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在急诊中的地位和作用福建省连城县医院(366200)罗宏1突出中医特色,提高急症疗效当前,随着中医急症工作的迅速发展,在急危重症面前,首先应用中医药急救,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诊疗优势。如用参附注射液静滴纠正休克,用单味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  相似文献   

2.
中医现代化与中医国际化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100700)吕爱平,徐世杰中医现代化,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用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方法来研究或解释中医。研究中医的目的是发展丰富中医本身,使他朝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而发展。解释中医就是用现代科学通常是西医...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认识方法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 ,构成科学的并非是事实本身 ,而是整理事实的方法。”[1] 可以说 ,作为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之一 ,中医认识方法对中医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医的认识方法 ,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也只有当方法有了新的发展 ,中医的发展才能取得质的飞跃。但中医认识方法的发展是随机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呢 ?人们是被动和偶然地被方法选择 ,还是可以主动地选择方法 ?主动选择的依据何在 ?寻找中医认识方法发展的规律和主动选择方法的依据 ,对于中医的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由于认识方法是主体把握客体的主观…  相似文献   

4.
中医现代化的反思和中医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当前所进行和提倡的中医现代化的结果不是在发展中医,而是导致了对中医的歧义的误解。认为中医的发展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在遵循中医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在不断地纯中医方法的临床实践中,用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开拓和精神发展中医的基础理论,加强中药生药的质控,用中医理论与西药匹配,加强中医的方证研究,使中医更适合社会的需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学习迁移泛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般指先前学习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以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及研究解决问题的影响.通过学习迁移现象在中医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指出学习迁移规律是符合中医的教学规律的,有意识地应用学习迁移规律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医教学,并就如何应用学习迁移规律改进中医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学习迁移泛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一般指先前学习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以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及研究解决问题的影响。通过学习迁移现象在中医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指出学习迁移规律是符合中医的教学规律的,有意识地应用学习迁移规律能够很好地促进中医教学,并就如何应用学习迁移规律改进中医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在来源、本质与发展规律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中医技术具有模仿自然性,个体技能性和发展渐进性特点,总体上属于经验技术.经验技术与科学技术内在差异导致了中医经验技术在科学化过程遭遇种种困境.现代科技占据中医技术主体不仅消解了中医学的自然性与人文性,最终也将导致整个中医体系的消解.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目前中西医争论的现状,分析了西医和中医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提出当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时,中医可为这种转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认为西医与中医是世界性医学与地方性医学的关系,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地方性医学最终将能融入世界性医学之中,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两者还会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角度谈中医“扶阳学派”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生于100多年前以重阳扶阳为主要思想、喜用姜桂附等温阳药物的“扶阳学派”近年有复兴之势,从中医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分析:(1)“纠偏正弊、曲折前进”,是中医历史发展的规律:“扶阳学派”也是为纠正温病学派用药寒凉阴柔的时弊而从阳立论的;(2)时代需要,是中医发展的动力:当今中医呈现“异化”、“退化”、“西化”等现象,“扶阳学派”是在中医回归自身发展,以传统理论应对当今疾病的思潮下应时复兴的;(3)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希望扶阳学派复兴不要蹈其旧辙,形成滥用温补的新时弊;(4)经典是各学派共同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永恒的法宝,不能离开中医经典之道,而径效扶阳之术。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角度谈中医"扶阳学派"的复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生于100多年前以重阳扶阳为主要思想、喜用姜桂附等温阳药物的"扶阳学派"近年有复兴之势,从中医历史发展角度进行分析:(1)"纠偏正弊、曲折前进",是中医历史发展的规律:"挟阳学派"也是为纠正温病学派用药寒凉阴柔的时弊而从阳立论的;(2)时代需要,是中医发展的动力:当今中医呈现"异化"、"退化"、"西化"等现象,"扶阳学派"是在中医回归自身发展,以传统理论应对"-3今疾病的思潮下应时复兴的;(3)历代曲折发展中多有矫枉过正之嫌,希望扶阳学派复兴不要蹈其旧辙,形成滥用温补的新时弊;(4)经典是各学派共同的基础,辨证论治是中医永恒的法宝,不能离开中医经典之道.而径效扶阳之术.  相似文献   

11.
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着如何看待中医这场争论,涉及的问题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冲撞的表现.消除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习惯思维心态,坚持以实践为标准,区别对待,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认清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同发展规律,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中医,是中医目前处境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中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围绕着如何看待中医这场争论,涉及的问题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冲撞的表现。消除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习惯思维心态,坚持以实践为标准,区别对待,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认清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同发展规律,以理性的思维看待中医,是中医目前处境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中医之争的核心是道、气、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性问题。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渊源,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揭示出道、气、阴阳、五行的原始内涵。道为古代宇宙生成论,气为古代对宇宙中基本物质的认识,二者代表古人对自然的根本性观点。阴阳是对日月运动、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概括。五行最初为五季,为天文历法概念。道、气、阴阳、五行综合反映了古代天文和气候变化规律,具有扎实的古代自然科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中医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 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中医整体观是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 ,藏象经络气化学说将大自然运动规律与人的相互联系 ,以高度的科学抽象类比方式 ,精辟地论述论证了人的生命运动变化规律及顺应其规律———养生和战胜疾病的方式方法和法则。整体观念是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的组成部分。中医整体观是辩证唯物论具体与自然科学的应用范例。《内经》以“其言有证 ,验之事不忒” ,“至道至宗 ,奉生之始” ,证明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和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现代医学以高科技实验性直观性向着分子生物学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直观的认识人类自身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中医科学性论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为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而这一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又是客观同一的,所以科学才是世界通约通用的。也正由于此,世界上可以有不同的文学、艺术、伦理、政治、哲学、宗教等等,就是不能有不同的科学。然而,中医确实带有鲜明的特殊性,至今也难以为世界所共同理解。那么中医是不是科学?又应怎样认识、理解和对待中医的科学性呢?  相似文献   

16.
实用主义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以临床疗效为核心而建立,是实用主义的医学。中医理论仅是用来说理及指导临床的工具,而不是对人体内在规律的阐述,其真理性不是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仅仅体现于是否有效上。实用主义导致了中医的落后,但到目前为上,对中医的现代化改造又是失败的,因此,还应遵循中医固有的规律,走中医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7.
试论心理疾病的逆反性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疾病的逆反性规律是笔者创立的"不无自我"心理疗法的三项发现之一,逆反性规律是指事物具有朝着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客观世界的逆反性规律,是因为世界的圆周运动,人类认识论上的逆反性规律,是因为主客体的对立.逆反性规律<周易>称为"逆",<老子>称为"反",中医称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唯物辩证法称为"物极必反",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中医和辩证法的思想精髓.心理疾病的逆反性规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认知心理障碍的逆反性,应对心理事件的逆反性,排解心理障碍的逆反性,消除症状的逆反性.  相似文献   

18.
《易经》作为国学经典对儒家、道家、中医、政治、军事及武术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其核心论点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演变发展的规律。而借助照相机记录、再现万事万物向人类传递视觉信息的"新闻摄影"在其运筹中是否也存在"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摄影人该如何运用这种哲学观点探寻事物的新闻性质,实现其传播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内科急症腹痛诊断的临床思维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症腹痛是内科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隐匿等特点,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从急症腹痛诊断思维活动的主观性、局限性、静止和片面性以及思维活动的教条性、惰性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急症腹痛误诊的常见临床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20.
急症腹痛是内科急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因复杂隐匿等特点,临床上极易误诊.本文从急症腹痛诊断思维活动的主观性、局限性、静止和片面性以及思维活动的教条性、惰性等角度深入探讨了急症腹痛误诊的常见临床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