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义务与超道德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别道德义务与超道德行为对于我们认识道德的本质和合理的道德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道德义务所要求的,而不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超道德的要求。满足了道德义务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违反了道德义务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而没有违反道德义务的行为或者不为道德义务所禁止的行为则是道德上可允许的行为。将超道德的行为混同于道德义务会导致超道德的要求,在实践中会引起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2.
马彪 《道德与文明》2019,(1):121-127
关于道德如何教育的问题,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探讨了三种解决方式,即对话的、独断的以及问答的教学方式,其代表分别为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康德自身。苏格拉底从德性即知识出发,强调知识即回忆,道德的受教过程就是天赋理念的回忆过程。亚里士多德倾向于从习俗的立场来理解德性,主张德性的习得最终要落实于习惯的养成之中,道德不是先天据而有之的,它是后天训化的结果,人们只有运用它才能真正拥有它。与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不同,康德尤为重视从德性的"新生论"与"道德自律"的角度来阐释道德的授受问题,以此摆脱传统思想中的"预成论"与"道德他律"的缺陷。不过,他的道德哲学与其道德教育之间的悖论问题也由此引发了后世学者持续不断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4.
黄勇先生根据《庄子》提出的差异伦理学及道德铜律极具创造性,然与《庄子》思想有一定差异.《庄子》道德论不是以行为对象为中心的.《庄子》否定基于特定立场之行为的道德属性,反对中心化的行为.《庄子》并不提倡站在他人立场的做法,否定主客二分的行为之道德价值.道德铜律的两个原则——人所欲,施于人与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全然是《庄子》的主张.一种站在他人立场上想问题的做法,仍然解决不了《齐物论》所讨论的评判者难题.尽管道德铜律或差异伦理学有异于《庄子》思想,但推进了《庄子》研究的方法论创新,能够反映出《庄子》道德论的超越性特点,有助于揭示《庄子》思想的价值.用这种极具创意的方法论分析《庄子》思想得到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差异伦理学和道德铜律本身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宝贵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池田大作的生命论伦理观——以《生命的尊严》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神丰  冉毅 《伦理学研究》2006,(2):62-68,77
伦理本源于社会生活,伦理的基础应当是人的生命和生活。池田大作立足于人的生命尊严来阐发幸福,倡导共生的道德风气,对生命的意义给予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欺坎伦的实质性道德动机理论(moral motivation),如何能回答"我为什么要道德"的问题,并且他如何通过这个理论来解释道德理由(moral reason)较其它理由具有优先性和重要性。我们认为,斯坎伦的动机理论,诉诸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认的关系这个实质性的价值,来说明道德要求的给予理由的效力,并不能准确地描述我们的道德经验,而较之效益主义也不见得高明。其次,他对于道德价值较其它价值更重要和具有优先性的论证,也没有说服力。因为当道德价值与其它价值相冲突时,并不是道德价值总是优先的,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人们的实践,远较斯坎伦描述的为复杂。宣称道德价值总是有优先性,是一个太强的论旨,因而缺乏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伦理体系》中的欲望概念的研究,说明在道德与伦理之间有个重要的中介环节——欲望,黑格尔据此才能将两者贯通起来。欲望兼有道德与伦理这两个要素,富有辩证运动的特征,是推动道德进展到伦理的内在动力。欲望是分析道德何以能够进展到伦理的关键环节,由此才能理顺《伦理体系》在术语转换上的关系,进而说明黑格尔尝试提出自己的伦理观念的思路进程。在黑格尔那里,欲望有个体可感知的经验属性,是黑格尔试图将当时的实证研究贯彻于批判哲学的理论样态,并以此反对康德与费希特的形式主义德性论。与此同时,黑格尔也将形式性纳入经验的欲望中,用以弥补霍布斯与洛克在经验主义德性论上的缺陷,使道德升华为具有整体主义的伦理性,而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精神哲学。  相似文献   

8.
民国初期,部分社会志士以《正谊》杂志为阵地,以道德救亡为主旨,围绕高扬道德为共和所需理念、确立道德因时更张理论、主张铸就共和道德精神、提倡规范国民言行、坚信重塑人格为救亡要途展开政治道德的理论诠释。此举与学理清算道德堕落、名实相悖,官僚治国、“恶精神”泛滥,官无人格、寡廉鲜耻,人心颓废、思潮隳堕等弊端联系在一起。欲藉反省自爱、外力逼迫、典型示范、塑造人格等方法以重铸近代政治理想人格,进而达到实际救亡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宗密的三教观──以《原人论》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密的三教观──以《原人论》为中心[日]镰田茂雄一、序言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⑥(780-841)是《圆觉经》的发现者,著有很多《圆觉经》注释,并且是撰述《大乘起信论注疏》、《盂兰盆经疏》、《注华严法界观门》等多种著作的学僧。在这①《答陆原静书》、《王文...  相似文献   

10.
动机性访谈:一种以咨客为中心的行为改变咨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机性访谈是目前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一种以咨客为中心的行为改变咨询技术,但在我国关于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还比较少。本文概述了动机性访谈技术的理论基础、应用原则(表达神入;发展差异;接受阻抗;维持自我效能)和基本技能,并介绍了这一咨询技术的应用现状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是道德存在的意义,是道德导向功能、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发挥作用的理论前提。从“道德容许行为”到“次道德”范畴的提出,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正在丧失,道德的规范作用、引领作用日益淡化,道德已经跌出了“道德底线”。道德在沦为经济附庸的同时丧失自己的高贵品位。因此,道德建设必须高扬理想的旗帜,实现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王莹 《伦理学研究》2005,(2):111-111
道德是理性人的本质要义,它既是人崇高、善良、美好的象征,又是人抵御各种不良行为诱惑和侵蚀的堤坝,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道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人类社会有着无穷的魅力。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和报道了美国哲学家哈特里·菲尔德于2008年4-5月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约翰·洛克讲演--<逻辑、规范性和合乎理性的可修正性.菲尔德认为,逻辑是合乎理性的可修正的;而"修改逻辑"是指修改我们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模式.而不仅仅指修改我们关于何种推理模式保真的看法.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举在研究语义悖论的过程中他新近发展的一个逻辑为例,后者以乌卡谢维奇的连续统值逻辑为基础,限制排中律的使用,当然还要增加一些限制条件和技术措施.他附带论证说,把逻辑视为根据逻辑必然性保真的科学的观点,可以决定性地证明为错误.这是因为,在一个形式系统内,"在模型中真"(至少)是部分可定义的,而一般性的真概念是不能严格定义的,因此,我们无法一般性地证明:(1)该系统内的所有公理为真,(2)该系统的推理规则保真.在本文末尾,作者根据其在牛津大学访学一年的经历,对逻辑和哲学研究的某些一般性问题作出了少许反省性思考和评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区分“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与“行为者中立”两种立场来探讨义务论与后果主义之间的优劣,是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认为道德规范对特定的个体行为者具有一种约束,这种约束要求特定行为者不能做某种行动,即便这种行动能够避免造成更大的侵犯。而行为者中立的立场则否认道德规范指向某个特定的行为者,并对其产生实际的约束作用。不少研究者认为义务论坚持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约束,进而把康德伦理学划归以行为者为中心的义务论范畴。然而,卡根反对这种解读,他试图证明康德的普遍法则公式在规范层面支持行为者中立的立场,应当从中得出后果主义而非义务论的规范性结论。卡根的论证正确地指出了后果主义原则与普遍法则公式的相容性,却错误地否定了义务论原则与普遍法则公式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网络化时代,厘清并恪守网络行为的道德底线对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尤为重要。道德底线是整个道德建筑的基石。在伦理学意义上,网络行为是现实的人借助网络进行的、自主自愿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其所涉及的伦理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网络行为的道德底线,究其本质是网络主体之网络道德行为的底线,即不损害其他网络主体的正当利益。恪守网络行为的道德底线,关键是需要众多网络主体强化主体意识、牢固树立网络行为底线意识,加强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6.
17.
通常认为,行动者负道德责任需要预设替选可能的存在。法兰克福的经典论文动摇了这一信念,但依然有大量学者坚持这一点。以丹尼特的相关论证为基础,可以发现,替选可能不是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对责任的认定应基于优化未来而非追究过去。对未来的优化可以在完全决定论的环境中进行。所谓的负责任者,其实是导向结果的因果链上更容易被改变的环节。环节改变的容易程度同语境相关,并没有一个固定答案。与流行解释相比,这一理解能更好地刻画道德责任以及一般责任的生活直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德性伦理的复兴为伦理界注入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资源。致力于这个主题的人主要在关注亚里士多德以及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思想。米歇尔.斯洛特教授则认为,某种形式的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也已经有了真正的希望和可能性。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斯洛特教授详细阐释了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的可能性。作者详细分析了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的基本内涵、分析并反驳了各种可能的对这一思想的反对意见,论证了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的建构方法以及具体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9.
道德重建是从传统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任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革命的得失进行了持续的反思,愈益清醒地认识到道德重建对于革命的重要价值。围绕着国民道德的革命与革命者的道德这两个方面,孙中山阐发了诸如人格救国、替众人服务、为主义奋斗以及为主义牺牲等道德主张。这些道德思想为当时的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与价值引导,其合理的内容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历史的光辉。然而,囿于历史的与阶级的局限,孙中山的诸多道德主张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触及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精神问题,但并未能对道德的本质与道德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认识与探究,故未能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始终重视从经济生活中寻求道德变迁的动因,认为现实的经济关系往往成为决定道德向度的基础。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引发了新的震动,而且还为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调整提供了契机。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在促进和服务中国现代化发展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完成对普世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