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怡 《世界哲学》2009,(6):5-22
洪谦先生是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主要传人,但在历史上,第一个向国内学术界介绍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是张中府及其胞弟张岱年。洪谦对维也纳学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冯友兰也曾对维也纳学派做过介绍和分析,并试图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处理形而上学问题。金岳霖及其学生殷海光从逻辑学研究的角度对维也纳学派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作用。洪谦与冯友兰之间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学术争论,反映了中西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虽然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但正是由于洪谦先生毕生坚持了对维也纳学派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最终成为国际著名的哲学家。洪谦与冯友兰之间的思想交锋也反映了他们对哲学性质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2.
异化问题和法兰克福(社会研究)学派应当着重指出,现代资产阶级的一切异化观(不仅是假马克思主义的,而且也包括公开反马克思主义的),都是同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或那种解释紧密相联的。虽然异化问题的根源早在柏拉图哲学中就被揭示出来,而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学说中,这个问题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20世纪资产阶级哲学中,对异化的课题重新  相似文献   

3.
"工具理性批判"来源于哈贝马斯对霍克海默"工具化的理性"概念的误读,这段思想史公案对后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实际上,霍克海默并不希望把理性看作是一种工具,"理性被工具化"强调的是理性概念随着人类支配自然的活动而变化的一个历史过程。而哈贝马斯从韦伯的目的合理性角度来理解工具理性,两者表面上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工具化的理性"概念的澄清,有助于理解法兰克福学派思想从历史批判哲学到社会理论的蜕变,以及这种变化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经典文本"和"现实逻辑"是彼此理解、交互作用的。哲学"经典文本"既是对"现实逻辑"之哲学理解的历史沉淀,也能为把握"现实逻辑"提供思想资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往往是在占有一定思想资源和借鉴一定思维方法的基础上,提炼时代精神的精华,历经艰辛孕育而成的书写"现实逻辑"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基于劳动人民立场,对"现实逻辑"作出既"科学"又"价值"的理解。把握"现实逻辑"首先要把握其逻辑起点。从哲学上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其起点是"结构转型"。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高度关注并研究当代中国的实践发展及作为其"呼声"与"格言"的中国问题,并在面向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各种对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根基和源泉。  相似文献   

5.
张静 《哲学动态》2012,(5):27-31
前苏联解体,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身主体内容的苏联哲学也出现了根本变化。但是,苏联哲学的终结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结。前苏联的解体也许为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带来了契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动向,尤其是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罗斯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和实践性,就在于它以改变社会现实、实现人类解放为根本旨趣和历史使命。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近年来的不断推进,社会现实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如何发现、理解和改变“现实”成为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异常重大且亟需解决的课题。尽管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系统论述过其现实观,但他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大规模运用对生活世界的负面影响,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反复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他们不仅从现实层面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大规模运用造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而且还从理论层面揭示了技术理性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并形成了系统的科技伦理价值观,对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科技-生态批判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但西方人并没有因此走向自由和解放,反而陷入更加全面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研究近况边立新(中共中央党校100091)我国哲学界根据马克思主义精典作家的原本和当代社会现实,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问题,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意见。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9.
实践辩证法     
现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缺点很多,它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基础和本质。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思维对存在、主体对客体、人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从本质上理解为实践,它克服自然界和社会之间、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断裂的真正联结点也正是实践。这就是说,自然、社会和思维各自的规律,在哲学的视野里应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中,以汤普森为代表的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以下简称历史学派)的政治批判越来越引人注目。历史学派的主导思想在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历史研究,并在历史研究中为现实政治斗争寻找根据和动力,进而以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为现实政治斗争导航,最终在未来社会中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体系中,首先在英国,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运动,并最终把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构成历史学派学术活动的焦点。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们相信:“一个正义而人道的未来社会的根源可以在英国…  相似文献   

11.
法兰克福学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领域内,以其社会批判理论独树一帜,响影深远。该学派人员庞杂,理论著述繁多,研究的课题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要想全面地评价该学派的理论观点,这不是一篇论文所能完成的。本文之所以选择法兰克福学派的伦理价值观作为评述的对象,这是由于该学派的伦理价值观最集中地反映了他们的哲学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一般倾向。剖析法兰克福学派的伦理价值观,有助于把握该学派的思想脉络。鉴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在内容上的广泛性,本文将着重剖析他们对实证主义、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当代文明批判的理论实质,不妥之处,恳望专家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在于打破"概念短缺"的困局,提升概念供给能力,打造标识性的哲学概念。哲学理论与哲学概念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相关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概念更迭的历史,是不断赋予既有概念以时代性内涵以及适时提出并打造标识性概念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者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在哲学研究中自觉地以学术的方式实质性地介入中国现实问题,赋予既有概念以时代性的中国内涵,提出了诸如"矛盾""实践""价值""发展"等"中国化"的概念;汲取各种理论资源打造了"以人为本""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特质和世界普遍意义的标识性概念,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应该确立研究的主体性,在"扎根中国大地、关注中国问题"的导向中,在对重大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的观照中,打造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标识性概念,构建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13.
当前应警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抽象概念的虚假批判"思想倾向,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庸俗化、实用化和空心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性和时代性在于其彻底的现实批判精神、关切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的价值情怀、洞察社会生活本质和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旨归。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自觉在于坚持问题导向和时代关怀,在对时代问题给予"当代自我阐明"的基础上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时代效应和历史在场,秉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性和时代性精神,深入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历史深处,洞察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时代性问题,直面中国道路驾驭"资本精神"的历史实践,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和当今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4.
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与过去和现在的研究现状密切相关,必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时代与时代主题、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世界性的哲学交流与对话等等。论文就相关问题,如哲学与政治、学术性与现实性、理论与实践、哲学与群众、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革命家与哲学家、哲学研究方式与实证研究方式等进行讨论。论文的结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将仍然是主流,过去哲学研究那种大一统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多样性的研究、主流学派与非主流学派并存,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各种研究路径互相竞争、互相切磋、互相促进,未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从哲学上考察人的现代化可以发现,西方现代化以单向度的主体性为基础,这种主体性囿于自我中心的封闭结构,造成自我与他者无法弥合的鸿沟,最终导致现代化的自反。马克思对单向主体性进行了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物质生活关系是单向主体性产生的现实土壤,并且通过“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范畴重新确立理解人的立脚点,表达自我与他者“现实差别基础上的统一”意蕴,由此彰显主体性的应然形态,即交互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继承马克思“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范畴的内在旨趣,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贯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为交互主体性的生成奠定坚实的物质关系基础,推动人的现代化迈向新阶段。对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主体形态变革意蕴进行阐释,有利于揭示人的现代化的跃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以20世纪80年代为起点的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而且也繁荣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众多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化"。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不断地探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新视域、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洪谦先生是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主要传人,但在历史上,第一个向国内学术界介绍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是张申府及其胞弟张岱年.洪谦对维也纳学派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冯友兰也曾对维也纳学派做过介绍和分析,并试图利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处理形而上学问题.金岳霖及其学生殷海光从逻辑学研究的角度对维也纳学派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作用.洪谦与冯友兰之间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学术争论,反映了中西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虽然经历了政治上的磨难,但正是由于洪谦先生毕生坚持了对维也纳学派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最终成为国际著名的哲学家.洪谦与冯友兰之间的思想交锋也反映了他们对哲学性质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由于有些论者简单地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形式理论,归结于黑格尔主义以及西方形式主义本体论哲学美学,因此未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思想渊源.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根源:一是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批判精神,尤其是德国近现代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批判精神,形成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物化理论及他对商品拜物教的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非人道性的深刻批判,奠定了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三是该学派批判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形式本体论哲学美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了其审美形式理论的现代美学心理学与西方现代文艺形式创作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整体上构成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学术传统。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深化面临着三重解释张力问题: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解释张力,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性质,反映了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矛盾,规范性议题将在经典文本的耕犁与社会现实的探寻中成为研究的生长点;批判性与建构性之间的解释张力,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态度,要求哲学研究发挥"社会病理学"的解剖作用,并立足现实问题建构一种迈向"利益和价值共同体"的世界观;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解释张力,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如何切入现实的理论方法取向,要求对进入马克思主义学说本身的"条件"形成高度的认识自觉,建立理论体系与现实实践相互检验的中介环节,从而推动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双向互动。重视和审思三重解释张力及其认知变化,有助于从总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域以及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解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维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它进行研究,是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人们责无旁贷的义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理解”,是哲学解释学意义上的理解,包含“解释”、“理解”和“应用”。因此,不讨论理解和解释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讨就难以从学理上得到深入。本文试图借助于哲学解释学的重要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蕴涵的理解和解释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