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老子思想研究中,有论者以"大道废有仁义"和"绝仁弃义"为依据认为老子在伦理思想上是道德虚无主义,其实,老子强调尊道贵德,但他思想中的"道"与"德"不是传统伦理思想中普遍意义的"道德"的简单拆分抑或西方哲学话语中的"道德"。老子所推崇的是以"道"为价值引领,以"德"合"道","道、德合一"利于万物,"道—德—万物"一体的价值观。他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建构了"形上之道"的道德本体世界,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和价值根源创立了以"自然无为"为伦理选择路径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方孝孺恒以"明王道、辟异端"为己任。明王道是方孝孺政治思想的最终归旨。结合明初具体的时代环境,他对圣贤之道做出新的诠释,即是明王道的具体途径。儒家之外的百家杂流以及儒家内部偏离修身之法的异端分子都与实现王道理想背道而驰。方孝孺所谓的圣贤之道是他辟异端思想的理论基础,决定了他对异端分子的驱斥态度。本文对方孝孺站在道统立场的辟异端思想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3.
刘沅是清中后期蜀中著名的思想家,《槐轩全书》体现着他的总体思想。通常认为刘沅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学者,但考察刘沅之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以及他的著作,独特的经历使他与道结缘且发生观念改变,后又写作和注释了许多道学著述。老子授道、道者性也、道者天理、道在伦常等均是刘沅对老子及道家之"道"的认识。就具体实践而言,刘沅以"道"为核心创立了刘门科仪、丹法及槐轩医道。这充分体现了刘沅与道家、道教深刻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与佛、道二教以"佛"或以"道"为基点的"三教融合"主张相呼应,柳宗元提出了以"儒"为基点的"三教融合"观。他不但明确提出了"三教融合"的原则与方向,而且建构起了三教关系张力下的宇宙本体论与"三教融合"视域中的心性论。柳宗元是唐代"三教融合"思潮中的儒家代表。他与佛教的宗密、道教的杜光庭并列为三,分别代表了各自立场之上"三教融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圣严法师精勘于传统禅修,并因此以台湾法鼓山为弘法基地,常年在美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举行公开的"禅七"活动.在多年契机的传法过程中,圣严法师针对竞争激烈、动荡不安等各种压力剧增的现代社会,提出了"心灵环保"的人间佛教,即以传统的禅修为安心法门,并融入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来对治现代人的焦虑、不安及环境污染等现代社会问题,同时冀此来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与实现现代社会的和谐、安宁与幸福.从总体上看,圣严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主旨是立足于人心困惑、浮躁的现代社会中,以中国禅宗的"平常心是道"的禅法为基础,兼他宗所长,并融入现代化的生活意识,以"心灵环保"为方便说法,引导人们在世间实现净土,同时,也不忘"世间成佛道"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王廷相的气论思想在意识形态上削弱了神的存在,是早期无神论思想的代表。作为突破传统儒家"道统"思想的人物之一,在本体论方面,他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探寻世界的本原,主张"气"主万物;在气化论方面,他认为"气"化生万物,"虚空"和"道"都产生于"气";在鬼神论方面,他基于"气"为世界本原的思想探讨鬼神的存在问题,打破了对鬼神的传统认知。他指出儒家的最终目标是追求"道真"以及在现实中实现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严遵继承了老子"无为""自然"的概念,对其注入了新的内涵和解释。他认为"无为"是"道之身体而天地之始",是"治之元""政教之元""成功之主"。他又认为"自然"是"性命之理",在实质的意义上提出了"性分"概念和"自然之验"的说法。严遵还特别重视阴阳刑德理论和啬道,认为它们是"无为""自然"概念在政治方法上的落实。他以"文武""赏罚"等推演了"刑德"概念,提出了"名实为纪,赏罚为纲"的口号,具有综合名、法的思想特征。他又提出了"治国之道,生民之本,啬为祖宗"的观点,将啬道看作是保护政治主体(人主)之形神生命的重要手段。同时,严遵还吸纳了许多儒家元素,建立了政治人格系统和皇、帝、王、伯(霸)的历史观念,无疑具有综合、折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以无为本"的"贵无"论,将对"道"的认知转换成了对"无"的认知,并且发明了"体无"这一玄学认识论。"体无"作为认识"无"的方式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强调的是认知主体融入道体、与道体打成一片,久而久之获得对于道体的认知。王弼"体无"认识论启发了嵇康、郭象,他们共同构建了以"体无"为特征的,比较完整的玄学认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友良 《孔子研究》2020,(4):114-125
陈庆镛是道咸士人承认的汉学家。因其学术背景、仕宦经历及个人性情,他与道咸学术格局的诸多趋向多有交集和互动,其思想和学术的发展转变是观照道咸学术流变的一面镜子。晚年陈庆镛提出"六经宗许郑,百行学程朱"格言,主张立足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和实证方法,倡议会通汉学、宋学和经世学三种学问,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追求经世致用之学以救济时艰。纵观陈庆镛的学术人生,他以政学会通、汉宋会通、考据经世会通的特点,为复杂多元而又交相为用的道咸学术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成德成圣是孔门教学的核心内容。孔子成德思想的内容和逻辑进路以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为概括而精要。在孔子思想中,成德成圣的逻辑进路,是"道"→"德"→"仁"→"艺"还是"艺"→"仁"→"德"→"道"?宋儒朱熹与近人钱穆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与可比性。在孔子的成德思想体系之中,"志道"居于最高层次,"据德"是"志道"的基础和根据,"依仁"则是"据德"的主要途径,"游艺"则是居于最底层,是实现前三者的入手处。孔子之学为"下学上达"之学,他自述的进学、成德之历程正是这一学宗的生动体现。"道"、"德"、"仁"、"艺"四目在层次上是有高低的,是按照"道"→"德"→"仁"→"艺"之高低次序而列。与其"下学上达"之学宗相符,其成德进路应为"艺"→"仁"→"德"→"道"。这是一个从"实"走向"虚",从"现实"走向"理想境界"(达道)的"下学上达"的成德进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道的知与不知和言与不言的矛盾,庄子提出"不知之知"的"真知"观和"不言之言"的"大言"论.他以道知和道言关系为中心,从认识论和语言哲学的角度回答了道的有无、隐显、道物关系等本体论问题,阐释了认识的起源、本质、界限、作用、真妄及语言表达等认识论问题,指出了知、言、道关系的人生实践意义,并最终把知与言解释为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鲁从阳  郭广银 《学海》2011,(1):81-88
理想人格是解读《道德经》的一个重要维度。老子关注人的生命的本真存在和理想状态的实现,他从其抽象玄妙的形而上道论出发,引申出以"朴"为本质的人性论,并通过其朴素的辨证思维建立其彻底的道德观,进而提出尚柔、守中、持保三宝等修养途径,建立了一个使人实现其个别性与普遍性相统一、完成人格并达至理想的存在状态的体系。守中成德——修德复命——复命归朴——道无名,朴,这即是老子理想人格思想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13.
"太极"是中国哲学理气论的重要范畴。吴澄是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认为,太极即道。他以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来区分太极与太一。在对太极的本体性作了初步阐发之后,吴澄又赋予太极以道德属性。吴澄以"理一分殊"的思想为太极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太极与理、道、诚、天、帝、神、命、性、德、仁这些范畴都是同等意义的本体范畴。  相似文献   

14.
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有感于所处之世礼崩乐坏,向往周公之治,试图恢复周礼。孟子最早提出"周孔之道"。先秦儒家以周孔为圣人,而其他诸家则借批评周孔以表达学派思想。司马迁宣扬"周孔之道"最力,东汉明帝时将周孔之道纳入国家教化体系。隋代王通承孔子"从周"之志,提倡以礼乐之道化成天下。唐太宗时周、孔分祀,迄至中唐,韩愈作《原道》,区分治统与道统,"孔孟"逐渐代替"周孔"。明末黄道周认为宋儒乃因治统缺失而强调道统,从而导致门户之见的产生,因此他弘扬六经、回归周孔之学以救时弊。清代朱彝尊亦提倡周孔之道,而章学诚则认为义理、博学、文章三者必合于一,乃可通往周孔之道,道统于此有向学统转化的迹象。当今反思周孔之道的历史发展,对重建礼义之邦、实现文化复兴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到现实中去,其实现的伦理机理与路径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为师者从立德、立言、立教的"三立"实现,以完成教师最高层次价值建构,从"道""理""体"的视阈进行价值铺设,教师是先行者;为学者以达德、达言、达行的"三达"实现,以完成学生层次价值建构,从"道""器""用"的视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学生是学习者;学生成为社会人,为人者以修善、修智、修身的"三修"实现,以完成人才层次价值建构,从"性""智""和"的视阈进行价值引导,人本身是道德和理论的拥有者;国家和社会承担立德树人的条件保障职责,以树制、树伦、树心的"三树"实现,以完成现实层次价值建构,从"事""势""美"的视阈进行行为引导,国家和社会本身是伦理和制度的推行者。  相似文献   

16.
晚明僧人觉浪道盛之解庄,因"托孤"说闻名于后世。他认为庄子虽假托于老子无为之言,实乃儒家"天人一贯"之宗。学者据此认为道盛是"以儒解庄",且往往只从"以儒解庄"的角度解读道盛的解庄作品,而忽视了道盛的禅宗思想视域。结合道盛的其他佛学著作,分析道盛的佛学思想及其"三教"会通思想,认为道盛是以禅宗思想统摄佛教诸宗,并以"身心性命"融摄"三教"为一体,从而建构起一套"集大成"思想。在此基础上,道盛从世间法层面摄庄归儒,认为作为世间法的儒学与作为出世间法的佛教相辅相成,应相互配合以安顿众生的身心性命。当然,从生死根本问题上来看,作为世间法的儒学不如佛教更为究竟。从究竟义上说,道盛解庄是基于禅宗心性论,以"身心性命"会通"三教",进而在世间法层面摄庄归儒,在出世间法层面摄儒归佛。  相似文献   

17.
正道即道术汉晋道教是以"道术"为中心的神仙道教,神仙信仰实质上是一种道术信仰。陈国符对此有非常深湛的思考。他指出,"道即道术"。早期道教道派众多,主要就是由于各家道派奉行了不同的道术体系。依据不同的道术体系,早期道教可以划分为太平道(即干君道)、天师道、帛家道、李氏道等。在陈先生看来,所谓道教就是总括了所有中国本有诸家道术的集合体。~1道即道术,道教即道术之集成,道士即研习各种道术之人。陈国符的一系列论断深刻揭示了汉  相似文献   

18.
张载"和"思想的特质体现为从万物一气,天地万物之间相互"感通"的角度阐述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感通"首先发生在宇宙论层面,"太和所谓道"即为阴阳之气感通化生万物之道。其次,宇宙万物生成后,"天地位、万物育"的大和世界也通过"感通"来实现。最后,圣人通过个人修行与教化发挥感之道,感动民心走出一己的形气之私造成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建立起与他者的联通。张载"和"思想为现代社会通过人文教化发挥感之道感动、和合人心,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了哲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方东美阐发中国哲学之精神,是以整体的西方哲学为对照,在中西交融的世界宏观文化背景下对中国哲学的一次整体透视。他从形而上学的层面来把握中西哲学的精神,并从中西形而上学的比较中将中国哲学界定为"内在超越"型态。他认为,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就在于圆融和谐的精神,即所谓"广大和谐之道",他以此作为对西方"二元对立"思想的超胜之道。同时,他从机体形上学的观点,将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和新儒家看作中国哲学精神的共同代表。要之,方东美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探讨,确是别开生面,但又难免其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理学家孙奇逢,面对家国式微、异族入主的困境,遥契孔子通权达变妙境,老而作《易》,求解于天道而终落于人道。他深味易之天人贯通之意涵与现实人生"时遇"之重要,在整体天下意识之下,形成其基于心性学视野下的易学思想。其学说以心性本体论为哲学根基,以从道趋时、进德修业之人生关怀为着落,是对《周易》"时"的哲学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