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佛教素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五台山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深入挖掘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的内涵,丰富其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文化旅游特色,增强五台山旅游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佛教文化是五台山文化的根本,也是构成五台山学的基石。在三晋文化及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与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办好《五台山研究》,以刊促学,学研并进。有效保护、利用五台山这一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凸显出新的现实价值,使之不断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将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三晋文化的重构、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无疑也是保护世界遗产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教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永平十一年(68)就建有佛寺。五台山青黄庙并居,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道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五台山,不同民族的佛教僧人之间进行广泛文化交流,形成极具融合特色的五台山佛教文化,突出表现在佛教文学、佛教美术、佛教音乐和佛教建筑等各个方面。这些成果在促进五台山佛教文化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播、创新和发展,而且对于传承农耕和游牧融合的特色文化乃至山西的文学艺术、民居建筑、民间雕塑艺术等,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我与五台山佛教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军 《佛教文化》2009,(1):86-93
五台山佛教音乐古老而独特,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五台山佛教音乐被山西省公布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正一、五台山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价值五台山是唯一汉藏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和大乘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2009年以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文化价值得天独厚。代表佛教最高智慧的明证。五台山佛教是中国佛教起落兴衰的典型代表,包含了所有中国佛教宗派,代表智慧的文殊思想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核心,五个台顶供奉的五方文殊——聪明文殊、智慧文殊、狮子文殊、孺童文殊和无垢文殊,就是佛教最高智慧的明证。真正名副其实的华严圣境。《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经典,南朝刘宋永初二年(421)译出后就传入北魏,也是五台山佛教的开山圣典。唐代清  相似文献   

6.
古老独特的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不可或缺的部分。2004年,五台山佛教音乐被山西省公布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充满着精神灵韵和思想蕴涵,汇集和凝聚着极为深邃而厚重的精神形态和文化遗存。五台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具体化体现,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风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五台山独特的自然遗产、宝贵的文化遗存、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近年来成效显著的五台山研究、专门的研究人员等,有机构成了"五台山学"的基石。积极构建"五台山学",大力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必将对三晋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研究、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必将对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赢得新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在 2 0 0 0年 6月山西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一套《五台山文化丛书》中 ,有一本由崔玉卿点校的《五台山〈传〉〈志〉选粹》,翻阅后殊觉可贵之点颇多 ,故不揣愚钝 ,一吐为快。一 ,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将五台山历史上留传下来的 4部最著名和最有学术价值的《传》《志》合在一起点校出版 ,为爱好和从事五台山历史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部非常便捷的工具书。五台山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亦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其历史悠久 ,影响巨大。于是 ,千百年来 ,就出现了不少记载、讽诵五台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的图籍。其中 ,…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五台山研究的开拓者、五台山学的奠基人、《五台山研究》的创始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佛教学者崔正森先生于2023年4月26日因病与世长辞。崔先生情怀高远,功力深厚,曾师从任继愈先生,研修佛学,倾注心力于五台山佛教,一生勤勉,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总计达1000余万字,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为地域佛教研究、佛教名山研究、菩萨信仰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全面认识中国佛教尤其是唐以后中国佛教的存在形态和发展轨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获得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誉。崔先生的不幸离去,不仅是五台山研究的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连日来,沉浸在万分的悲痛之中……作为崔先生创办的《五台山研究》,今特别刊登李利安教授撰写的悼念文章,以此纪念先生。愿崔先生开创的五台山学后继有人,愿先生之慧命长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五台归来不看庙。”它说明:一、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的首府;二、五台山佛教寺庙数量最多,式样最全,历史也最悠久;三、五台山佛教最能代表中国佛教发展的水平,抑或就是中国佛教发展的缩影。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其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级的佛教圣地,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全面反映它的发展历史、演变过程及状况的著作。诚为可叹!值得欣慰的是,这个空白终于被填补了,这就是今年6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崔正森研究员撰著的70多万字的《五台山佛教史》(上、下册)。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位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中国佛教信徒向往的圣地,五台山的声名誉满海内外。五台山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研究五台山不仅是佛教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开发中华文化宝藏 ,发展中华文化事业,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同时,五台山还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具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独领风骚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游客。研究五台山,开发五台山的旅游资源,将会大大促进山西特别是五台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之,研究五台山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十分赞赏山…  相似文献   

13.
忻州市作为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世界遗产地、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无疑是镶嵌在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如何利用五台山这个融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佛教地位尊崇的世界文殊信仰中心和璀璨夺目、博大精深的文化景观及独特的冰缘地貌、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品牌,并使五台山凸现出核心品牌的价值,形成忻州旅游业的拳头竞争合力,进而引领忻州市的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以强化大品牌意识、解决行政管辖割据、采取科学联袂宣传促销手段、组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五台山成了汉地最著名的“汉藏佛教圣地”,遂形成了汉藏佛教音乐并存的格局。由于璧峰禅师创作“华严佛事”、“四十二奏”,蘟宏法师作《水陆仪轨》、《瑜伽焰口施食坛仪》等,故使五台山“佛事音乐”臻于完善、定型,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五台山这1310首诗歌,显示了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了五台山文化的丰富多彩,揭示了各类历史人物的五台因缘,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之首,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充满着精神灵韵和思想蕴涵,汇集和凝聚着极为深邃而厚重的精神形态和文化遗存。五台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具体化体现,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风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  相似文献   

17.
明清小说中不乏对五台山形象予以塑造,以五台山作为事件发生背景或特定文化事件象征的情节。虽然不同作品中塑造的五台山形象有其个性化色彩,但其共性之处则在于对五台山形象的建构与文化想象。通过对这些情节予以梳理,可以探明相应小说作者的写作策略与深层文化心理原因,进而探讨特定时代民众对五台山形象的认知。同时,明清小说中五台山形象共性所反映的文化特色,还可以为弘扬人间佛教、推动五台山文化体系与文化产业建设提供助力,也是五台山学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以五台山为中心的佛教音乐文物、文献及文化特征的探究,笔者认为“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做为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起始”,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过对五台山佛教音乐转化过程的分析,意在表明五台山佛教音乐并非是随同佛教一并传入的。并对保护、发展具有厚重历史的五台山佛教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力求为积极推进五台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自北魏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崇信五台山,视其为“圣山”、“灵山”,对五台山佛寺建造予以不同程度的扶植,遂使五台山形成规模庞大的佛教建筑群。目前五台山保存有中国唐、宋、金、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七个朝代的寺庙68座,其中,台外21座,台内47座。台内寺庙中,有黄庙8座、青庙39座。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今年元月27号,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音乐厅,来自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中国五台山佛乐团”演出了传统的五台山佛 乐。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乐曲和他们精湛的技艺,不但使观众得到了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也使有幸聆听到他们精彩演出的人们看到佛教文化在祖国大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 继承。 值得指出的是,以往代表中国佛教音乐 出访的艺僧和佛教音乐家们,大都是古稀老者,许多关心中国佛教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的人士曾担心中国佛教音乐后继无人。这次 出访的五台山佛乐团,全部由年轻一代组成, 这些小沙弥平均只有十四五岁,其中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