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伟在单位里的资格很老,他有个外号叫“杀手”,原因是每次面试的时候,他会找个时机忽然沉默下来,然后带着微笑看着面试对象,很多面试者因此方寸大乱。徐今天的同事很多当初进单位时都险些中招。  相似文献   

2.
逆照得启悟     
你倾心,你能听到他,他却听不到你;你钟情,你能看到他,他却看不到你;你痴迷,你能想到他,他却想不到你;徐怀着,你能梦到他,他却梦不到你这首户追星热”小劝。歌,用的是“你”和“他”逆反相照的手法,犹如烧一下徐冰,令人们得到启悟,恢复理智的冷静。大于废弃,无奇不有。社会百态,栩栩如生。若要看得透彻,逆照是最好的途径。法照,走矛盾思维的产物。犀利的X又喜欢用这忏方法进行“饭九’;我们的舆论最崇尚的东西,恰恰是我们问代成缺少的东西。口定里的钱越来越多,但快乐却越来越少。大校越造越高,但人情味却越来越薄。…  相似文献   

3.
孟子论辩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曾说:“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膝文公下》)的确,孟子生当战国中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百家争辩,他再也不可能像孔夫子那样迂徐雍容,“辞达而已了”。孟子好辩,亦善辩,统览《孟子》七章,凡有思想交锋处,孟子无不显得侃侃如,滔滔如,把握...  相似文献   

4.
张耀法 《天风》2013,(9):42-43
徐思学牧师于2013年6月28日12时03分安息主怀,在世蒙恩94年。徐牧师一生坎坷,经历死荫幽谷,蒙主保守;徐牧师一生勤于侍奉,直到晚年,仍然做工不止;徐牧师一生谦卑持守纯真信仰,走蒙主喜悦的荣神益人之路,“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  相似文献   

5.
普正 《法音》2001,(11):44-44
本刊讯应国家宗教事务局邀请,韩国佛教曹溪宗总务院长徐正大长老一行24人于10月8日至15日来华进行友好访问。10月8日晚,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长在北京饭店设宴款待代表团一行。他在致词中说,中韩佛教交流历史悠久,韩国曹溪宗和中国佛教也建立了友好关系。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将中韩日三国佛教关系比喻为“黄金纽带”,是很恰当的。为了继承和发展中韩佛教友好交流传统,两国佛教界要加强联系,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共同努力。徐正大长老说,杨副局长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此次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邀请曹溪宗来华访…  相似文献   

6.
徐志锐先生与《宋明易学概论》郭守信博学多识的易学家徐志锐先生,突然于1996年10月8日作古。他著述的《宋明易学概论》一书,还在印刷厂排版,尚未付印。就在8月末时,我还同他商量,俟书稿排完之后,由他再做一次总的审核校订,以免却遗误。谁知仅一月之余,他...  相似文献   

7.
徐素华先生文章把我提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他所说的“党的指导思想形态”,“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他所说的“学术研究形态”,这不符合我的本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确实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实践中学习、运用,在总结实践经验、发扬中国优秀哲学文化、升华人民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现代形态。它既是一个创新的哲学理论体系,又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一次,清康熙帝在近臣徐乾学寓邸夜饮,偶然问徐:“你知道‘使功不如使过’这句话的出处吗?”徐回答不出来。事后徐乾学请教考据学家阎若璩,阎也不知道。于是,阎若璩在茫茫书海里查呀查,一直查了15年,才在《唐书》中查到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说过这句话。但他仍不放心,又潜心读书5年,终于发现这句话原来出自《后汉书》中索卢放之口,李渊只不过是拾他人牙慧而已。为查清一句话的原始出处竟用了20年功夫,这使阎若璩深有感触。他说:“甚矣!学问之无穷,而人尤不可以无年也!”  相似文献   

9.
宋代民间道士徐守信,经过从师受道、道士和民间俗士附会、文人士大夫品题、帝王召见赐号等环节,神化为具有神异功能且被世人广泛信仰的“徐神翁”。徐神翁信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他写字、作诗占卜的崇信和对其画像的崇拜。徐神翁信仰在泰州本地及东南沿海一带影响颇大,圣迹崇拜较为兴盛。宋代诗文、笔记对其神异事迹的载录以及道教、民间信仰对徐神翁的吸纳,使其成为八仙早期成员之一,广泛出现于元明“八仙戏”中。  相似文献   

10.
《天风》1997,(8)
最近,海外有一些人频频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攻击中国的宗教政策,编造所谓的“宗教迫害”事件。他们特别抓住最近中国政府拘留所谓“著名宗教人士”徐永泽一事大肆渲染,把它作为中国政府“迫害宗教”的“证据”。他们还宣称徐永泽已被判处死刑,并呼吁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进行“营救”。据我们了解,徐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