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论时下主要遇到两种思潮的挑战:一种是历史"末世论"和"终结论",另一种是后现代历史观.本文就历史进步论与这两种思潮的关系作了具体的辨析、考察.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论并不是"末世论"所讲的"历史目的论"或"神话预言",而是依据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创造性活动而确立起来的;社会进步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宣布"历史终结"未免荒唐.后现代历史观虽然对历史进步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否定历史进步观的基本看法则是偏激的、片面的,科学的历史观不能没有对历史的本质、规律、发展趋向的基本把握,仅仅玩弄历史碎片只能导向历史虚无主义、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道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的人道主义讨论中,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可以简称为"相容论"和"互斥论"。前者立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历史观的"连续性",认为"唯物史观……不仅没有取消或削弱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反而使它建立在真正的科学的基础上而得到了加强。"[1]后者立论的基础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断裂性",认为"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和人道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的幽灵——对所谓马克思生存论的一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各种新的思潮不断涌现,其中马克思的“生存论”研究颇为引人注目。围绕着能否将马克思哲学与生存论相联系的问题,哲学界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提出这一思想,但“这一构想是我们结合整个当代哲学的本体论转换问题,从马克思哲学中解读出来的并且也属于马克思哲学的深层的理论结构”(邹诗鹏,2001年);马克思哲学对于当代哲学变革的最根本的方面,正在于启动并引导了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另一派则认为,以生存论来解读马克思哲学,实际上“使对问题的讨论偏离历史的真相,把性质完全不同的东…  相似文献   

4.
卞敏 《学海》2004,3(4):50-55
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恩格斯在谈及创立新世界观的工作时说 :“马克思和我 ,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① 这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领域中进行变革的实质 ,是使辩证法与唯物论、自然观与历史观得到完整的统一 ,而“自然”与“历史”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核心范畴。马克思解开“历史之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来看 ,马克思在吸取黑格尔辩证法以后 ,把创立新哲学的突破口选在解开“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5.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马克思“异化”理论不能被全盘否定———与黄楠森先生商榷/胡义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6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丰子义//中国社会科学,2005.4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制度伦理思想/李仁武//伦理学研究,2005.4论马克思实践美学观的价值/朱志荣//广东社会科学,2005.4马克思实践历史观的超越及其现实意义/康文龙//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真理的追寻和意义的考古———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历史观比较/吴学琴,杜宇民//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时期的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2月6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社会政治哲学研讨会之三——虚无主义:尼采与马克思"研讨会,在中山大学锡昌堂420会议室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对主题感兴趣的师生联合广州地区同仁酝酿、发起,共收到研究论文9篇,译文2篇。与会者围绕对尼采、马克思虚无主义的理解、克服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中山大学哲学系杨玉昌副教授、马哲所郝亿春副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下午的会议。中山大学马哲所暨哲学系的郝亿春副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哲学之为‘虚无主义’的来龙去脉"的报告。郝亿春梳理了海德格尔从存在学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4,(5):11-19
布洛维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主要议题有:马克思主义讨论四立场论、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不适用论、马克思主义"社会"概念缺失论、国家社会主义批判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边界主题论、"想象的真实乌托邦"论等。这种理论表面上援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若干原理观点,但在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两个完全不相等同的范畴。从对马克思主义立场、内容、形态,从社会与公民社会的区别与联系,从国家社会主义的正功能与反功能,从乌托邦与社会建设四个方面看,这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学做出了并不很令人信服的改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域内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可以成为对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回应。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等通过激活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否定性动力,以反对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径不同,西方思想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兴起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却一致强调马克思哲学作为"科学"的唯物主义之维.这两种解读视角似乎形成了某种"拉锯"之势,而其中所蕴含的问题恰恰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本文仅简要考察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意大利学者科莱蒂在<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中对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由此管窥西方马克思主义演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与和解决了近代中国"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课题,在此过程中,中国气论传统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密切相关。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经历从气论宇宙观到进化论宇宙观再到唯物史观的转变,尤其是李大钊"调和的进化论"及"调和之美"等思想,为辩证分析气论传统提供了理论指导。新中国成立前后,张岱年、冯契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推进气论传统的现代化。目前,全面深入推进气论传统及其宇宙观、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研究,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异化与历史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问题的讨论和争论,在思想理论上涉及的面很广。对讨论中出现的社会主义异化论、人道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宣传,从理论上、实践上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具有广泛的必要性。胡乔木同志的《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文章的重要意义,就是对这个问题及时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历史观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说到底就是邓小平的科学历史观即唯物辩证历史观。邓小平的人生道路、社会生活、工作实践及其所完成的历史重任有其特殊性,因而邓小平历史观的形成及理论内容也有其显著特点。一、邓小平历史观形成、演进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告诉我们,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众多伟人都经历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即与唯心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决裂的过程。邓小平世界观、历史观的形成和确立,不存在与唯心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决裂的问题。但又不能认为邓小平先天具备科学世界观、历史观。自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创立之后…  相似文献   

12.
克莱蒙神学院的神学者们把"有机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深入分析后却发现,有机马克思主义通过宣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适合当代社会,污蔑马克思主义空洞无物,假借中国学者之口说马克思主义过于简单化的方法来贬低马克思主义。它还通过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还原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曲解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歪曲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不仅用历史决定论、现代性来否定马克思主义,还无端地给马克思主义贴上诸如"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工业化马克思主义"等否定性标签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其反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则是谋求用过程神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我国的理论界应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强的理论自信有效抵御国外宗教神学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侵害。  相似文献   

13.
从2005年开始,国内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的学术研究从文艺美学更多地转向哲学,将马克思的唯物论、人性论、异化论、辩证法、历史观、现代性理论,与广义的浪漫主义思潮和狭义的浪漫派联系起来,发掘出马克思哲学对浪漫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在国内学界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10月,在刚刚结束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上,与会学者深深感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的灵魂一直与我们同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中国,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青年。这让我们感到欢欣鼓舞,但也有些人尤其是青年对马克思主义漠不关心甚至嗤之以鼻。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丛书。罗国杰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作为本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哲学层面,通过与英法自由主义的比较,马克思指认德国自由主义秉赋"观念论"特质,并揭橥德国自由主义"观念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成因。在实践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德国自由主义"观念论"崇尚一种"理论实践"形态,并依据"群众-精神"实践主体、"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实践结构、"改变世界-解释世界"实践功能等实践唯物主义逻辑,揭示德国自由主义"理论实践"的抽象性和狭隘性。在政治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德国自由主义"理论实践"的重要指向是对英法自由主义的批判,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自由人"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所自诩的"自由主义批判"的批驳,马克思揭穿德国自由主义的错位历史观和保守政治观,彰显实践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6.
【导语】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推进,在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展开的同时,文化市场、意识形态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趋势有所抬头。那么,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错误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条件下现代逻辑的必然后果,还是西方形而上学思维的思想形态?马克思是如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什么?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选取了以下文章,以期澄清认识,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历史观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一提到历史唯物主义。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把它定义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在人们传统的视野里,探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必然性或规律性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全部底蕴,科学原则是马克思历史观赖以确立的最高的与唯一的原则,马克思的历史观似乎仅仅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规律性的正确理解与逻辑表述。循着这样的思维理路,过去人们在对马克思的历史观进行理论建构和逻辑表  相似文献   

18.
特瑞尔·卡弗(Terrell Carver)是国际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学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订版(MEGA2)编委会委员.他改变传统考察顺序,独树一帜地提出"恩格斯一马克思问题",将恩格斯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第一位,主张通过解读恩格斯来理解马克思.他声称反对"一致论"和"对立论",确立了自己的"差异论"立场,即在承认马克思与恩格斯有一致之处的同时努力寻找并指出他们的具体差异.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现代虚无主义思潮是传统深厚的晚外发现代化大国必然面对的问题,其核心关注的是:西方现代文明是否必然以虚无主义为本质和终结?传统深厚的晚外发现代化大国能否以及如何走出新的道路,如何创造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新文明?首提这种质疑和欲求的是德国,继而是俄国,20世纪初中国也参与进来。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如果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先后给予中国哲学界最大影响的两个思想家是海德格尔与施特劳斯,那么,他们一致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内含虚无主义的质疑。如何分析、应对这种挑战?如何看待在青年黑格尔派分化中内爆出的虚无主义问题(从施蒂纳到尼采),是一个中国学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难题。对此感兴趣的一批中山大学哲学学人,2013  相似文献   

20.
从方法论上看,虚无主义的独断否定根源于对极端肯定的极端反拨,其结果是形而上学的"物极必反"。现代虚无主义主要有五种表现形态:自然虚无主义、社会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信仰虚无主义、人生虚无主义。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表现为两种形式,其共性在方法论上都是相同的片面性,必须坚持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予以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