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自己     
你认识自己吗?其实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但答案却总是很模糊。有时似乎很了解自己,有时却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干什么,甚至会产生一种疑问:我到底是谁?正因为你是人,所以才会思考这个问题。动物永远不知道它是动物,而人的智慧就在于自己知道自己是人。人是个微妙存在,他必须与现实、超我、本我作一生的斗争。要承认人都有两个“我”:一个住在大门内,一个住在大门外。住在大门内的是具有一定良知,符合一定常规,有一定道德的“我”;而住在大门外的是不符合常规,与传统道德、教育相违背的“我”。两个“我”时常在门口徘徊,都互相羡慕对方。但在他们之间除了那道门,还有个铁石心肠的门卫,24小时看管着,不允许他们互相串门。但当人一旦  相似文献   

2.
正前段时间,在街上遇到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她面容有些憔悴,张口就跟我抱怨:"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我爸和我妈现在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矫情,越来越玻璃心。你随便说一句什么话,自己都不知道哪里说错了,他们就会无怨无故地生半天气。一个竟哭天抹泪,怎么哄都哄不好;一个如凶神恶煞,怎么劝怒气都不消。而且他们目标一致,共同针对我。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我现在都害怕回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不小心  相似文献   

3.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我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战争”的家庭,爸妈之间的争吵让我觉得家不像个家,周末也愿待在学校不想向家。但我很怕他们离婚,想做些什么来帮他们和好,但又不知该怎么做,我真没有用,我恨  相似文献   

4.
马老师: 你好!我是一个中专生,一个多烦恼的人。我本来是考上了重点高中的,家里也很支持我读高中。但是,我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好就读了中专。 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有一番打算的,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目标。但是慢慢地就觉得自己太不适合在这里读中专了。中专的同学大部分都很无聊,我曾经劝自己和同学相处,但我真的很难和他们相处,总觉得他们伤害我的心。以我的能力和成绩,在中学一直当班干部,但在这里什么都没当上。同学们  相似文献   

5.
我的生日快到了,我希望这一天在吹灭生日蜡烛的时候能许下一个特别的愿望。我来到公园,碰到了坐在长椅上的一名乞丐,他正在观赏着池塘边的两只鸽子,他那惬意的模样和脸上似乎永恒的微笑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开心。我也想通过和他谈话,让自己为所拥有的一切感到骄傲,因为我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人,我的工作可以让我赚很多钱。当然了,我这么努力工作怎么可能没有钱呢?由于我的努力,我的孩子们也不缺什么,他们想要的玩具都可以得到。我的辛勤工作也使我的家庭富足无忧。于是我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我问他:“先生,您会在生日那天许…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金币     
生长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他们生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会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自然大多数孩子会想到钱,也有孩子会说是家中珍藏着的价值连城的钻石,显然这些不是他们母亲所要的答案。她们会接着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 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是啊!怀有这枚人生的…  相似文献   

7.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便坐在小凳上撅嘴,眼泪挂在腮旁。“妈妈,小朋友都嘲笑我。”“嘲笑什么?”我笑咪咪地看着他。“他们说我不正常。说我有小耳坠,别人都没有。”  相似文献   

8.
幽默两则     
一男子去公司应聘。招聘者问他:“你都会些什么啊?”男子答道:“会些什么啊我不知道,但我前任老板说我只有两样不会……”招聘者很有兴趣地问:“你哪  相似文献   

9.
看轻你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怕得要死,”那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丢丑,我就心神不宁。”“呵呵,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言论。”马克·吐温的话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对于年轻人来说,由于一直渴望充分展示才情,当机会突然降临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一下…  相似文献   

10.
纵观古今中国绘画作品,连环画和漫画都以其自己特殊的功能存在着,这两者严格意义上来讲是绘画的类型,而不是画科。它们也不属于传统画种的范畴,但是作品却留存丰富,那么它们的艺术生命力和存在价值是什么?他们之间又有哪些的异和同呢?  相似文献   

11.
渊声 《天风》2016,(12)
正问:近段时间,我的工作状态一直低迷,做什么都没精打采,且人际关系也不好,看谁都不太顺眼,一点小事都会让我烦恼半天。我也是基督徒,但我连去教堂的动力都没有。我怎么了?我该怎么办?一位软弱的姊妹:路敏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许多人都有害羞的心理,这很正常,但如果过分害羞则有心理不正常之嫌。这些人往往因为羞怯失去很多机会,也产生了许多烦恼。羞怯产生于自信心不足。他们常常会自问一些如:“我行吗?”别人怎么看我?”等类似自我怀疑的问题,说话底气不足,动作忸怩不自然,对批评过分敏感,对赞扬常持怀疑态度。这不但影响了工作和  相似文献   

13.
<正>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跟他(她)离婚了”“我不离婚是因为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等类似的话,但是不离婚就一定对孩子好吗?离婚似乎是解决父母冲突的一种很高效的方法,但部分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于是选择勉强维系婚姻关系。那么当孩子生活在看似完整但高冲突的父母关系中时,对他们来说,究竟是爱还是害?  相似文献   

14.
送走了几届学生,回过头来反思一下,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聪明了、机灵了。但总觉得他们身上少了些什么,少什么呢?仔细观察发现,原来他们身上少了些“人情味”。他们自私、唯我独尊,觉得别人对他们的照顾、关心、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有些事情一不合心意,就感觉不舒服,感觉不幸福,却不从自身找原因……当然其中的责任在我们大人,现在每个家庭孩子少,家庭条件又好,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而缺少对孩子的情感培养,以至于他们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而不能与人合谐相处,不能够互相谦让。  相似文献   

15.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天下,大多数父母对孩子都是呵护有加,孩子在家里一般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为什么还会丟下温暖的家庭而出走他乡,外面的世界到底有什么比家庭更有吸引力呢?  相似文献   

16.
逼你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往前冲。”“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我看了,我看了,”他说,“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成,我是被逼得往前冲。”“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  相似文献   

17.
和许多到我治疗室里做客的人们一样,我也不时会感到人生的空虚和无聊,但这种感觉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客人们总会好奇地问我:“你也会空虚?你用什么方法排除空虚?”实际上,心理治疗师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治疗师也会体验到各种不良情绪,我排除空虚感的秘诀在于9个字——“爱自己,爱空  相似文献   

18.
信一:说明书中夹带的迷信宣传品   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   我是国家机关一名退休职工,前不久在本市一家挺信得过的药店买了一盒&;#215;&;#215;宝(按:妇科保健药品).心想,就凭这家药店的名声,相信不会出什么问题.打开药盒,和说明书放在一起的,是一张宣传品.那宣传品上,印的是十二生肖和人的性格、婚姻、工作以及命运的关系.谁都知道,这已经是上千年以前的迷信了,这些年又有所抬头,但却想不到它会被夹在药品中推销.生肖只有十二个,中国人却有十几亿,差不多一个生肖都有一亿人,难道他们的性格、命运都一样吗?我不知这家药厂是怎么想的,这样做对他们药品的销售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19.
依靠     
朋友,你可知道,什么是你的依靠?也许你会想:我有强壮的身体,我有健全的头脑;如果再下功夫,就会平步青云,荣登高位,成为富豪。是啊!我也这样想过,也曾为此付出辛劳。但,有权有势就可靠?你看,世上,几多野心勃勃的风云人物;竟相角逐,尔沉我浮。他们所思,无非据夭下为己有,他们所欲,无非把一切都捞到,一生一世就这么没完没了!难道,权力地位在人生中就那么重要?请把目光移向小草。你看,在路边,它随着清风舞蹈;在河沿,它伴着流水欢笑;在田野,它陪着禾苗长高;在山坳,它和着树上的知了。它一头扎进土里,吮吸着大地的乳汁,沐浴着阳光雨露,根深叶茂。…  相似文献   

20.
第11盒食物     
最值得你纪念的感恩节事件是什么?对我来说,它是发生在感恩节前夕的一件事。教堂提供的食物篮名单上列出了10户家庭。火腿是由本地的一位商人捐赠的,蔬菜则是在食品店里购买的。当我们在教会大厅里把这些食物打包装进盒子的时候,这些家庭都对他们即将领回家的食物兴奋得不得了。这可能是他们几个月来吃到的最好的食物。当他们拿起他们的盒子时,另外一户家庭来了。父亲、母亲和三个孩子从一辆破旧的小型运贷汽车里鱼贯而出,走进了大厅。这户家庭是新来的,不在我们的名单之列。他们刚刚听说这儿有一个教会在分发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