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人之学是儒家的重要论域,而孟荀之说正好代表了其"究天人之际"的两种基本路向.孟子讲"仁,人心也",又讲此"心"为"天之所与我者",以心性点化仁学,打通天道与心性,证立了儒家道德境界的天人合一精神,表现了儒家内在超越的精神特质,这是从仁学进路发展了孔子天人之学中道德之天的思想,完善了其天人合德的道德理想精神.荀子讲"积...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先秦儒家认为,天是人的价值和道德本原,人对天又具有主体能动性.在天人关系上,天与人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人的道德与天的本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因此,"天人合一"实质上是在道德基础上的合一,即"天人合德".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化中,"天"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其内涵表述以及由此引出的"天道""天人合一"等一系列思想体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价值所在。但是也由于"天"的概念在时间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多重性,使得理解"天"颇具难度。本文从自然性、道德性与博爱性三个层次剖析了早期中国文化中"天"的形象以及人们对于"天"的认知与探索;同时,从"天"的三重属性出发,以"天人同道""天人同德""天人同构"三重维度解析了汉代以来的"天人合一"思潮的兴起与架构,从中提炼出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并着力从"不妄为"与"有作为"两个方面阐发了中国哲学构建"生态观"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而凸显了中国哲学独有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4.
“法天而行”:董仲舒天论新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儒领袖董仲舒的天论不是源自孔子原生儒家 ,而是来源于墨家思想。天是一把“双刃剑” ,既对君王地位的巩固有利 ,又对君王权力存在着强有力的制约。如何实现对君王权力的有效制约 ,这是董仲舒天论的终极目的。董子天论的文化史意义主要表现于 :(1 )将仁义忠孝等伦理观念纳入天人系统中 ;(2 )自董子以后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 ,成为一不可移易的深层文化心理 ;(3)董子天论丰富了儒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精神 ;(4)董子天论使大一统观念真正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神仙传》中彭祖、沈羲、李少君等几则"天人感应"故事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天人感应包括"天人同构"与"彼此感应"两方面。天人感应并非葛洪首创,《神仙传》中天人感应的思想渊源可以沿《列仙传》追溯至董仲舒的宗天神学。进一步的研究告诉我们,董仲舒思想是对春秋思想中"天人感应"思想的发挥,而处于巫史传统中的春秋思想又是神话-仪式思维的直接结果。结合西方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笔者认为天人同构及其感应关系源自巫史传统,它是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先民所共同具有的一种神话-仪式思维。作为原型思维,天人感应在历代文学文本中以不同面貌呈现,它是这些互文文本中的"可交际单位",在不同历史语境中不断地被置换、变形和重新书写。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运用类比思维建构儒教,该思维贯穿于他对天人、古今关系与阴阳五行世界图式的论述中。董仲舒认为天是人的曾祖父,首次提出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重要观念。他主张灾异乃天意之呈现,并把《春秋》灾异与当时灾异对比阐释,进行政治实践。基于天人相类与灾异,董仲舒强调天与人均具有儒家的核心价值之仁,这是他建构儒教的重要标志。董仲舒借用阴阳五行世界图式来论说天意天志,为其儒教提供自然主义与阴阳分类认知模式的理论说明。西汉象数易学家继承并完善了董仲舒的阴阳五行世界图式,并运用类比思维论述灾异,这反映董仲舒对两汉思想家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强力塑造与深刻影响。董仲舒的类比思维来源于《周易》的意象与类比思维。阴阳八卦“通神明”与“类万物”的双重功能是集宗教、自然与政治三位一体经学思想体系得以确立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继承百家争鸣的成果并与统一王朝的时代要求相结合,汉代的盛世伦理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人类道德与伦理精神的理解,浸润、滋养并融会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董仲舒的伦理思想具有以儒为主、兼摄百家的包客精神、天人感应的天道精神、更化有为的"强勉"精神、厚德简刑的德性精神等特征.生命的物化与理精神的沦落、精神家园的失却,成为当今时代人类性的问题.中华民族重塑当代伦理精神的关键在于葆有"精神的自我",这可以从董仲舒伦理思想的内涵及建构方式获得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原道》2015,(4)
灾异论是早期儒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历来评论者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模式的构建,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胡安国的《春秋传》,对汉儒董仲舒等人的灾异理论、中唐啖赵学派"天人相分"的思想和宋初诸儒的灾异说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强调"以人胜天""以德消灾"和"天人合一",但胡安国此处所谈的天,极具"理"性的色彩,少有神性的痕迹。因此,其《春秋传》更加注重唤起王者内在的道德自律和理性自觉,这在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乾卦>)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这是我国先秦时期思想家的哲学观,从这两句话里我们可以明悉:"人-自然-环境"三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应该算是绿色设计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管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管子》的生态哲学,认为:《管子》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以“道”根据和调节机制的和谐平衡的有机整体系统,认为天地生态系统遵循着基本的生态法则,阐述了“人与天调”、“天人相因”的内在统一的生态存在论和实践观。《管子》以“道为物要”的生态价值观为基础,把自然现象道德化,把人类的道德推广到自然万物,提出“德润万物”生态伦理命题。《管子》从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观点,揭示了自然现象的属性与人的能力品质的内在一致性。《管子》主张遵循天人感应之“时德”的农业生态伦理与政治生态伦理。《管子》把生态伦理法律化、行政伦理化。  相似文献   

11.
天人问题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的基本含义之一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自然与人;基本含义之二是视天人为有德性(道德)的、有能动性的动态的、协调的存在。中国哲学中的这种天人观在《易传》中表现为"生生"——"感通"——"偕行"的天人共生态。《易传》既将天人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自然的生命有机体,又充分发掘天人的德性,并使二者相资相长,"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地人各有其位,各尽其能,各循其道,"各正性命",一体偕行,共生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早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就致力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并提出了一系列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思想,其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倡导知常知和、欲望适度,强调按自然规律来处理人与万物的关系。生态伦理学兴起于20世纪,是一门以"生态伦理"或"生态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应用伦理学,但追溯起来,其思想理念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早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就致力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并提出了一系列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思想,其主张天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中华学术可综括为天人之学。天是天道,亦即自然之理体;人乃人伦,张而为文明之别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天人之学的内涵有所不同,表述天人关系的概念也因之发生变化,如先秦两议议天人,魏晋谈自然名教,唐家论心与道、性与理、太极与人极等等,反映出文化的历史发展。但发展中有其不变的宗本,即“天人合一”这个基本的文化观念。天人关系既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也是传统文化体系的皇建之极。产生于中国的各家各派学说,不管差别有多大,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探讨天人关系;由域外传来的各种…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之天兼有尊君与屈君的二重功能。天的哲学基于春秋公羊学建立起来 ,天是人格之天 ,人和道受天的规定 ,天是最高的善良意志 ,天以物象的变化显现自身的意志 ,并要将此善良意志在人间实现出来。天既是专制君主及其专制政体赖以确立的终极依据 ,又是制约君权的超越力量 ,天人感应是天监控君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方东美认为西方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论"倾向,是现代人对于现实人生和理想人生之间烦扰的源头;而从学理上看,来自中国的思想资源是对治此弊病的良药。中国哲学所表现出的统一整体性,以"天人合德"言之或能曲尽其义,对其价值的认肯,便表现在方东美对《周易》哲学的创造性诠释当中。基于此,他在自己的生命哲学中,在形而上学与对人性的理解两方面,均体现出通过对天人合一观念的再诠释而发展出新的理论创构的可能性。在中国现代有关天人合一的言说架构中,方东美在不乏从业者的学术取向的同时,也没有放弃现实关怀,并以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精神资源的方式,通过认肯天人合一观念的价值,进行生命哲学创构,堪称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阴阳五行学说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齐人邹衍将之与朝代的兴衰更迭联系在一起,随后,汉代的董仲舒又将儒家的仁义、伦理等因素与之结合,并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董仲舒儒学对《内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代董仲舒儒学出发,通过天人合一、尊君思想、尊天法天三个方面,探讨其对《内经》的影响,论证《内经》主体成书是在董仲舒儒学兴起之后,董仲舒"君为枢机"的理论影响到中医学"三枢"概念的形成.由此认为每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由于其强势地位的原因,必然会渗透到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8.
在老子思想研究中,有论者以"大道废有仁义"和"绝仁弃义"为依据认为老子在伦理思想上是道德虚无主义,其实,老子强调尊道贵德,但他思想中的"道"与"德"不是传统伦理思想中普遍意义的"道德"的简单拆分抑或西方哲学话语中的"道德"。老子所推崇的是以"道"为价值引领,以"德"合"道","道、德合一"利于万物,"道—德—万物"一体的价值观。他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建构了"形上之道"的道德本体世界,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和价值根源创立了以"自然无为"为伦理选择路径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 ,它在传统伦理思想中表现为天人合德。这一命题规定了传统道德的本体、道德价值的本原以及人的道德本性 ,是传统伦理思想最核心的理念和最根本的特征。它固然存在许多理论上的缺失 ,但又极富思辨性 ,对伦理学上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都提供了自己的解答。这对于我们今天探究这些问题 ,仍然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或者"致中和"是中国文化和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道德本位又是儒家思想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精神,那么,"和"与"德"是什么关系?在儒学发展史上,董仲舒提出了"德莫大于和"的思想,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很好的探索和回答,即"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先于"德","德"生于"和",同时,"和"也是一种大德。德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是"和",即追求和谐的价值理想是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不仅是天道人道的根本,是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还是人的自我修养、心身和谐、养生长寿的根本,因而"和"是一种大德。从理论思维的角度看,这种思想塑造了中国人天人合德的思考方式,厘清了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关系,使"和"的价值观有"德"的行为观支撑,使道德建设和修养明确了"和"的价值目标,这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道德建设与建设和谐社会、协和万邦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