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德伦理学与情境主义:论品格特征的实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境主义依据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结果主张,个体的行为取决于具体的情境,而不是作为品格特征的美德,根本不存在美德伦理学所说的品格特征。美德伦理学家一方面对情境主义所依托的实验证据进行了质疑,另一方面指出了情境主义对美德概念的误解,从而消解了情境主义的批评。但情境主义一方面可以提醒美德伦理学要注意情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它的研究方法也值得美德伦理学借鉴。  相似文献   

2.
美德伦理学家所理解的美德是一种性格特质,但近些年以来,在情境主义者的主导下,美德伦理与情境主义关于美德实在性的争论聚焦于反应性倾向上,这一思路的论辩偏离了美德的本质。而根据心理学中的态度理论,美德可以依据态度这一心理学概念得到很好的解释。而且态度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成果可以对美德的实在性提供佐证,这不仅可以消除美德伦理与情境主义的对立,而且可以为美德心理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民美德: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民身份的政治和公共特性决定了公民美德不仅是一种政治美德,它还是公民个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具有示范意义的公共性美德.政治性与公共性是公民美德的基本特性.作为一种身份美德,公民美德能够使个体以公民之立场理解并参与公共事务,创造并服务于公共利益,支持个体完成公民分内之事,从而自觉地维系公民身份,并确保公民所属政治共同体之发展与凝聚.  相似文献   

4.
克里斯托弗·哈尔贝希系统阐释了美德的概念意涵,并第一次从本体论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美德”这一基础性问题,构建了内容丰富的美德本体论。不同于以往美德伦理学家对美德概念的解读,他认为美德不是“有用的性格特征”,而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性格特征”。哈尔贝希将托马斯·霍尔卡的递归理论发展为一种更突出美德概念之基础地位的“美德递归论”,认为内在价值是理解美德概念的关键。根据“美德递归论”,美德是对其他内在价值的态度,且其本身也具有内在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发展已陷入瓶颈期,哈尔贝希对美德概念的重新阐释有效解决了当代美德伦理学对美德概念和美德本体论关注不足的问题,他的伦理学说为“美德伦理学”之后的“美德理论”贡献了崭新且极富启示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人关于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从神话思维到经验思维的转变;从经验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转交;以及信仰思维对理性思维的挑战.在这几种思维方式中,思维者接触到了如下三种实在性:感觉实在性、理性实在性和信仰实在性.追踪希腊思想史的发展,我们发现,神话思维最后以残留的方式存在于信仰思维中,而经验思维、理性思维和信仰思维则始终保持了完整的形态,并继续存在于整个西方思想史中.实际上,它们的共存以及它们之间的张力乃是西方思想史发展的动力.这里,我们将简略地展示希腊哲学中的四种实在性,以及由此引导的四种思维方式,推进我们对希腊哲学发展线索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6.
根据经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某些持有情境主义观点的伦理学家主张,人们并不拥有作为品格特征的美德,因为品格特征没有对应的心理学事实,不具有实在性。伦理学中情境主义观点的正确性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情境主义实验方法;情境主义者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理;情境主义者对美德伦理学的美德概念的理解。然而,它们在这三个方面都出现了某些错误,所以他们对美德伦理学美德概念实在性的否定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7.
人们似乎认为,在以公域为主的时代,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就是遵守普遍的社会法律规范和社会管理规范,个人的美德就是与这些普遍规范相适应的欲望、情感、气质、性格,它只具有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实际上,美德是人的一种内在价值,本身就是善。美德是心灵品质的优秀状态,是理智、情感、欲望相互渗透、融合、化通的状态。塑造美德是对人生意义的创造;美德中内涵着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力,有着社会正义原则的普遍维度。  相似文献   

8.
有机马克思主义是美国思想界正在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代表人物是柯布等人。有机马克思主义试图把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或有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寻求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新途径。有机马克思主义高度评价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解决当代问题尤其是生态危机的意义,这些思想值得进一步重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自然美德通常被看作是美德的不完全形式或待发展状态,因此所受到的关注往往有限。从美德品质的层次划分与自然美德的理解所存在的某种分歧出发,我们可探寻到对自然美德的一种更为恰当的界定;从与美德相比较的维度,我们可把握到自然美德所具的特征;而自然美德在自在、个体与社会的层面均具有相应的意义或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青  朱珊 《学海》2014,(6):173-177
文化工业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阶段,市场自发地以科技改变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为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以英国创意经济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可作为文化与科技的整合阶段,因其自觉地对创意设计的创造性和人文性的重视,使文化成为主导,科技为人所用,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设计哲学用创造性和人文关怀重新对文化与科技加以整合,它的出场不仅给创意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注入活力,还暗合了以创造为焦点的经济社会实践诉求的现代性转型,人本身能动性、创造性、艺术化生活追求以及对科技的运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强调文化和科技的整合而非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9年11月4日,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举办关于赵汀阳《天下的当代性》德文版(Suhrkamp出版社)的讨论会,H.费格(Hans Feger)教授主持,约定赵汀阳对每个发言人的问题做出回应。讨论涉及天下体系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基础、应然与实然、平等和民主、人权和义务、博弈论应用等问题。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只选取了发言人的部分论点以及赵汀阳的回应。本文作者包括: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H.费格(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S.戈思帕(Stefan Gosepath,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Roger Ames,北京大学教授);R.韦伯,(Ralph Weber,巴塞尔大学教授);孙向晨(复旦大学教授);L.缪勒(Luise Müller,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W.范库和(Walter Pfannkuche,卡塞尔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G.帕克斯(Graham Parkes,维也纳大学教授);C.纽豪泽尔(Christian Neuh?user,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教授);R.西利凯特斯(Robin Celikates,柏林自由大学教授)。在此感谢作者们提供了文本,同时感谢P.布伦诺齐(Philippe Brunozzi,卡塞尔大学教授)和H.哈恩(Henning Hahn,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组织了会议并收集了论文。  相似文献   

12.
围绕马克思晚年关于古代社会的历史、东方社会发展问题所作的笔记、通信、手稿(其中也包括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展开的讨论,近年在我国理论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本刊对此也有所反映。这篇文章注意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视角分析马克思晚年有关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设想的理论价值,强调注重历史环境分析的方法论意义,这是有启发性的。为了从应有的高度上推动有关这方面的讨论,真正把握唯物史观的真理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并使之深入于我们的研究过程,丰富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来,还应注意到马、恩在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问题时,是怎样理解各民族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关系的?这种理解对于我们今天观察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总结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具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怎样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来丰富、发展他们的思想?我们相信,经过深入、细致、扎实、严谨的研究,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定会跃上新的层次,并乐意为此提供足够的争鸣园地。  相似文献   

13.
所有宗教在道德方面都提倡善待动物,因为动物也是真主的创造,人类有义务照顾它们。伊斯兰认为动物表现了真主超绝万物,体现了真主的  相似文献   

14.
节俭:并非过时的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俭的主要含义是指理性地、适度地消费物质资料 ;节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内涵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经济伦理观看 ,节俭没有过时 ;从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看 ,节俭也没有过时 ;因而 ,节俭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美德 ,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15.
责任冲突:含义、实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责任冲突.责任冲突是指责任主体在进行责任选择的时候所遇到的矛盾状态,它根源于利益的冲突,其实质是价值观念的冲突.责任冲突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责任冲突是新的责任价值体系形成和建立的催化剂,是社会进步的必要环节,也是责任主体完善自身的必要形式;另一方面,责任冲突会导致主体价值目标的迷失,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折磨,也会导致责任评价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苏南现代化研究的意义、问题及发展取向甘贝为了总结苏南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历史经验,客观分析苏南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苏南地区下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取向,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与江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苏南现代化研讨会”于5月14日至16日在江...  相似文献   

17.
"勇敢"作为"四主德"之一,在古希腊的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实现其他美德的条件。然而,哲学家们对勇敢的理解并未达成共识,相反,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当代西方学者对勇敢美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勇敢美德及其价值、界定勇敢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分析勇敢的类型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此外,还探讨了实践理性与勇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一文中,万俊人教授认为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是在现代性道德文化语境内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这不仅在根本上误读了麦金太尔的思想,而且基于此种误读寻求的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掩盖了美德伦理原本应该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万俊人教授文中的核心观点进行辨析,阐明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是跳出现代性道德概念框架,站在整个西方道德文化传统的立场上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并以此为基础揭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对现代性道德概念框架本身进行批判反思,并指出一种符合人类道德生活客观实际的道德探究方法,即美德伦理探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义天 《哲学动态》2020,(4):92-102
作为人类道德心理的基本要素,情感在美德伦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亚里士多德,情感被理解为一种伴随着快乐或痛苦的心理感觉。为了激起或体验这种心理感觉,行为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认知程度和欲求范围。在前两者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表现为行为者的欲望或善观念并蕴含着相关判断的个体欲求,将成为情感是否产生以及如何产生的关键。然而,这仅仅表明情感在结构上涉及认知,但不能认定情感可以在事实上被还原为认知。情感与认知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美德行为者不仅在践行美德时伴随着恰当的情感体验,而且情感本身的恰当运用也构成了激发美德的一个内在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公民美德体现的是公民与国家(事务)关系中的德性,因此,公民美德必然与国家的政制密切相关。我国采取了人民共和国的政制形式,因此,我国公民美德的主要课题就是围绕人民共和国的政制,并积极阐述适应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美德要素和行为模式等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