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来,卡尔·波佩尔、托马斯·库恩、保罗·费拉本德和汉斯·赖辛巴赫为认识论作出了某些比较重要的贡献。这些作者似乎都在某些方面根本背寓了传统的认识理论。他们的认识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试图解决知识的增长问题:说各种关于科学的理论因为越来越精确而日益接近真理是什么意思,早期的理论和更精确、更新的现代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10年中,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掀起了一场对科学革命或科学进步的方式进行各种各样分析的热潮。在此期间出版的大量文献中,很多都对这些分析中的这种或那种分析内在的一致性、广泛的适用性或普遍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争论的主要部分集中在T.S.库恩的思想上。库恩的论述很独特,它们都是以“范式”这个概念为基础的。所谓范式,就是一组共有的方法、标准、解释方式或理论,或者说是一种共有的知识体。在库恩看来,所谓科学中的革命,就是这样的一种范式向另外一种范式的转换,他认为,科学形势  相似文献   

3.
一切都表明,托马斯·S.库恩教授的科学范式概念从今以后被公认为对讨论和研究科学变革逻辑的重要、独创和决定性的贡献。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哲学家们来说。这个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这个概念令人满意或不令人满意都使我们想起,笛卡儿和培根尽管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要我们提防科学传统可能有害的影响,暗示研究始终应该有所进展,好象另一个时代的研究丝毫没有  相似文献   

4.
一切都表明,托马斯·S·库恩教授的科学范式概念从今以后被公认为对讨论和研究科学变革逻辑的重要、独创和决定性的贡献。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哲学家们来说。这个问题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这个概念令人满意或不令人满意都使我们想起,笛卡儿和培根尽管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要我们提防科学传统可能有害的影响,暗示研究始终应该有所进展,好象另一个时代的研究丝毫没有解决问题,好象已经获得的知识完全可能是十足的偏见,好象研究人员应该  相似文献   

5.
T·S·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家 ,是历史主义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所提出的“范式”理论 ,集中体现了其科学哲学的理论核心 ,历史地揭示了科学发展的过程以及科学理论发展的规律。他认为 :“‘范式’一词 ,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 ,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本文拟从库恩的“范式”理论这一视角 ,去尝试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1 教学目标上模糊不清在教学主管部门看来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学科 ,只是隶属于中医学与中药学的一个分支 ;多数还不能独立建系 ,只能是中医学系的一个专业 ,甚至是一个专业方向…  相似文献   

6.
崔伟奇 《学海》2001,(4):5-8
20世纪 6 0年代 ,T·S·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范式”这个概念来描述科学的发展。这个概念现在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毫无疑问 ,范式总是与特定的、处于成熟形态的理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以范式为视角探讨哲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趋势 ,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特别是随着新世纪、新千年的来临 ,哲学能否再次发生理论“转向”(turn) ,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哲学范式的基本特征当年 ,库恩面对人们对范式概念的责难 ,曾把范式的多种涵义归结为“科学共同体” ,并进一步明确为两种基本涵义 :专业团体 (…  相似文献   

7.
库恩的范式革命与心理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恩的范式革命与心理学革命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1引言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科学革命理论-一范式论。在他看来,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  相似文献   

8.
库恩的范式论及其在心理学革命上的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恩久 《心理学报》1984,17(4):20-26
文中,把库恩的范式论及其在心理学革命上的有效性分为几个部分来论述:库恩科学哲学的理论基础——范式论;他的范式论在心理学革命上的应用;他的范式论的贡献和局限。最后,笔者认为心理学革命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 ,在纵览科学发展的历史 ,观察科学发展的轨迹基础之上 ,天才地应用了“范式”(paradigm )理论来解释科学发展与科学革命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其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革命 ,在科学界、科学史界、哲学界及其它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范式理论不但在科学规律认识上有大气如虹的方法论功能 ,而且在科学活动和科学创造上有其独特的规范和指导意义。本文就范式理论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1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库恩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发展模式 ,…  相似文献   

10.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并认为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某一范式的指导下进行的,范式是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而科学革命实际上就是范式的转变,指出一种范式经革命向另一种范式逐步过渡,正是成熟科学的通常模式。本文就范式理论对心力衰竭治疗进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托玛斯·库恩在晚年提出了科学革命的语言学理论 ,把意义变化与不可公度性局限于有限的分类术语。这些术语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言语共同体所共有的分类系统 ,而分类系统的演变则成为科学革命的根本特征。在库恩的科学革命新图景中 ,分类系统是同一言语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互相理解和理性比较的基础。在一个言语共同体内 ,不同成员可以用不同的范例来挑选概念的指称 ,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期望来运用概念。但是 ,这类语言变化不会引起交流问题 ,因为已有分类系统继续作为确定客体间相似关系的共同平台。按照这种方式 ,分类系统提供中…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与核心哲学之间早先亲密的关系开始急剧改变,库恩和他的同时代人提出了科学哲学独具匠心的问题,带来了多少有着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色彩的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理论选择的传统哲学说明遭到拒斥,而社会学说明获得优先地位,科学哲学开始远离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不可通约性论题是对实证主义更为激进的背离,它在自我承诺意义上的所有明显影响,可被视为保守的和过时的。在科学哲学开始倾向于自然主义方法时,库恩思想中却出现了一种先验的方法;在其科学哲学的注意力从范式转移到不可通约性时,哲学的潮流再一次朝向了相反方向。在拒绝同时代科学哲学的一些方面时,库恩无意间让自己与实证主义保持一致。科学哲学对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已变得更顺应和开放,重新评价库恩所放弃的那些具有自然主义因素的思想的时机已到来。  相似文献   

13.
库恩的科学变迁理论的基础是认为,那种断定科学史的特点就是知以的积累式增加的说法几乎是全然站不住脚的。依库恩之见,不能把科学史上革命的理论视为以前的理论的以经验为根据的必然产物,因为前者与后者在研究方法、理论设想和以经验为根据的研究成果方面往往互小相容。囚此,在对各种新的科学理论进行分析时,必须首先找出该理论的范式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的独立性。库恩的论点的含义是,虽然人们一般都认为,非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范式的独立性,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4.
此文为T.S.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50周年之际,加拿大哲学家I.哈金(Ian Hacking)为其第4版撰写的《导读》,旨在既介绍当年此书发表时所引发的效应和争论,也对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如何看待它所提出的问题和存在的影响作出评论.因此,这一“导读”兼具导读和评论的双重性质.从介绍《结构》所发表的“1962年”的科学时代背景出发,哈金首先考察了书名中(科学革命)的“结构”与“革命”两词的意含,进而对《结构》中所涉及的主要关键词,如“常规科学”与“解谜”、“范式”、“反常”、“危机”、“世界观的改变”、“不可通约性”、“通过革命而进步”加以分析和讨论,最后评论了库恩关于“真理”的观念,以及《结构》取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自然化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库恩的自然主义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第1章中,库恩试图确立“一种历史作用。”他的意思是,这种作用的一部分是作为“科学探究理论”的材料。他用“理论”意指可以与科学自身中的理论相比拟的某种东西。这样,参考标准的哲学区分,如“发现”和“辨明”之间的区分,他写道: “这些区分不是基本逻辑的或方法论的区分,那样它们就先于科学知识的分析了,它们现在似乎是用之于回答那些问题的传统的实质性回答集合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循环性根本不会使它们无效,但循环性确使它们成为一个理论中的一些部分,并且通过这么做,使它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起今天,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学家,譬如马克思主义者贝尔纳、多布罗夫等和各种流派的非马克思主义者,如戴苏拉·普里斯(de Solla Price)、波佩尔、法耶阿本特(Feyerabend)、库恩、拉卡图斯(Lakatos)、图尔敏(Toulmin)等。都在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各种见解。对于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和如何理解科学以及如何看待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和客观规律具有什么性质以及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7.
一、库恩议题有关库恩理论的争论,通常分为这样两类独立的问题:其一是,库恩理论及其相关概念的实际意义;其二是,相对于整个科学史和各个科学学科的历史而言,这些理论和概念的适用程度。在尝试阐明库恩理论的意义时,人们碰到的典型困难就是,在库思前后发表的著作中影响库恩观点的诸多变化。无论一个人对库恩的实际观点的价值所作的评价如何,至少有一项不可否认的功绩一定要归功于他的工作,这就是,他为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以及其他思想领域)的讨论提出了一项  相似文献   

18.
针对自然主义的"平等主义"观念,动态先验论主张把科学理论"等级化",进而将科学理论转变的合理性归结为构成性先验原则的连续性,这是先验论回归科学哲学范式的基本进路。新先验论在揭示自然主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却没有进一步说明先验原则转变的合理性问题。为此,人们试图将结构主义实在论与动态先验论相结合,从结构主义路径实现新先验论的复兴。这两条研究范式的结合意义重大,但这仍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库恩以来的相对主义难题,其原因在于结构主义与新先验论还缺少一个共同的坚实基础。我们认为,只有把二者置于科学实践的平台上,将新先验论、结构主义以及实践论三个维度融于一体,才是当代科学哲学实现新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初,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刚刚发表,在科学哲学界旋即就掀起了一股解释和批判的浪潮。迄今经历了将近30年的风风雨雨,库恩的学说仍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库恩无疑已在科学哲学中竖起一座伟大的丰碑。一句常用来赞誉康德的话同样适合于库恩,“在科学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同库恩,也可以反对库恩,但不能没有库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是库恩学说的某种延续和发展。本文简单地介绍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所呈现的诸家争鸣的格局,阐释它们形成的原因、主要的观点和面临的问题,使我们对科学哲学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后实在论的科学哲学庠夫自进入“分析的时代”以来,逻辑经验主义作为当代科学哲学的先锋,着手研究科学实践和理论中所碰到的一些难题。这些研究导致了科学哲学领域的争论迭起。60年代,出现了“后实证主义”哲学,要求用“历史”的拐杖引导科学哲学。之后,又出现科学实在论的“新的争论”。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关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事物自身本质之间关系的学说。一方面,这个学说主张事物自身本质的存在;另一方面,它主张成熟的科学理论近似为真,新近的理论比以往的理论更接近真理。这就是说,理论描绘了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真理就是理论与事物自身本质的符合。这种确立指称的方法和对应规则,引起了近10年来西方科学哲学家激烈的争论,以劳丹、范·弗拉森为代表的反实在论坚持以人为中心批判实在论的观点。劳丹认为,实在论的真理论是以科学的成功为基础的,然而,在历史上,成功的理论不一定真、真的理论也不一定成功。范·弗拉森则认为,观察、语言、实验、真理都是与理论休戚相关的,都是建构性的,所以,科学的目的不是求真,而是求得“经验的适当性”;两个等价的理论并不意味着具有共同的本体论承诺,真理、实体等往往只存在于理论内部。近年来,由于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不断交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