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文学批评家,弗莱敏锐地察觉到语言的巨大力量,他试图从语言功能的视角指出正确理解宗教语言的重要性。弗莱认为语言描述模式的主要功能是描述客观自然秩序,这种语言模式中"真"的标准是语言结构是否令人满意的反映了它所描述的对象,是否是它所描述的对象的复刻。他认为这种语言模式是自己所处时代占支配地位的语言模式。这种模式应用在圣经语言上,会产生一种错误的字面主义,这种字面主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是宗教迫害和原教旨主义的基础;圣经历史性的实证考查也是以描述语言的标准来考察圣经语言的一种进路。圣经语言不是描述语言,而是想象语言。  相似文献   

2.
回首85思潮     
<正>85思潮,是指198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现的一种美术思潮。1980年代中期,这场被命名为"85思潮"的艺术运动象风暴一样席卷了中国大陆,这场风暴的来势如此迅猛,所到之处使得几十年来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并且致使中国艺术的种种条条框框和评价体系溃不成军、七零八落。对于这场思潮,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气象与新的文化景观。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6)
正在儒家传统中,儒经被认为具有权威甚至某种程度的神圣权威,但其权威不在于儒经内容的来源本身,而是在于儒学对儒经的解释,是基于被神圣化的人的权威。而在基督教传统中,尽管圣经也是由特定历史和文化中的人用特定的文字写成的,但古往今来的教会和信徒都相信其有一个神圣的起源。基督徒相信,圣经是神所默示的神的话。因此,圣经的权威是从上面来的,是启示性的、绝对的、本体论的。  相似文献   

4.
《天风》1999,(4)
在基督教艺术——至少是在圣经艺术中,美是一个绝对的标准,它从上帝的荣耀光环中发出。我们无论在那时的绘画雕塑或教堂建筑里,都能以这种由上帝之手启示出来的美质。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提香、委罗内塞、格列柯、苏巴朗、牟里罗、伦勃朗,他们所描绘的基督形象,都充满一种绝对的神性  相似文献   

5.
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但对于圣经的诠释历来存在差异。1968年,恩斯特·布洛赫出版了《基督教中的无神论》一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圣经做出了颠覆性的解释。在他看来,圣经并非为神启示的话语,恰恰相反,它是一部无神之书。其中一方面充斥着“特殊的主人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作为“农民战争的暴动书”,当中又蕴含着体现反抗、革命精神的四重具象。布洛赫认为,“一个读了圣经而不做革命之梦的人是误读圣经的人。”因此,他取道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高扬圣经中所蕴含革命精神来促使人们看清教会的真实面目,从而唤起人们的反抗意识,建立一个充满希望的人世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6.
应美国圣经公会的邀请,以郭金才主教为团长的中国天主教代表团一行于2012年10月23日至31日对美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代表团在美国期间,拜访了美国圣经公会,并与圣经公会就全球对圣经的关注、圣经学术研究、福音在今日人类生活中的传播,让人人都能够阅读圣经等共同关心和关注的事宜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加强沟通与合作,交流与互访有助于教会在各方面的发展,有利于消除误解,增进彼此的了解。郭主教向圣经公  相似文献   

7.
殷颖 《天风》2010,(10):28-29
<正>一、极端保守派对《和合本圣经》的看法《和合本圣经》国人使用近百年以来,塑造了一批对和合本持极端保守观点的信徒,他们认为《和合本圣经》逐句逐字皆出于圣灵启示,一个字都不可改,视修订与重译为对圣经之亵渎,为大不敬。当年好友许牧世受美国圣经公会  相似文献   

8.
1.圣经的内容 圣经,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就其作者而言,绝对是一部独特的书。 它的内容是根据它要回答的问题决定的。科学和哲学著作要回答的问题是:事物本身是什么?或者世界是用什么构成的和怎样构成的?而圣经要告诉我们的是事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IslamicFundamentalism)作为主张按照伊斯兰原初教旨变革现实社会的一种复古的神权思潮及随之而来的一场反对世俗化和西方化,全面推行伊斯兰化,并以建立以沙里亚法为基础的伊斯兰国家和秩序为终极目的的社会运动,发韧于18世纪沙特的瓦哈比运动,1976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崛起于伊斯兰世界,1979年伊朗霍梅尼伊斯兰革命将之推向高潮。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对战后中东政治乃至整个国际政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冷战后,随国际格局的裂变,在以中东为中心,西起北非摩洛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2006,(12):54-54
黄继新在2006年11月上半月版《天风》上发表文章《自我修养的优先性——儒家“为己之学”对传道人研经实践的启发》。作者认为,神学思想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要办好教会,传道人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传道人做圣工是以圣经为依据的。传道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怀着什么样的动机去研读圣经,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天主教作为思想和建制统一的大公教会,对圣经批评运动和思潮的回应最为全面和严肃.罗马教廷自宗教改革运动以来在大公会议宪章、教宗通谕和信函的正式文件中多次对圣经批评运动做出回应.最重要的是七大文献分别是:特伦托会议《关于圣经正典的敕令》(1546年),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的《天主之子宪章》 (Dei Filius,1870年),利奥八世的通谕《上智之天主》(Providentissimus Deus,1893年),本笃十五《安慰之圣神》(Spiritus Paraclitus,1920年)庇护七世通谕《圣神之默感》(Divino Afflante Spiritu,1943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的《天主启示宪章》(Dei Verbum,1965),以及本笃十六最近的牧函《主之道》(Verbum Domini,2008年).本文拟以这七大文献的要点和历史背景为切入点,梳理圣经批评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对天主教义教理和学术思想的影响,最后反思圣经批评所引起的基督宗教学术思想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对《如来藏思想批判》进行方法论的剖析为起点,从佛教史与批判佛教思潮交织的角度,梳理了涅槃思想的发展历程,指出日本批判佛教思潮的学者所主张的“涅槃非佛说”是不符合佛教原教旨主义的论断,提出应当在佛教自内证的体系中,依照解行相应的原则来考察涅槃思想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3.
该书出版于2009年,展示了美国近四十年文化现状。作者自认为是"文化生态保护者",而非"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美国理论与实践脱节,充斥着反智主义,正处于一个非理性时代。这个时代主要表现为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公共教育在塑造公民方面的失败等"反智主义"的社会现实。"美国似乎所知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4.
《友弟德传》《友弟德传》是我们天主教“旧约史书”中的一部名人传记似的经典著作。犹太教和基督新教认为,它是在公元前二、三个世纪间,以“圣经”的形式写成的但不是正典圣经著作。而我们天主教和东方的正教则认为,它虽然未被列为“第一(批)书目”中的“首正典圣经”之中,但却被列为“第二(批)书目”中的“次正典圣经”(Deuterocano nical Bible,简译“次经”或“次圣经”),即被确认为是受天主默感启示的一部圣经著作。人们知道,我们天主教常说:“首经(正典圣经)是(圣)经,次经(次正典圣经)也是(圣)经”,两批书目,在审定时间上固有“先、后”或“首、次”之分,而两者却都是正典圣经,这是毫无疑问的。最近,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一  相似文献   

15.
原教旨主义这一美国右翼政党的理论基石在美国重新抬头,这是20世纪80年代最令人惊恐的事态发展之一。“再生说”派军事战略家吹嘘说,他们宁愿世界在核战争中毁于一旦,也不能容忍“无神论的共产主义”到处蔓延。国会中“信奉基督教的”参议员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理由是它无形中破坏了家庭关系,剥夺了男人下班回家后喝上一杯新鲜的马丁尼酒、饱啖一顿适口的餐食、拥有一位称心如意、百依百顺的妻子的权利,一批利用电视和  相似文献   

16.
<正>该书出版于2009年,展示了美国近四十年文化现状。作者自认为是"文化生态保护者",而非"文化保守主义者",认为美国理论与实践脱节,充斥着反智主义,正处于一个非理性时代。这个时代主要表现为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公共教育在塑造公民方面的失败等"反智主义"的社会现实。"美国似乎所知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7.
阿兰·奈斯论深层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奈斯看来,深层生态学既是一种社会思潮,又是以这种思潮为指导的一场旨在改变现行的人类实践模式的社会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它是一个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演绎性的逻辑体系。奈斯认为,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内核是八大原理,而在其背后,还有更为基本的前提与终极规范,即各种生态智慧。而奈斯本人的生态智慧的终极规范是(大)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不少人有这样一个错觉:以为“凡是圣经记载的都是神所赞同的”,所以,每每生活中要判别所周遭的这事或那事,都以圣经中“有没有”为人记载行事为人的准则,其实这是很不可靠的。因为,当我们说圣经是神所默示之时,只说明圣经整个信息之源头在于神(圣灵),并不等于说这里面每句话每件事都是神所赞许的。 圣经不是一本报喜不报忧之  相似文献   

19.
偶像 圣像     
李世峥 《天风》2003,(1):44-44
有弟兄姊妹认为,基督徒不应在家中挂置耶稣的画像,也不应该摆设任何雕像(包括伟人像、明星像、甚至亲人的遗像)。其理由是圣经里禁止偶像。受这种说法的影响,许多弟兄姊妹对家中原有的一切画像、雕塑开始大加破坏……笔者愿借《天风》一角,结合圣经和教会历史,谈谈偶像、圣像、图像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旨定地说,基督教是反对偶像及偶像崇拜的。从圣经看,自始至终都在告诫我们要绝对地反对偶像及偶像崇拜。旧约时代,《十诫》中明确写道:“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  相似文献   

20.
一在当今西方世界,有几种政治和文化思潮颇为引人注目。其中,一种是以弘扬基督教传统并致力于恢复其社会主导地位为特征的保守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另一种是以对任何宗教与文化现象的是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