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地人生     
装修新房,铺地板时,工人会在两块地板之间留一条缝隙。因为,地板是会"生长"的,铺地板时留下的缝隙叫做伸缩缝,一段时间后,缝隙就不明显了,假若不留这些缝隙,天热的时候,地板就要翘起了。凡事留有余地,做事如此,为人亦然。  相似文献   

2.
华西人的新观念─—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华西人联系本村实际,有自己的说法: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怎么理解?他们概括为三句话: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生活富裕有四条标准:楼上铺地毯、楼下铺地板,吃水有开关(自来水),雨天村里...  相似文献   

3.
"出去散散心吧",人们常常会对那些遭受生活打击的人说。旅行,真的具有心理治疗功能吗?十多年前,一个年轻朋友因失恋而计划自杀。我去看他时,他穿着脏兮兮的睡衣蜷缩在地板上,两只空洞的眼睛直直地望着窗外的黑夜,仿佛随时准备跃入虚空  相似文献   

4.
正每个创业故事背后,都有一段"取信于人"的老情节。大家都说,温州人很会做生意。温州人是怎样做生意的呢?中国有个地板大王,叫卢伟光,就是温州人。十多年前才开始从事木材生意的他,已经成为中国的木材大王。他的创业过程完全是乱枪打鸟。为了寻找地板货源,他到当时掌握巴西货源的台商的木材工厂里参观,偷偷抄下了一个电话号码,自己打电话到巴西订货。他只会讲英文,根本听不懂葡萄牙语,对方又与他毫无渊源,怎么可能把木材卖给他?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写作时,为让句子和篇幅尽量短些,习惯站着写。修改时才坐下来不厌其烦地精雕细刻。巴尔扎克:写作时,时而大笑,时而悲哭,常常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有时竞和作品中的人物大吵起来。大仲马:写作时,善于用多种体裁创作,往往因体裁不同而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写小说用蓝色纸,写诗用黄纸,其它文体用浅红色纸。而且,笔也是分开的,从来不用蓝墨水。涅克拉索夫:写作时,习惯躺在地板上写作。他曾对朋友说:我躺在地板上写,心里倒挺舒坦。福楼拜:习惯白天休息,通宵写作。他房间的灯光彻夜通明,竟成了塞纳河船夫的航标指示灯。…  相似文献   

6.
我的母亲是个勤劳的女人,我自小就看到她努力地维持着一个家。她总是在清晨五点起床,煮一锅热腾腾的稀饭给父亲吃,因为父亲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饭;还要煮一锅干饭给孩子们吃,孩子们正在发育,需要吃干饭,上学一天才不会饿。每个星期,母亲会把被褥搬出去晒,晒出暖暖的太阳香。下午,她弯着腰刷锅、洗碗。晚上,她蹲在地上费力地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细地擦拭,家里的地板打着赤脚也染不到一丝灰尘。  相似文献   

7.
乐观的高度     
美国女孩小时候一双眼睛意外受了重伤,她只有从左眼角的小缝隙才能看到东西;即使要看书,也必须把书拿近,并提紧眼睛的肌肉,使眼球尽量靠近左边。上学读书时,睫毛因此常常碰到书本。  相似文献   

8.
日本有位漫画家在缺乏创作灵感而万分苦恼时,便来到自己不满3岁的儿子面前,一边念叨着:“糟啦!糟啦!画不出来啦!”一边在地板上不停地翻筋头。孩子被父亲滑稽可笑的样子逗得前仰后合。当画家看到孩子“咯咯”笑个不停的时候,不禁自己也感到十分惬意。其实,他在用十分滑稽的样子进行自嘲,使自己心情十分放松,灵感就会突然如河堤决口一样奔涌而出。这就是转变自己情绪的自我暗示法。  相似文献   

9.
流年     
正"孩子,下次玩累了,低头看看腕上的表,循着月光,它会指引你家的方向……"(一)我?最先感受到的,是刺肤入骨的寒意。意识仿佛冻在了二月的湖底,眼前只有黑白的杂点来来去去……目之所及是熟悉又陌生的房间,我下意识地从地上爬起来,头部依然隐隐作痛,地板上有一摊还未风干的呕吐物,嘴中有一股烟酒的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到家里,他向母亲哭诉了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孩子记住,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叫人无法踩在脚下,那就是尊严。”  相似文献   

11.
正野泽生活在日本熊本县南阿苏村,他所在的村子后面有一座山,闲暇时间,野泽和朋友们常常去那里游玩。在山间,有一处"奇景"吸引了野泽的注意:在两片峭壁的缝隙中间有一块大石头,因为缝隙下部较窄,大石块刚好夹在中间掉不下来。朋友们都觉得这个景色非常有趣好玩,野泽突然想:如果把  相似文献   

12.
一天,深圳一家集团公司要接待内地一个30人的参观团,并要搞一个简单的座谈会。一时间,办公室人员顿时忙碌起来。正在大家分头准备的时候,有人发现整洁的大会议桌偏左的地方积了一小片水渍,原来是楼上装修损坏了防水层。几个人冲上楼,吸干了地板上的所有水迹,但已渗进地板里面的水却无法处理,细小的水珠仍在不断地往下渗。大家一时乱了手脚,就在大家七嘴八舌时,被临时派到财务部帮忙的小邵悄悄地拿来一只大口的玻璃茶杯,杯底垫上一片圆形海绵,杯子里插着一束从公司门口花盆里临时剪下的几枝竹叶状的花草。她把这只茶杯花瓶端放在水珠滴下的地方,小水珠无声地滴到杯里,让人忽略  相似文献   

13.
我坐在位于斯菲尼克斯的房间里,从房间的后部,我能看见几个裸体妇女。把我和她们隔开的那段距离(光滑的木制地板似乎是无法逾越的,即便我想穿越它)给我的印象之深,不亚于这些妇女。结果吉亚科麦蒂雕塑出了四座小雕像,它们协调地分布在由地板形成的垂直背景的边缘。他把这些雕像画了下来,一如他所看见它们的那样,即从一段距离之外。这四个女人仍具有俘获人心的形象。她们似乎垂悬在地板的上方,随时准备落到他身上,就象盒盖一样。我曾见过她们多次,尤其是在黄昏,在德累索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读过台湾著名散文家琦君写的《桂花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对桂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故乡老家的后院里也有几棵桂花树,不过大部分都是金桂。每年八月,满院的桂树都开满了金灿灿银闪闪的花朵,整个后院便立刻浸润在桂花香中。满园的桂香还会漫出角楼,越过围墙,飘得满巷都是,最后和巷里的青石板缝隙柔柔地融合在一起,使你看不出她的任何痕迹,你只能呆呆地、静静地寻找她的倩影。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体育运动的大力扶持和全民运动的积极倡导,各地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逐渐走出了传统理念中只注重结构造型的误区,他们更为重视体育场馆地面材料的选择与应用。通过对体育场馆所用地面材料的发展回顾,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逐渐走出了传统只注重结构造型的误区,更为重视体育场馆地面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对体育馆用地面材料的特性要求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地板材料特性要求以及表面涂饰特性的要求,阐明了大多体育场馆仍是沿用陈旧的运动设施,技术的发展还不完善,以此来推动体育场馆地面材料的革新、地板生产的高质量以及体育地板标准的统一,如此才能使运动者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免除运动损伤的困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正夜晚像一只扑楞着翅膀的大黑鸟,不断啄着我的眼睛,让我无法入睡。我就在夜晚里,想起那样一个夜晚。三九天的风是成群结队张着嘴的小怪兽,四处游荡,又踢又咬,农村老家的门窗老旧,缝隙子又大,小兽的舌头透过缝隙伸过来。  相似文献   

17.
代沟     
水声哗哗,是爸爸在洗澡,赶了一整天的路,风尘仆仆,下榻酒店后,大脑的第一反应就是洗澡。 我靠在床边梳理刚洗去满头尘灰的头发,等着多年的好友阿坦来做导游,初次来到桂林,一切新奇得令人跃跃欲试。 卫生间的门开了,爸爸走了出来。“小心!地板很滑!”我还没来得及告诉爸爸,他已经滑倒了,重重地跌在地板上,一支拖鞋飞得老远。地板上的水是我洗澡时弄的。“哎哟!”爸爸很快爬起来,他还很矫健,手一撑,整个高大的身躯已重新站立起来,小心翼翼地沿着墙根把另一支拖鞋捡起。我没有去扶他,但双眼却已经摄住了他滑倒的整个过程。我内疚,但却没对他说:“对不起”,多年来,与爸爸的代沟让  相似文献   

18.
正与其他事务相比,家务活永远无法真正完结:衣柜书柜总是可以更整齐,窗户镜面厨具可以更明亮,地板打扫、除尘以后,还可以抛光、打蜡。简单的体力劳动也是永远做不完的,不仅具有无限性,而且会无限循环地重复下去。家务活的重复性也昭示着生活的本质——活着就是不断地重复。家务活的指向是向内的,类似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和反  相似文献   

19.
金融监管在体制转型和金融发展过程产生了道德风险,新时代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监管制度缝隙中滋长的道德风险,对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形成了挑战,具体表现在:金融俘获、道德责任缺失、自利性冲动以及金融创新引起监管缝隙。金融监管中的道德风险带来了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的风险传递,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供给与需求、委托与代理、权利与义务的矛盾。未来,防范金融监管中的道德风险,需要平衡内修和外治,处理好金融监管体系中制度建设、法律规制和伦理规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一个约四岁的幼儿在地板上玩球,妈妈坐在屋内另一端,球滚开不见了。小孩问:“我的球到哪儿去了”?妈妈说:“球在这儿”,孩子就在自己的周围仔细寻找。找不到,就大嚷:“这儿没有!怎么这儿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这”、“那”、“这边”、“那边”等指示代词的指称对象是不固定的,需随语言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的。同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