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岸狮子林桥旁。为法国天主教传入天津后第一座教堂,见证了天津近代以来发生的许多大事。后虽经几次毁建,历经沧桑,仍然不改最初的容貌。望海楼教堂就像是天津的一张名片,诉说着天津百年历史。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31日,哈尔滨市呼兰区天主教圣母圣心教堂广场上彩旗飘动,人声鼎沸。素有“东方的巴黎圣母院”之称的圣母圣心堂圣堂庆典仪式在庄严的礼炮声中开始。圣堂庆典由哈尔滨士课街教堂副本堂鲍广金神父主持。 呼兰天主教堂建于光绪34年(1908年),是东北三省现存的最大的一座法国双塔形罗马天主教堂,属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因其外观与法国巴黎圣母院相似,而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圣母院”。教堂西侧有一个欧式二楼,是与教堂同时建筑的附属建筑,做为神父办公和休息之用。1945年教堂停止使用后,曾先后被多个单位占用,“文革”期间被毁严重。2003年5月13日,原呼兰  相似文献   

3.
望海楼天主堂地处天津繁华闹市。随着城市林立的高楼迅速增多,教堂就显得不太引人注目了,似乎被车水马龙的喧嚣搁置在城市的角落。然而,这座饱经沧桑的天主堂,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却有着独特的地位。望海楼天主堂第一次修建距今只有150年时间,但它却与中国近代史有着重要的关联。从它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掠夺分割的历史。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望海楼所处的地理位置。据《天津卫志》记载:“望海楼在河北望海寺前。”这里所说的河北,就是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老三岔河以北。至于在此处修建教堂的时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英…  相似文献   

4.
<正>郑州惠济区天主教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清华园路上,建成使用于2005年,教堂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属哥特式建筑风格,包括主体教堂、办公楼、培训楼等附属设施。为感念圣母护佑,奉露德圣母为主保,取名为"露德圣母堂"。由于座落于郑州市的北部,教友习惯称之为"北堂"。  相似文献   

5.
公元一九八五年十月六日,是玫瑰大礼日,上海浦东大道傅家宅玫瑰圣母堂众教友喜气洋洋,恭与谢天主主教弥撒,庆祝复堂两周年暨露德圣母山复建落成。晨六时半,陈忻德铎德举行早弥撒,公念《圣母玫瑰经》十五端。七时半,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团长、上海教区张家树主教进堂讲道。他的宝座上写着:“施舍比领受更有福”。(《宗徒行实》20:35)随后举行主教弥撒,由连国邦铎德辅祭并行圣体降福。九时许,公拜露德圣母。傅家堂已有数十年历史,沿黄浦江一带有上万名教友常来堂恭与弥撒。在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腊月的严冬天气,每天清晨五点,都有一位80岁的老人准时地静候在傅家天主堂大门外。大门开启,他就虔诚地依次在三圣台前跪拜祈祷、诵经。七点弥撒开始,他默默入堂参与弥撒圣祭,几十年如一日。这位老人就是专心一致敬拜天主的黄老先生。从1983年傅家圣母玫瑰堂复堂后,黄老先生一如既往每一天来教堂敬拜圣母,整整十八个春秋。黄仁元老先生出生在浦东蔡家宅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从小就受其家庭及附近教堂的熏陶,读经、读书,参与教会的各项礼仪,所以在他的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敬主爱人的种子。在文革时期,教堂关闭,他仍保持坚强的信德,常独自骑上自行车到佘山教堂,跪拜在教堂门外祈祷、念经。他来玫瑰堂后,进教堂他总是无杂念,双  相似文献   

7.
1989年12月10日(主日),上海市川沙县洋泾乡西漕村一带广大虔诚教友盼望的大金家巷无玷圣母堂正式复堂了!消息不胫而走,来自唐母桥、六盘(虹桥)、北蔡、杨思桥、严家桥、界沟湾等会口的信众,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恭与弥撒,把教堂挤得水泄不通,有些信友就跪站在堂外。这座坐落在杨高路南侧的江南民居风格的教堂,是上海教区古老教堂之一。据川沙县堂务会主任、总本堂张光复在座谈  相似文献   

8.
位于珠江河畔沙面小岛上的露德圣母堂,于一八九○年兴建,距今已有九十二年的历史。十年动乱期间,该堂遭到严重破坏。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在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排除重重困难,该堂已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隆重举行复堂典礼。是日教堂内外粉饰一新,祭台上圣具整齐,花团锦簇。不少教友大清早就来到露德圣母像、耶稣圣心像和圣若瑟像前诵经祈祷。圣功亭旁听候办告解的人络绎不绝。堂外  相似文献   

9.
张继的《枫桥夜泊》乃千古绝唱,使得姑苏城外寒山寺远近皆闻、妇孺皆知。其实姑苏城外还有一座七苦圣母堂,名声和历史虽不及寒山寺,却也别具意味,很有特色。在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拥着暖阳、怀着虔诚,我们来到了心仪已久的苏州杨家桥天主堂,许建国神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杨家桥天主堂,称圣母七苦堂,亦作七苦圣母堂,位于苏州古城外西面,紧靠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在这里参观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领略到了圣母堂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文化。圣母堂的沧桑变迁圣母堂为江南古老的教堂之一。其典型特点是中西合璧,内部为砖木结…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平阴县东胡庄尖山圣母堂创建于1895年,乃奥籍梅神父所倡办。因尖山遍野生长着绚丽的玫瑰花,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故择此山为恭敬圣母之宜地。建筑式样仿法国露德堂,遂以露德为名。不料,于1927年和1966年,屡经灾祸,迭遭破坏,仅存遗址而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日益深入人心。露德圣母堂虽为残墙断壁的遗址,但其盛名犹存,国内外教友前来朝圣者与日俱增,修复圣母堂之呼声亦随之高涨,教友们心想:“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回来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可圣母玛利亚却仍没有住所,真让人心酸。”鉴于教友的迫  相似文献   

11.
《圣路善工经》第13处“发显吾主耶稣死后,有人卸下圣尸,圣母接抱在怀中。”一座再现这一情景的塑像《哀悼基督》仿制品,在上海教区横塘息安骨灰堂落成揭幕了。1989年12月14日,松江县泗泾乡横塘桥村的信众,和来自“东上海”(浦东)和旧市区的教友一起,挤满了横塘古老的“圣母领报堂”(1953年曾庆祝新堂80大庆),恭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社北京四月十七日电今天清晨,当旭日给北京城镀上了一层金色时,位于宣武门附近的南堂(即无原罪圣母堂)便沸腾起来了。数千名天主教徒和正在北京参加天主教会议的主教、神长、教友聚集于此,隆重举行庆祝自选自圣主教二十五周年银庆大礼弥撒。教徒们将南堂装饰一新,二道门正中悬挂着天主羔羊图,两侧贴着“广扬圣教自主自立,恪守诫命爱国爱教”的条幅。数百盏圣烛、吊灯将南堂内照得通亮。七时半,在“迎接主教进堂来”的圣曲声中,身着教服的八十八位神父和四十位主教列队步入教堂。走在队伍后面的是主持今天双五六品大礼弥撒的武汉教区主教董光清。  相似文献   

13.
烛光愿     
烛光愿赵建霞2月11是露德圣母的庆日,又适逢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嘉善堂口几十名教友不去中山路观赏元宵灯谜、舞霓马灯等民间文艺活动,而在晚餐后从四面八方聚集在教堂院内的露德圣母山前,举行一场“烛光朝拜圣母”活动。当太阳慢慢地收起余光,月亮露出云端时,美...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上午七点三十分,在北京天主教南堂门口,一位行色匆匆的教友对身旁的教友说,您还不快进教堂,钟都响了。此时,悠扬悦耳的钟声从教堂内传出。钟声持续了近三分钟,在附近大街小巷回荡着。据悉,这是自一九五八年以来首次恢复打钟仪式。今天是圣母升天日,北京南、北、东三座教堂举行大弥撒,三堂分别在七点三十分、八点钟鸣钟,以示庆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0,(2):F0004-F0004
绥阳天主教堂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据《绥阳县志》记载,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又名圣母无染原罪堂。教堂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为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正立面是简化的牌楼形制,不施彩饰;三道大门皆有楹联作为装饰。现为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由天津市宗教事务局倡仪并组织的宗教界为社会献爱心咨询服务活动,得到天津教区和市“两会”的热烈响应。石洪臣主教在望海楼堂动员教友踊跃参加此项活动;西开本堂刘行杰在弥撒讲道时号召有专长的教友积极报名。根据需要及活动范围安排,由十三名教友直接参与了此项活动,他们中有医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30日上午,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全体神长教友,迎着东方灿烂的朝阳,手持经本,满怀着无比虔敬的心情,赴京效大地西胡林圣母堂和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圣母领报堂朝圣,以孝爱之心恭敬圣母玛利亚。 参加朝圣的有: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主教团秘书长、昆明教区主教马英林及“一会一团”各部室的神长教友等。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0月2日,上海浦东玫瑰圣母堂千名教友以鲜花和祈祷,迎来了本堂瞻礼暨复堂5周年。继本堂露德圣母山建成之后,今年9月底,玻璃钢的洁白的耶稣圣心像和大圣若瑟像又宣告落成并祝圣,构成了一组完整的“三圣像”。在底座上分别写着:“耶稣圣心,我依恃尔!”“大圣若瑟,为我等祈!”表达了信众的心声。清晨五时半,举行了首台弥撒;六时,二台弥撒,公诵“早课”;六时半,三台弥撒,做瞻礼,公诵《玫瑰经》;七时半,主教进堂,举行大礼弥撒,金鲁贤主教“以  相似文献   

19.
徐家汇天主堂位于上海漕溪北路蒲西路的徐家汇天主堂,原名“圣依纳爵堂”,本世纪七十年代才改为圣母堂。“徐家汇天主堂”系上海教友的习惯称呼。天主堂一般以耶稣、圣母、若瑟命名,也常以圣人和圣徒命名,如罗马圣伯多禄大堂就是以耶稣大弟子伯多禄的名字命名的,圣依...  相似文献   

20.
本刊 《中国宗教》2014,(4):85-87
在陕西甫三原县东关油坊道,有新、旧两座教堂并列一个院落中。其中一座古老的教堂中西合璧、写满历史沧桑;另一座气势恢弘、充满着现代活力。老教堂是陕西境内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原名“救世堂”,始建于1915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随着信众的增多,老教堂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宗教活动。为了保存老教堂,经过多次论证,三原教会将扩建总堂的计划改为另建新堂,于1996年在老堂的右侧又建较大的新堂一座。2010年12月,总堂被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2013年,该堂又被国家宗教事务局命名为“宗教界爱国主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