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不但应有健康的体魄,还应有健全的精神.保持身体健康要注意生理卫生,保持精神健康则要注意心理卫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变得相对小些了,而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失常者却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精神疾患病人呈增多趋势,也出现低龄现象,特别是抑郁症患病率增长很快。那么,哪些人易患抑郁症呢?有家庭问题的儿童童年时期,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可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如父母的教育态度不一致,父亲简单粗暴而母亲过于溺爱或父母关心少而管束多等,这种家庭的儿童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过分依赖和不安全感,一旦遭到心理紧张刺激,就容易产生神经症性症状,重的出现抑郁症。遭遇不幸生活童年时代受到失去父母亲的打击,很可能产生自卑感、不安全感、沮丧、情绪不稳。童年时代长期的家庭冲突会给儿童带来不能摆脱的情感负担和心理矛盾,家庭暴…  相似文献   

3.
以555名小学四到六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控制与儿童心理适应的关系,以及儿童自我控制在两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六年级儿童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四年级,且情绪症状显著多于四、五年级;男生多动−注意缺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2)父母行为控制对儿童积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儿童消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而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积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对儿童消极心理适应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儿童自我控制在父母控制(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与儿童多动−注意缺陷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在父母控制与儿童情绪症状关系间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现代的初中生,既要体魄健康,又要精神健全。保持身体健康要注意生理卫生,保持精神健康要注意心理卫生。但是,他们的心理障碍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如有的学生,他们的处境是“可怕的”、“充满必须和不允许的”,生活是“忧心忡忡”、“烦躁抑郁的”、“单调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双亲俱在,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条件。缺父或缺母的家庭,对儿童身心发展往往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儿童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儿童精神偏异,危害终生。因此,家长和教师都要重视缺损家庭儿童的心理卫生,要了解缺损家庭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能与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缺损家庭与父母双全的家庭不同。缺损家庭的儿童同父母双全家庭的儿童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育缺损家庭的儿童,除了用一般的教育方法之外,还应该采用一些特殊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凡重要的考试,如升级考、升学考、毕业考、招工招干考等等,考生会感到有些情绪激动、紧张、甚至恐惧;而且,考试对考生越重要,如关系到他的前途、命运,他的情绪会越激动,越紧张。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但有些考生,由于心理过度紧张,情绪烦燥不安,出现“怯场” “晕场”现象,影响到他们的考试,却又值得研究防范。 心理学通常把考生由于心理过于紧张、情绪过于兴奋而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状态称为怯场。这是一种消极情绪。由于怯场,考  相似文献   

7.
终末期癌症病人诊治中的心理特征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诊治终末期癌症病人过程中不仅要关心他们的躯体方面,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方面,在诊治过程中要根据他们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来进行人文心理关怀,维持生命质量和保证他们应有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8.
儿童游戏活动中存在着个别差异,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无疑有着重要价值.因为游戏活动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与儿童身体、情绪、智力、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部有密切关系.研究游戏中的个别差异有助于对游戏活动本身的情况、作用进一步了解;有助于了解各种类型儿童发展中的特点、问题,指导他们的发展;也有助于对心理发展中的许多问题的阐明和研究.游戏活动中个别差异的类型是复杂、多样的.迄今为止,心理学家们还不能说对此问题已有透彻的了解,只可说在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与他们建康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儿童的健康状况不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受到儿童本身心理(特别是情绪)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制约.而认识能力、以及态度、信念又对心理(特别是情绪)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比如Ajzen和Fishbein(1980)的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儿童认智能力的发展对他们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者指出.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面临着不断增加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许多青年的情绪紧张。在青年行为表现的许多方面,儿童早期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青年的影响是明显的.而且作为即将成为成年人的青年,他们的需要和责任感正日益接近于成年人。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的一位学者把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罗列为以下八方面: 一、从父、母亲监护中获得自由;二、对合理使用闲暇时间的指导;三、异性之间的关系;四、与同伴间的一般社会性顺应;五、智力的成熟;六、职业选择和经济上的责任感;七、情绪的成  相似文献   

11.
人到老年,会引起心理上各种变化。尤其是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改变了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必然在心理上引起波动。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注意正确调整心理变化。就可能因而出现忧心忡忡的空虚感,心情抑郁或烦躁不安,甚至会导致神经衰弱等疾病,给晚年生活带来病患。那么,老同志在离退休后应该注意哪些心理调节呢?其一、要保持适当紧张生活的节奏。老同志离退休后,在精神上或躯体上获得休息,无疑对健康长寿是大有好处的。但是,有的人从离退休的第一天起,就在心理上首先松弛下来,出现睡懒觉,拖拉疲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表面性——认为没有躯体上的疾病,即是健康。(而健康应该是指人的身体、精神都处于良好状态)。同样人们对“体罚”的认识也仅理解为对躯体的伤害。一般学校领导只对所发现的对学生躯体的损害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对个别老师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会去处分哪一位实际是使用“心罚”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往往比成人更易出现抑郁等情绪障碍,并更易受到 情绪障碍的不良影响,而家庭环境与儿童的抑郁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从心理行为层面 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儿童抑郁及其相关家庭环境方面的研究,包括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调节 性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结合当前脑科学研究在抑郁的神经生理机制方面的一些新发现,对 心理行为层面和神经生理层面研究的整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儿童抑郁的相关家庭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燕青 《心理学动态》2001,9(2):168-172
由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往往比成人更易出现抑郁等情绪障碍,并更易受到情绪障碍的不良影响,而家庭环境与儿童的抑郁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该从心理行为层面简要回顾了近年来儿童抑郁及其相关家庭环境方向的研究,包括儿童抑郁的影响因素、调节性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结合当前脑科学研究在抑郁的神经生理机制方面的一些新发现,对心理行为层面和神经生理层面研究的整合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情绪躯体语言是在社交场合中传递情绪信息的典型非字面语言形式,包含重要社交信息。本研究从注意偏向角度考察孤独症个体的情绪躯体语言加工特点和认知机制。实验1采用点探测范式向被试呈现高兴、愤怒、恐惧、悲伤情绪躯体语言图片,考察孤独症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显示孤独症组未表现出对某类情绪躯体语言的注意偏向。实验2进一步采用生态效度更高的自由浏览范式考察孤独症组对情绪躯体语言图片的眼动特点。结果显示孤独症组对悲伤躯体语言注意回避,对高兴躯体语言注意增强和注意解离困难。结果表明,孤独症个体对不同类型的情绪躯体语言的注意偏向特征不同。自由浏览范式对于识别孤独症情绪躯体语言的注意偏向特点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72,自引:1,他引:17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以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教龄6-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职称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性别、所在学校是否重点以及是否班主任对教师职业倦怠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人生来都不是罪犯。一个罪犯的形成是在他多方面向社会接触、推进的时候。儿童与父母之间,需要有心理上的信息沟通,更要求父母方面对子女要有慈爱的表示。仅仅物质上的安慰并不一定就能满足儿童的要求。据发现,有些儿童精神之所以能够很健康,是因为在他们生活的形成阶段,一贯得到他们父母或保护人的细心抚爱。这样的儿童极少有感情脱离常轨的现象。青少年犯罪问题最可怕之处是:它为成年人犯罪敞开了大门。  相似文献   

18.
心理不健康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看不到光明,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恐惧、忧愁、痛苦等。这些都是有害健康的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如长期反复地出现,就会产生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疾病。因此,要重视心理保健,克服不良的心理隋绪。一、克服心理紧张情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上的竞争,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大大加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氛围,使我们面临的心理障碍和人格异常的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人需要心理保健呢? 焦虑症指以不安、焦虑、紧张等情绪障碍为主的状态。有的人时时刻刻都紧张,对样样事情都害怕,却不知所惧何事;有的人长期出现紧张、焦虑、伴有头痛、心惊肉跳、四肢乏力、胃肠不适等躯体方面的症状。抑郁症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反应,它突出特点是心境悲观、态度冷漠、自感全身不适,多有自责  相似文献   

20.
儿童抑郁症的比例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但是却未受到充分的重视,解决方式也容易陷入误区。儿童抑郁症,临床表现为生理、行为、情绪、认知等多个方面,病因则涉及到生理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变迁等因素。因而,其治疗手段也应是整体性的,包括家庭、心理、药物、行为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