。由此可见,那种就梦觉而言梦觉的思路是有很大局限的,可以说,梦觉问题的关键并不在梦觉的内容本身,而在于梦觉主体的层次与境界。  相似文献   

14.
一位女士说,她晚上一睡着就会做恶梦,不是被人追杀,就是掉下万丈深渊,尽是些吓死人的梦,白天则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工作效率严重下降。 一位男士说,一段时间来,他常常做性梦。有时,会梦见与一些认识的女孩上床,最终导致遗精。过后,自己总觉得很內疚,特别是白天见到那些梦中的女孩时,更有一种自责和对不起人家的感觉。 梦是什么?人类自从对万物的性质产生了兴趣,就一直对梦的奥秘大惑不解。自远古以来,梦就一直是人们在努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自古至今都对梦现象加以重视,多少个世纪以来曾有过无数种解释梦的起因和意义的理论,但是  相似文献   

15.
梦是一个古老话题,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历代文人对梦的意蕴都作了自己的界说,其中最能总大成的当属朱熹。朱熹从梦与理气、梦与心之动静、梦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等方面作了深刻的解释,一方面总结了前人对梦的理解,另一方面又从理学的维度赋予梦以新的意义,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度。朱熹对张载、程颐、胡宏等人关于孔子晚年不梦周公的分辨,也揭示出理学家们在理学观点上的分歧。对朱熹的梦说作深入的分析,亦有利于对理学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美的本质     
<正>人类文明走过了几万年的历史,有文字的历史也有了几千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将向哪里去?这样一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中国著名启蒙主义学者梁启超先生对历史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他说我们过去的旧史学是"只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只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的空名之学"。因此,他提出史学革命,就是要"叙人类文明之进步"。如果我们要叙人类文明之进步,就必须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须要上升到历史科学的高度。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审美的历程"使艺术在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之后,人类文  相似文献   

17.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当我无牵无挂,鱼一样游在张家界风景区,游在兴致勃勃、擦肩而过的人群之中时,不经意就吟出了卞之琳先生这首著名的诗行。  相似文献   

18.
希尔加德(Ernest.R.Hilgard)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通过对催眠的研究,提出一种关于意识的新观点。希尔加德认为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多个控制系统。例如,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就是两个功能不尽相同的控制系统。此外,还发现在大脑里有一个控制系统能保持人对环境中事件的警觉,而另一个系统则能产生梦。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中,总是有一个系统对于另一个系统处于主导地位。当我们清醒时,警觉的系统占主导地位,而在睡眠中,梦的系统占主导地位。然而即使  相似文献   

19.
梦与心灵感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之梦内涵丰富,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尚不能被我们完全理解。而梦与心灵感应的关联已引起了许多人的浓厚兴趣,大量的实例已证明梦的心灵感应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只要能够正确认识梦的压缩、移置、意象和润饰的作用,科学地对梦进行解释,你会发现梦的心灵感应功能是人类与生俱来且普遍具有的潜在智慧。  相似文献   

20.
每个早晨.我们从梦中醒来,都好像是一次新生命的开始。因为有统计资料表明,世界上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睡梦中去世的。所以,一睁开双眼,我们就应该欣喜地感谢上苍,我还活着,很健康地活着,新的一天开始了,不知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