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台宗与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两个重要宗派,禅宗早期主张藉教悟宗,天台宗则强调解行并进。六祖以后,禅宗提出教外别传,天台宗则以教立宗。晚唐以降,禅宗依靠其对世俗势力的影响帮助天台宗恢复经典,天台宗则以经教的优势为禅宗提供教理方面的助益。两宗关系呈现出一个各自独立发展到相互对立到相互合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黄崑威 《法音》2020,(3):28-32,33
释道安在具体场景喟然而发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千百年来传诵至今,成为"对整个中国政教关系的一种阐述"[1]。政教关系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表现为"皇权至上"和"以儒为尊"的特点,具体于佛教而言,毋宁说是"儒佛关系"的屈光折射。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接受老庄思想影响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禅宗在形式上于五代北宋已经衰落,但其思想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文人士大夫。禅对中国画的审美价值取向是深远的,尤其是文人画。禅宗的“物我同化”思想使文人画艺术家彻底挣脱了绘画承命之作的束缚。禅宗在影响这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的同时,绘画的表达也不自觉的适用了其自然、简炼、含蓄的表现三者合一的艺术思维方式。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禅宗赋予了文人画更多想象的成分,增添了空灵、活泼、洒脱等迷人的神韵。  相似文献   

4.
禅宗早期思想研究的重大突破──《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评介韦志林关于禅宗,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已经很多,但对禅宗早期思想的研究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青年学者洪修平的近著《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可以说是国内较早地系统研究禅宗尤其是早期禅宗的一部力著。作者立足于大量的第一手禅宗史料,特别是新发现的敦煌经卷,对禅宗东土五祖、东山法门、禅宗的初创与分化演变、南北禅宗对峙的形成以及江南牛头禅、神秀北宗禅和惠能南宗禅的特点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对禅宗的研究,过去往往是就禅宗论禅宗,使得研究不能深入。《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书却另辟蹊径,把禅宗放到整个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进行考察与研究。佛教自传入我国以后,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作者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佛教的方术迷信化、儒学化和老庄玄化等三个方面,指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共存并进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各有侧重。作者正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这一大背景下,具体考察了禅学在中土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中国禅宗的理论渊源。最早来华传译禅经的是东汉末年的安世高,他传译的是小乘禅数之学,由于其中有些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讨论佛教禅宗的建塔制度及其有关生死丧葬等文化观念。禅林之塔可分为祖塔和普同塔两种,前者为祖师个人入葬之塔,后者为众亡僧骨灰合葬之塔。普同塔之制体现了百丈清规蕴藏的众僧生死平等的精神,而祖塔之制在后世则受世俗皇权和儒家观念的影响日益等级化。禅林中两种丧葬观念的冲突,一边是精进修行的禅师对百丈怀海生死平等观念的守护与坚持,一边是热心宗教事务、扩充禅宗势力的禅师对世俗儒家等级丧葬制度的认同与仿效。  相似文献   

6.
黄梅这片佛教土壤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后,其佛教状况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但禅宗独盛的状况未有改变,“东山法门”已深深融入黄梅人的意识形态之中,也融入了黄梅的万事万物之中。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政治有着密切的现实关联。明初扶持正统宗教与镇压白莲教等民间秘密宗教的政策使庐山传统佛教信仰中心——东林寺由修复走向没落。而帝王在庐山的神灵塑造活动使天池寺骤然兴起,地方信仰在此基础上得到重构。明中后期,庐山天池寺的国家祭祀活动逐渐泛化为普遍的民间信仰,天池寺成为新的地方佛教信仰中心。这一个案说明明初宗教依附于政治,神权从属于皇权的政教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国家强化宗教控制的过程中,庐山佛教信仰中心的空间转换与信仰重构使地方信仰成功纳入新兴王朝规制之中,国家由此实现了对宗教及地方社会的有力控制。  相似文献   

8.
提要:13—14世纪,马西略作为欧洲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倡导"皇权至上"和限制教皇与教会权力,致力于教权与世俗君主权力之间的斗争。他开创了全新的"君主至上论"和限制教皇权力的政治模式。在其重要著作《和平的保卫者》中,马西略提出以基督教全体大公会议为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来替代教皇的权威;人民选举的"立法者"代表———皇帝,作为世俗社会真正意义上"和平的保卫者"和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构想。其君主权力至上、代表制会议等观念都为后世民族国家形成与近代议会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代佛教改革中存在着"鸠占鹊巢"的模式,其特点是外来僧人或世俗力量进入既有的寺院体制,并逐渐取而代之。这一过程常常表现为寺院内部关于寺产、寺院管理权、宗派定位等方面的争议,并常有外来者的介入。位于山西五台山的广济茅篷作为民国年间影响颇大的寺院,其改革的个案体现了外来者与本地人、改革者与既有体制、改革话语与权力格局等诸多问题,不仅展现了近代五台山的佛教生态,而且亦反映了近代佛教改革的重要特征及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佛教中,在佛教初入东土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禅原本只是一种限于内在的主观意识范围中的修行方法。从在全部佛教理论中处于附属地位的禅法转化为独立化的宗派———禅宗,其间有两个内在的逻辑要求:向内必须确立和阐释“心”的本体意义,向外必须说明禅修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禅宗的根本特征也正是从这两方面体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分析达摩、道信、惠能的禅学思想,详细探讨了这两个逻辑要求的逐步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邱晶 《美与时代》2014,(3):24-24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禅宗佛教在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僧人荣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禅寺,禅宗佛教吸引了武士阶层,并迅速渗入到日本人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2.
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践 《宗教学研究》2007,1(2):132-144
在政教关系研究领域中,笼统地使用政治、宗教的概念,用“政教分离”或“政教合一”两种模式解释世界上一切政教关系现象,结果造成很多的误解。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对政教关系进行分层次的类型化研究。本文将政治体系分成政治权力、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三个层次,并将宗教作用于政治的不同层次而形成的政教关系分成政教一体、政教依赖、政教主从和政教分立四种类型。进而对每一种类型的政教关系的互动方式进行分析,对古今中外政教关系的特征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各种宗教在不同政治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佛教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很多部别宗派。其中禅宗一派,为佛一教的中国化,而密宗则是佛教在印度发展到最后阶段,融合吸收了一些婆罗门教、印度教教义而形成的,可以说,禅宗与密宗都是颇具异端色彩的佛教宗派。禅宗别具中国文化特色,密宗尤具印度文化特色,两者具有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学的精神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外来佛教与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的产物,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文化在中国佛学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佛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圆融精神是佛教调和其内部思想学说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关系的产物,对不同思想学说的调和、包容和融合态度以及圆融性的理论是其基本内涵;伦理精神融合吸收了与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相适应的儒家世俗伦理,具有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的特征;人文精神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社会人生的精神特质,从而使出世的宗教融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人心、人生、人间的思想内容。中国佛学的精神对于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彻底的佛教宗派,学界以往在谈论禅宗中国化特色的时候都是将眼光集中于其对儒家和道家的吸收上,而没有关注作为中国文化"群经之首"的《易经》及其易学在禅宗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际上,作为禅宗的宗派之一,曹洞宗在佛学理论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在禅宗"不立文字"的框架下援引《易经》元素以及易学思想来阐释禅学,其历代祖师前赴后继"依易说禅",自成一统。曹洞宗不用印度佛学的概念而用中国本土的易学来言说禅学,这是曹洞宗对于佛教中国化的一大贡献,而且这对于我们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周易的道理来进一步发展包括佛教在内的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现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人只能以自身已有的文化视角去审视异质文化,理解始于"前理解"而完成于"视域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即是中国人以中华文化不断理解和述说佛教的过程,必然会融入中华文化之中。佛教在唐代初步完成了佛教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具备"儒式出世观"特点的中国佛教形态,即"佛教儒行合而为一"。这亦不违背佛教"二谛"建立,胜义空性("胜义谛")建立于世俗缘起("世俗谛")之上:构成中国僧人"前理解"的中华文化即是"世俗谛",在唐代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体系,这是唐代中国社会的约定俗成,而"二谛"建立本身就是"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古诗集中,常可见到许多描写山水风景,及身处风景中禅者的禅诗。这些禅诗的作者,大都是对佛教颇有参学体会的佛教居士或者僧人。禅宗的般若理趣,在他们的诗作中有着生动且优美的体现。这些诗作,都具有迥异于世俗诗歌的清净空灵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冉云华先生为国际著名学者,在佛教研究、禅学、敦煌学、道教研究等领域均有精湛之研究,其中尤以中国佛教研究享誉学界。本文从冉云华先生生平、其学术成就、“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的探索三个方面较为深入地展开论述;本文认为在其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始终围绕“佛教从印度到中国的转变及其过程”这一宏大的学术目标而开展诸多个案研究,后者是其佛教研究的初衷和一生探讨的主题。冉云华认为在公元8世纪形成了中国佛教的核心思想即“一心”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由澄观(738-839)建立,由宗密(780-841)和延寿(904-976)最后完成。“一心”的概念首先由天台宗倡导,再由华严思想补充和丰富,经过禅教合一的酝酿,又加上禅宗,后来成为中国佛教主流的发展,终于成为中国佛教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9.
各国政教关系和宗教事务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教关系的理解有不同层次,广义上的政教 关系应包含三对关系:意识形态层次上的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权力主体层次上的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社会事务层次上的宗教社会团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而狭义上的政教关系主要指宗教团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多地属于实践层次上的关系,但在立论上则要同深层次的关系即教会与国家关系相关联。对 一、影响政教关系的主要因素在具体的实践中,政教关系体现为政府同宗教团体之间的关系。宗教立法作为政教关系的确定形式曾为而且仍为世界上一些国家所采用。法律确认使双方关系的模…  相似文献   

20.
长久以来,东正教在政教关系层面具有"依附性"的观点一直为国内学界所认同,甚至已经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演化为解析当代俄罗斯政治生活的重要范式之一。本文对前述观点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被学界泛化为解释工具的依附性政教关系,并非东正教之原初政治理念。后者缘起于拜占廷帝国,是由东正教的"出世性"价值取向所界定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尊崇世俗权威的表象之下,所彰显的是"教会-国家共同体"观念。与之相对,自彼得一世以来,俄罗斯东正教会更倾向于在行政意义上突显世俗权威的核心地位,进而使其政教关系陷入了某种依附性悖论:即教会对世俗权威的行政依附程度愈深,则对其在意识形态层面的认同感就愈加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