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祭祀“天地君亲师”浅谈何建章“天地君亲师”并举,大概始于《荀子·礼论》。《礼论》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地祖,而隆君、师。是...  相似文献   

2.
<正>《荀子·礼论》有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三本"观念非常重要,它事关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追求,"天地君亲师"曾经在历史上成为中华各族共有精神家园,对维系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价值判断,特别是趋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年之丧作为至重的丧仪,规范着最重要的人伦角色与人伦关系。而早期儒家在对三年之丧及其成立依据的阐论中,表达着对君、父角色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呈现出了多元的思路与看法。《仪礼·丧服传》以"至尊"这样一种单一的原则来定位君、父的地位,而《礼记·丧服四制》则主张在门内优先以恩仁的原则事父,在门外优先以理义的原则事君。事父、事君都包含敬重之义,事父也由此成为事君所效法的模型。《荀子·礼论》不同于臣为君服的礼制,转而在君民关系中探讨三年之丧的依据。荀子认为,君主兼具父与母的教、养之功,故民对于君主既尊且亲。  相似文献   

4.
孔子从名分、等级观念出发,提出了忠君思想;孟子对此冷淡,甚至反对,而特别强调父的统治地位;荀子对孔子的忠君思想很热心,却又格外重视夫的主导地位。这样,君、父、夫专制权力的理论便开始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陈壁生 《哲学动态》2023,(10):66-75
“天地之心”是《礼记》与《周易》中的一个概念。唐文明在近期的一系列论文中证明,天地之“心”是一个最高的主宰者,能够创生天地。吴飞反驳了唐文明的观点。回到经典中,详细考察经典中的“天地之心”,可以发现,在气论的背景中,天地之心是指人在天地之中的地位,即人得天地之气最清,所以贵于万物。在传统思想中,圣人德合天地,圣人之“心”,便是“天地之心”的体现。同时,圣人制作六经,使人贵于万物,而又敬畏天道,合于自然。在中国文明史上,正是因为“六经”的尊崇地位,中国文明始终在不断重新理解自然,并且在不断保持一种超越自然与回归自然的张力中前进。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哲学没有“人类中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主要依据三类命题判定中国哲学有“人类中心论”:一是“人为天下最灵”,二是“人最为天下贵”,三是“人者天地之心”。“人为天下最灵”的观念出现很早,《尚书·泰誓上》中就有“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的话。“人最为天下贵”的说法,更为常见。《孝经·圣治章》记孔子之言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王制》更明确认定:“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东汉王充则从知识、智慧的角度立论,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论衡·别通》)“人者天地之心”的说法,出现得最频繁。《礼记·礼运》最早提出…  相似文献   

7.
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荀子所谓“人之性恶”是一个经验论的命题,在形上学的层面上,荀子并不是一个性恶论者。在荀学的观念体系中,与孟子所言之“性”相对应的观念并不是“性”,而是所谓的“伪”。也即是说,在荀子这里,具有“人之所以为人”之内涵与规定的概念是“伪”而不是“性”。所以虽然荀子有“人之性恶”的说法,但若从“伪”的角度说,荀子其实是个“性善论”者。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伦理和道德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在古人的心目中,伦理是指人伦关系的次序、条理和道理,它是不可改变的、客观的天地宇宙法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的体现。它以人伦关系为对象,表现处于一定人伦关系中双方互为主客体的相应规定,即所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等。当然它更强调这种关系的主从属性,后来便明确规定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相似文献   

9.
“天地”“阴阳”易位与汉代气化宇宙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地与阴阳的关系角度看 ,汉代气化宇宙生成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西汉前期黄老道家首先建立气化宇宙生成系统 ,其中非无形气态的“天地”环节 ,是明显的理论缺陷。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的两汉之际 ,为了使“卦气说”与宇宙终极力量相通 ,《易纬》作者以更复杂的宇宙生成论 ,提出了阴阳二气同时分化为天地二体与乾坤二气的说法 ,初步凿通了“天地”这个理论障碍。东汉后期黄老道家复兴中产生的社会批判思潮与早期道教 ,为安置生命的终极关怀 ,超越“天地” ,建立了简明的气化宇宙生成系统。  相似文献   

10.
“诚”在程颐易学中是与“天理”等同的本体范畴,即“诚者,实理也”。程颐释“诚”为无妄和不欺两个方面。天道之“诚”为真实无妄,天地流转、化育万物的过程是无妄的,无妄则必然不欺;人道之“诚”为“真诚不欺”,不欺于天地鬼神,不欺人也不自欺,是人伦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君道感通天下而治天下的惟一途径,做到绝对不欺亦是无妄。程颐基于《周易》从天道、人道两方面对“诚”进行了全方位解读,并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描述为“诚”,由此建构了关于“诚”的本体理论。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道”是《道德经》中最重要的概念。老子将“道”视为根源性的存在,宇宙万物包括生命均根源于此。“道”在《道德经》里被提升到了天地之本的高度,获得了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汉晋间王充、向秀、郭象都主“自生”说,而三者有同有异。王充反对“天地故生人”,主张“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论衡·自然篇》),“万物自生,皆禀元气”(《论衡·言毒篇》)。王充的“自生”说要点有二:一是万物“皆禀元气”而生,万物的本原是元气;二是万物的产生是一种自然过程,“自生”即自然而然产生,不是自己生出自己,更不是“天地故生物”。“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则自然也。”(《论衡·自然》)  相似文献   

13.
孟子在《离娄》上篇提出了一个“教者必以正”的命题。我认为这个提法很正确也很重要。弄清这个问题,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古代教育家都很注重“教者必以正”。《学记》篇强调教者正才能正人,认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者不正,是不可能对学生做好“长善、救失”教育工作的。荀子也认为教者正的作用是巨大的。他说:“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在他看来,教师的道德品格,知识才能等“师法”是影响学生品德形成和一生行为非  相似文献   

14.
作为哲学范畴的"和"--"和"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观念,早在《尚书》、《诗经》、《国语》等文献中,已出现了“和”这一名词及相关思想。大体而言,“和”既有天道观的意义,也有人道观的内涵。从天道观上看,“和”主要被理解为事物生成、运行、存在的条件和方式,史伯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便是指事物的形成要以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为前提。这一思路在尔后的中国哲学中一再得到了发挥,从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淮南子》的“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到董仲舒的“和者,天地之所生成”…  相似文献   

15.
《周易》非常重视“交”和“感应”,咸卦很好地体现了《周易》当中的“交感”思想.我们认为“交感”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天地交感化生万物就是一种宇宙生成论,讲述了世界上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的;男女交感始有人伦是一种社会伦理学,凸显了社会伦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作用;而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则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是占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交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上有重要的价值.对宋初周敦颐和二程的道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湯一介、庄印、金春峰在《論“道統”与“治統”》(《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2期)一文中,对于馮友兰提出的“君师分工論”、“治道对抗說”,进行了批評。作者认为,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君”是指統治阶級在政治上的代表,即从事政治經济的人物;而“师”是指统治阶級思想家,即著书立說的人物。大体上从孔子时代起,“君”和“师”就作为封建統治阶級两种密切联系着的代表人物出現。一般地說,他們在共同为本阶級編造各种各样的幻想,为本阶級服务。像董仲舒和汉武帝共同为本阶級編造幻想的事,决不是个别的。汉宣帝的“石渠閣奏議”,汉章帝的“白虎观奏議”,梁武帝之与肖琛,魏太武帝之与寇謙之,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汉武帝的“問策”和董仲舒的“对策”說明他们所考虑的都是其整个阶級利益。像馮友兰所說  相似文献   

17.
师■钟、姬寏母豆铭文所反映师■和姬寏母的关系,近年为学界所关注,有同姓兄妹或姊弟关系、夫妻关系等说法。但从姬寏母称师■之父静公不加亲称的情况看,姬寏母与静公可能是同辈之人;联系师寏父诸器铭文,得见"姬寏母"之命字方式可能是以其夫师寏父之字为字,静公是师寏父、师■为姬寏母子辈的可能性较大。师■宗族为周初开国功臣师尚父后裔留相王室者所建,分析师尚父后裔所建宗族的发展情况,为研究周代宗法制度下分宗、立宗及建构国家的模式以及周代军事长官、异姓宗族参与周王朝政治提供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天道与君道——殷周君主观念与儒家君主理论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君道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中心问题之一。对君权、君主人格设计无疑在儒家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殷周君主观念中天道与君道分合的发展历程,从历史和逻辑的两个方面对儒家君道论进行检讨。一王权出现的具体时间,已难确考。从殷墟甲骨卜辞看,至迟到了商代,王权已相当成熟。甲骨文中的“王”字,徐中舒先生认为象人端拱而座之形;又有人释为斧钺之形。因此可知,从字的形体上已全面反映出了王权存在的基本性质。《战国策·秦策》:“王,有天下也。”《韩非子·五蠹》:“夫王者,能攻人者也。”此诸说从王权的职能上求解,符合殷王的  相似文献   

19.
《说文》曰:“一。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汉书曰:‘元元本本,始于一。’”由此可见:“一”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一”乃是万事之本始,万物之流宗。“一”又是一切数目的基本,天地间万象虽殊,但终归于一。用今日的哲学术语来说:“‘一’是神学、形上学、宇宙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天人合一”、“天人并尊”的宗教哲学本体论意识、“天人感应”的宗教心理机制和“神道设教”的宗教社会制控功能意识是中国传统神学的三大宗教意识。由此形成的天地君亲师崇拜、神仙崇拜、圣贤崇拜是中国宗教的三大特色,这些崇拜形式长期制约着中国宗教的历史发展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政治、哲学都具有深远影响,从而成为中国宗教哲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